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应伟
(西安政治学院 陕西西安 710068)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一定阶级或政治集团为了实现其政治目标和任务,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对群众施加有目标、有计划和有组织的规范和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特定要求的心理素质和政治人格的社会实践活动。教育最终目的是实现尊重人、关心人、帮助人。而沟通作为施教者与受教者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教育效果的实现。
中国人的思想源自《易经》,最终形成了人本位的思想。即重视以人为本、重视做人、做事的道理。因此,要想真正达成教育目的,就必须了解受教者内心在想什么,思想深处有什么特点。
古人云“逢人只说三分话”、“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这两句话分别针对关系一般和关系特别亲密之人而言。遇到关系一般的人当然是“话说三分”,而对于关系密切之人当然是“言无不尽”。但是关系是否密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评价标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感受各不相同。因此,当教育者询问受教育者的感受时,往往得到事事而非的回答。这些结果多数是由中国人的人性特征决定的,中国人对事物和问题的态度往往是不偏不倚,言不由衷的。赞成与不赞成多数时候是没有严格界限的,含含糊糊、模棱两可一定程度上是多数人的态度。
为人圆通曾被多数人视为人生的信条,至今为止,仍被不少人推崇。因为圆通,所以比较容易吸取他人的经验,迅速成长。因为圆通,往往不完全排斥或放弃。中国人凡事先求自保,遇到突发状况,就会遵循明哲保身的哲学方法,当进则进,当退则退,形势不利时,要及早抽身,“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这些性格特征就造就了部分人对于政治理论的信仰往往是一种被逼无耐后的临时选择。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潮带给人们不仅仅是物质利益上的享受,更重要是精神世界的洗礼。因此,就产生了这样一部分人,爱占小便宜,却死要面子。其实,对中国人来说,占小便宜只是手段,不是目的。中国人之所以这样做,是在试探对方,考验对方是否值得交往和打交道。其次是死要面子。中国人在任何场所都很重视面子,凡是说“面子不重要”的人,是因为他不了解人性。人与动物的最大不同,就是人有面子,而动物没面子。当一个人连羞耻之心都没有,那他就真没有拯救的必要了。所以无论是教育者还是施教者在表达自己观点后,即使对方内心不赞同,也希望对方以委婉的方式加以指正,而不是有损面子的直截了当批判。
要让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要让别人遵守的自己首先遵守,提高施教者个人的魅力是最好的言传施教哲学,也是最好的沟通手段。
每个人长得都不一样,即使是双胞胎,也有微小的差异。而今天的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想每人都赞成自己那套理论是不现实的,也是违反常理的。社会需要各种各样的人,“不拘一格降人才”“天生我材必有用”,是“用”在不同的地方。明白了这个道理,就能比较容易正确评估自己。即使自己沟通水平低劣,也不应自暴自弃,而应抱着一颗坦诚的心不断学习提高。因为要想说服自己,要想评价别人必先正确评价自己。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作为一名施教者,想真正掌握沟通这个技能必需不断在实践中磨砺,以自有的理念和方式与受教育者进行交流,并反复总结经验,发扬优势、改正不足。这样才能真正认识自己,从而在思想上有所改善,在沟通能力上不断提升。
俗话说:“要想教给别人一碗水,自己必需有一缸水”。要真正实现沟通顺畅,思想政治教育深入人心,仅仅通过简单的教条宣传、枯燥的理论说服是远远不够的。也许你会反问:“一个人的学识修养怎能说变就变”?其实,学识丰富,内心充实不是大家名人的专利,只要我们愿意,通过努力也可以拥有。首先,要有良好的心态。一位哲人说:“你的心态就是你真正的主人”。一位伟人说:“要么你去驾驭生命,要么生命驾驭你”。其实心态一改变,你将会勇往直前。其次要勤于阅读。读书改变命运,智慧引领人生。这是一个知识的时代,不是每个人天生就是演说家或施教者。但只要你利用点滴时间广泛阅读、不断积累人生智慧,总会有随心所欲的一天。最后,要善于思考。学识的提高不是简单的照搬照抄和现场临摹,要善于利用别人的东西进行判断、推理、演绎、归纳、总结,在不断的自我思考中稳步提升,最终达到融会贯通。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受教育者是一个多元化的群体,对知识的理解水平参差不齐。因此,好的教育者不是单纯的用命令口吻强迫别人与自己达到统一,而是通过严密的逻辑推理,充分的事实说明,现实的价值诱导来引导人,最终达成双方的完美沟通。此外,必须认识到并非做到百分之百才是唯一的教育目的,毕竟我们是民主的法制化国家,人人都有主宰自己思想的权力。因此,所有教育者要有容人之心、允许不同思想的并存,而不是一味追求每个人的绝对领悟。
我们深刻理解了中国人的人性特征,掌握了提高自我魅力这一有力手段,最后需要做的是在教育者和施教者之间搭建一座完美的沟通桥梁,而建造的基本方法便是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每名教育者在开口说话之前,都应当谨慎小心,要构建起良好的沟通渠道。首先,要努力让对方听得进去,对方如果听不进去,就算你有千言万语,他全当耳旁风。对方听得进去,是良好的沟通的第一步。其次要适时改变思路。影响沟通的环境因素很多,如双方的关系,外部环境等。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我们都应该采取不同的沟通方式,抓住最有利的沟通时机。比如:对方心情好时,可以义正言辞的表达观点;对方心情愤怒时,可以旁征博引缓和气氛。
思想政治教育沟通过程,施教者往往成为主体,容易忽视受教育者的真实感受。要想沟通顺畅,施教者一定要降低自己的姿态。一是要善于倾听。沟通是讲究“听”的艺术。作为一名施教者,只有善于倾听群众的意见,才能充分了解民意,形成敏锐的洞察力。其次要愿意放下架子。中国人重视身份地位,所谓的“大人不计小人过”,就是“大人”愿意放下身份去同“小人”斤斤计较。其实,真正明智的教育者是那些不动声色,善于把握火候之人。
作为实施教育者,愈是能与受教育者推心置腹的沟通,就越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最终实现以心交心。首先要尊重对方。施教者要想进行顺利的沟通,要先从自己做起,尊重对方,对方才会用同样的态度对待你。孙子强调:“攻城为下,攻心为上”。中国人是讲交互的,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所以,你尊重对方,对方也自然会尊重你。其次,要“诚”字当头。沟通的时候要以真诚心去交流。只有用心去沟通,才能真正增加受教育者对教育者的信任度。双方是否信任,信任程度如何,对于改善沟通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一般来说,只有受到受教育者高度的信任,才能真正达到教育效果,最终凝结成坚强的执行力。
[1]曾仕强 中道管理[M]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曾仕强 中国智慧[M] 中国工业出版社,2001年版
[3]侯敬智 政治工作基本问题[M]海潮出版社,2007年版
[4]李小三 领导者的沟通艺术[J]中国青年杂志社,201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