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 弓
第二十站——柱邦站:邦柱站位于今佳木斯市沿江公园。遗址及所在村落无存。《辽东志》记为“柱邦站”,据祁寯藻《三姓志·山川村落里数》:“株板(柱邦),东北至贾木司(佳木斯)五里;贾木司,东北至音达穆河口七里”,并“敖奇(即柱邦站的上一站阿凌站,今佳木斯市敖其镇松花江右岸敖其屯,或敖其湾)至株板为七十五里”。据此,交叉的地理坐标,已将“柱邦站”锁定于今佳木斯市沿江公园。“株板”与“柱邦”,是音译地名的同音异写。佳木斯发端于赫哲渔猎之区,在《康熙皇舆全览图》中,标记为“甲母克寺噶珊”。乾隆四十三年,《盛京、吉林、黑龙江标注战绩图》以满、汉双文标注为“嘉木寺屯”。满语“甲母克寺”或“贾木司”,意为“站官”,“噶珊”即村屯,佳木斯实为“站官屯”之谓。后音译音转为“佳木斯”。将柱邦站遗址定于佳木斯市沿江公园,改写了“桦川县创业乡堆峰里村”的旧说,是2009年黑龙江东北网与新晚报“东北亚丝绸之路采风组”,以《三姓志》“株板”地名引证的最新结果。以曹廷杰先生“按图审音,十得其九”之诀,似可从改。
第二十一站——弗思木城:弗思木城位于今黑龙江省桦川县悦来镇万里河村,是海西东水陆城站的第六城。坐落在这里的“瓦里霍吞古城遗址”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明代以前,此城为辽代五国部的越里笃部,金代为恼温必罕合扎谋克城,元代为脱斡怜万户府。赫哲语“瓦里霍吞”,又称倭罗屯、瓦里和屯,《吉林通志》称“斡里城”,现代取其谐音称“万里河通”。古城突兀孤立,呈无规则形,民间俗称靴子城。遗址损毁严重,轮廓已失,大段城墙夷为平地。《辽史·营卫志》五国城之第三城“越里笃国”,《全辽志》记为“弗思本”,应该是刊印错误,故从《辽东志》、《明实录》“弗思木”。弗思木是满语“滋生”的意思。城中有金代“讹里骨山猛安之印”出土,讹里骨为越里笃同音异写。明代以后这里曾经人烟稠密,草木葳蕤。1412年(明永乐十年)设“弗思木卫”。《明太祖实录》“托温至弗思木隘口一百八十里”。《吉林通志》“三姓下三百五十余里,南岸瓦里和屯,即通志斡里城。”清曹廷杰《西伯利东偏纪要》记为“三姓下三百五十余里,松花江南岸,瓦里谿通地方有古城。”并对古城形胜作了具体描述:“在平地冈上,因冈为城,西北至东南纵约三里,东北至西南横约二里,成长方形,东西南三面土城高约二丈,濠深亦二尺,惟正东隅城基最高。西北一面临江,高二丈余。城中东北方有圆台,高约五尺,周十余丈,中有凹形圆径丈余,深约五尺,为尖凹底。城中又有壕二道,深七八尺,相距数丈,由东至西中亘一堤。城西南九里平地,有大山一座,名打狐呼兰。正东一里平地,有小山一座,名将军台。江中有洲七,正北一上三下三南,距山脚约百余里,北面不见山影。东北顺大江极目无际,诚膏腴之、地形胜之区也。”
