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 峰
浅谈晋国与白狄
在夏墟建立起来的晋国,处在山西南部,以自然山川为城池,处在戎狄的包围之中,戎狄诸部分布密集,形成了以华夏族为主体民族,多种少数民族杂居的区域。晋国毗邻的戎狄诸部,戎族又有犬戎、西戎、狐氏戎之分,狄族有赤狄、白狄、长狄之别。
狄族是北方一个大族,支系繁多,白狄只是其中一个支系,北狄族中仅次于赤狄的一大部落。《史记.匈奴列传》中云:“晋文公攘戎翟,居于河西 、洛之间,号曰赤狄、白狄。”(1)圁,圁水,即今陕西省陕北的无定河一带;洛,北洛水,今山西省洛河。可知,白狄居于今陕西北部无定河与洛河之间。《晋国史纲要》一书载,白狄是犬戎别部,散居在今陕西省黄河沿岸,大约在公元前716年,分为两个支派,一支仍在故地,另一支则在晋悼公“和戎政策”的实施中向东迁徙,到达了今天的河北的正定县一带。东徙的白狄经过再次分裂,分为三部,即鲜虞、肥、鼓。鲜虞最强,肥、鼓二部臣服于鲜虞。
晋国与白狄的关系,有战争、有联盟、也有姻亲关系,这种错综复杂的关系无一不离开春秋时期的争霸,大国吞并小国,大国之间兼并的历史舞台。无论在中国历史上还是世界历史上,落后就要挨打,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所以小到一个部落,民族,大到一个国家,只能不断使自己强大,首先就是兵力、武力的强大,这是国家安定的保障。其次,对外征伐、兼并,扩大领地。再次就是改革,使政治、经济、军事各方面都强盛。这一时期,晋国与白狄,关系的主流还是战争,而和平之下的联盟、姻亲只是利益驱使下的蓄意待发。当然我们不能忽略民族间文化的碰撞与交流,根据当时的时代背景,战争是促进文化整合的最直接最突出的方式。接着就从战争来分析。
1、前期的防御
戎狄以游牧为主,逐水草而居,飘忽不定,其民风强悍,善骑射,具有很强的进攻性,对晋国形成严重的威胁。晋国自武、献之世开始,开始进入扩张、兼并时期,主要兼并的是它附近的十几个华族诸侯国,而相对于黄河西岸的白狄,采取的是小心翼翼的防御。主要原因是怕攻打其中一部,引起其他的合纵连横,晋国处在戎狄的包围之中,故不敢轻举妄动。
晋献公时,戎狄对晋国威胁最大的黄河西岸的白狄。骊姬赂二位宠臣向公谏言:“曲沃,君之宗也;蒲与二屈,君之疆也;不可以无主。宗邑无主,则民不威;疆场无主,则启戎心;戎之生心,民慢其政,国之患也。若使太子申生主曲沃,而重耳、夷吾主蒲与屈,则可以威民而惧戎,且旌君伐。”(2)即使骊姬出于除掉太子及其它庶子,想立奚齐为太子目的,但是曲沃毕竟是晋国的宗邑,武公代翼的发祥地,蒲与屈是抵御白狄的前沿阵地。献公是晋国历史上的始盛之君,出于边防的守卫,对此谏言奏准。
《春秋左传注.僖公八年》:“晋里克率师,梁由靡御,虢射为右,以败狄于采桑。夏,狄侵晋,报采桑之役。”(3)《春秋左传注.僖公十六年》:“秋,狄侵晋,取狐、厨、受铎,涉汾,及昆都,因晋败也。”(4)这反映出晋国国力的弱小。因为子曲沃代翼后,曲沃小宗在国内的统治地位还未巩固,他们需要巩固自己的统治力量,兼并周边小国以及争夺统治权的内乱使得晋国无暇对戎狄进行彻底而大规模的打击。而且,当时的积蓄甚少,没有足够的粮草支持对戎狄的战争。相对于戎狄来说,起初是献公时晋国国力有所加强,开始对外兼并和对戎狄作战,战败狄于采桑。戎狄是为了报仇而战,第一次没有书结果,经过八年卧薪尝胆,终于在十六年时取得晋国的土地,打败了晋国。它本来就好战,与晋国相毗邻,对晋国的国力应该还是有些许了解,所以敢发动战争,来报仇。
