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上好新课程标准下的体育课

2013-08-15 00:54刘洪涛
科技视界 2013年2期
关键词:每节课课程标准体育课

刘洪涛

(青岛市崂山区华楼海尔希望小学,山东 青岛266000)

新的体育课程标准强调以学生为中心,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小学低年级学生好玩、好动,求新、求异的心理较强,这就要求我们每节课都要有新意,用新鲜的事物、形式或角度来刺激学生,启动学生活动的动力,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让学生体会到运动的乐趣,从而达到“健康第一”的课程目标。新的体育课程标准提出以目标达成来统领教学内容,各地、各校以及教师都可以选择多种不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形式和方法去达成课程学习目标,要切实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上好体育课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不断提高体育教师的自身素质

体育教师是体育活动的组织者,引导着,对学生的发展起主导作用。 要更新体育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方法,落实教学内容,都取决于教师的素质。所以,作为体育教师,首先要树立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勇于吃苦耐劳,不怕苦累,不怕太阳晒,不怕风吹和寒冷,工作认真负责,准备活动和学生一起做,示范认真规范,练习时积极为同学们当陪练,耐心帮助后进生。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自己先做到,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激励学生,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其次,要端正教学思想,从适应社会需要,培养人才的素质出发,树立以育人为目标的现代教育观念,人才观,树立学校体育为健身、益智、育德、促美的观点。体育教师要本着这一宗旨。结合新课标体育课的要求,实施体育教学。最后,加强师资培养和培训。体育教师要有渊博的知识和多种技能,除对所任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之外,还要对相关学科有一定的造诣,如虚心向有丰富经验的教师请教,举行教学观摩,开展优质课的评选活动,多渠道、多层次地提高体育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同时教者还要具备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课堂应变能力,这样,教师在执教体育课时就会得心应手提高教学效果。

2 重视对学生体育兴趣、爱好的培养

体育教师要高度重视对学生兴趣、爱好的培养,并使之贯穿在整个教学活动中。 在指导和组织学生进行体育活动时,教者应充分挖掘学生好动的天性,以良好的教学形式,丰富、生动的教学形式,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兴趣,并把这种兴趣培养为自我锻炼的习惯。因此,在教学中要挖掘教学内容的新颖性和情趣因素,精心设计场地器材,改进教法,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创造兴趣点,满足学生的生理需要,使其“易学、乐学、善学”从而系统地掌握体育知识和锻炼方法,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使学生学有所得,受益终身。 如在课堂上用2-3 分钟时间,让学生做“贴膏药”的游戏,或把器材散放在操场上,用抢占阵地、寻宝等形式的游戏激励学生的兴趣。 使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

3 追求开放多样的教学内容

做到教学内容多样化,根据儿童好动、好玩的心理特点,每堂课的教学内容要多样化,一般不少于三个项目,各项目的时间安排不宜过长,组织教学要紧凑。即使同一内容的教学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切入。例如,在50 米跑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变换跑的形式,如往返跑、各种姿势的起跑、抢物跑、折线跑、过障碍跑等,丰富教学内容的内涵和外延。

做到教学内容游戏化,小学体育课的教学内容一般都比较简单,没有较难的技术,是可以通过游戏的形式进行教学的。 把教学内容进行游戏化的改造,让学生在体验乐趣的同时掌握一定的技能。 如在进行队列队形练习时进行游戏化改造,学大雁排排队、推火车等形式,提高了学生的练习积极性。

做到教学内容循环化, 教学内容的单一重复有利于掌握一定的动作技术, 但是也易引起学生厌烦, 我们可以对多个内容进行一定的循环,每节课可以从不同的点切入,每节课的切入点要有一定的联系和提高。 这样每节课渗透一点新的内容,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提高。

体育学科为学生提供了独有的、开阔的学习和活动环境,以及充分的观察、思维、实践的表现机会。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丰富教学内容,把理论知识与指导学生体育锻炼、健身、养身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由“学会”到“会学”转变。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猜你喜欢
每节课课程标准体育课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我会跳绳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体育课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三个结合“上好室内体育课
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课堂
一堂遗憾的体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