邸建勇
(河北联合大学理学院 河北 唐山 063609)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2004年提出的一种社会发展战略目标,指的是一种和睦、融洽并且各阶层齐心协力的社会状态。2005年以来,中国共产党提出将“和谐社会”作为执政的战略任务,“和谐”的理念要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价值取向。“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
城乡民俗体育文化对于培养和弘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可以发挥特殊的先进文化的价值。另外,民俗体育文化还能促进农民身体健康,进而提高全民族的身体健康,推动和谐社会发展,也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中的民俗体育文化建设。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众多,农村文化封闭、落后,文化素养不高,农民接受新的民主政治观念比较困难,而民俗体育文化以特有的活动方式及特有的作用和功能。便于农民接受,利于农村开展。
民俗体育是反映地域文化和人们精神生活中的体育文化模式和行为。民俗体育文化对于培养和弘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可以发挥特殊的先进文化的价值。
河北省设11个区市,22个县级市,108个县,人口6769.4万,其中生活在市区人口1000多万,约6000万人生活在县城及乡村。河北省和谐社会的建设关键在农村及城乡结合部。没有城乡及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能有和谐社会的全面发展。城乡的民俗体育文化有利于促进城镇居民身体健康,没有县城及农村体育的发展,就没有整个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在县城及农村的广大区域开展以民俗体育项目为主的体育健身活动,促进整个辖区的民俗体育文化的健康发展,也推动农村文化进步以及和谐社会的共建。
通过互联网工具,查阅了1985~2012年北京、上海、天津、西安、广州、沈阳、成都等各大体育院校的学报和《中国体育科技》、《体育科研》、《体育学刊》、《体育与科学》等10余种刊物中与本研究相关的论文120余篇,并通过相关网站获得了大量的参考资料,掌握前人对民俗体育文化及在社会发展的最新研究成果,对河北省的民俗体育文化的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利用历史发和逻辑思维法预测本地区民俗体育文化的演变过程及发展趋势。
本文采用一般问卷调查和专家调查。通过专家问卷的论证和分析形成河北省民俗体育文化与和谐社会协调发展的理论指导方针以及合理化建议。为河北省农村文化建设以及和谐社会的发展提供一些理论参考。
对河北省的民俗体育文化的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研究河北省民俗体育文化对创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以及找出乡镇民俗体育文化与社会和谐发展良性互动的建议和对策。利用历史发和逻辑思维法预测本地区民俗体育文化的演变过程及发展趋势。
民俗体育是反映地域文化和人们精神生活中的体育文化模式和行为。国外研究民俗体育长于历史考证,同时在对民族、民俗文化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下讨论民俗体育文化表现出的微观问题的研究,一些研究结果值得我们借鉴。
国内的学者对民俗体育的研究主要是在政治方面和民俗体育内容、特征、价值取向方面,表现出对宏观问题的关注。吕利平等从体育考古角度综述了中国古代民俗体育文化的审美观、精神文明、哲学内涵、形态丰富等特征[3];王俊奇等采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归纳等研究方法,从社会文化角度探讨了江西省民俗体育的主要内容及其文化特征,其主要内容有舞龙灯、放风筝、划旱船等,表现了健康向上,强身健体,追求娱乐等特征[6];邵荣等从民俗文化的角度对中国民间体育进行梳理,对中国民间体育的深层文化底蕴,中国民间体育的文化特征,提倡中国民间体育文化建设的意义,中国民间体育和现代经济体育的关系以及当前民间体育的生存和发展等方面进行探讨。民俗体育的普遍性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认为民俗体育具有内部和外部特征,其中内部特征有竞技性、娱乐性、依附性、民族的差异性和全人类共通性等,外部特征包括历史性、地域性、传承性、变异性和观赏性等方面。[1]
