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成昌 许寒梅 战 燕
(黑龙江科技学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7)
自1999年国家实施高等教育扩招政策以来,黑龙江高等教育抢抓历史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并初步形成了布局优化、结构合理、学科齐全,具有龙江特色的高等教育体系。2008年,普通高校发展为70所,是1949年的14倍,1978年的2.9倍;普通高校本专科招生达到21.6万人,是1949年的153倍,1978年的16.38倍;在校生发展的到67.8万人,是1949年的143.6倍,1978年的20.4倍;普通本专科毕业生17万人,是1949年的588.2倍;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由1978年的1.27%上升到2008年的28.03%,实现了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1]黑龙江高等教育大众化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但是回顾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历程,显现出了一些深层次的问题,还需要我们去深思。
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区域分布不平衡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高等教育的地域分布不均衡,大多数高校都集中在少数几个中心城市。如,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大庆5个城市拥有高校的数量占全省高校数量的86.3%。同时,地域分布的不均衡性表现县(市)级地区,高等教育分布极少。二是高等教育资源分布不均,优质高等教育集中在少数几个城市。比如从学校层次的分布上看,本科学校主要分布在哈、齐、牡、佳、大5市,这5市的本科学校数量24所,占全省本科学校数量的92.3%,而其余8个市区仅有本科院校2所,占全省本科学校的7.7%;从学科层次的分布上看,黑龙江省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学科点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科技学院、哈尔滨医科大学、东北林业大学等高校之中。也就是说这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高度集中在哈尔滨、大庆、牡丹江、齐齐哈尔地区,有的甚至全部集中在哈尔滨市。
1.从办学层次上看。高等教育的的层次结构是指高等教育系统中不同程度和要求的教育水平及其受教育者的构成状态,是高等教育系统培养专门人才的纵向结构。[2]我国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主要由研究生、本科生和专科生的教育构成。目前,我们国家仍属于工业经济社会形态,人才结构应该呈现出金字塔结构。2001年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在校生中研:本:专的层次比例是8:100:57;2004年的比例是10:100:53。可以看出,研究生的比例略有提高,而专科生的比例没有提高反而在下降,显然这种层次结构是不合理的。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在高等教育结构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结构不合理就不可能建立起完备的高等教育体系,也会导致高等教育资源和人才的浪费。
2.从办学形式上看。黑龙江省普通高校与成人高校数量存在明显的不合理。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的数量是持续上升的,从1998年的38所增至2005年的62所,而成人高等学校的数量则是不断下降的,从1998年的56所减至2005年的31所。黑龙江省普通高校的本科生招生数从1998年的24677人增至2005年的103365人,增长了4倍多;专科生在这7年间增长了3倍多。成人高等学校在这几年中,本科生增长了3倍多;专科生的招生则出现了由少到多,然后由多到少的回落情况,而且2005年招生数还比1998年的招生数减少了7021人。成人高等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普通高等教育的补充和延伸。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成人高等教育应该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是我省成人高等教育却出现了萎缩的情况,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3.从民办普通高校的数量上看。根据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发布的全国民办高校名单(截止2012年4月24日),黑龙江省拥有民办普通高等学校16所。民办普通高等学校的数量与广东(32所)、山东(26所)、福建(26所)、江苏(25所)有较大差距。可见,民办普通高校在我省还没有形成高等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只是高等教育的一种补充形式,在我省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并未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高等教育的规模扩张使高等学校的规模急剧增大。