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雁卿
山西省大同广播电视台,山西大同 037008
事实上,电视节目画面编辑是一项极具艺术性的创作方式,要实现电视节目的完美效果,就需要对此创作手法深入研究,通过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的相互结合与作用,充分发挥画面编辑人员的艺术素养,将其艺术性与技术性完美融合,使得电视节目首先在视觉上夺人眼球。本文旨在与同行进行业务交流,并就电视节目画面编辑的艺术性做出自己的思考。
广义的电视编辑指的是对电视画面进行编辑的工作人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当今,在电视制作过程中,节目画面的组接常常的是通过电子编辑器来完成编辑任务的,首先将画面素材传送到编辑带上面,通过新的技术,过往“剪”的过程则需要电视编辑工作者来完成。其实“编辑”在电视业内不同的部门也有着不同的定义,专题片编辑与新闻编辑的工作内容也是有很大差异的。实际上,在进行电视画面组接工作的时候,执行剪辑工作不仅需要剪辑师,同时也需要画面编辑根据自身的艺术触觉并利用独特的组接技巧将节目的完美效果表现出来,这些工作中都离不开编辑的大量劳动。因而,可以说,电视节目编辑不仅仅是担任着技术工作的剪辑师,同时也是电视作品中艺术效果的创作者。因而可以说,电视编辑的意义,就在于通过技术处理将独立的画面有效、完整的组接起来,使得电视节目极具艺术性,体现电视作品的艺术价值[1]。
电视节目的艺术性主要的表现方式就有蒙太奇,它是由画面组成和画面剪辑构成的。主要分为叙事蒙太奇和表现蒙太奇。
叙事蒙太奇主要是叙述事情的情节,将事件真实的展现给观众。因而需要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切分镜头,因而具有极强的逻辑性,用更为通俗易懂的方式交代事件经过。叙事蒙太奇可以通过几个技巧来强化其叙事的效用,例如,应用十分广泛的平行蒙太奇,它常常对发生在不同地方的几条情节线索同时进行表现,使其构成一个完整的、统一的结构,因为这种方式可以节省篇幅而扩大片子的信息含量,因而通常编辑们会把它用来进行剧情处理,加快影片的叙事节奏。交叉蒙太奇则是频繁的切换和交接在不同情境下同时发生的几条线索,其他线索往往围绕着主线所并随着主线索的发展而交汇到一起。这种方式很能感染观众,在营造紧张、激烈气氛上效果显著。颠倒蒙太奇则打破传统的叙述方式,往往运用倒叙的手法对事情展开描述,先展现事情的结果,在向观众呈现事情发生的原因。节奏性、逻辑性同样非常强的表现技巧还有连续蒙太奇,它自然朴实,沿着一条线索对事情展开描述。
表现蒙太奇往往通过连续的镜头的表现形式,使得影片无论在内容上或是形式上都能相互冲击,以此来体现单一镜头中表现不出的丰富内涵,强化作品需要向观众表达的情绪和感受,这种强化,能有效的引导观众对影片进行思考和回味。
首先,在进行画面处理时,应牢牢把握住事件叙述的逻辑性和条理性。既要考虑到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或者逻辑顺序,也要保证画面播放要符合观众的思维情感顺序,总之,在对画面进行组合时,充分体现其逻辑性是十分必要的。若是画面效果毫无章法、顺序凌乱, 会让观众因为无法理解影片内容而失去观看耐心。其实,在画面组合中,如何充分体现人的思维的逻辑性,是画面编辑的核心工作。在进行画面工作中,应注意把握好观众的思维习惯,加强对多组画面的理解。
其次,对影片画面的剪辑点进行准确处理和把握。在电视剪辑中,有许多需要处理的剪辑点,像是动作、声音或者情感的剪接点[2]。
剪接点就是画面与画面之间所需要的能够确定其连接的点。制作优秀的电视节目或影片,往往能够将画面及时有效地传递给观众,使得画面之间能够被准确的切换,并且富有连贯性节奏性及整体性。
对于静态画面的表现,应注意静态与动态画面组合的前后顺序,不同的组接方法会产生截然不同的表现效果,而无论是两者间的前后顺序还是差别各异的组接方法,都需要剪接者时刻注意静态画面与运动画面是否能有效衔接,二者是否能够适应彼此而不显突兀。
对于动态画面而言,当动态画面是以移动的角度来拍摄的时候,往往可以与静态动画直接连接,但需要动态画面在前,静态画面衔接在后。因为如果动态画面放在后面,剪辑时,静态画面需要采用相应的技术合理的衔接上动态画面。
根据不同画面灵活选择不同的特技技巧,可以使得画面更具流畅性及自然性。在对电视节目的制作中,通过画面的特效编辑,可以给观众视觉上带来极强的新鲜感[3]。
在电视节目制作过程中,对于画面编辑不仅需要编辑工作者拥有良好的专业技术水平,同时也对他们得艺术修养有一定的要求。因而业内工作者需要不断加强自身业务技术的锻炼程度,学习和总结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加强自身艺术素养建设,将艺术性及技术性完美的结合到电视节目画面编辑工作中,使得我国电视产业的发展得到极大的推动。
[1]温布仁,白岩.关于电视节目画面编辑后期制作的讨论[J].河南科技,2012(20):82.
[2]曹正文.论电视节目画面编辑的核心要点[J].电影评介,2008(20):67-68.
[3]杜春玲,曹正文.论电视节目的画面编辑的核心理论[J].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2008(2):152-155+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