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运仓 张建学
(石家庄学院 河北石家庄 050000)
微博就是每次发布都不超过140个字的微型博客,是表达自己,传播思想,吸引关注,与人交流的最快捷、最方便的网络传播平台。其不仅具有传统博客开放性、及时性、交互性等特点,还具有精简短小、时效性强、发布形式多样、操作方式便捷等特有的特点。它是2006年最早诞生在美国的推特(twitter)网站的。短短几年时间,它便迅速走近大众的视线,其用户呈现爆炸性的增长,在众多媒体中脱颖而出,成为了大众谈论的焦点。随着推特的影响力不断扩展,2007年,我国也出现了—批模仿推特的网站,如饭否、叽歪、嘀咕、做啥等。直到2009年8月份,作为中国最大门户网站的新浪网正式推出“新浪微博”内测版,便在我国传媒领域呈现出了如火如荼的发展态势。
在我国,微博的使用仍是以80、90后的青年人为主体的,根据缔元信( 万瑞数据)统计分析,在微博用户中,18—30岁年轻用户是其主体,其中,18 —25岁(符合大学适龄阶段)的微博用户达36.4%,63%以上的用户具有本科学历。[1]这项数据表明,大学生群体乐于尝试使用信息科技进步带来的最新成果,并在其普及过程中有意无意地扮演着推广者的角色。大量大学生使用手机上网为微博在该群体中的进一步普及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前提。另据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预计,2010年底,中国互联网微博累计活跃注册帐户数将突破6500万个,2011年将突破1亿,2011年底、2012年底、2013年底.将分别有望突破1.5亿、2.8亿、4.6亿。[2]并且将来的实际数字将有可能高于预计。据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大学生中使用微博的群体规模也会随之迅速扩大。我们认为,除了大学生善于接受新生事物外,这跟微博交流沟通方便快捷、内容丰富多样是密不可分的,微博所提供的平等开放的人际交往平台恰恰契合了大学生渴望交流、渴望受到关注、乐于自我展示的人格特质的需要。可见,规模日益庞大的大学生微博应用群体为高校利用微博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可靠的群众基础。
学界普遍认为,一种媒介形式要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就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能够承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任务、原则、内容等基本信息,并且能够被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所操作;二是能够将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联系起来,使得主客体双方之间可以借助这种形式进行双向的交流互动。[3]显而易见,微博具备这种条件,一方面,微博本身能够承载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尽管每篇微博的内容不超过140个字符,但是它所表达的内容精炼简明,传递的信息极具针对性,承载信息的形式也呈现多样化,这便于其生动地展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信息,又易于其被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所掌握;另一方面,微博作为一种新媒体工具,其最本质的特征就是能够实现信息发布主体与对象之间的交互沟通,微博可以通过其“关注”、“评论”和“转发”等功能搭建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与大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实现双方的互动交流,并且,这种通过微博进行的互动更加凸显个体性、针对性和平等性,沟通的效率也得到了大幅的提高。
相对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微博所具有的独特功能与特性,使之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具有前所未有的突出优势。首先,由于微博的篇幅限制,学生发表微博不需要较高的文字水平,他们只需将自己的思想简要表述出来,甚至是用手机拍一张照片。这使得信息传播的门槛大为降低,方便了更多的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其次,微博既可以依托手机存在、又可以借助电脑进行沟通,能够实现个人与信息的“无缝对接”,特别是当微博与手机相结合时,由于手机的便携与普及,也使得微博的使用时空得到了无限的延展,可以说,摆脱了电脑网线的束缚,依托于无线移动通信网络的手机微博可以随时随地的发挥信息传播功能,从而充分拓展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空;第三,微博作为一种公认的“自媒体”,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客体拉倒了同一对话平台上,双方都有充分的话语权,它允许教育主客体对等地发起关于某一特定问题的讨论,并且这种讨论在形式和内容上是极为交互和发散的,讨论的参与者也是极为广泛和不受限制的,这更加便于双方表达真实的思想,有利于双方之间加深理解与信任,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易于被大学生接受。
凡事都有两个方面,微博的兴起、发展也不例外,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我们认为应把握好微博的优势,充分利用其“关注”、“评论”、“转发”等功能,在坚持一定原则的基础上利用微博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微博必须以传播主流思想为先导,提供多样服务为辅助。这是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的必然要求。宣扬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应该成为其主导思想。与此同时,在此基础上还要发挥微博的各种优势为广大的大学生提供形式多样的、贴近学生生活及学习各方面的服务,如学生所关注的名人名论、新闻趣事等。只有这样才能是微博真正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
在微博上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俱进基本原则的要求。强调利用微博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并不是否认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地位和作用仍然是不可取代的。大学生群体是一个易于接受和应用新生事物的群体,微博的特点恰恰迎合了大学生的各种需求,在大学生广泛应用各种网络媒体的今天,每个人都成为了媒体的记者,如果思想政治教育不积极地拓展自身的教育渠道和领地,那么这个平台就会被其他意识形态所利用,这将会对大学生意识形态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只有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上,利用各种网络载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才能提高其教效果,把大学生群体真正培养成高素质人才。
