李泽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陕西杨凌 712100)
人作为一种价值性存在,主要是基于人的实践性活动而言的。实践性的社会活动不断地为主体信念的确立,创造着价值资源和意义根据。“人存在这个世界上,作为一种客观事实本身并没有什么意义,只有在为了把握人生而给予生活以解释时,它才具有意义。思想政治教育给予人生最广大的意义在于揭示与构筑人生。”[1]386思想政治教育对人生的揭示与构筑总是在深度的价值世界的普照下进行的。
信念是一个人意志行为的基础,是个体动机目标与长远目标相互结合的统一。没有信念,人们就不会有意志,更不会有积极主动性的行为。信念是一种心理动能,其行为上的作用在于通过士气激发人们潜在的精力、体力、智力和其它各种能力,以实现与基本需求、欲望和信仰相应的行为志向。信念作为价值存在方式中最重要的一种,其深度依赖于价值的有效保护。只有在基于共同体的认同基础上的价值存在方式的确立中,才能有效地形成和化育一种能够为人文价值主体真信、真用的价值信念。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价值”的理念诉求与培养比单纯的“理想教育”有更丰富的内容,可以说是更为主体化的概念。过去,对于思想政治教育,通常是用“理想教育”这样的概念。事实上是把“理想”的外延放大,从广义上理解,使之把信念也包含在内。比如“四有”新人,其中的“有理想”就是一个广义的概括,其含义并不仅仅是有理想目标而已,也包括“有信念”这样的内容在内。这样来使用“理想”概念,有其不得已的一面,但实际上却无限制地突出和放大了“理想”一词,这在某种程度上造成思想政治教育中信念教育的一种偏向,即片面强调对未来的理想追求,却忽视了在当下生活中人所应秉持的信念支撑和信念引导。事实上,理想教育和人文价值作为信念诉求中的两个基本方面是相辅相成的,不能突出一个而贬低另一个。理想并不是信念的全部,甚至也不是其中惟一重要的东西。理想是以信念为基础的,是信念在未来目标上的具体体现,是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客体信念。
不能脱离人文价值这一主体信念而孤立地突出理想目标——把人们的目光全部吸引到未来某个理想目标上,让人们急切地期待那个目标的实现,并不是高明的信念教育策略。当前理想信念教育中的一个重点,就是加强关于社会人生主体信念的教育,给人们的实际生活以价值导向上的信念引导。一个人,不论他对社会主义的必然胜利和未来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实现是否相信和追求,都应该确立一些在社会生活中所必须的基本信念。如为人民服务信念、集体主义信念、爱国主义信念等。事实上,这些信念本身也是我们所倡导的人文价值诉求中的一部分。
人已经把社会推向了全新的价值与资本逻辑构筑的社会场域中,资本的力量直接干预着人的价值存在方式,威胁到人的价值信念基本立场的确立。当下思想政治教育正处在检讨、合理定位的新的价值存在方式重建与确立中。只有认真廓清人文价值实践的价值存在的根本问题才能更好地把思想政治教育建构成为党的重要思想的战斗堡垒。恩格斯指出:“我们党有个很大的优点,就是有一个新的科学发展观作为理论的基础。”[2]528这个理论的基础就是在长期的人文价值实践中集体性地生成的基于共同认同的人文价值主体的价值信念的确立。“是人和社会在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规律为尺度的一种客观的主客体关系,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存在及其性质是否与人的本性、目的和需要等相一致、相适合、相接近的关系。这种关系是思想政治教育在其教育活动和社会关系中合乎人的发展(尤其是精神文明的进步)的目的而呈现出的一种肯定意义关系。”[3]46思想政治的价值存在方式就是基于人类实践基础上的人文价值信念立场的塑造与认肯。现代社会由于具有开放、复杂、多样的特点,人们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也呈现出多层次、多样性、变化快等状况,这些都是在人的价值存在方式在累进性攀升的基础上体现的行为特征。探寻人文价值的主体信念立场的确立也就是努力找寻一种能体现和凝聚广大人民群众公共性诉求的人的价值存在方式,从而有力地展现主体价值信念立场在人文价值场域中的持存和有效彰显。
人最具价值性的就是人的理想性的政治情感的合理表达的实现。马克思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存在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关系的总和。”[4]18人自诞生以来就处在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中,不断地寻求着自己的社会属性的合理表达。人文价值的有效性、合理性、价值性的彰显就在于主体的人的价值存在方式的坐标指针的确立和其深蕴的价值信念的坚定性程度。信念与理性的交叠共融构成人价值性存在的持久之谜。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块化设计与标准化模塑已经造成人对人文价值信念立场坚守的迷茫。历史的重新启动和主体信念立场的寻找已成为我们这个时代必须解决的问题。主体信念作为一种精神的东西是高贵的,不能在现实的社会场景中仅仅表达一种虚假阴郁的空想,而应永恒性安置于人的价值性存在方式中。以此作为一种创造文化和价值的模式融入主体的心灵,使人文价值具有价值的灵光与弹性的张力空间。
我们每天都在一种价值存在方式中运作,似乎已经认识到了自己所坚持的信念立场原则的力量,并能够从对公共利益和功利的反省中产生某种程度的评价和价值认可。人文价值主体信念立场确立对于维持社会是必要的,这种必要性是主体确立信念立场的根据。