出桦川县悦兴乡万里河村沿松花江由西向东,远远地可以见到左前方横亘一山,此即弗思木城古城的城墙。古城以冈为城,就高顺势,呈现不规则状,掘壕起墙,墙体为夯土结构。古城占地面积达80万平方米。城墙绝高,东南处最高处达10米左右。有三个城门:东西二门相对,南城墙有一门。东门和南门瓮圈犹存。除东北部有部分城墙无存外,古城的大部分城墙完整。城中偏西北有一个园形土台。调查资料显示,土台周长40米,中有凹地,内径3米,深2米,相传为“金兀术点将台”。据《桦川县志》记载:“中有穴,下通隧道,可由正北直达江畔。”据《辽史·营卫志下》记载:“五国部为越里吉国、盆奴里国、越里笃国、奥米里国、剖阿里国,圣宗时来附,命居本土以镇东北境。”五国的城址分别位于依兰、汤原、桦川等地。五国部各设“酋帅”,管理本部事务。后又罢免五国部酋帅,设五国部节度使。此古城是越里笃国的“王城”。整座古城依山势所建,其西北、北、东北皆临松花江。古城建在火山喷发后的岩浆岩上。城墙上的一处水蚀沟,暴露了老城的部分文化层。在两米以下的土层里,有泥质灰陶的残片,再向下有夹砂陶片。这些陶片说明古城墙经过多次修筑,后修建的部分叠压了原来的文化层。当地人称城墙的最高处为西小山、东小山。城墙顶上有座土山,叫马鞍山,山顶有古人生活的留存,地表可以拾到瓦片和瓷片。在元明时期,这里是著名的“弗思木隘口”。
这个世代沿用的老城,在明代复设海西东水陆城站时,设为“弗思木城”,后来又成为弗思木卫的治所。《明实录》载:公元1412年(明成祖永乐十年),8月,奴儿干、乞列迷、伏里其等处女直野人准土奴、塔失等178人到明廷朝贡,明廷置只儿蛮、弗思木、可木等十一卫,命准土奴等卫指挥等官,赐予如例。从出土的大批文物看,最早期的文物有:手工制夹砂红褐陶、硅质岩压制石镞、刮削器、压痕石片、玛瑙小石片、陶网坠等,属莺哥岭文化类型,距今已有4000多年。古城里还有辽金遗物、北宋和金代铜钱、仿宋瓷、布纹瓦、元代瓷片、清代铜灯等。1982年,发现一枚金代铜印,正面印文是汉文九叠篆书“恼温必罕合扎谋克印”,制于金宣宗贞佑三年(公元1215年)。明朝的弗思木,到了清朝变成了“瓦里霍通”,或称“瓦里霍吞”。“瓦里霍通”是赫哲语“遭到屠杀的城池”的意思。据《桦川县志》记载:“瓦里霍通城盖金源,蒙古崛兴,满城女真惨遭屠戳,膏血涂地。”后来,赫哲人将该城称之为“瓦里霍通”。后来,赫哲人将该城称为“瓦里霍通”。蒙古人灭金之后,把这里叫“脱斡怜城”,即脱斡怜万户府治所,可见当时这里人丁兴旺。有明以来,这里叫“弗思木”,设置弗思木卫,一直向明廷进贡。直到公元1608年(明万历三十六年),努尔哈赤兴兵,海西女真各卫朝贡逐渐停止。更名“瓦里霍通”,是赫哲族迁居此处,清朝建立噶珊制度之后,以赫哲人的惊叹音译约定俗成的。那么,究竟是何人,为什么屠城呢?从史料记载看,有4个后金清初大臣值得怀疑:安费扬古、扈尔汉、沙尔琥达、珠玛喇。据《清史稿》载:清太祖天命元年,大臣安费扬古、扈尔汉,自黑龙江旋师,曾招服了这里的人民。1642年(清崇德七年)9月,这一带被沙尔琥达、珠玛喇彻底征服。如此雄伟的隘口,如此巨大坚固的城堡,当全城军民同仇敌忾抵抗后金官兵攻城时,要想攻下这样大的城池伤亡能不惨重?一旦杀红了眼,屠城的惨剧不可避免。当然这只是推断而已。
第二十二站——古弗陵站:古弗陵站,即今桦川县新城镇古城村“希尔哈古城遗址”。明代玄城卫治所所在地。清曹廷杰《东三省舆地图说》中有“斡里城下四十余里南岸希尔哈城”的记载。一些人将“弗思木城·古弗陵站”城、站并列,古弗陵站无考,并非唯一记述方式。《辽东志》和《全辽志》都把弗思木城和古弗陵站分开记载,而当代一些学者认为是城、站合一,但证据显得不足,语焉不详。从实地勘查情况看,作为海西东水陆城站第二十二站的古弗陵当为希尔哈古城。