微博上的信息可谓是良莠不齐,要明辨其真伪不仅需要人们具有明辨是非的能力,也要求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对于微博上充斥的各种信息我们不能仅仅视其为洪水猛兽,就极力地采取“堵”的方式,而应该以“疏”为主以“堵”为辅。一方面,要对微博上的消极信息、 虚假信息、反动信息等采取“堵”的方法,禁止这些不良信息毒害大学生群体的思想意识,削弱他们的道德感和责任意识。另一方面,对于大学生群体微博上的无聊信息,消极信息进行适当有效的疏导,以培养大学生群体的信息环保意识。
微博的出现和发展,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带来了新机遇、提供了新手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借助这个新手段,对学生开展大范围、高效率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我们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开展教育活动:
微博开辟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当代大学生已经走入了微博生活,并且走在了最前列。面对这种形势,作为辅导员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抢抓机遇,主动开通个人微博,通过微博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2011年上半年,天津科技大学在学校中开通了辅导员微博,全体辅导员以微博为载体及时发布学生思想教育、事务管理等方面的信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此举对高校中应该是一个有益的启示。当前国内各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部门应抓住微博已深入学生的良好机遇,鼓励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开通个人微博,通过微博来与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对话与交流,切实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是哲学上主体间性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学上的一个体现。它把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都看作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二者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进行联系。相对于传统的单向型思想政治教育而言,“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真正把受教育者看作是教育的主体,重视受教育者的独立人格,充分发掘受教育者的主体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充分体现了人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自身发展和时代发展的要求”。[4]在微博快速发展的大学校园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牢固树立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平等地对待每个学生。在微博上,一切都是平等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并不比学生多出什么东西,所以,以平等的姿态与学生进行对话,是了解他们的基础。
鉴于微博具有强大的传播功能,拥有宣传教育部门的微博平台至关重要,这将使新媒体之下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和拓展具备相应的物质基础、物理界面和技术支持。[5]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建立院系、班级内部的微博、学生党员微博、学生会干部微博、团委干部微博等等,对各类学生组织进行有效分类管理,各级组织内成员凡是申请微博者,都要对组织的微博进行跟随,组织微博也要确保对每一个成员的跟随。[6]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担任思政微博管理员,掌握上传和管理各种电子资源的权限。
利用微博的及时交流模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能够突破传统博客的限制,即可以将信息传递到每一个用户手中,由于微博直接与手机绑定,只要学校内每个学生都相互跟随,就可以不受时空的限制自由地进行交流,每个学生都可以接收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发布的各类信息,这意味着利用微博可以开展移动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还可以利用网络来构建虚拟思政课堂,发起课堂讨论等等。这种讨论由于克服了面对面的拘束,能够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能够自发地参与讨论,在相互的思想碰撞中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2 7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1年
[2]中国微博元年市场白皮书。http://www.slideshare.net/meiti6
[3]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论》,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4]张未知、董艳梅、周景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考》,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5]阚道远:《 微博兴起视野下的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0年第4期
[6]郝胜杰:《 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应对“微博”的挑战》,《扬州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