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创新模式研究

2013-08-15 00:48
党史博采·理论版 2013年2期
关键词:学分理论课政治

(沈阳医学院 辽宁沈阳 110034)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存在的不足

理论课实践教学在培养人才方面的意义和作用有目共睹。但相对于其“在高等教育中应该承担的责任和应该发挥的作用而言,它还远未达到应有的广度和深度[1]”。

长久以来,由于“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教学理念尚未改变,重专业课知识轻公共理论课的现状仍普遍存在。再加上受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实施时间短、经费紧张、场地不足等客观情况的限制,使得各高校在主观上对实践教学的概念认识不清,计划中缺乏系统安排,操作中流于形式的现象比较严重[2]”。社会实践活动是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每一名学生都应该参与其中。但多年来,许多高校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已经“演变”为只有少数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参加的、在假期集中进行的突击性、阶段性的活动,大多数学生没有机会参加。常常是学生骨干队伍的实践活动开展得轰轰烈烈,实践报告也写得有声有色,但大部分学生个体的社会实践却是“这里的黎明静悄悄”。这种“以点代面”式的实践活动不但没有达到理论课教学的目的与要求,而且大多处于无教学计划、无教学大纲、无时间保障的状态中,随意性较大,目的性不强,导致学生既不能获得时间上量的积累,又难以形成思想上质的飞跃,对他们良好素质的内化及行为方式的养成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二、构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创新模式的原则

全员化、规范化、系统化的理论课实践教学体系能够使大学生中的每一位个体都成为最大的受益者,使他们“主动参与、亲身体验,主动探究、发现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并运用所学理论研究、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分辨是非善恶,坚定理想信念,自觉砥砺品性,不断完善自我[3]”,顺利成长成才。因此,构建完善的的理论课实践教学运行机制十分重要,且在操作中应遵循以下几项原则。

1、成立指导委员会

成立指导委员会的目的是强化对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组织领导,强调理论课实践教学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扭转一直以来对理论课实践教学“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措施不到位的倾向,改变理论课实践教学始终“被弱化”的尴尬处境。指导委员会应由学校领导牵头,主要负责理论课教学单位与团委、学生工作部、教务处、财务处、人事处等部门之间的协调工作,确保理论课实践教学在组织、管理上得到保障。

2、纳入教学计划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提出,21世纪人类教育的四大支柱是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后三个“学会”都不是传统的课堂理论教学所能完成的,必须由人的活动和实践才能实现。就连“学会学习”也有个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问题。2008年9月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联合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其中明确提出:“要从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现有学分中划出2个学分、从专科思想政治理论课现有学分中划出1个学分开展本专科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要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提供制度、条件和环境保障,确保不流于形式”。因此,学校应将理论课实践教学放在与理论课课堂灌输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将其“变为纳入学校教学体系和学分管理规程的课程[1]”。要求理论课教师从培养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制订理论课实践教学大纲,并根据教育的规律性,为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量身定做”实践教学的内容、形式,避免“一刀切”、“超前”或简单重复等做法。克服随意性、盲目性,确保实践教学的质量。使学生在整个求学期间能够参加相应层次的理论课实践教学活动;使他们在理论课教师的指导下,能够“主动地探究问题,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澄清认识、学习理论,并提高觉悟、增长才干[3]”。

三、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创新模式的渠道

1、课堂实践教学

帮助大学生提高政治觉悟、接受教师所宣讲的主流思想是理论课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但对有些问题,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时常存在着认识上的差异,要统一绝大多数学生的思想,仅仅依靠教师的理论灌输是达不到目的的,而课堂实践教学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案例教学、专题讨论、参与式教学、情境教学等系列教学活动,学生可以在争辩不同观点的过程中明辨是非,最终达到理论课要“解决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问题[3]”以及培养他们“‘实践体验’与‘内化践行’的学以致用能力[3]”的目标指向。

2、主题社团活动

大学里的社团活动因其丰富多彩而受到学生们的积极推崇。它能照顾到大学生的内心需要与体验,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消除他们的逆反心理,使他们在“润物细无声”中接受教育。因此,理论课教师应主动借助这个平台,与团委、学生工作部门共同协商,将理论课实践教学延伸到社团活动中。设立符合理论课实践教学的主题,把理论课所要传授的思想观念、价值体系,渗透和潜隐到社团活动中,通过开展各项活动促进大学生对理论课的教育内容进行思考、理解并内化为自己的理想、信念,使他们在实践中成长成熟。

3、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是理论课教师根据教学基本要求,有目的地布置实践任务, 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去回答和解决现实中的问题的一种实践教学活动。它从功能上可以划分为:情感体验型——参观、考察;思想政治教育型——深入基层、农村;服务社会型——三下乡、公益活动;培养能力型——短期挂职锻炼、岗位见习、社会调查。

由于社会的发展性、人们实践活动的现实复杂性和学生的差异性,虽然实践教学内容从实质上讲都是来自可感知的、直观的、伸手可及的现实实际生活,但每年的具体教学内容却是不同的、可变的[4]。这就要求理论课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精心策划每一次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真正有所收获,使他们“学会用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看待问题,从而澄清认识,心悦诚服地接受主流思想和科学原理[3]”。

另外,学生人数过多使得全体学生集中参加社会实践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学校可以通过集中与分散两种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前者主要是指在实践基地,以学生自然班为单元,集中进行参观、考察、调研、实习、服务等,后者是学生以个人或若干小组为单元,以学校确立的社会实践主题为方向,利用假期回乡开展实践活动。对于分散回乡开展社会实践的学生,学校应给予更多的关注与指导,要建立与地方政府的联系制度,与地方政府协商,为分散回乡的学生联系实践场所,为他们开展社会实践提供有利的条件。

[1]赵侠.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的局限性及其超越[J].江苏高教,2007,23(5):109-110.

[2]刘强,邹菊茹.完善保障条件探索适合模式——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N].中国教育报,2009-2-10.

[3]何勇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的建构[N].光明日报,2006-8-16.

[4]李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若干问题解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25(3):31-32.■

猜你喜欢
学分理论课政治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学分美食
斯皮尔伯格为什么要历时33年修完学分?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
颈部淋巴结超声学分区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