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翠娟
(河南大学体育学院 河南开封 475001)
体育是国家综合国力与实力的重要体现,是精神文明建设成果的重要展现。体育是一项投入高,但产出不确定的产业。这主要是由于体育它自身独特的性质所决定的。体育运动作为社会政治文化的组成部分相对物质生产而论属于社会的福利消费。社会经济的发展,体育经费的提供条件影响着体育发展。体育强国大部分也都是经济强国证明了这一论点。增加体育开支,扩大运动投资,是一些经济尚发达的体育强国成功的原因之一。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家的体育水平和科技竞争力。如果没有充足的经济支撑,其体育质量必将受到影响。经济后盾是竞技体育培养的必要条件,西方国家体育资助的经费来源多元化,资助类型具针对性,为我国运动资助体系的完善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
中西方国家的体育资助。
(1)文献资料法:本文通过中国知网、优秀博硕士论文、阅读专著、搜集期刊资料、利用网络资源等途径,整理出竞技体育资助状况的脉络和资助现状。(2)比较研究法:通过中西方运动资助的纵向和横向比较,得出中西方运动资助体制的相似性和差异性,从而在借鉴西方国家相关经验的同时,探索出更适合本国土壤的资助体制。(3)逻辑分析法。
分级负责制是我国竞技体育经费保障的基本原则,即中央财政负责国家级运动队、省区财政负责省级运动队、地市级财政负责地市级运动队。国家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对下级运动队和有关单位有不定期、不定数量的拨款。
2.1.1 国家财政拨款
这是主渠道,是支撑我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正常运行主要的经费来源。国家和省级各地市政府每年都根据运动队的参加国际、国内的比赛的任务和运动队的计划、预算、编制等拨款。这些财政拨款主要用于日常经费、专项经费和基础设施的建设维修。全国各地市的财政拨款都在持续增长,大大的促进了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
2.1.2 体育彩票公益金
我国竞技体育的主要经费来源之一是40%的体育彩票公益金收益。
2.1.3 社会赞助
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迅速,经济制度不断完善,社会的分工,经济的发展,使体育产业从非独立行业而逐渐成为独立行业,使该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特定的功能。健身娱乐业、体育用品业、体育竞赛转播业、体育博彩业、体育广告业、体育经纪业和体育电子商务等是目前体育产业的主要市场。体育相关产品或劳务的需求会随着体育运动的发展进一步的扩大。国内外企业都会借助体育赛事的影响给运动队提供一定额度的资金或者物资,这也成为运动队经费的有效补充。
2.1.4 国际奥委会分成
自从1984年美国人尤伯罗斯开创了举办现代奥运会商业化运作的先河以来,奥运会在濒临崩溃的悬崖边缘实现逆转,最终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品牌。特别是国际奥委会推行现代奥运会市场开发的TOP计划以来,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国际奥委会的财政状况得到了革命性的变化。每届奥运会后各国代表团都会得到一定比例的分成。对一些优秀的运动员,还有一定的经济补助。与此同时,各个世界单项运动协会进行商业运作高水平的竞技体育比赛,有一定经济收入的赛事经常被举办,如“大奖赛”、“黄金联赛”等,成绩优异的中国运动员和运动队也会取得一定的经济收益。这可以作为培养高水平运动员的经费补充。
西方国家的经济资助是西方体育事业迅速发展的血液,一旦枯竭,竞技体育事业将停滞不前。在体育事业发展中,政府多数采取政策倾斜方式,不轻易对体育事业投入太多的经济资助。另外体育博彩资金使得使得体育发展在经济上实现责任共担。西方国家的体育经费的来源主要包括:(1)国家财政补贴;(2)体育振兴基金会提供的费用;(3)俱乐部的会费及注册收入(俱乐部还可以进行各种彩票的零售,并且享受减免零售税的优惠);(4)各种博彩收入;(5)企业界赞助费及本身的收入(会费、门票收入等);(6)遗产基金会的拨款;(7)各类社会公益性基金会的拨款;(8)个人交纳的会费和体育组织自身经营活动的收入;(9)居民个人和各类公司投入的体育经费。