人文价值信念在本质上是一种基于信念立场确立生成基础上的交互实践性的表达过程,以人为主体的交互、交往的实践是人文价值的逻辑起点。“如果从形态角度看,我们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的交往活动。”[5]40西方现代哲学家哈贝马斯认为:“只有主体之间的关系才算得上相互关系,因为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是分主动和被动的,是单向的,因此不能不成为相互关系。”[6]180实践是人所特有的存在方式。从现代性实践本身固有的实践资源来看,实践是一种文化基本形态,对文化内涵和内核具有重大的建设作用,自由自觉的实践活动是交往关系特质视域下的人最基本的生存方式之一。
现代性是在现代化的过程与结果中所形成的具有理性化、科技化、商品化的属性,是伴随着产业革命所形成的资本主义的工业化、信息化过程中具有转型意义和转向特征的一种理性表达,现代性实践的生成过程实际上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现代化的过程。现代性实践是人之存在方式的内涵确立,人们如何交往,决定了人的实践的发展状况。“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7]515现代性实践对人文价值主体价值信念立场确立有重要的决定作用,人类的人文价值会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和完善。社会实践的发展能够使人文价值的理论知识不断得到深化,人对人文价值的规律性认识将会不断增多。从而使理论自身自觉地深化、提高,主体的价值信念立场得到巩固。有价值信念立场的社会实践主体能够改变人文价值对象的被动地位,变被动为主动,进而更好地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同时,现代性实践的主体能够在社会实践中把人文价值的理论知识与社会生活实际相联系,并通过现代性的社会实践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来增加人文价值活动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人在实践中通过与社会直接接触,对社会产生一定的认识,能够使自己已有的认识得到升华。在实践与理论思想的双向互动中,作为人文价值主体的人的价值信念立场不断确立和巩固。从历史和现实的人文价值活动来看,人文价值活动的进行主要采取的是灌输式,在无产阶级政治教育问题上,列宁认为“阶级政治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给工人”[8]76。这种方法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是有价值的。强调人文价值主体主要是主体从外部对教育对象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或一定群体所要求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的价值信念立场,进而在实践活动中自由自觉地加以运用。当今的时代不断呈现出多元文化与价值并存,科技网络迅速发展的社会场景。“任何一个时代都没有像当代这样对人拥有这么多的知识,但任何一个时代也没有像今这样更少的懂得人。”[9]31因为多种文化、多种价值、多种场景的交相辉映已经使人变得有多重的风景,价值信念展现出多层的断面。只凭灌输已经不能有效地改变业已迷失信念,无立场、无真信的现实的人。只有实验性地运用现代的科技文化和生成众多的现代性实践场景,生成性地化育主体的价值信念立场,使人文价值主体成为一个有信念立场、独立自觉的现实的人。马克思指出:“任何一个存在物只有当它用自己的双脚站立的时候,才认为自己是独立的,而只有当它依靠自己而存在的时候,它才是用自己的双脚站立的。”[10]129人文价值主体的人通过实验性的持存的价值信念立场的确立和化育,才是人以人的方式成为自己特有的实践。
人文价值主体信念立场的化育与生成是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生成的。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马克思指出:“各个人借以进行生产的社会关系,即社会生产关系,是随着物质生产资料、生产力的变化和发展而变化和改变的。生产关系总和起来就构成所谓社会关系,构成所谓社会,并且是构成一个处于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的社会,具有独特的特征的社会。”[4]345历史性和社会性的存在构成现代人文价值存在和发展的合理性之所在。在社会关系中构筑起的公共人文价值的外在思想环境,不断通过确立基本价值信念,增强自主性和制度性规约为主体培养健全的人性、优良的人格、崇高的精神。人文价值主体的信念就是由一定社会所承担的,旨在促进个体实现社会化的一种教育活动。它体现着执政党、国家、全社会的意志,优良的心灵习性的要求,代表全社会对个体进行教育,最核心的就是合理优良的价值信念立场的确立。人文价值信念一个十分重要的作用就在于它致力于使个体接受社会需要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则,并内化为他们的思想动机,变成合乎社会要求和有利于社会发展的行动。
人文价值信念就是一种培养人、塑造人、完善人、发展人的教育实践活动。在深层意义上,人文价值的目的本质是与全面提升人性的层次,建设人本身,探问人的存在价值和追求人生终极意义密切相关的。人文价值肩负着关注人自身发展,解读人生价值意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终极使命。人文价值的立足点和目标是现实的人。人的价值信念的确立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也是人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精神支柱。一个人只有注重自身的素质和能力的提高,才能逐步确立起自己的价值信念,进而能持续的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一个真正有作为的人,真正以人的方式存在的人并不在乎对现实名利的追逐,而在于能为社会人的价值实现进行不懈的奋斗。这样的人生才是真实的人生,这样的心灵才是清明的心灵,这样的境界才是高远的境界。
