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时空的动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当代价值

2013-08-15 00:46孙亚强
黑龙江史志 2013年2期
关键词:文化遗产物质民族

孙亚强

(黑龙江省艺术研究所 黑龙江 哈尔滨150001)

“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个概念的提出缘由198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内部特别设置了一个管理部门,叫“非物质遗产”(Non-qhysical Hertage)。此后被引入中文语境。2001年在我国积极参与向联合国申报第一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时,有关媒体跟踪报道,“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引起大众人群的关注。随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快速发开,越来越多的人群认识到蕴含历史记忆和民族文化基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丰富文化多样性、提高国家软实力、发展文化产业和促进社会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为了留住历史,更不是为了回到过去,而是要挖掘和充分利用内在的价值。正如德国哲学家李凯尔特所说:“我们利用价值来思考世界”,“价值是生活的命根,没有价值,我们便不复生活;没有价值,我们便不复意欲和行动,因为它给我们意志和行动提供方向”(1),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就存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与人类的相互关系中。

一、黑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遗存与当代保护

黑龙江是多民族聚集省份,各民族在不同历史阶段的迁徙与跟进的发展演艺过程构成长长的民族文化史链。在劳动生产和生活中,各族人民创造出丰富多彩、独具黑土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分布于全省的民间文学、少数民族歌舞、民间手工技艺,以及各族人民世代流传并沿袭至今的节庆礼仪、生产生活习俗等。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灿烂的物质文化遗产共同积淀构筑起黑龙江流域的文明大厦,形成了黑龙江特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解放后党和国家把保护民族民间文化遗产提到了重要的议事日程,各类保护工程在国内全面启动。建国初期我省进行了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的抢救和挖掘工作,真实完整地记录了散见在民间的宝贵的文化遗产。20世纪60年代,以马名超为代表的我省老一代民俗学者开展了广泛的民俗文化普查,从培养人才到田野考察等活动全面展开。大量有价值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经过梳理和论证得到有效保护,为后人留下一整套的科学理论和较全面的实践经验。为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代保护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1979年,我省按照文化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和中国文联共同提出的中国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志书的普查、编纂和研究工作全面展开,历时20多年。当前开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很多成果,如专业队伍、普查方法、基础资料等都得益于这一工程的重要积淀。

进入新世纪,为了与国际接轨,前期由国家开展的民族民间保护工作已由“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取代。按照国务院提出的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针,全省开展了一系列保护工作。首先省人民政府于2006年8月下发了《黑龙江省政府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55号文)。成立了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厅际联席会议制度(成员有文化厅、发改委、教育厅、财政厅、民政厅、建设厅、旅游局、宗教局8个单位),协调保护工作中遇到的一些困难和问题;成立了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和重大工作进行专家会审,为我省保护工作把脉。同时省文化厅又成立了专门机构,既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负责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业务工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成立,大大地推进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程。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多批次、不同种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人员培训,形成一支省、市、县三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专业队伍。同时,每年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与展示活动,使民众能够近距离地接触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感受它们的存在,领悟到鲜活的感染力。

从2005年开始,省文化厅组织多个专家组,在地市文化部门和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鼎力合作下,展开了历时五年的我省首次非物质文化遗产大普查。在这次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大普查工作中共动用文化工作者、社会学者和民间艺人等1200余名普查员。深入社区、村屯、农场、林场、矿区及少数民族地区,走家窜户,开展了艰苦的普查工作。经过五年的普查,共采访知情者及其传承人5870余次;收集有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线索3537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文字记录7416万字,图片8545幅,录音1673小时,录像9748小时,征集相关实物5397件。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为我省建立四级名录体系提供了重要保障。