(1)举世瞩目的第30届夏季奥运会于2012年8月12日在伦敦落下帷幕。中国体育代表团实现了运动成绩与精神文明双丰收,书写了中国竞技体育不断发展的新篇章。我国竞技体育是在举国体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培养模式分国家、省、市三级。以举国体制为基础,充分发挥国家办体育的优势。其特点是通过政府的行政手段来动员和调动和发展国家需要的重大项目。
(2)西方国家在优秀运动员的培养方面主要采用了政府和社会相结合的模式,尤其是各级政府在对培养优秀运动员方面采取了弹性政策,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培养高水平运动员。如澳大利亚国家级体育组织主要有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国家体育运动学院,国家奥委会,国家高水平运动俱乐部以及职业体育俱乐部。澳大利亚国家体育学院完全由政府来投资建设和管理。在体育学院机构设置中,设立了专门机构负责在全国范围内挑选有运动天赋的运动员到国家体育学院来训练,并提供相应的奖学金。澳大利亚培养体育精英的物质基础是奖学金制度。运动员想变成体育精英,首先进行有偿训练通过自己的家庭投资,要得到政府资助就必须达到一定的水平。澳大利亚不照顾世界冠军。塞拉图雷,本届大运会体操鞍马冠军,跟普通的澳大利亚大学生一样,必须上课考试、修学分、写论文答辩,澳大利亚的大学不会因为你是世界冠军而照顾任何人。在体操俱乐部中训练,全天训练是指早上上课前训练和下午下课后训练,而半天训练则是下午下课后进行训练,塞拉图雷每周的训练时间大概在20个小时左右。因此,塞拉图雷不得不花比普通学生多一倍的时间才能完成他的学业。
(3)美国竞技体育中最主要的组织机构——美国奥委会(简称USOC)、美国单项体育联合会(简称NGB)和美国大学生体育联合会(简称NCAA)。2010年4月,NCAA终于和CBS、Turner Sports签订了新的电视转播合同(原合同提前4年终止)。新合同期限为2011~2024年,一级男篮全国锦标赛规模定为向NCAA支付总额为108亿美元即平均每年7.7亿美元的天价转播费。在美国,没有国家培养运动员一说,基本上是“自生自长”的。从小根据个人兴趣或者家长偏爱,决定参与某一体育项目,成为该项目的运动员。聘请私人教练,平时训练乃至参加比赛,所有的决定都是个人、家庭与教练做出的。经费(包括寻找赞助、争取奖学金等)都是由运动员个人、家庭自己想办法解决的,政府不出资,更能不会有发“工资”一说。参加大型运动会和国际比赛,由单个体育协会负责选拔、组队,并承担赛前短期训练和参赛期间的费用。所谓国家队,在比赛完后就解散了,因为大部分是临时组成的。
雄厚的经济实力是美国竞技体育得以发展的基本保障,职业化、市场化和商业化成为推动美国竞技体育发展的基本动力、政治分权、法治健全是促进美国竞技体育发展的重要条件、兼容并蓄的文化、英雄主义的精神是美国竞技体育发展的价值支柱。
(4)在对运动项目的支持上,“英国体育”的做法是将资金分配给项目主管机构,再由这些主管机构负责资金的使用,主要用于雇佣教练、医疗人员、技术人员等,以及训练和比赛支出等。伦敦奥运时星期六夺金的赛艇、自行车和田径,正是获得“英国体育”资助最多的几个运动项目。一般来说,每个有望在奥运会或世锦赛上获得奖牌的运动员,他/她所属的项目主管机构可以每年从“英国体育”那里拿到5万5千英镑的资助,对每个处于培养阶段,有望成才的运动员来说,这个数字是3万英镑。
以上这些资助并不发给运动员,运动员的生活费是直接向“英国体育”申请的。“英国体育”把对运动员的直接资助分为3个等级,A级的是那些有望在奥运会或世锦赛上获得奖牌的选手,每人每年最多可得约2万8千英镑,B级是那些有望进前8名的,每人每年最多可得约2万1千英镑,C级是那些有望获得参赛资格的,每人每年最多可得约1万4千英镑。考虑到英国的平均年薪是2万6千英镑,这些运动员获得的生活资助一点都不丰厚,但是足以让他们可以全职训练。如果运动员从其它渠道获得赞助,年收入超过了6万5千英镑,“英国体育”还会相应扣减对他们的资助。
许多奥运项目其实在平时很难获得私人或企业的赞助,英国政府正是通过这种它的这种资助体系,保证竞技体育精英可以专注训练,同时在教练和器材上得到良好的支持。与“举国体制”不同的是,政府虽然出资,但在资金分配上没有发言权,“英国体育”的责任是督促政府履行投资承诺,在比赛成绩上完成目标。对于运动员来说,虽然在“精英体制”下受惠,但是他们可以自由地选择进入或是脱离个系统,投身体育是出于兴趣爱好,运动员不欠国家什么,国家也不负责运动员退役后的生活。英国奥运代表团的选手们,除非是参与足球或网球等高度商业化的项目之外,很难凭着政府的那一点资助发财。奥运获得金牌的英国选手,皇家邮政会为他/她发行邮票一张,家乡的一个邮筒会被刷成金色,也许会吸引更多赞助商支持,但除此之外从政府那里得不到一分钱奖金。英国特别注重教育,获得奖牌的运动员在申请大学录取时会因为运动成就而轻易获得奖学金但不会因为获得了奥运奖牌就可以免去升大学的考试。
