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冬学教育简论

2013-08-15 00:48
党史博采·理论版 2013年9期
关键词:晋察冀边区根据地抗战

李 伟

(石家庄铁道大学 河北石家庄 050043)

晋察冀敌后抗日根据地创建初期,农民文化程度低,文盲半文盲所占比例极高,既影响了农民生产与生活,又阻碍着根据地的巩固与扩大。随着抗战形势的发展,全民抗战势在必行,它不仅需要农民在前线冲锋陷阵,也需要农民在后方对前线抗战经费的支持。因此,边区党和政府从实际情况出发,每年利用农民比较闲暇的冬季, 把广大的、分散的、毫无文化基础的农民群众组织起来,帮助他们识字学文化,并结合政治任务,宣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和政治形势,开展了大规模的冬学运动。实践证明,这场以扫盲为起点,包括抗战教育、生产教育、干部教育等内容在内的大规模的冬学运动,提高了农民的文化水平和思想觉悟,唤醒了农民民族危机意识,同时,也为根据地的巩固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财力物力支持和培养了大批的基层干部,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一、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冬学教育的必要性

农民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力军,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离不开占中国人口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广大农民群众的踊跃支持和参与。然而,农民并不是必然的先进阶级,他们有着自身的局限性,必须对其进行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才能提高广大农民的文化水平和政治觉悟,以配合革命根据地的政治军事斗争和经济文化建设的需要。

(一)开展冬学运动,提高农民群众文化素质,是实现全民抗战的必然选择

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解放战争,“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1]没有广大农民的觉醒和大力支援,就无法取得抗战的胜利。然而,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广大农民失去了受教育的权力,绝大多数是文盲。加上由于战争所造成的社会动荡,广大农民基本处于无政府、无组织状态。具体到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冀中、冀东平原地区人口稠密,物产丰饶,工商业较为发达,农村教育基础较好,但文盲半文盲仍占农村总人口的80%左右。晋东北、雁北、察南、平西、冀西等山区,土地贫瘠,经济文化非常落后,文盲半文盲所占的比例就更大,学校也就更少,不少村庄甚至连一个识字的都没有”。[2]而“文盲是处在政治之外的,必须先教他们识字,不识字,就不可能有政治”。[3]总之,“边区一般民众的文化水准比较低,较落后和保守,还远落后于抗战的需要,这是不可否认的。”[4]因此,开展识字教育成为冬学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

(二)开展冬学运动,动员农民为抗战和生产服务,是建设和巩固根据地的必然要求

“七七事变”爆发后, 民族矛盾上升为国内的主要矛盾, 在根据地,建筑工事、交通运输、救护伤兵、侦察敌情、封锁消息、捉杀汉奸、供给粮食尤其是协助军队作战有待于农民大众的帮助;在已失陷的地方,扰乱敌人的后方、破坏敌人的交通、破坏敌人的工事又有待于农民大众的帮助;在后方,军队的给养、军队的运输尤其是军队的补充,以及一切慰劳、缝衣的工作等更有待于广大农民群众的帮助。然而,农民素质的极端低下严重影响和阻碍了全面抗战的顺利开展。

首先,使对敌斗争受到了损害。例如,“为了防止汉奸、特务潜入根据地搞破坏活动,各地的民兵队、儿童团在路口和村头查‘路条’,由于他们大都不识字,只要看到纸条上有黑字和红印章就放行,一些汉奸、特务就乘机造假‘路条’蒙混过关。”[5]

其次,制约了经济的发展。“为了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党和政府引导农民组织起来,创办了各类合作经济组织, 但有的负责人和工作人员不会记账,不会算账,经济活动不能正常进行,因而制约了经济的发展,这也直接影响到前线的抗战经费。”[6]

(三)开展冬学运动,提高乡村基层干部素质,是正确贯彻和执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的重要保证

毛泽东同志在《论持久战》中指出:“如此伟大的民族革命战争,没有普遍和深入的政治动员,是不能胜利的。[7]然而,发动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动员千百万群众进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以及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没有人才和干部,是无法顺利推动和实现的。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建立初期,干部严重缺乏,现有干部素质较低。“许多农村干部不识字,书读不了,报看不了,上级发下来的文件不知是啥意思,使各项工作无法开展。例如抗日民主政府的减租减息法令已颁布了好几年,有些村庄的干部、群众还蒙在鼓里,使地主占了便宜,农民吃了亏。”[8]总之,根据地基层干部的素质严重影响了党和边区政府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