“希尔哈古城”遗址在瓦里霍通下游的新城镇城子村东,古城面积很大,周长有3200米,除了在城中穿过了一条乡间路之外,其余城墙保护完好,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城具有明显的金代特点,有瓮城、马面、转角楼,墙体为夯土板筑成。“希尔哈”音近似于满语“花”和“火石”,当地的赫哲人叫它“喀库存玛”。在古城的东南部,有一个突起的土丘,当地人也将其称为点将台。“希尔哈”古城规模很大,据此推断这里可能是明代玄城卫的治所。这个卫最突出的历史记载是消灭女真文字。1444年(明正统九年),指挥撒升哈、脱脱木答鲁等奏请明朝皇帝说:“臣等四十卫无识女真字者,乞自后敕文之类第用鞑靼字。”鞑靼字,即蒙古字。此奏得到了皇帝的允许。于是,都用蒙古字,导致女真文字渐渐消亡。
第二十三站——奥里迷站:奥里迷站即今鹤岗市绥滨县敖来镇敖来村“奥里迷古城遗址”,当地人俗称西古城。古城坐落于松花江左岸,北傍敖来河,此地润水丰沛,沼泽旷远。西墙、南墙大部分早已被敖来河吞噬。“敖来”为“敖来密”简称,奥里迷谐音。《辽史·营卫志》五国城之第四城“奥里迷国”。奥里迷为蒙语“渡口”的意思,“渡口”不仅仅是蒙语语音翻译,而且为历史事实和文献记载所证实,辽代契丹族(蒙族)所建奥里迷部,虽然建在女真族地区,采用蒙语的名称命名是可能的。乾隆皇帝钦定《满洲源流考》、《盛京通志》均将“奥里迷”解释为蒙语津(渡口)。《黑龙江乡土录》亦解释为津。黑龙江省考古学者也解释为渡口的意思。驿路由奥里迷转松花江右岸行走。《吉林通志》载:“希尔哈城下约百里北岸有大古城。”据新编《绥滨县志》载,奥里迷城建于1073年(辽兴宗重熙六年),金代又修整加固。古城呈正方形,周长3224米,夯土版筑。东墙中部残留1门,外附瓮城,迹象尚存。现有马面43个。城外掘有护城壕1道,深1~2米,宽3~4米。在古城遗址西北1公里处为“永生金代墓群”。古城对研究辽代五国部及女真族的历史沿革和文化遗存均有重要价值。奥里迷就是奥里迷站。由于迄今为止已发现的辽代五国部遗址中,奥里迷古城最没有争议,确凿无疑;加之古城址及周边古墓群出土的文物精美绝伦,如双鹿纹玉雕牌饰、大泉五十金币等国家一级文物,皆被国家和黑龙江省博物馆收藏。所以,奥里迷古城遗址成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古城建于辽代,兴于金代,元代却没有记载。明代为海西东水陆城站的奥里迷站。从出土的瓷器残片,如青瓷蓝花碗等生活用品可以断定是明代物品。古城原有南门,南门还有直径50厘米左右的木桩,证明曾经有吊桥。古城北侧的护城壕保存完好,现仍有3米左右深的积水。
奥里迷古城在辽代是奥里迷部的酋帅驻地,是当时的经济重镇,历年向辽朝进贡良马、海东青、貂皮等。到了金代更加繁荣,城内人口约2万至3万人。在奥里米古城西北500米处有一古墓群,曾出土了大量的文物,如料珠、耳环、银簪、水晶球、红玛瑙、玉环、銮玲、六板耳铜锅、三足锅等物品,说明当时人们生活的富裕和手工业发达的程度。
