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秀杰
(沧州师范学院历史系 河北 沧州 061001)
沧州是中国著名的武术之乡,而沧州人尚武,尤以回族为最。这一荣誉,凝结着回族武术家的巨大贡献,闪现着回族武术高手的身影。仅明、清两代榜上题名的沧籍武进士、武举人就达1937名,而其中著名高手多为回族。《沧州武术志》载有传略之著名大师就达40余人。沧州武林精英荟萃,豪侠云集,形成了浓厚的习武、尚武民风。经过十几代人的努力,沧州回族形成了一系列自己的武术门派,其代表主要有八极、六合、弹腿、滑拳、查拳等五大门派和风磨棍、青龙剑、却病延年二十式等拳械。除此之外,还有山东东昌府恩县庙立庄回族马祥九传入沧州的“八翻”,马凤图之弟马英图与沧州郭长生共创的“疯魔棍”等皆为当地回汉人民喜练之术[1]。如今,一些沧州回族武术的代表门类和技法,已经作为中华民族文化之瑰宝,跨出国门,奉于世界。沧州回族武术能有如此成就,是与其自身的历史、文化、生存环境等因素密不可分的。这也是沧州回族习武、尚武原因所在。
沧州市回族人口近20万人,主要分布于今沧州市的17个县、市、区的1468个村街。部分回族家谱证实,其祖先多迁自晋、鲁、苏、浙、沪、皖、鄂等地,“皆明初由江南迁徙而来”,其中有不少是明朝的武将。例如:孟村萧氏祖讳琪原居南京,于明朝永乐十三年官封无敌将军派镇大坞龙,后因探亲留居今孟村肖庄子立村。沧州常姓回族为明初开国元勋常遇春后裔,常遇春为朱元璋麾下副元帅,其部下多为回族,北上伐元曾设帐于太平乡安都里(今孟村县王帽圈村)。常氏后裔于永乐二年奉诏由北直隶永平府滦州迁至孟村,立庄赵常帽圈(王帽圈村)。刘氏家谱载:其三世祖刘承遵之夫人,即常遇春长子常茂之女。孟村王石桥王氏谱称:“吾王氏原籍系江宁府上元县二郎岗歪柳树王家胡同人氏,族人百余家,远祖尊号王荣,长子铭盘,次子铭镜……后在开平王常茂帐下为将,至明成祖十九年,吾铭镜祖奉旨携家带眷陪王伴驾北上,后因侍王有功领赐庄园于沧州”。.将门之后从小在军营附近长大,受家传及环境影响,尚武习武是很自然的事。
另外,回族崇拜的伊斯兰教领袖穆罕默德勇武并精于剑术,曾经给勇士哈立德赐名“安拉之剑”。回族人严格遵守穆圣的言行,因此,回族人认为练武自卫是“逊奈”,是高尚的“圣行”,是应该提倡的良风美俗。习武,一开始便注入了回族先民的血液和灵魂。有不少阿訇、乡老本身就是武艺出众的武师,如:海朝英(1902~1981),祖籍河北省孟村回族自治县丁庄子村。系弹腿门高手。其祖父海思福名震华北,享誉阿拉伯世界,被世界伊斯兰国家称赞为“东土第一人”、“伊斯兰教普照大地东土的最亮的一颗明星”。海朝英在羊三木先后历任两届阿訇(每届五年),在此期间,虔诚拜主,严守教律,在教授经文的同时,他还带领大家习武防身、习武反抗一切压迫势力。他常说:“要反抗,要长民族志气,不做东亚病夫,就要练武。”当时羊三木百姓“人人习武”蔚然成风。民国20年(1931),在沈阳清真南寺就职,适值张学良举办东北三省武术会,遂报名参赛。赛前,张帅观其表演,立授名誉第一名,赠绿旗一面。后亲去清真寺看望,并赠银盾一座。[2]
史上沧州回族人地位低下,大部分处于社会的底层,惟其如此,其改变命运的想法越是强烈,在旧时代,途径只有两条“习文或者练武”。旧的文官科考制度有很多弊端,八股文除了应付科考之外,可以说一无用处,如不能金榜题名就会像中举之前的“范进”一样几乎是个废人。习武则不同,成,自然可以改变命运,光耀门庭,科举不成亦有一技在身,为谋生提供便利,乡邻也不敢小视。沧州地处九河下梢,水旱灾难不断,致使以农业为主的沧州人很难维持生计,为求生存,沧州回族的祖先将目光移到农业之外的行当,或利用沧州、泊头这样的水旱码头商贾往来频繁的特点押货保镖,或利用农闲的时间外出打把势卖艺,或自身做点小生意。超人的武艺是上述几种谋生方式的基本保障,对卖艺人来说,武术内容丰富,人们喜闻乐见,则收入自然越高,越容易维持生计,另外自身武艺高强,则对所到之处的地痞无赖起到一定的震慑作用,使其不敢轻易滋事、挑衅;小生意人在盗匪横行的年代,有武艺在身,身体自然强健,遇到紧急情况,进可保财物不致丢失,退可保自身安全,因而就有了对武术的客观需求。
历史上,沧州回族承受了很重的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清法律规定,三人以上持兵器走路者要定罪,回族罪加一等;回汉纠纷,对回族从严。民国时期北洋军阀将孟村回族自治县境划为“匪区”,经常以“剿匪”为名进行烧杀抢掠,仅1922年和1925年两次屠杀,回族百姓死难1000余人。回族信仰的独立性,生活方式的差异决定着其很难与主流社会完全融合,主流社会对回族的排斥心理根深蒂固,部分回族人被迫改名换姓或者改变民族信仰。据考证沧州部分白氏、尹氏族谱本与当地回族同根同源,就是祖上有人为官以后迫不得已改变的信仰。而社会底层的部分民众为争夺有限的生活资源(如土地、水源等),必然会将目光投向相对弱势的回族群体,而这种想法不仅会引起有同类想法的人的共鸣,而且会取得官府的默许或者暗中支持,沧州回族群体被官兵剿,土匪杀,民团欺,人为因素猛于自然灾祸。在韩石桥村《韩氏家谱》中记载:“清季不纲,萑苻遍地,啸聚成群,动辄成百。延及民国,政权失驭,官府籍剿匪公然掳勒。军队杀良民,而捏报首功,人民之倾家荡产、殒命街衢者前仆后继,惨苦万状。匪人之猖獗如故,毫不过问,以无利可图也。甚至有兵匪沆瀣一气,互以鱼肉人民为利薮者。”而沧州回族历来就不是一个逆来顺受的群体,为摆脱任人宰割的命运,主观愿望上想通过习武强身,增强自身的防卫能力以求得族群的生存和延续。基于上述原因,沧州回族把练武看得比习文更重要。