二、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冬学教育的主要内容

在敌后抗战形势下,没有广大群众坚持抗战胜利的信念和决心,坚持敌后抗战一直到最后胜利是没有保证的。因此,广泛深入的进行抗战的文化政治教育,加强广大农民群众的民族意识,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以保证军用民生之急需,也就成为了冬学教育的重要内容。

(一)对群众进行以识字为主的文化教育

1938年1月,晋察冀边区第一次军政民代表大会通过了《文化教育决议案》,明确地将“提高一般民众的文化水准,并增进他们的健康”[9]列为文化教育的基本原则。提高农民文化水准,首先要扫除文盲,增设或扩充民众教育,推广识字运动,为了适应抗战形势和照顾农民的生产生活特点,中共晋察冀边区政府利用和改造了冬学这一传统学习组织形式,每年利用农民比较闲暇的冬季,把广大的分散的毫无文化基础的农民动员起来,学习文化,学习政治,进行抗战。

1938年11月《抗敌报》发出了《开展冬学运动》的社论,为1938年冬开展的第一次冬学运动,提供了理论和实际的及时而有力的指导。“这一年冬季,晋察冀边区开展了第一次冬学运动,边区政府对冬学运动的意义、课程内容、学习期限等作了部署。当时的口号是‘会的教人’,‘不会的跟人学’,‘以民教民,能者为师’。课程内容包括识字、救亡歌曲、国难讲话、军事常识等。这一办法的公布,鼓舞了边区的广大群众,冬学运动便在边区各地不同程度地开展起来了。”[10]

在高涨的抗日热情下,根据地掀起了群众性的学习高潮。“1939年,识字运动比过去活跃多了。1939年4月,边委会颁发了《识字运动周的推广办法》,大力号召全区举行识字运动周,开展识字竞赛,使群众的求知欲普遍提高。入学人数猛增,使得第二次冬学比第一次冬学规模大得多。在边区人们的心里,假如说他是文盲,那就好像他‘抗日不积极’一样。在战斗激烈的游击区,冬学运动也得到空前的发展,几乎每村都设了‘学习站’,且站与站联成县,教员们化装成拾粪的、卖货的、串亲的,从这一站到下一站,巡回地进行教学和辅导。”[11]

(二)对群众进行抗战教育

冬学运动,最初以宣传动员的方式,鼓励民众入学。“在冀西、冀中工作比较先进的地区,专门召开了冬学会议进行部署。尽管时局动荡,人民生活艰苦,各地的冬学还是纷纷的开展起来。小学校里白天儿童读书,晚上青年人上学。就连一向被束缚在炕头、锅台边的姑娘、媳妇,也开始走出家门,参加学习,学识字、学习抗日救亡道理,讲科学、反迷信,学唱抗日歌曲。边区出现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学习热潮,群众情绪极为高涨,冬学运动实际上成了发动群众参加抗战的大动员。它不仅激发了抗战热情,消除了‘恐日病’,也冲刷着几千年遗留下来的封建迷信思想。同时,通过冬学运动,发现了不少有聪明才智的积极分子,涌现出不少优秀的青年干部,从而巩固了农、青、妇救会的群众组织,农村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团结抗日的景象。此外,根据地还成立了专门文化领导机关,翻印、发行报纸刊物,宣传抗日救亡道理,指导对敌斗争,冬学运动实际上吹响了领导农民坚决支援抗战的号角。‘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工农兵商学一起来救亡’、‘有人出人,有钱出钱’、‘一切为了抗战’等道理,几乎妇孺皆知、家喻户晓,形成了新的社会风气。”[12]

1939年10月,边委会在《关于冬学运动的号召及冬学运动计划大纲》中号召“用革命竞赛的方式,把冬学运动普及到边区的每个角落,深入到边区的每一个群众,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第二次冬学运动掀起了群众性的学习高潮。无论走到什么地方,从七、八岁的小孩到六、七十岁的老人,都在大声地念着:‘马枪短、步枪长,打敌人,都一样’。更可贵的是这一时期,普遍进行反敌伪摧残及反敌伪奴化教育的斗争,深入进行了爱国主义的民族气节教育”。[13]

1940年冬到1941年边区开展的第三次冬学运动是在粉碎日伪扫荡的艰苦环境中进行的。“《双十纲领》是三年来坚持敌后团结抗战伟大斗争经验的科学总结和发展,是全边区党政军民全体一致的行动纲领和工作指南,一旦为全边区广大人民所掌握,它就会成为无坚不摧的武器和力量,因此冬学的中心内容是生动的、深入的进行《双十纲领》的解释和教育,正确的、忠实的、阐释《双十纲领》的立场、精神和内容。”[14]

