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安排初中体育课运动量探析

2013-08-15 00:54仇国东
当代体育科技 2013年11期
关键词:合理安排运动量心率

仇国东

(浙江省浦江县仙华外国语学校 浙江浦江 322200)

体育课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课程,体育在学校教育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它对于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增强体质、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起到很要生的作用,体育课也是学生学习的场所,通过体育课的教学,能让学生掌握体育技能技巧,形成终身体育意识,为好的体育锻炼打出坚实的基础。好的体育课,能有效的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是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之一,所以我们体育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体育课,按计划上好体育课。体育课中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最重要的是合理安排一定的运动量,只有存在着这样的一个因素,学生才能全身心的身心参与,在体育课上通过身体运动,达到锻炼的目的,实现体育教学目标。那么合理安排运动量如何才能实现呢。下面就教学经验就运动量的安排作交流。

1 制定合理运动量的原则

体育课中的运动量一定要有,没有运动量的体育课不能称为是体育课,至少不是好的体育课,体育课是以学生的身体为基本手段的,通过一定的活动,才能达成学习目标。运动量不以太大也不能太小,合理安排运动量最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初中生要安排多大的运动量才是适中的呢。运动量的安排合理性一直是体育专家研究的问题,也提出很多可行的办法,运动量的研究从教学法、学法,练习密度与强度等多个因素来考虑的。曾有一位日本学者撰写了《中小学体育课究竟多大适宜》一文,在文中对合理运动理进行了分析,他认为合理的运动量表现的学生身上,平均心率以一般120~160次每分钟最为合适,如果小于120次每分钟就说明运动量不够,反之,如果大于160次每分钟就会出现疲劳的感觉,甚至对身体造成危害。如果在一节中,心率在130次每分钟的时间持续占总课时的1/3,那么,体育课肯定是死气沉沉的,没有一点生机,甚至是静悄悄的体育课。如果130次每分钟的这个心率能持续一节课的一半时间,那么学生就会很投入的参与体育活动,运动量比较适中,这是一个适宜的体育课。在国外,如日本、德国以及北欧等一些国家,他们对体育教学非常重要,十分重视学生的身体发展。这些国家为了让体育课有一定的运动量,都会让学生在体育课不一直处于活动状态,甚至运用循环练习法,让学生反得练习,在一周中仅有的几节体育课初充分利用起来了,对学生的身体健康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新课程标准实行以来,规定水平四的体育课每周三节,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那么单一的体育课形式不再出现,没有器材的现象也得到了解决,教学方法也在不断的革新,所以,我们的体育教学质量在不断的提高,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不仅锻炼学生的身体,还对他们的心理、情结体验等各个方面进行锻炼,所以,运动量的安排上也发生了变化。所以新课程改革条件下,运动量的安排需要我们重新进思考。新课程标背景下,运动量的合理安排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1 正确区别运动量与运动强度的概念

运动量与运动强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他需既有一定的联系,也有一定的区别,两者共同构成了运动负荷,一般来讲,运动量大,运动负荷就大,运动强度大,运动负荷就大,但是运动量大,运动强度小,也可能出现运动负荷大或者小的不同情况。所以运动量与运动强度有着很密切的联系。在实际的体育课上,小强度的练习只能发展慢速的活动能力,大强度的负荷对运动能力,则可以大幅度提高学生的身体机能,两者对学生起到的作用是不同的。所以,在一定理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高强度练习,才能让学生身体方面有较大的提高。

1.2 根据学生的与学校的实际合理安排运动量

由于学生的体不同,所以学生所承受的运动量也不同,所以在一节课中,我们不可能安排一个不变的运动量,而是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来考虑,还要根据学校的条件而定。我们知道不同强度施加在学生身上,会出现不同的心率,一般来说,86%~99%这一范围属于大强度,心率能达到170次每分钟,当运动强度在50%~85%时,就属于中等强度,一般来心率在160次每分钟左右,当强度在50%以下,就属于小强度范围了,心率一般会在120次每分钟。这是我们合理安排运动量的一个参考依据。

1.3 体育教师要有调控运动量的技能

有时候,运动量的控制可能不是那么准确,有时候,学生对一项运动或者教师的方法产生了兴趣,学生喜欢运动,那么,运动量就可能会有所增大,如果学生对一个项目不感兴趣,运动量可能就会上不去,教师要适当的控制,让运动量在一定的范围内变化,以适当学生的身体锻炼。