人是有思想,能思考的动物。人的伟大在于人的精神信念,精神信念的建立在于人在行动中踏实的坚持和守望。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经济社会工具理性的高度发达和消费主义的日益刺激,人们的价值信念不断受到冲击和侵蚀。时至今日,资本主义时代创造的物质价值和科技价值仍在支配着整个社会发展与演进。包括社会主义国家在内许多的国家都生活在这光芒的普照之下。虽然资本主义社会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众多的神话,却造成人的价值信念的失落。人与人的异化、人自我身心内外的异化导致的是社会关系和制度的全面异化。人成为单向度的人,癫狂成为社会的常态。马克思正是从资本主义价值创造和实现方面的片面性中批判性地创造共产主义理论,扬弃性地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让人的价值信念得到创造、确立、实现。这是一种深具人文价值理想的公共性价值情怀。人文价值的确立根本上就是主体合理价值信念的确立。马克思曾明确指出,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对对象的占有竟如此表现为异化,以致工人生产的对象越多,他能够占有的对象就越少,而且越受他的产品的统治”[11]48。
人和人的异化是资本主义社会人的价值实现片面性的见证。深度地体悟资本逻辑的力量是马克思提出共产主义社会中人自由和全面发展的基本着眼点。在现代的社会场景中,充分认识到人的价值信念确立的重要性是抓住其核心的根本。这也是逐步走向人的价值实现的全面性、丰富性的必要路径。人文价值公共活动是以解决人的思想、立场、观点、问题为核心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作为主体性的客体活动,它既有满足社会价值的方面,又有实现个体价值的方面。因此,人文价值的价值标准应该是客观的,应是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统一,是基于共同体认同基础上的价值信念立场的确立。唯有如此,才能有利于人文价值信念的整体功能的发挥:一方面,通过具有人文价值的公共活动增长使社会价值的实现为个人价值提供前提和保障;另一方面,通过具有人文价值的公共活动的发展使对个人价值的尊重得到体现,从而提高个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
人文价值主体信念的确立,是一个高境界的精神侵染,它是以“一个更高级的、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12]23。主体信念教育不是一劳永逸的。人文价值作为社会生活的反映,它本身虽然具有很大的稳定性,但并不是脱离开社会生活的实际而孤立地保持自己的稳定性的。相反,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信念与社会生活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并始终处于互动之中。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是现实的社会主义运动的反映,它必然与生动的现实发生实际的相互作用,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调整和完善自己。人文价值带着神圣的价值信念立场所确立的使命,畅叙性和永恒性地体现着一种思想实验理想的光芒。
[1] [日]池田大作,[英]威尔逊.宗教与社会 [M].梁鸿飞,王建,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1.
[2]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
[3] 项久雨.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论 [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4]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5] 叶澜.教育概论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40.
[6] 余灵灵.哈贝马斯传[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
[7]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
[8]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列宁全集:第 6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7.
[9] 周国文.人文话语与历史的抉择 [M].福州:海风出版社,2003.
[10]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11]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12]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