第二十四站——弗踢奚城:弗踢奚城又记为福提新城,今富锦市西郊大屯村。大屯古城辽时为五国部越里笃部古城。古城北临头道河子(安邦河支流)。遗址残缺不全,仅南墙和西墙尚可辨认。《明实录》载:明永乐七年(1409年)“瓦剌金河(鹤立河)等野人头目塔失等二十三人来朝,改忽儿海卫为弗提卫”,卫治所在弗踢奚城,因名弗提卫。卫指挥使驻弗踢奚城。《明实录》还记载了朝廷多次赏赐弗提卫与邻近的弗思木卫、脱仑卫、玄城卫各部族头人以锦缎丝绸与袭衣等物。明代中后期,来自河北、山东与辽南的商人,运来中原丝绸衣物,与女真等各族土人交换珍贵皮毛,此地逐渐成为东北北部商埠。弗踢奚城是海西东水陆城站的第七城,古城现在的名字叫“霍吞吉里古城”,民间叫做“大屯古城”。大屯古城坐落在富锦市上街基镇大屯村西,老哈同公路在古城中间穿过,可以看见南城墙有一点隐约的痕迹,东城墙在地表略微隆起。古城呈长方形,周长2750米。西侧城墙残存最高,有1米左右,北侧城墙坍入松花江支流。城内平坦。路边立一块遗址碑,上面写着“霍吞吉林古城遗址”。霍吞吉林古城,即辽代五国部的越里笃城,金代是胡里改路讹里骨山猛安,元代的孛苦江万户府,明朝的弗提卫治所“弗提斤城”。
贾敬颜《永宁寺碑题名人考》:“弗提卫与玄城卫实是一卫,玄城必弗踢奚城别名也。”《满洲源流考》中作“福题希屯”。《吉林通志》载“希尔哈城下百六十里南岸富克锦地方有大古城。”祁寯藻《富克锦舆地略》载“由富克锦城向东北,顺江南岸起二里嘎尔当,赫哲兵住址。嘎尔当至霍吞吉林五里,均赫哲兵住址。”又,“霍吞吉林起,至图斯克一百二十里,有古迹土城一座”。大屯村旧称福提新屯,大城子屯,文脉缘此。城东向北三里,有“霍吞吉林古城”,满语“城边”,即今富锦市城区。清同治五年(1866年)宁古塔将军设霍吞吉林卡伦。光绪八年(1882年)改福提新协领为富克锦协领,官署由福提新屯迁上街基,宣统二年(1910年)迁富克锦新城(下街基)。此一带自古为赫哲、满族先世居地,大屯古城西二里与“嘎尔当古城”为邻。《明代海西东水陆城站专题调查》认为,嘎尔当古城是弗提斤城,即海西东水陆城站的第七城弗踢奚城、第二十站弗能都鲁站。这是关于弗踢奚城与弗能都鲁站的另一种说法。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富锦市市区富锦镇西3公里嘎尔当村,因有“嘎尔当古城”而闻名并载于史册。“嘎尔当古城”为明清时期城址,位于嘎尔当村西500米处,北临头道河子。“嘎尔当”,赫哲语“空场”之意。嘎尔当古城略呈长方形,周长约700米,城墙为夯土版筑,东墙长200米,现存残高1米,南墙和西墙尚可辨认,城外有护城壕,北墙已不存在。
第二十五站——弗能都鲁兀站:弗能都鲁兀站,位于今鹤岗市绥滨县东方乡西南1.5公里处,在松花江北岸。该地隶属宝泉岭农场局二九○农场一分场十队。据考,弗能都鲁兀站在二九零农场一分场十队南2公里处,紧靠松花江边。因过去有一棵高15米、直径1.3米左右的老桦树,故取名“大桦树”(老桦树现已不复存在,具体年代、原因不详)。“大桦树”原是富锦县水产局一个集体性质的打渔队,称“五星社”,1959~1965年划归省蜿蜒河水产养殖场领导,经营渔业和种菜,属一个分场,全民性质,称“大桦树”。1969年,农垦八团一营在大桦树北2公里处组建十连,1970年改为二连畜牧组,1972年重建十连(现二九○农场一分场十队)。这一站的文字资料稀缺,《辽东志》记作“弗能都鲁兀站 考郎古城 可木站”,而《全辽志》在排序上作了重新修订。