2 合理判断运动量的方法

合理的运动量这一问题我们不能定性、定量的去做,而是采用观察或者临时确定、灵活处理。我们通常采用如下方法。

2.1 观察面色与出汗

人们在一定的运动后过,备注流通加快速,身体发热,表现的脸上就是面色发红。运动量如果达到一定适度就会跟随有排汗现象,由课的开始无汗到大汗,再到课的结束时微汗,这说明运动量施加给学生的运动负荷是较为合理的,但是如果一节课,学生的面部没有发生变化,也没有出汗,那么运动量就会过小,如果绐终处于大汗,说明运动量过大。

2.2 练习参与程度

一般的体育课,学生会处于正常参与下,他们喜欢并乐于不断的练习,表现积极,精力也较为集中,等下课的时候还有种想继续运动下去的表现,证明运动量是适中的,如果运动通过一段时间的运动后,表现出疲劳、想偷懒,不想再运动下去了,那么运动量可能会有点大。我们要适当提高把运动量减下来。

2.3 从学生的呼吸上观察

在正常的运动中,学生的呼吸一直处于平衡状态,呼吸均匀,吸氧量能正常满足运动的需要。但是通过一段的练习,如果出现呼及加快,吸入的空气不能满足生理的需要,呼吸急促,有种喘不上气来的感觉,这说明运动量在这一时刻有点偏大,我们应该放慢速度减少运动量来调整呼吸,或者做片刻的休息。

2.4 憋气试验

这种方法来检测运动量操作比较简单,一般教师都会用到。我们学生做过这种憋气的试验。方法是运动之后,把自己的呼吸调整到最佳状态,鼻嘴紧闭或者控制住不能呼吸,计算能维持这种状态多少时间。在没有运动的情况下,呼吸正常,憋气一般为男生45s左右,上下不差10s,女生一般为37s左右。如果一堂课的运动量合理,则不会对憋气时间的长短造成影响,或者憋气更长。如果憋气时间缩短了10s以上,说明运动量有可能过大。

2.5 仪器测量心率或血压

我们在体育上,听课或者评课上,都讲究学生的心率变化,来看体育课的运动量安排是否合理,当然也可以测量血压来判定。因为心率与血压都会因为运动量的变化而变化,合理的运动量能使心率与收缩压都会有所上升,而上升的是平行的,如果运动过后出现平行失衡,可能是因为运动量而产生的。如果运动量适中,或者对于学生是适合的,那么心率平均会在140次每分钟左右,收缩压在150左右,上下各有20次的幅度,心率如果超过了180次,那么运动量就过大了。

3 安排体育课运动量的方法

(1)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制定合理教学目标,选择灵活的教学方法,这些都是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让体育课成为有效的育课,如果这些都做到科学化,那么运动量的安排也就会合理了,学生在练习中才能正常发挥自己的学习能力。

(2)对教材了如指掌,精心备课。深入研究教材,并做到精心的备课,才能以教学内容与教学对象有个全面的了解,在安排运动量时才能做到有针对性,才能做到有的放失。

(3)严格组织课堂教学,指导学生服从教师的指导。运动量的调控都是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的,如果课堂组织失控,那么运动量就可能失控,有的学生过大,有的则会过小,运动的次数、间歇等都要在教师的指挥下完成。

(4)体育教师有有较强的责任心。体育教师对事业的责任心与对学生的责任心是保证教学的重要条件。体育教师把学生的学习当作主要任务,让学生在自己的体育课上都有所收获,只有这样,才能有充实的教学内容与教学安排,来实验教学。

4 结语

综上所述,体育课的运动量是体育课的核心,我们在体育教学时,要合理安排运动量,让体育课成人真正的体育课,实现体育的本质。让学生在运动中增强体育质,在生理与心理上都有有长足的进步。

[1]温继生.体育课的运动量及其测定[J].辽宁体育科技,1982(2).

[2]姚宏茂.对100例中专学生体育课运动负荷的测定分析[J].宁波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2).

[3]曹淑忠,曹洁.围绕个体差异进行教学设计[J].中国学校体育,2011(3).

[4]洪其典.要正确理解和运用密度、运动量指标[J].中国学校体育,1985(3).

[5]蒋立谟,袁祥森.对体育课运动量的初步探讨[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83(S1).

[6]田龙.调节和测定运动量与挖掘大学生体育潜能[J].黎明职业大学学报,2009(1).

猜你喜欢
合理安排运动量心率
大树的日常
心率多少才健康
运动量
离心率
每天基本运动量:走4000步
合理安排时间
探索圆锥曲线离心率的求解
合理安排时间
“合理安排时间—沏茶问题”教学设计
求解圆锥曲线离心率“五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