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旭娇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引起了全民族的共鸣,凝聚起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进的力量。作为山西省的大型国有企业,汾酒集团以企业自身的转型跨越发展绘就“国企梦”,从而汇入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
国有企业尤其是大型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中流砥柱,从建国至今,国有企业既承担着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经济责任,同时,也承担着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共同富裕的社会责任,不仅是先进生产力的载体,同时,也是先进文化的载体和重要源泉。“国企梦”的凝聚是“中国梦”的重要支撑。
“国企梦”的凝聚是“中国梦”的有力支撑。如果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梦”的高度概括,那么实现国有企业的跨越发展就是“国企梦”的内涵所在。在上世纪90年代,“改革脱困”曾是国有企业的“代名词”,进入新世纪以后,“创造辉煌”成为国有企业的“座右铭”。2003年,国务院国资委成立时,不少国有企业还存在数量庞大的不良资产,《财富》杂志公布的世界500强企业中中国央企只有6家。到2012年,世界500强中中国央企已上榜54家,是2003年的9倍。2011年,全国国有企业对GDP贡献率约为20%。尤其是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我国经济率先企稳回升,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国有经济在为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有力物质支撑的同时,更在保障市场供应、稳定物价、抗击自然灾害和完成国家重大活动任务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正因为国有企业的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推行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推动国有资本更多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在实现“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作为共和国经济脊梁的国有企业,有责任与义务去凝聚“国企梦”,进而托举“中国梦”。
立足山西,以国有企业的转型跨越发展实现“山西梦”。作为山西省的大型国有企业,汾酒集团在实现“国企梦”的同时,也要立足于山西,致力于实现“山西梦”。中共山西省委书记袁纯清在省第十次党代会上绘制了实现“山西梦”的明确路线图,即在今后五年乃至更长一段时间,山西要办好“两件大事”:一件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力争全面小康实现程度五年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一件是抓住建设转型综改试验区的机遇,率先走出资源型地区转型跨越发展新路。《山西省国有大企业集团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将培育、扶持大企业集团做大做强,重点打造“中国山西煤炭”、“中国不锈钢”、“中国汾酒”、“中国山西制造”四张“山西名片”。在实现山西梦的征程中,山西的国有企业要率先实现山西工业新型化,为山西早日建设中西部经济和文化强省的富民强省之梦而做出应有的贡献。
实现国有企业的转型跨越发展,促成“国企梦”的实现,需要从方方面面加以落实,于时时处处见诸行动。要增强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就要从思想、创新、品牌、企业文化等方面入手,全方位着力、给力,全力绘就“国企梦”。
一是解放思想,保障企业的发展活力。“境由心造,事在人为”。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解放思想,才能形成新思路、拿出新办法、解决新问题、实现新发展,才能保障企业充满活力。从汾酒集团的发展历程来看,作为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唯一甲等大奖章获得者,拥有共和国白酒企业第一个商标,又是第一家股份制企业,汾酒曾经引领着中国白酒的发展方向。但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汾酒逐渐失去了白酒行业的领先位置,所以,痛定思痛、找准汾酒定位,成为新一届领导班子的重任。汾酒集团新一届领导班子意识到,汾酒的落后不仅是在规模上,在价格上,更关键是在经营上、思想上落后了,解放思想成为汾酒集团跨越发展的先导。解放思想的首要体现,就是对汾酒做了重新定位——“国酒之源、清香之祖、文化之根”,总结成一句话就是“汾酒是中国酒魂”。思想的解放迎来了企业的大发展。从2009年到2012年三年时间。汾酒集团销售收入从不足38亿元到跨越100亿元,达到近两倍的增长,提前三年实现了预期目标。
二是注重创新,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对于国有企业来说,就是要进行理念创新、战略创新、管理创新、产品创新、技术创新、人才创新,组合各种生产条件和要素,建立起效能更强、效率更高和费用更低的生产经营方法体系,从而推出新的产品、新的生产方法,开辟新的市场,担当起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的责任。以汾酒集团为例,在改变传统营销模式的基础上,首创了“信仰营销”,创新了酒类营销理念,打造了一支能征善战的高素质营销团队。目前,汾酒集团的销售人员由两年前的不足200人猛增到近千人,遍布全国31个省份。创新营销方式,为汾酒集团销售额突破百亿元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是树立品牌,提升企业的生命力。品牌是企业的生命源泉,没有品牌,企业就没有灵魂;没有品牌,企业就失去生命力。品牌不仅是对外销售的利器,而且,也是对内管理的力量。企业必须顺应市场变化,及时调整品牌战略。从“苹果”可以看出调整品牌战略给企业与品牌发展带来的强劲动力,而从“柯达”则可看出,即使是市场的强者,如不顺应消费习惯改变而调整企业发展思路,强者不会恒强,轰然倒塌只是一瞬间。汾酒集团自2009年年底开始,着手对旗下的品牌进行了全面梳理,初步搭建了科学的品牌架构。在企业拥有的三个全国驰名商标中,“汾酒”是“老八大”名酒中清香型白酒的唯一代表,“竹叶青”则是国家名酒中唯一的保健酒。汾酒集团以这两个名酒为中心,构筑起以“国藏汾酒”、“青花瓷汾酒”、“二十年陈酿汾酒”、“老白汾”为主体的“汾酒”品牌架构;以“国酿、精酿、特酿竹叶青”为主体的“竹叶青”品牌架构;与民营企业合作的发展区股份公司,正以全新的模式运营,“杏花村”品牌的民酒效应也必将大放异彩。品牌战略的科学架构为企业扩大了影响力,提升了生命力。
四是提炼文化,提振企业的凝聚力。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随着党的十八大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提出,文化成为时代的最强音。对于企业来说,企业文化是提高企业凝聚力的关键因素,是企业产品和品牌的有效载体。着眼于汾酒在中国白酒界的深厚文化底蕴,汾酒集团董事长李秋喜提出,要把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思想、一种信仰、一种价值观、一种灵魂,把企业文化作为主导和引领企业发展的内在巨大推动力量。《汾酒集团“十二五”文化发展战略规划》从八个方面对汾酒集团文化五年发展战略进行了定位:文化发展战略的总体定位、企业文化发展战略定位、酒文化发展战略定位、品牌文化发展战略定位、文化传播的目标受众定位、文化传播的消费趋势定位、文化传播的目标区域定位、文化传播的媒体定位。汾酒集团的文化战略,遵循了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的规律,在传播汾酒文化独特魅力的同时,也极大地提振了企业的凝聚力。
党的十八大对国有企业的新定位和新要求,将为国有企业带来新活力,增添新动力。国有企业在转型跨越发展的新征程中,应努力做到国务委员王勇指出的“四强四优”,即自主创新能力强、资源配置能力强、风险管控能力强、人才队伍强,经营业绩优、公司治理优、布局结构优、社会形象优,并在做强做优的基础上着力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走向发展的快车道,奏响改革的最强音。在此基础上,“国企梦”的绘就必将推动“中国梦”的早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