第二十六站——考郎古城:考郎古又作考郎兀、考浪鼓,今同江市乐业镇“团结小城子古城”。考郎古地处松花江尾右岸,靠近松花江入黑龙江汇合口。据张泰湘考:考郎兀实为蒙语“哈喇木伦”的快读,为“黑水”之意。此城应在黑龙江、松花江汇合处之南岸,即今同江县三村南的团结小城子,唐代的黑水府设於此。此地为清代“图斯克屯”,该地名已消失,现称团结村,因名“团结小城子古城”。《辽东志》原记顺序为“弗能都鲁兀站 考郎古城 可木站”,《全辽志》排序修订为“考郎古城 可木站 弗能都鲁兀站”。考郎古城立于松花江右岸,西邻万发河,明永乐五年设考郎兀卫。曹廷杰在《东三省舆地图说》之“五国城考”中载:“一富克锦下约百里南岸图斯科地方有大古城”。《吉林通志》载:“霍吞吉林起,至图斯克一百二十里,有古迹土城一座”,《吉林通志》又载:“富克锦下约百里南岸图斯科地方有大古城。”明朝,这里居住着以渔猎为生的“乞列迷”(赫哲人先祖)人。
考郎古(兀)是六城之一。目前考郎兀——图斯克古城址保存相对完好,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经考证,图斯克古城址是海西东水陆城站的第八城——考郎古城,也是明朝考郎兀卫的治所。图斯克古城因清代的赫哲族村庄“图斯科屯”而得其名。古城系辽代所建,属辽金时代遗址。资料记载:城池呈梯形,周长1646米,面积15万平方米,夯土筑成,城墙最高处2.5米。南、东墙保存较好,北墙局部损坏,西墙已滚入万发河。古城内的田垄上遍布各种陶片,有轮制灰陶片、黄褐陶片。陶片上古朴的纹饰之美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有几何纹、方格纹、渔网纹等大约十几种。器形有罐、甑、陶网坠、陶塑。明成祖永乐五年(公元1407年)三月,早哈酋长与另一个酋长结伴,率领170人到明朝的首都南京进贡骏马,明成祖朱棣大悦,决定在考郎兀城设立考郎兀卫,命早哈为指挥,賜予如例。从此,考郎兀卫与明朝的朝贡关系一直延续到明万历二年(公元1574年)。而朝贡路线均是海西东水陆城站这条驿道。到清代,乞列迷人改称赫哲人,他们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一直沿用此道、此城。
第二十七站——可木站:可木站是海西东水陆城站的第二十七站,位于今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族镇东北3公里地方。可木又作科木,地名已湮多年,只有在旧版地图上可见。明朝为“可木卫”、“可木地面”治所。以祁寯藻的《富克锦舆地略》所记“街津起,至科木六里”、“街津起,至额图三十里”基本上说清楚了可木地名的地理位置。可木以下,又有“额图古城遗址”,额图古城在今同江市勤得利农场额图村(古赫哲渔村,农场水产公司一队渔业区)。额图地名出自额图山,地理坐标明显。《吉林通志》“图斯科下一百八十余里南岸,额图地方有古城。”曹廷杰《东三省舆地图说》的“五国城考”载:“图斯科下一百八十余里南岸额图地方有古城”。曹廷杰又在《西伯利东偏纪要》中对古城作了如下记载:“松花江南岸额图地方,有石砬子二座,高约十余丈,耸峙江边,西一石砬略高,形若覆钟;东一石砬稍矮,若覆釜。二石砬顶上俱有土壕,土人呼曰卓罗哈达韦克和屯,证以国语犹言石砬顶上城也。其处据形势要害,松花、黑龙二江合流经其下,上下数里俱无沙洲,细观之,知为古人用兵炮台形迹显然。南面有平冈、平原可屯数万军,并有车道上通富克锦等处,下通挠力河口。”清代对同江地区的可木位置记载为:在今天的街津口镇一带。清人聂士成在他的《东游纪程》中明确记载:“过江入中国界,历克木卡伦站、恶託卡伦站、勤得力卡伦站而止。”克木卡伦站即可木,恶託卡伦站即额图。今天的额图是个小山村。山上有古城,依势而建,雄居黑龙江边,地处极其险要,但面积不大。城下西侧的村庄一带有古遗址,面积可观。据《富克锦舆地略》说:“街津起,至科木六里,下至德勒奇九里,下至额图三十里,至阿玛勒洪二十里,均靠山,赫哲兵住”。科木即可木,由此可知可木、额图为两地。