2、正面出击
随着晋国国力的强盛,晋国在对陕西白狄的作战中不断地占据优势。《春秋左传注僖公三十三年》:“狄侵晋,及箕。八月戊子,晋侯败狄于箕,缺或白狄子。”(5)这是因为夏,晋文公卒,它先侵齐,因晋丧也,出于礼仪廉耻,文化的融合在此也可体现。返过来侵晋,晋的国君刚刚去世,襄公刚即位,此时晋国国内是不稳定的,可能是狄侵晋的原因,但是它自身也有所实力。再之,文公回国后,实行了一系列发展生产的政策,经济情况有所好转,等襄公继位后,晋国不仅在政治上拥有了鲁、卫、宋、蔡、陈、郑等盟友,在经济上也逐步复兴。晋狄力量对比发生了根本变化。
3、先友后敌
白狄处于秦、晋两国中间,在秦、晋两大国之间争霸的过程中日益受到秦晋两个大国的夹击,不得不在二者之间虚与委蛇。《春秋左传注宣公八年》:“八年春,白狄及晋平。夏,会晋伐秦。”(6)《春秋左传注成公九年》:“秦人、白狄伐晋,诸侯贰故也。”(7)这也是由于秦晋韩原之战,晋国的战败,利益的驱使,选择可以依靠的一方,况且晋国现在的形势处于诸侯皆有二心,不停的对外征伐,兼并。
4、后期大规模的讨伐
东迁的白狄三部,则在公元前546年的弭兵之会后,遭到了晋国的打击。其中的原因主要是晋国的六卿要增强实力,拓地自肥。于是,肥国成了晋国的第一个目标。晋国的中行穆子于公元前530年以会齐师为借口,假道于鲜虞,突然攻入昔阳,乘肥国疏于防备,一举将其消灭,肥国国君肥子及其臣僚被带回晋国。同年,“晋伐鲜虞,因肥之役也”。但鲜虞人坚守阵地,未被攻破。第二年,晋在平丘大会诸侯,回军经过著雍,晋荀吴率上军袭击鲜虞,至中人,大获而归。鲜虞人失利而晋军获胜的原因是“鲜虞人闻晋师之悉起也,而不警边,且不修备。”
两年后,公元前527年,荀吴再伐鲜虞,从其羽翼——鼓下手,采用分兵合围,将鼓围的水泄不通,鼓人因粮尽而投降。鼓国国君鼓子鸢提被带回晋国,这次战争,“不戮一人”,荀吴“克鼓而反”。但公元前521年,“鼓叛晋,晋将伐鲜虞”,这激怒了晋国,于是,“六月,荀吴略东阳,使师伪粮甲以息于昔阳之门外,遂袭鼓,灭之”。(8)至此,东迁的白狄三部只剩下鲜虞。
鲜虞人却在战争中越挫越勇了,公元前507年,“秋九月,鲜虞人败晋师于平中,获晋观虎,恃其勇也”。两年后,“晋士鞅围鲜虞,报观虎之败也”。公元前489年,“六年春,晋伐鲜虞,治范氏之乱也”。终春秋一世,晋国曾数次讨伐鲜虞,但未能成功,其后为赵所灭。
纵观晋国与白狄的战争,时而剑拔弩张,时而联合对抗,有所缓和。
在少数民族与大国的交往中,往往会形成一种不稳定的联盟。少数民族是脆弱的,只有联合起来,才会在大国的夹缝中生存。联盟往往随着战争的发动而引起,也就是上一部分内容的先友后敌,故不重复。这种联盟是为了自己能够在争霸战争中处于有利位置的权宜之计,而少数民族可能因为利益原因或者秦、晋某一大国国胁迫,不得已而与大国进行短暂的联盟。
白狄与晋国之间除了战争、联盟,还有姻亲和和会。任何时候,和平方式都是解决问题的理想方式,姻亲往往是战争与联盟的政治副产物,但是,姻亲有利于改善秦晋与少数民族的关系。白狄与晋国也有过友好往来。公元前578年,吕相在“绝秦书”中曾道“白狄及君同州,君之仇雠,而我之婚姻也”(9)。据此推断,重耳在“骊姬之乱”中曾出奔至狄,在陕西的白狄部落居住多年,并取狄族女子叔隗,所以吕相说白狄是秦之仇雠而晋之婚姻。公元前555年,鲁襄公十八年,晋平公三年,“白狄、燕、杞、胡、沈等朝晋。”(10)