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文化多样性

文化多样性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全球化、文化一体化的当今时代,保护文化多样性是构筑文化安全、参与世界文化和经济竞争的重要法宝。每个民族、种群的文化都有其独特的创造和迥异于其他民族的表现形式,是不可复制和替代的。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从而促进文化的繁荣与进步。这种现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现形式千姿百态,种类繁多,是文化多样性的基本特征。下面我们可以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中选取黑龙江三个较少民族的代表性舞蹈,从中可以感受到保护不同文化特性的重要意义。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达斡尔族鲁日格勒舞”,从舞蹈程式上我们可以看出,鲁日格勒舞中有采集、提水、捕鱼、模仿野兽搏斗、妇女梳妆和青年男女交往的舞蹈动作等。这些舞蹈动作充分地展示了达斡尔族人民生产劳动、社会生活、娱乐场景和审美情感,反映了达斡尔族早期狩猪和后来逐渐形成的农、牧业的生产生活方式。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鄂伦春族“斗熊舞”,从这个舞蹈的名称很形象地反映了鄂伦春族宗教色彩和狩猎习俗、生活特征。鄂伦春族是信仰多种自然神的民族,出于对“熊”凶猛的敬畏,称其为“宝日坎”(神),猎熊要把熊头挂在树上举行天祭,同时也以猎熊为勇敢彪悍而自豪。“斗熊舞”足以表现了鄂论春民族勇猛顽强、善于与猛兽搏斗的特质和民族娱乐的浪漫情怀。正是这种世代以模仿动物形态舞蹈活态地传承,弥补了鄂伦春族没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为我们提供和印证了弥足珍贵的鄂伦春原始狩猎时代的基本生产生活形态和特征。为我们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宝贵文化资源。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赫哲族“天鹅舞”。赫哲族世居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三江流域,这里山脉绵延,水网密布,野生动植物资源非常丰富,适宜天鹅栖息的沼泽湿地。音乐响起舞蹈者双腿交叉半蹲,双臂伸向两侧上下缓缓煽动,接着双脚向前缓动犹如天鹅在江中自由荡漾,时而模仿天鹅的叫声。这些动作凝练着赫哲族崇尚忠贞质朴的理念,追求纯洁与美好,摆脱世俗,渴望自由的理念。同时“天鹅舞”与赫哲族的宗教信仰,以鸟和自然物为图腾紧密相关。体现了赫哲族人在与自然界的契合中孕育产生的民间艺术成果,折射出赫哲族亲近自然与江河共生存的渔猎文化特性,是活在当今的民族历史文化教科书。

这三个民族舞蹈为当今舞台艺术提供了重要的原生态文化元素,是群众生活与娱乐的载体。舞蹈所衬托的民族、历史、文化的厚重难以让我们割舍,充分体现了各民族文化的鲜活性和多样性。保护这三个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典型的舞蹈,就保护了三个民族各自独特的文化基因、文化特性,以及他们与大自然斗争和融入自然的生命礼赞,从而反映了黑龙江世居民族不同的文化特质。虽然他们生活的区域接近,但由于不同的自然环境深刻地影响各自的生产方式和生存方式,形成了各自独特的文化。这些文化因子维系、保护和促进文化多样性的存在。因此,不难看出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保护文化的多样性。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元素

进入21世纪全球经济竞争进入了白热化程度,文化产品已经显现出无穷的魅力,成为经济发展的新亮点。非物质文化遗产跟当代是有交互作用的,这种交互作用不妨碍它们保存历史传承下来的基因。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作用很多,有研究式保护、原真性保护、活态保护,还有一种就是开发利用式保护。将其中有经济开发潜质的项目推向市场,形成文化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增长点。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一项重要内容。

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部分在自身传承和发展过程中,或多或少的融入了经济发展的环境中。有的在文化产业竞争中初露头角,如民间美术、民间手工技艺,也包括传统曲艺。他们在开展保护和传承工作的同时,跻身于经济发展的洪流中。但是在前期发展过程中受到区域经济文化发展的挤压和本土市场经济滞后,以及受限于观念和创新的影响,大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产品还处于一种粗犷经营和被动发展的格局。这与西方国家的文化产业和文化经济相比,差至甚远,同我国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相比也有一定的距离。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呈现出独特性、民族性和多样性,早已引起国内、国际学界和经济界人事的关注。如赫哲族的鱼皮制品、鄂伦春族和赫哲族的桦树皮制品、麦秸工艺、冰雪艺术等,早已远销日本、美国、加拿大和欧洲一些国家。但是我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要走到经济发展的前沿,形成拳头产品,必须打破现有的瓶颈,即产品过于粗犷,缺乏创意,不能形成品牌效应,规模化和集群化不够等。

我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以来,在立足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前提下,组织有关专家对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进行了多次文化产业开发和市场营销进行论证,对有市场开发前景的项目提供政策、资金和社会宣传性的引导。政府充当助推器,宣传和展示了地域文化品牌,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登上新时代舞台。2006、2009年,分别组织我省特有的“三皮制品”(鱼皮、桦树皮和狍皮)参加在北京举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成果展;2010年,上海世博会我省的渤海靺鞨绣、麦秸工艺、角雕制品、传统黑陶工艺、鱼皮和桦树皮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制品,首次登上了世界博览会,引起外国媒体和商家关注,洽谈文化产品营销事宜;2010年8月“黑龙江省黑河中俄文化大集”我省的文化产品销售额达百万元,大多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产品;今年省文化厅还投入大量资金举办了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首届成果展,100多个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与省城观众见面。如望奎皮影戏、克东满绣、麦秸工艺、哈尔滨红肠制作技艺、青牛葫芦、老鼎丰中式糕点制作技艺等。并组织传承人现场演绎,与观众进行互动产生强烈反响,很多媒体跟踪报道,有些项目直接与社会对接。通过这些扶持活动,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得到了广泛的宣传,相关项目形成了文化产业,有的进入经济流通领域。近几年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哈尔滨冰雕制作技艺,在省文化厅的协调与推荐中分别与美国、东南亚等地合作组织冰雕技艺展,经过一段的磨合与适应我省的冰雕技艺已经由原初被雇佣的劳务型合作方式,发展到现在已经形成了集设计、创意、布展和延伸产业链等的展览贸易经济,并与美国公司签订了长期冰展合同。

