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小转
(华北科技学院 河北三河 101601)
理想信念是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一旦形成,就会成为支配和左右人们活动的精神动力。无论过去、现在和竟来,理想信念都是青年大学生奋斗的巨大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加强大学生理念信念教育不仅是高校进行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主要任务也是事关民族未来发展的大业。
《2007年上海青年发展报告》中的数据显示:青年对“中国共产党是当代中国不可替代的领导力量”的态度为:90.3%赞同或基本赞同;88.2%的青年赞同或基本赞同“坚持党的领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百年不动摇”。调查显示:青年对社会主义事业的优越性也有较高的认同,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国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深表赞同。但是在现实中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日益深入,各种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一些腐朽落后的生活方式也侵蚀着大学生的心灵。某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思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队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
一些大学生在理想信念方面出现了问题,这既和社会环境以及其自身的特点相关,也在很大程度上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关。
首先,社会环境越来越复杂,学校与社会的关系越来越紧密,但是全社会关心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合力却尚未形成。
其次,青年学生文化接受方式产生巨大变化。在视听文化发展飞速的今天,当代年轻人在接受信息发面更趋于感性化。在各大高校流行的BBS、网络班级已经成为了大学生们信息交流沟通的重要渠道和平台。
最后,理想信念教育存在不足。对于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无论是社会还是高校在实际工作中更多地注重实效性的工作,而忽视了对于他们来说最为根本的理想信念教育环节。
1.从理论入手,以新颖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一讲到理想信念教育,许多学生就把它与远、大、虚划上等号,在理论学习上往往缺乏热情,提不起兴趣。辅导员可以从改进学习的形式入手。既然理论学习的内容是相对固定的,有着一定的范围和标准。我们不妨从学习的形式上动脑筋,想办法,切实解决这个问题。现在的理论学习大多采用书面文字的学习,学生难免会觉得枯燥乏味,但如果在平面的学习形式之外,还辅以立体、网络等全方位的学习方式必然等起到良好的效果。
2.满足学生需求,增强教育的感染力。大学生有关注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心理,也有理想信念方面的需求,我们可以针对需求进行教育,努力提高他们学理论、用理论的兴趣。要在满足成长需求上下功夫。当代大学生越来越重视个性培养和自我设计,越来越看重自我价值的实现。重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变被动型为主动型。理想信念教育要从学生自身的真正内化入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提高学生自辩、自强、自律、自立、自信能力上下功夫。为此,必须热切关注大学生成长中的困惑,满足他们成长中对理想信念的需求。
3.以社会实践为支撑,增进学生与社会的接触和了解。鼓励大学生参与各类社会实践可以推动理想信念与实现社会生活的结合,发挥社会大课堂对促进学生科学发展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最终形成的重要作用。大学生长期在学校生活,对社会了解不够深入。辅导员应该积极鼓励并发动学生投身社会实践活动中去,拓宽社会实践的领域,不断探索社会实践新形式、新特色。
4.重视影视网络,发挥媒体的宣教作用。21世纪已进入“影视网络新时代”,影视网络文化已成为知识经济时代新的增长点。它集多种优点于一身,声图并茂、视听兼顾,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影视网络作为现代社会日益普及的新型综合艺术媒介已经成为当今人们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因此我们要重视影视网络的宣传和教育作用,全方位地发挥影视网络的育人作用,把其作为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载体。以典型的人物形象,风趣幽默的人物对话,五彩缤纷的影视网络画面,优美动人的主题歌旋律,简洁灵动的动画人物造型,在学生的心灵上播下了艺术的种子,理想信念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并坚定。
[1]福禄培尔,人的发展[J].人民教育事业出版社,2006
[2]漆小萍、唐燕,高校学生事务管理[M].中山大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