另外,白狄也曾给予晋国的君臣提供了政治避难所。重耳因为内乱出逃,避居于狄。范、中行氏、荀寅因政治原因,都曾避居鲜虞,这都对当时的晋与白狄关系有影响。
白狄的存在,使晋国与秦国之间有着广袤的军事缓冲区。由于白狄处于秦国和晋国势力交叉地带,因而与秦晋不可避免地发生联系。一段时期内避免了秦晋两国的直接冲突,为各自的独立发展和开疆扩土创造了有利条件。在晋国争霸中,白狄多次配合晋国军队作战,这一点可以说是对晋国的霸业有直接关系。而且晋国与白狄作战,不仅可以掠夺到畜产、马匹等军事物资,也通过战争改造了晋国的兵种和战法。戎狄的“徒兵”作战,就为晋国所采纳,这极大的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客观上为创立和维持晋国的霸业起了积极的作用。
战争是文化整合的最直接和最有效的方式,和平是整合文化的理想方式。首先,白狄逐渐改变游牧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定居并种植粮食,推广农耕文化。晋国对那些新征服的白狄群众编制在晋国土地上,从事生产,让他们各得其所,但必须服从晋国官吏的统治。“与鼓子田与河阴”,使“鼓人各得其所,非僚勿从。”这些措施有利于华、戎经济、文化交流,加速民族的融合,并对华族共同体的扩大有积极的影响。
其次,春秋时期有许多贵族家族,由于国内政治冲突等原因而“出奔”戎狄之所,比如重耳、狐偃等,必然会把更为先进的文化带入戎狄之邦,其对双方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华夏中杰出的人物流落戎狄,必然会给那个地方带去先进的文明,促进双方的文化交流,如孔子所说,夷狄之处,如君子居之,也会有礼义、知廉耻。
小结:随着晋国实力的不断增强,白狄逐渐归属于晋国的版图,其他戎狄也逐渐加入归属的行列。他们在不断地进行文化的碰撞与交流,相互影响,直至周边邻国,使戎狄华夏化,华夏戎狄化,形成以华夏文化为主体,戎狄文化并存的一个特殊区域,也是三晋文化独特的源泉。
注释:
(1)[汉]司马迁:《史记.匈奴列传》,中华书局,1982 年,第 2883页。
(2)《春秋左传注》,杨伯峻著,中华书局,第240页
(3)《春秋左传注》,杨伯峻著,中华书局,第322页
(4)《春秋左传注》,杨伯峻著,中华书局,第370页
(5)《春秋左传注》,杨伯峻著,中华书局,第501页
(6)《春秋左传注》,杨伯峻著,中华书局,第695页
(7)《春秋左传注》,杨伯峻著,中华书局,第846页
(8)《春秋左传注》,杨伯峻著,中华书局,第1435页
(9)《春秋左传注》,杨伯峻著,中华书局,第864页
(10)《春秋左传注》,杨伯峻著,中华书局,第1039页
[1]杨伯峻著《春秋左传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
[2]李孟存、常金仓著《晋国史纲要》[M].山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
[3]吕思勉著《中国民族史两种》[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4]张有智著《先秦三晋地区的社会与法家文化研究》[M].2002年
[5]童书业.春秋左传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