第二十八站——乞勒伊城:勤得利古城地理坐标为东经133°16′,北纬48°4′。古城位于今勤得利码头西南2.5公里处的勤得利西山之西南坡上,西、南两面临勤得利湾(当地人俗称三八河)。“勤得利古城”城址的行政区位是今同江市勤得利农场一分场西南约4公里,距同江市75公里,距佳木斯市289公里,属辽金时代或更早时期的遗址。关于乞勒伊城的考证,日本人和田清在《东亚史研究》(满州篇)、郭毅生在《北方论丛》1980年第4期发表的《元代辽阳省驿道考略——兼考明代“海西东水陆城站”》里,均确认勤得利古城就是“海西东水陆城站”之一的乞勒伊城。1982年合江地区文物考察队考察此城遗址时,也认定此城就是明代乞勒伊城无疑,并考定此城建筑年代早于辽、金,可追溯到唐代东北地方政权渤海国时期。古城依山而筑,位于山坡之上,古城内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呈递增态势。城墙内外及墙上长满茂密的树林。海拔高度188.6米的勤得利西山主峰位于古城东北约1公里处。
勤得利古城平面大体呈椭圆形。古城周长1820米,现存墙长1520余米。古城的四面城墙,西、北两面保存完好,东侧城墙保存较好,南侧城墙破损严重,有近300米城墙几乎夷为平地。古城面积18万平方米。城内西北部有一道西南至东北走向的城墙,将古城分割成南、北两部分,这段城墙亦保存良好。城垣以石为基,其上以土筑墙,土色呈深灰色,土质较硬。城墙底宽7.5米,上宽1.2米,城墙内高1.8米,外高2.5米。城垣及城外无马面、瓮门和护城壕。据当地年长者介绍,几十年前南墙中间部分有一4~5米宽的豁口,疑为城门。此城两面河水环绕,两侧雄山夹峙。西城墙紧逼勤得利河,这一段地势陡峭,怪石嶙峋,城墙依山势而修,高耸嵯峨,在古代是一个易守难攻的地方。城内及城墙外,除南部一侧均为茂密的树林。地表遗有部分陶片。古城标本比较丰富,但多为残片。依质地可划分为陶器、瓷器、铜器和石器四大类。陶器数量较多,除鱼网坠外都是残片,皆不能复原。陶质分为夹沙和泥制两种。器物表面多呈灰色和褐色,纹饰丰富,制造方法为手制与轮制并存,可辨器物有罐、布纹瓦和渔网坠等。铜器有铜环和铜币。石器有石臼。
勤得利古城在构筑方法及形制等方面与佳木斯市郊区的铁器时代早期的前董家子古山寨有很多相同相近之处,两者平面均呈椭圆形,均依山而筑。城垣以石为基,其上用土筑墙,两者均无瓮城、马面之设。古城的这些特点在佳木斯郊区和桦南县已发现的铁器时代早期古城中具有较大的普遍性。所以,有学者推断,勤得利古城的建筑年代应为黑龙江地区铁器时代早期,时至辽、金时期古城被继续沿用。
秦得利在史辑多记为喜鲁林,为乞列迷之音译音转。《辽东志》记作“乞列迷城”。《全辽志》去掉了“城”字。《吉林通志》载“额图下约五十余里南岸青得林,即喜鲁林地方有古城基。”张泰湘先生考为辽五国部兀惹城,兀惹人为赫哲先祖,以骁勇、善战著称。乞勒伊、乞列迷为同一土著民族的异写。乞勒伊、乞列迷清代称济勒弥、费雅喀,为黑水靺鞨郡利部后裔,黑龙江下游与吾者野人杂居,为“野人女真”一支。