第四次冬学运动的主要内容是广泛开展公民誓约运动。1941年敌寇对根据地进行了空前残酷的“扫荡”,故冬运的任务是从思想上、政治上、精神上动员广大农民,更加积极的准备即将到来的更残酷的斗争局面,在这样环境中的冬学运动,制定了以下教育方针:“首先,加强‘反扫荡’斗争教育,提高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与警惕性,努力克服一切困难,坚持持久顽强的战斗。其次,广泛开展锄奸教育,造成热烈的民众锄奸运动,将汉奸敌探特务机关从根据地上驱逐出去,并积极开展游击区的锄奸工作。再次,动员与教育全国人民举行公民誓约运动,发扬伟大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气节与艰苦奋斗英勇牺牲的伟大精神,彻底粉碎敌寇的诱降政策与自首政策,并定于1942年1月28日为全边区公民誓约日。最后,教育与动员广大人民积极的参战参军,开展普遍的有组织的群众游击战争,实现义务兵役制保证边区子弟兵的经常满员,提高人民爱护八路军、帮助八路军的热忱,千百倍的密切军民关系。”[15]

第五次冬学运动以反“扫荡”斗争为中心。1942年,敌人在冀中广大的平原上,进行了惨绝人寰的“五一”大扫荡,公路如网,碉堡如林。为此,晋察冀边区政府制定了《冬学教育实施大纲》,指出:“目前的政治形势,正是胜利的曙光在望,黎明前黑暗加深的时候。此时,如何深入地教育群众,坚定胜利信心,咬紧牙关,苦度两年,坚决地打击敌人的蚕食与扫荡,争取最后胜利,正是今年冬学教育的重大政治任务。因此,今年的冬学教育,以政治教育为主。”[16]

(三)对群众进行生产教育

在一切为着抗战的原则下,中共始终把动员农民参加冬学运动与农民的生产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因为只有把抗战和反贪污、反对不合理负担、减租减息、大生产运动等民生问题密切地联系起来,才能使农民在抗战中发挥其积极性与主动性,才能使抗战与农民切身的问题都能得到适当的解决。因此,“冬学运动的文化课不是单纯的讲一些大道理,而是根据当时当地生产生活的需要编写补充教材。在新教材中不仅包括了日常用字,还增加了拨工互助以及选种、浸种、耕作方法、防除病虫害等与群众日常生产生活相关的内容。此外,还向农民讲授改良生产的科学知识,教育广大农民因地制宜地有计划、有组织的进行生产。”[17]

三、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冬学运动的基本经验

根据地轰轰烈烈开展的冬学运动推进了中共农村各项工作的开展,并且“成为其它工作的发动机”。[18]回顾根据地冬学教育的开展, 有以下经验值得借鉴。

(一)率先垂范,重视对村干部的教育与培训

村干部能否得到广大农民的拥护和支持,关系到抗战的前途。1943年4月11日,中共中央北方局书记彭真在《晋察冀日报》发表了《工农干部要学文化》,他在文章中指出:“打敌人要用枪杆子,也要用笔杆子。不仅对敌人政治攻势要用笔杆子,写作战命令和战报等也都要用笔杆子;不仅毛主席有较高的文化,一切党员干部都需要有相当的文化,否则就不是全才。一切文化太低或不高的同志们,应该立即积极学习文化,应该把提高文化水平当作是自己‘全部学习的中心一环’。”[19]为此,边区政府通过冬学运动加强了对村干部的教育和培训。首先,要求“所有的共产党员应无条件的一律到冬学中去,并应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影响群众广泛参加,造成广大人民积极学习的热潮。村干部应首先参加冬学,严格纠正某些村干部自高自大、以特殊自居、藉故推脱不上冬学的现象”。[20]其次,“把村长、副村长、中队长、生产委员等主要干部集中到县或区进行短期轮训,以各种政策法令编成通俗教材,进行教育。”[21]通过教育,广大村干部坚定了对敌斗争的观念,树立了团结群众为群众服务的思想,政策水平有了提高,对于开展减租减息等工作起了很大的帮助作用。

(二)采用机动灵活喜闻乐见的教学方法,有组织有计划地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

除了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冬学教育还采取了一系列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这不仅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冬学运动缺乏师资的问题,还大大的激发了农民的学习热情,造成了浓厚的学习空气。这些方法主要有:

组织参观优秀冬学。北岳区子弟兵的母亲戎冠秀在家乡——平山下盘松成立冬学,群众称之为“戎冠秀冬学”,选她当校长,她以个人的模范作用带起了全村妇女的学习,她除参加集体学习之外,还有许多个人学习的好方法:“首先是黑板学习。她准备了一块黑木板,上学回来把所学的字写上去,经常放在簸箕边、灶火坑旁边,一有空就学习。出门时,带上黑板,得空就写。其次是纸条学习。她经常把所学的字找人写在一个纸条上,装出口袋里,随时拿出来学习,由于她所在村学习成绩大,平山县政府就提出‘开展戎冠秀冬学运动’。”[22]

推行“小先生制”。冬学运动中的“小先生制”是陶行知先生首倡的。“由小学生本人招生,最少3人,最多15人。在任何场所——树荫下、茶馆旁、房檐下,作为实施教育的场所。他们本着‘即知即传’的方法,把自己学到的知识传给群众。这样不但解决了冬学运动中缺教师的问题,同时也使小学生有了学习和提高的机会。他们用各种方式,如读报组、识字组、看识字牌等,积极参与了冬学运动的开展。他们工作和学习都非常认真,在普及教育上立下了功劳。”

(三)围绕中心任务,冬学运动与抗战和生产紧密结合

冬学运动的课程内容注重与战时政治相结合,主要开设课程是政治课和识字课。课程比重因时因地而异。“在巩固区,课程比重可以根据具体情形斟酌增减,一般是政治课占40%,识字课40%,算术课20%,唱歌、组织、卫生等教育不占正式授课时间。在游击区及新开辟的地区,则着重政治教育,政治课占到60%,识字课占30%,算术课占10%,唱歌等课程如环境不允许可以不上。1944 年后,课程比重有所调整,以提高群众文化为主,政治教育、生产教育为辅,文化课占到60%,政治课40%。”[23]

此外,根据地的冬学教育还明确地体现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一特性,学习的内容与生产内容紧密联系。“例如做鞋组识字班、纺织组识字班、运输组识字班等学习的内容,不完全相同。社会教育开展得比较好的地区,将冬学转为常年的民校,利用生产劳动的间隙,如晚上、雨天或地头休息的时间,组织成年农民进行学习。学习的内容也是结合生产的需要,组织群众识字学文化、学政治时事、学打算盘、学生产知识和科学知识,同时也在群众生产的过程中进行思想教育,克服群众中存在的落后思想,提高群众的政治觉悟。”[24]冬学教育与劳动生产相结合,克服了受教育的需要与参加生产劳动需要之间的矛盾,不仅使广大农民学到了生产劳动知识和技能,也极大的推动了根据地的斗争与经济建设。

四、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冬学教育的成效

根据地冬学运动的开展,绝不是一帆风顺地成长起来的,而是在抗日的血腥斗争中经过艰难困苦的历程壮大起来的,经过几年的斗争,根据地的冬学教育在十分恶劣的战争环境中从无到有,不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文化水平、动员农民支援抗战和促进根据地社会经济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农民的文化水平显著提高

几年来,参加冬学运动的人数一天比一天多,冬学运动普及于穷乡避壤的每一个村庄,他们热烈享受地在一起读书识字,不仅提高了政治觉悟,而且在文化水平上也取得了明显的进步。据统计,在1939年的晋察冀边区,“一般学员识字提高到300字左右,扫除文盲数占原文盲数的百分比在平山达76%,灵寿54%,井陉26%,新乐81%,阜平60%,盂县64%。”[25]《晋察冀日报》评述当时晋察冀边区的冬学运动“成了敌后国防教育的一个重要形式,所有参加冬学的人们,不分男女长幼,不分穷的富的,他们都如饥似渴地在一起读书,进行识字竞赛;而且从读书识字里,他们更明白了抗日反法西斯的大道理,不断提高与巩固了他们的抗战胜利信心”。[26]

(二)进一步增强了农民的民族意识,为发动农民支援抗战奠定了基础

在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冬学运动最大限度地教育和动员了广大农民,“把人们的眼光从自己的一块狭小的土地上转向广大的世界,并使他们从自己贫困疲倦的破碎家庭生活中推向新的政治舞台,因而也进一步纠正了他们以往局限于日常琐事的纠葛对政治取着无关心的态度的狭隘观点而日益提高了和提高着民族意识,使驱逐日寇出中国的抗日思想广泛渗透于其头脑之中。”[27]例如,“在反扫荡时期,安平县二区刘庄村青救会主任刘志清被捕后,敌人把铡刀架在他面前,逼他指出其他抗日干部。他说:‘是中国人就不能出卖祖国,出卖民族,你刘爷纵死也永远不会屈服’,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从容就义。在敌人集合村民搜捕八路军和干部时,以母认子、妇认夫、子认父的方法掩护八路军和抗日干部的事更是举不胜举。”[28]