(5)德国是西欧国家通过体育俱乐部体制来发展本国竞技体育的代表性国家。在德国,选材、培养青少年运动员,到管理、训练国家级运动员,体育俱乐部体制是它的实现形式。德国体育俱乐部的最高管理机构是德国奥林匹克体育联合会,属于体育非政府组织的,这一联合会同时也是直接管理德国竞技体育的唯一最高组织。采取市场化运作的俱乐部只有在经费具有保证的前提下才能顺利运行,因此,德国体育俱乐部基本上能够保障较为充裕的训练经费。会员会费、营业收入、企业赞助、社会捐助和银行贷款是俱乐部经费主要来源,另外,补贴是政府内政部体育司和外交部文化司给予的。在德国,俱乐部大部分是免费使用的,因为使用的场馆主要来自于政府,这就为俱乐部良好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前提条件。而俱乐部收入的绝大部分用于俱乐部的自身发展,俱乐部收入的一半以上用来训练比赛。
在德国,俱乐部是运动员的运动生涯的开始,青少年运动员在训练年限内不会脱离学校教育,他们除了接受训练,文化教育学习也很重视,如若不能进入更高层次俱乐部的运动员,还可以继续接受学校教育。当达到更高水平且符合大学入学年龄时,运动员在符合政府提供的进入高校学习的优惠条件的情况下,会进入那些加入“竞技体育伙伴高校”计划的大学接受高等教育。设有专门负责现役运动员的退役就业培训工作的体育援助基金组织,解决了运动员的后顾之忧。
(1)我国竞技体育经费来源主要是国家拨款。根据国际、国内的竞技体育竞赛和训练的任务,优秀运动队的计划、预算和编制等因素,有针对性的对专业运动队的财政拨款。而运动员大都从小接受比较集中系统的专业训练,文化学习相对较少,如我国男子50公里竞走冠军司天峰,从12岁进入体校练习竞走,司天锋在队期间训练非常刻苦,作为一名运动员每天要花费巨大的时间和体力训练,每天往往要走几十公里。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运动员的全面发展。
西方国家则在运动员受教育方面特别注重,多数在大学设置运动员奖学金,但申请该奖学金有考试最低要求。许多优秀的运动员都有自己的其他职业,运动员在大学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专业,从而也拓宽了运动员的就业渠道。如:赛艇女子单人双桨冠军,德国人斯托姆波罗斯基,29岁,已婚,是一名时装设计师。毕业于德国时装学校;射击女子飞碟多向冠军,澳大利亚人巴罗奇,31岁,职业是“农业保护官员”,大学所学专业是农业科学;射击女子飞碟双多向冠军,美国人洛德,年龄25岁,大学生,所学专业是“动物和兽医科学”,其最大的理想就是成为一名兽医;场地自行车女子争先赛冠军,加拿大人姆恩泽尔,38岁,职业是法律书记员,她23岁才开始训练等等。
(2)西方国家大多是俱乐部体制,充分发展体育事业在这种体制下其竞技体育、群众体育和学校体育都能够得到充分的发展。在竞技体育方面,西方国家没有类似中国的省、市专业队,国家队也不是常年集训,非常注重体教结合。另外,职业运动员有较好的收入,退役运动员由于俱乐部较多,也解决了退役后的无业或难就业的矛盾。
(1)中国在保持举国体制的前提下应加强竞技体育的市场化和科学合理的政策资助。
(2)我国要加强学习西方国家的“体教结合”战略,重视运动员的文化学习,全面培养运动员,才能从根源上解决退役运动员的就业难的问题。
(3)改善各级政府对体育的资助方式,充分利用市场调节的积极性,进而提高经济效益。
(4)加强各单位协会的管理和各级训练队建设,加强后备人才选拔机制,扩大选拔范围。
(5)加强文化教育程度,注意改进培养后备人才的方法与手段。
[1]孙汉超.中国竞技体育的巨大进步得益于五大管理对策[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1).
[2]NCAAreaches14-yeardealwithCBS/Turnerformen'sbasket balltournament,whichexpandsto68teamsfornow[EB/OL].http://content.usatoday.com,2010-04-22.
[3]刘波.德国体育俱乐部体制与竞技体育关系的研究[J].体育与科学,2007(6):65-69.
[4]刘波.德国体育俱乐部建制探析[J].体育与科学,2007(3):57-60.
[5]潘志琛,郭荣,于洪臣,等.对英、法、德、澳四国竞技体育管理体制的考察与调研[J].中国体育科技,2004(6):1-4.
[6]孙龙存.知识经济时代教师面临的角色冲突探微[J].教学与管理,2001(1).
[7]刘波.德国统一前后竞技体育发展特点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33(9):2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