按照曹廷杰《西伯利东偏纪要》所考,“由额图顺流东下四十里,松花江南岸,青得林地方有古城,基周数里,亦属三姓界内,与额图同据松花江险要。”自三姓(今依兰)顺松花江而下,驿路地势为旷野平原,多草少树,而至乞勒伊城上下六、七十里地段,举目皆山。由于历史久远,古城建筑年代已很难说清楚了,有史可查的是此城在辽代称兀惹城(见张泰湘著《兀惹丛考》),是那时居住在黑龙江流域著名的民族兀惹人的首府。据《辽史、卷8、景宗上》记载,辽保宁七年(公元975年)九月,渤海余党燕颇作乱,在黄龙府(今吉林农安)失败后,“燕颇走保兀惹城”。这是有关兀惹城的最早记载。据《辽史·溪和奴传》记载,辽统和十三年(公元995年),辽都部署伐兀惹,兀惹城主乌昭度,率领他的部下,凭借兀惹城,以勇猛加智慧,击败了大辽王朝的进攻军队。“和朔奴利其浮掠,令四面急攻……乌昭度率众死守,隋方捍御。依埤虚设战棚,旋我军登陴,俄撤枝柱,登者尽覆。”由于此次讨兀惹不克,“士马死伤者众”,结果是“无功而还”,溪王和朔奴、东京留守肖恒德等5人被削官。到统和十五年,圣宗继续进军兀惹城。“正月,癸末,兀惹长武周来降”(《辽史·圣宗四》)。至此,兀惹又恢复了同辽王朝的关系。
到金代,此城仍称兀惹城。据《金史·完颜晏传》记载,金太宗天会初年(公元1123年),完颜晏受命进军兀惹城,行军至今勤得利额图山一带,依山扎寨,作疑兵计,最后“乃潜以舟师,浮江而下,直捣其营,遂大破之,据险之众不战而溃。”取得了征讨兀惹的胜利。
元代,此地更名为“乞列怜隘口”,当时是元朝军事重地。
明洪武初年,元鲸海千户所速哥帖木儿等自女真归降,报告朝廷,“自佛出浑(今珲春)至乞列怜,皆旧所部之地,愿往谕其民使之来归,诏许之。赐以织金文绮丽。”明朝永乐七年(公元1409年),为了加强对东北地区的管理,明廷设奴儿干都指挥使司,并复设“海西东水陆城站”,此地名为乞列伊城。同年四月,奴儿干鞑靼头目忽剌东奴等六十五人向明朝进贡,置乞勒尼、伏里其二卫,敷答千户所。同年十月,虎也木等处女真人撒秃兀等来朝,朝廷命其为乞勒尼卫首任指挥,賜予如例。“乞勒尼”即“乞列伊”。这是明朝经营东北的一条最主要的交通线,勤得利古城和现存抚远境内的莽吉塔古城,均为这条交通线上的驿站之一。
第二十九站——乞列迷站:自乞勒伊城沿江下行,有乞列迷站。以乞勒伊、莽吉塔两城相距二百余里看,其间应设一站,以作前后接应。乞列迷亦作吉里迷、乞烈宾,吉烈迷、乞里迷、济勒弥等。为黑水靺鞨郡利部后裔。分布在黑龙江下游,与吾者野人杂居同一地区。当时均属设在阿纽依河口的同一个军民万户府管辖。元末明初,居住在当地的女真人有不少南迁到三江地区。《寰宇通志》卷一一六引《开元新志》中有“乞列迷去奴儿干三千余里”。但这支女真人没有全部南迁,仍有不少人留居故地,直到清末还有四、五千称济勒弥的住在黑龙江口上溯300余公里的沿江地区。
清聂士成《东游纪程》记载:“过江入中国界,历克木(可木)卡伦站、恶托(额图)卡伦站、秦得力(乞勒伊城)卡伦站而止。”提供了一个大致的线索。清代沿用这些城站,作为哨所(卡伦),不同于明代城、站之设,主要是服务于交通,而是偏重于地形、了望等军事方面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