文化与经济的关系,在20世纪90年代经历过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发展过程。现如今各级政府作为服务窗口,开始担当起搭台的角色,文化与经济共同站在一个舞台上,文化唱起经济发展大戏。我省特有的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产品,经过挖掘、抢救、保护、扶持,及宣传、策划和创新等,很多项目可以在开发式保护方式引领下逐渐形成文化商品,进入贸易流通领域,成为新的经济增长动力。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动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和谐、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是我国发展小康社会的目标。和谐社会的核心是处理好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人的内心的关系,从而达到社会和谐。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工作层面看是保护“活态”文化,留住历史文明和记忆。然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是多向度的。在渔猎文化和农耕文明时代各种传说、民俗和民间艺术等,蕴含着各民族所信奉的价值观、道德观和审美观。这些理念以不同形式潜移默化地影响和约束着人们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和社会发展。2003年10月,联合国公布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明确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密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他们之间进行交流和了解的要素”,从而体现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促进社会和谐的价值不言而喻。黑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多民族在不同历史时期相互碰撞、相互融合,多元共生和谐发展而形成。它们在同一个地区,不同文化,不同民族的历史进程中和谐共处繁荣发展。这不能不说是人类文明的伟大奇迹。这一奇迹的创造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功不可没。

浩如烟海的民间文学是各民族流传与民间的百科全书,其内容描述的主人公和事件主要突出表现的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主旨,安分守己、恪守礼法,追求自由和对美好未来无限憧憬的人生哲学理念。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我省的三大民间说唱文学赫哲族的“伊玛堪”、鄂伦春族的“摩苏昆”、达斡尔族的“乌钦”;以及人物传说《秃尾巴老李》;自然景观传说《红罗女》等耳熟能详的作品一直激励人们热爱生活,积极向上与人和睦共处的价值观。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传统手工技艺源远流长、种类繁多,是原始先民在征服自然利用自然过程中总结和积累的生产生活方式,它把人们固守在某一个特定区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桦树皮船制作技艺、鱼皮制作技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斜仁柱、靰鞡和满族盘酱制作技艺等。这些遗产的形成,是人们利用自然资源发明了生产工具,社会得到进步与发展;人们利用了自然资源满足了衣食住行的需求,得以安居乐业;人们利用自然资源形成了商品,进入流通领域互惠互利,促进社会和谐。时至今天,人们在享受传统手工技艺给予后人智慧和动力的同时,在现代生活方式的引领下更渴望依托于自然和传统,以质朴的哲学思想和谐生活。

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节日是人类群体在漫长的农、牧、渔、猎文明中逐渐形成的精神文化载体。传统节日主要由生产祭祀、宗教节日和传统民俗节日组成,三者相互渗透、交融形成节日文化,发展日臻丰富、合理、完善。人们在平日忙于生计,节日的活动让人们在休息时感受生活的欢乐、温馨和幸福。同时,这也是传递共同的文化、习俗和价值观,体现天人合一、顺其自然,和谐共处的哲学思想。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鄂温克族瑟宾节、端午节(五大连池药泉会)、朝鲜族花甲礼,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满族萨满家祭、松峰山庙会等。这些不同民族节日所涉及的内容各有不同,但发展到今天其中祭祀成份已经成为一种庄严的形式,更多的内容是集会、娱乐、休闲、美食、和郊游等。人们从乡社、县城和四面八方来相会,通过多姿多彩的民俗活动,让人们尽情享受节日带来的祥和、欢乐和幸福,从而促进人与人之间、乡里之间和区域之间的和谐发展。随着经济观念的深入人心,这些传统节日内容不断扩大,很多已经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但节日的核心欢乐、祥和是永恒的。古老的黑龙江各民族从原始社会、经历阶级社会一路走来,始终朝着文明的方向发展,各民族节日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观、审美观,是促进社会和谐不可或缺的重要载体,越来越显现出强大的社会功能。在社会高速发展,资本以滚雪球的方式迅速壮大的今天,人们受到社会、经济、生活的重负和挤压下,太需要传统节日给我们解压、梳理情怀、构筑精神大堤,以便更从容地应对生活和工作带来的挑战。

综上所述,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跨越时空的文化,具有丰富的内在价值。其为当代社会和谐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内在动力,是促进我省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和谐发展的重要元素。所以在建设黑龙江文化大省、经济强省的宏伟发展战略中,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必将起到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

注释:

(1)引自[德]马克斯 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韩水法,等译.中央编译局出版社2002:6。

[1]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

[2]马名超民俗文化论文集.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7.

[3]中国艺术研究院编.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手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

[4]王文章,张旭,主编.文化认同与国际合作.浙江省人民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文化遗产物质民族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MINORITY REPORT
Tough Nut to Crack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聚焦物质的分离与提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