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会峰
海丰县广播电视台,广东海丰 516400
新闻工作人员在开展新闻工作时,应该重视实践、把握基层。新闻工作只有遵守实践的原则,在基层一线开展工作,才能获得取之不尽的养分,创造出令人称赞的作品,从而体现出新闻工作“三贴近”和坚持落实群众路线的原则,以便更有效的实现促进社会发展、引导人们的作用。
基层就是人们生活、学习、工作的一线,在基层一线的实践是鲜活的,是新闻工作发展的源泉。记者、编辑下基层后所采访到的新闻稿件都是最鲜活、最真实的,能够经受人们的推敲与时间的考验。新闻工作人员走基层拉近了与人们之间的距离,增进了与人们之间的情感,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自己的思路也得到一定的启迪。在实际的工作、生活中发现新闻,写真实的事件,讲真实的话语,诉说真实的情感,这不单单是对采访形式的一种锻炼,同时也是转变新闻工作作风和写作文风的一种渠道与方法[1]。
在当今社会,通信方式越来越多,人们在交流上越来越方便,这为新闻记者的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是这样得到的新闻事实真实性得不到保证,也不够鲜活。一条优秀的新闻应该是新闻记者、编辑深入到事件发生现场,在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基层时,将新闻事实全面的挖掘出来。记者、编辑等新闻采访人员应该深入到城市的大街小巷、农村的田间炕头,与百姓交换角色,真正的站在人们的立场上思考问题。在和人们面对面的交流中,用心体会基层人们的疾苦,感受人们的生活,从而使报道出来的新闻更加的真实与生动。假使记者、编辑等新闻工作人员在走基层的过程中,没有用心体会老百姓的真实生活,下基层采访只是看表面,采取走马观花式的态度,那么下基层就没有实际的意义,采访后所得到的稿件也没有任何作用。因此,新闻工作人员在下基层采访时,应该全身心投入,关心每一个细节,发现其中不为人重视的东西,只有这样才能写出有一定深度和高度的稿件,所报道出来的新闻才有实际的意义。
新闻工作人员在走基层时,有一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他们,那就是要采访些什么。其实新闻工作人员在走基层之前,必须准备好问题,而在与老百姓进行交流的过程中,也应该胸怀广阔,了解当前国家大局。例如,新闻工作人员在深入农村进行采访时,应该了解当前我国在农村建设上作为。在近些年,我国各地都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存在怎样的问题,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记者可以针对这种情况进行实地的调查和采访。新闻工作人员了解相关信息,在走基层的过程中方能快速发现新闻事件,且展开采访[2]。
新闻工作人员只有了解到各级政府将民生作为今后工作中的重点时,在下基层采访过程中方能出现低保户搬进新居的报道;新闻工作人员只有清楚掌握政府对“三农”扶持的各种措施,在下基层的过程中方能了解到老百姓由于好政策获得补贴时的美好笑容;新闻工作人员只有全面的了解与掌握当前的国内外形势,方能报道出具有指导性的生活新闻。新闻工作人员要想所报道的作品有深度、有厚度,并引起人们和政府的高度重视,那么就必须做到两个方面,一是要胸怀全局,二是要俯身下望,深入到基层中,挖掘新闻事件的方方面面。
新闻工作人员在采访过程中,深入到基层,通过自己辛苦“跑”,再编写出来的稿件或者是电视报道才会显得更加的真实、更加的生动活泼。当新闻工作人员跳出“会海”,深入基层,用内心去体会,用眼睛去观察,其写出的新闻才不会显得僵硬、没有生命力,才能吸引人们的注意。
通过大量的中外新闻实践发现,很多在社会中引起人们高度重视,且带来极大影响的新闻作品,都是通过新闻工作人员深入到基层一线,到老百姓身边,或者是亲身深入到各种危险地地区,艰难跋涉,在自身亲身所见、所闻,亲身体验而写出的新闻作品。这类作品往往具有生命力,会带给读者强烈的认同感,身临其境。例如我国著名的新闻工作人员范长江,他为了了解抗日有功的军人到山中充当战争炮灰的情况,亲自到实地进行采访;深入到人迹罕见的原始森林,穿越雪山,晚上夜宿在山区,到大西北进行新闻采访,在这个过程中他亲眼看见缺盐缺粮、尸横遍野的景象。他为了了解日本西侵的具体情况,乔装打扮,深入到实地进行调查、访问,在这个过程中他风餐露宿,在穿越沙漠时自己的皮肤都出现溃烂和干裂。
新闻工作人员是时代事件的记录人员,然而时代的脉搏以及时代的改变,基本上都是最先在基层出现且剧烈的跳动[3]。因此,新闻工作人员必须不断的深入到最基层当中,了解最基层的人们的生活与工作,只有这样做才能使编写出来的稿件具有影响力与生命力,才能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
作为一名新闻工作人员,要想清楚掌握老百姓的思想观念,加强与老百姓之间的关系,且在新闻报道中将人们真实、准确的情感与想法表现出来,就必须深入到基层,开展一线工作。只有深入到基层一线,方能敏锐的捕捉到最新、最热的新闻事件,进而有效加强新闻宣传的感染力;只有深入到基层一线,方能对群众语言加以了解,并灵活的运用,使报道的新闻内容老百姓听的明白,进而培养出良好的文风;只有深入到基层一线,方能在新闻采访中找到自身所处的位置,使新闻工作人员的自身价值在为老百姓服务的过程展现出现。每一位新闻工作者都必须将“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作为自身工作的一个常态,和基层各类群众进行零距离的接触,用心认真体会,用眼仔细观察发现,在写新闻稿件时真情实感的描写,从而使所报道的稿件和作品具有时代感与影响力。
[1]刘云山.扎实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J].中国记者,2011(9).
[2]李辽,田孝臣.鲜活新闻的源泉在基层——兼论新闻战线“走转改”活动的现实意义[J].中国报业,2011(21).
[3]周文力.基层是电视新闻宣传的沃土和源泉[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