(三)调动了军民生产的积极性,为建设和巩固根据地做出了重大贡献

冬学运动开展的主要目的即为服从和服务于抗战和生产这一中心任务。为此,冬学教育从一开始就注重与广大农民群众的实际生产生活相联系。“郎家庄民校,请有经验的老农讲生产课,晚上讲的都是白天地里要做的活。讲的起劲,听的更起劲。春耕告一段落,又转到讨论准备下一阶段的工作上去。这样一步跟一步,一步提高一步,在生产运动中起了及时的指导作用。阜平模范教师陈继和,把书本上、报纸上介绍的科学知识、当地农谚和本村实际例子联系起来讲,把讲授和组织群众开渠、捉布曲、拔黑穗同时进行,推广科学知识和反迷信、培养科学思想并重,收效更大。”[29]这既起到了动员教育农民的作用,又加强了根据地的经济建设。此外,冬学教育还有效配合了减租减息、统一累进税、大生产运动等其他经济工作的开展,对于巩固、扩大根据地和坚持敌后持久抗战起到了重要作用。

(四)增强了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先进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得到贯彻落实

冬学教育不仅能够动员农民踊跃参军参战,在培养农村干部方面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原有的农村干部通过参加冬学与农民一起学习和交流,既提高了群众的政治情绪,坚定了群众抗战必胜的信心,也促进了根据地各项工作的完成和政策的贯彻落实。“冬学运动结束后,唐县、阜平、平山、盂县等地的村干部不但能够看报读报、写报告、发通知、做记录,文化知识水平大大提高, 一批受过冬学教育的干部有的成为当地的领导,有的走出根据地随军南下北上,为新解放区政权的建立和新中国的成立做出了重要贡献。”[30]

注释:

[1]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511.

[2]董纯才、张腾霄、黄甫束玉:《中国革命根据地教育史》(第二卷),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342页.

[3]列宁全集(第2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200.

[4]加紧宣传与推动村级普选运动[N].抗敌报,1939-1-30.

[5]周江平.抗日根据地冬学运动述评[D].湘潭:湘潭大学,2006.

[6]周江平.抗日根据地冬学运动述评[D].湘潭:湘潭大学,2006.

[7]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480.

[8]周江平.抗日根据地冬学运动述评[D].湘潭:湘潭大学,2006.

[9]王徽:《晋察冀边区教育资料选编》〔z〕, 河北教育出版社,1990年12月版, 教育方针政策分册( 上) 第1页.

[10]刘茗.晋察冀边区教育史稿[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5, P.236.

[11]刘茗.晋察冀边区教育史稿[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5,P.237.

[12]刘茗.晋察冀边区教育史稿[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5,P.235-236.

[13]刘茗.晋察冀边区教育史稿[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5,P.238.

[14]猛烈的开展冬学运动[N].晋察冀日报,1941-1-12.

[15]积极准备开展冬学运动[N].晋察冀日报,1941-11-5.

[16]刘茗.晋察冀边区教育史稿[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5,P.241.

[17]刘茗.晋察冀边区教育史稿[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5,P.275.

[18]张恒寿.先君墨卿公行述[M].民国十六年(公元1927年).

[19]工农干部要学文化[N].晋察冀日报,1943-4-11.

[20]积极准备开展冬学运动[N].晋察冀日报,1941-11-5.

[21]张伟良.晋察冀边区史稿[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5,P.213.

[22]刘茗.晋察冀边区教育史稿[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 2005, P.237.

[23]阜平积极部署冬学提出办冬学具体办法[ N].晋察冀日报,1944-10- 14.

[24]刘茗.晋察冀边区教育史稿[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 2005, P.398.

[25]袁勃.晋察冀边区群众文化教育的进展[N].新华日报,1940-06-18.

[26]今年的冬学[N].晋察冀日报,1942-11-03.

[27]深入边区文化运动[N].晋察冀日报,1939-10-12.

[28]张伟良.晋察冀边区史稿[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 2005, P.161.

[29]刘茗.晋察冀边区教育史稿[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 2005, P.275.

[30]张冲.加强教育工作粉碎日寇文化侵略[J].边区教育,1940,(2).

猜你喜欢
晋察冀边区根据地抗战
闽北革命根据地从这里走来
我们家的抗战
我们家的抗战
抗战时期晋察冀边区女性婚姻问题的考察
中共根据地反缠足依据的演变(1928—1949)
简论抗战时期晋察冀边区的兵役制度
徐向前重视川陕根据地有线电通信建设的回顾与思考
陂孝礼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创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