回族武师都具有意志坚韧、光明磊落、侠肝义胆的优秀美德。据考证,数百年来沧州回族武师无一武林败类,无论走到哪里,都将沧州的侠名传播到那里。如:“大刀王五”王正谊被称为“京师大侠”与霍元甲齐名。他一生慷慨仗义,以尚武济贫、刀不染血、德容感化著称。他创办的源顺镖局名扬京师,有“德荣感化”的匾额,悬挂于门之东侧;“义重解骖”的匾额,悬挂于门之西侧。百姓赠以“尚武”、“济贫”两匾,悬挂于门首。他规范从业,德义高尚,北到辽宁,南到湘鄂,东自江浙,西至陕晋,凡见镖旗上有“王五”二字,无人敢犯。《沧县志》云:“榆关、江浦间,任侠之流,皆奉之为祭酒(首领),于是有大刀王五之称,大刀者,非以刀名,人以此尊之耳”。“全能爱国武术家”王子平,人称“神力千斤王”,从小习武,刻苦勤奋。17岁即已遍习民间流行的各种拳术、器械,20岁前后师从驰名南北的武术大师杨洪修阿訇,练得一身超群武功。尤精查拳、八极拳、弹腿、刀剑枪棍及摔跤、射箭,以力大著称。为了国家民族的大义,曾多次挺身而出,击败沙俄、日本、美国和德国大力士。1918年,在北京万国比武大会上,击败号称“环球大力士”、“世界惟一大力士”的沙俄拳师康泰尔;1919年在济南摔伤日本柔道大师宫本、拉倒美国拳师阿拉曼;1921年赴美国万国竞武场与美国拳师沙利文比武,将沙利文吓退;又曾击败德国大力士柯芝麦等。打击了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大长了中国人的志气,被时人誉为“全能爱国武术家”。八极六世掌门吴秀峰只身混入日寇运华工之军车,救出一车被抓华人。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饱受列强侵略凌辱,灾难深重。武林人士担当道义、精忠报国,以武艺大长民族志气。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政府视中华武术为优秀民族文化遗产,纳入民族体育项目,沧州武术得到发展。自1953年11月,天津全国民族形式体育表演大会以后,王子平等被选入赴京表演团,在中南海为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陈毅、贺龙等国家领导人表演,受到很高评价。1960年,王子平及其女儿王菊蓉随周恩来总理率领的国家代表团访问缅甸。同时,沧州武术运动员在沧州各级武术比赛及省和全国武术比赛中多人多次获奖,对沧州武术之发展,均具巨大推动力。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沧州地、市及各县相继建立武术协会,建立、恢复、充实业余体校武术队,配备领导和教练人员,增添武术训练设施。一些中小学开设武术课,编排武术操。1985年沧州市被河北省体委命名“武术之乡”,2006年沧州武术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为沧州回族武术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城乡武术院校普遍兴起。如:沧州武术研习院,由回族拳师刘述来任院长,曾是沧州市唯一一所国办武术专业院校。回族武术家吴连枝创办孟村八极拳国际培训中心,集教学、科研、训练、展览为一体,为各国八极拳习练者提供场所。还有沧州穆斯林武馆、大陆合武馆、沧州查滑团结武馆、通臂拳社通用武校、泊头六合武馆、黄骅市后街五虎棍代表队、沧县大褚村穆斯林弹腿拳社,孟村县文体广新局武术队等。各武校溶传统师徒授艺与现代教学为一体,文武并重,走向正规化发展。
沧州回族武术经历了几个世纪的风雨,薪火相传,武风不衰,对中华武术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今天的回族武术,已从封建时期的卫族、卫教、卫身手段变成增强人民体质,增强民族团结的一项有益活动。随着以后国际文化交流的日益扩大,回族武术将同整个中华武术一样,被世人认同并喜爱,必将为促进国际交流,增进各国人民友谊作出新贡献。
[1]吴丕清.沧州回族[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
[2]沧州武术志[M].第八编.传人事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