规模扩大,势必导致举办新专业,而我们国家的专业总量是由国家控制的,且总量一定,因此,在大学里面出现了学科专业雷同现象。黑龙江省普通高校专业的雷同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不同类的院校之间存在着雷同性。例如,开设社会工作专业的院校有黑龙江工程学院、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黑龙江科技学院和东北林业大学。开设信息与计算机科学专业的院校有黑龙江科技学院、东北石油大学、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和黑龙江工程学院。另据笔者通过对黑龙江省25所本科院校2007年招生计划的整理发现:25所本科院校均举办了管理类专业;有20所院校举办了计算机类专业,占总数的80%,剩余的5所院校为医学类和体育类专业,属于单科性院校;有21所院校举办了外语类专业,占总数的84%。[3]二是有些专业在同一时间在不同的院校开设,如工业设计这个专业,黑龙江科技学院和东北石油大学是在2000年开设的,而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和黑龙江工程学院则是在2004年开设的。三是同类院校在不同的时间开设相同的专业。如黑龙江科技学院和黑龙江工程学院同属工科院校,从1999年到2004年间,在新增设的专业中就有6个专业是完全一样的。分别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国际经济与贸易、信息与计算科学、工业设计、建筑学和社会工作。
由于地方高校在专业设置上的亦步亦趋,一哄而上,即造成了专业设置的重复,也压缩了自身的生存空间,形成了“无差别型”的高等教育大众化。
对于高等教育来说,大众化是一把“双刃剑”,挑战和机遇并存。高等教育大众化要求高校在办学理念、办学规模、学科结构、管理方式等方面进行新的调整和创新。黑龙江高等教育如何适应大众化的需要,更好更快地发展,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高等教育大众化呈现出多样化、多形式的发展趋势,形成了以市场为导向、以政府宏观管理为主导、以学校自主办学为主体的运行机制,高校办学自主权和法人地位得到进一步的确定。高等教育大众化使得高校的管理层次越来越多,管理的内容也越来越复杂,管理的幅度也越来越大,常规管理方式已经不适合大学的发展,迫切需要运用战略管理的理念和方法,不断推进高校机制、体制和管理方式的创新。战略管理的实质是使组织能够适应、利用环境的变化,提高组织整体优化程度,注重组织长期、稳定的发展。
随着人类社会逐步进步知识经济时代,大学也逐渐从社会的边缘走向社会的中心,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责任。这就要求,地方高校在确定学校发展思路的时候,一方面要考虑高等教育与社会大系统的关系。树立全局意识,坚持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出发,立足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坚持学校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机统一;另一方面要考虑高等教育内部各要素与高等教育系统的关系。在选择发展路径的时候,要将高等教育内部各要素进行整合,抓大放小,突出重点,提高办学的核心竞争力。
黑龙江高等教育的结构表现出专科层次比例过小,成人高校萎缩,民办高校数量偏少。黑龙江高等教育发展的未来思路:一是加快高职高专教育的发展速度。黑龙江省作为我国装备工业的重要基地,需要大量的技师、高级技工、高素质的一线工人。要提高高职高专教育的办学质量,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二是适当加大成人高校、民办高校的增长比例。各类成人高等教育、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潜力远远大于普通高等教育,因此,形式结构的优化在今后黑龙江省高等教育进一步发展和整个高等教育机构的优化中显得比较重要。三是黑龙江省应当在稳步发展普通高等教育规模的同时,适度加大非普通高等教育发展的力度,特别是要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发展远程高等教育,支持包括中外合作办学在内的各种合作办学形式的发展,充分利用社会和国外资源办学,调动相关主体的办学积极性。
地方高校已经成为推动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力军,但是地方高校表现出来的趋同化倾向不利于自身的发展。高等院校本来就是一个高度趋同的社会组织,因而容易相互模仿。再加之,长期以来,地方高校盲目地追赶重点大学,在专业设置上亦步亦趋,一哄而上,造成各高校在发展目标、办学思想、组织结构以至于校训上也差不多。越是趋同,越要同中求异。地方高校应该在分析自身的优势、劣势的基础上,确定自己的定位和发展目标。在办学方略、办学理念、教育教学理念、教学管理方面注意总结自己的办学特色。学校的办学特色不是一经确立就一成不变的了,而是要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不断地创建新的办学特色。
[1]吕子燕,崔永平.建国六十年黑龙江教育发展回眸[J].黑龙江史志,2009,(23).
[2]薛天祥.高等教育管理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66.
[3]赵庆年,许寒梅.黑龙江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历程及其特征[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