与国外同类研究相比,国内对农村民俗体育文化研究的主要问题是:对国外农村民俗体育文化研究不够,没有充分参考现有的研究文献,而且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另外,现有研究都是从宏观角度上研究民俗体育文化的特点与功能价值,不能满足我国现阶段和谐社会发展的需求;加之,我国特有的多民族、多地域特征、庞大的农村人口、落后的农村文化,因此研究民俗体育文化与和谐社会发展的关系,在省内、以及国内还很少有人问津。
农村的民俗体育文化是发展先进文化的必然要求,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本研究立足于河北省及辖区的广大农村的实际需要,在城乡开展民俗体育文化活动,广大群众通过参与喜闻乐见的民俗体育文化活动,可以提高思想道德素养和科学文化素质,丰富精神文化生活。
当前对城镇社区研究较多,对广大农村的讨论较少,为了加快农村体育的发展,使城镇和农村的体育能够协调发展,促进乡村民俗体育文化与农村建设、乡镇建设紧密结合,正确地引导广大群众投入到自己熟悉的民俗体育活动中来,为丰富农村的文化生活及和谐社会的建设发挥作用。
当今流行的现代体育是一种外来的体育文化,我们的民族体育文化在接受日益严峻的挑战。随着竞技体育的盛行和体育全球化的走向,各个地区对竞技体育的方面的投资力度日益增大,而忽视了对民俗体育的关注,这就使本来就不发达民俗体育文化在生存面到了一个更加岌岌可危的地步。这种压力除了现代竞技体育文化的影响日趋强大外,我们自己对我们的民俗体育文化也是忽视的。事实上民俗体育文化是连接人类的文化传承中重要的一个环节,不管形式怎么变化,她都会顽强的传承当地的民俗传统。
城乡民俗体育文化的健康发展是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和谐社会的构建也将促进城乡民俗体育文化的良性发展。民俗体育文化是随着时代不同而变化的,是与时俱进的。民俗体育的发展应该适应社会时代发展的要求,适应和谐社会的要求,应该对这些民俗体育文化进行整理,使其在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中发挥出重要的作用。
河北省辖区广大民俗体育文化的发展,是全面建设和谐的内在要求,从党中央的相关政策可以看出,国家对“三农”问题十分关注,所以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城乡民俗体育文化所特有的社会作用和功能,正确继承和创新民俗体育文化,努力繁荣和发展具有河北省风格及特色的民俗体育文化,促进河北省和谐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具体建议如下。
(1)认真领会党的方针政策,并作为指导思想。发掘本地区特色民俗体育文化的内涵,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逐步选择、创新、发展本地区的特色民俗体育,逐步把这些特色民俗体育打造成为该地区体育文化的象征,使其具有更强的感染力和号召力。
(2)河北省各地区根据地区特色加强民俗体育基础设施的建设,如场地、器材、必要设施、服装道具等。为广大城镇、乡村居民改善民风,提高生活环境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
(3)民俗体育文化是提高广大城乡居民文化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重视民俗体育文化的社会化功能,采用正确的方法来引导城镇、乡村的居民参加具有当地特色的民俗体育活动,对于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改善城镇居民文化生活条件,建设新农村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1]邵荣,柯玲.中国民间体育的文化思索[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6:744-746.
[2]钟敬文.民俗文化的性质与功能[J].哲学动态,1995,1:22-25.
[3]吕利平.从体育考古看我国古代民俗体育文化特征[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0,4:12-15.
[4]盛昌繁.我国民俗体育的特征及其开发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9,3:114-117.
[5]饶远.民俗中的体育与体育中的民俗[J].体育文化导刊,2005,1:78-79.
[6]王俊奇.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形成的三大因素[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5,1:54-57.
[7]刘旻航.民俗体育文化价值演进规律研究[J].体育科学,2012,6:85-89.
[8]钱应华.民俗体育与构建和谐村落[J].体育文化导刊,2008,6:17-24.
[9]刘锋.现阶段我国人的精神文化需求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