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嫄
(东北林业大学体育部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情感亦称感情。是指对外界事物所产生的一种表明自己道德立场是肯定或否定的精神反应,如喜、怒、哀、乐、爱、憎、忧、惧等等。情感是每个人都具备的生存必要条件,对于大学生来说,情感关系到学生的精神生活,也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生活。在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情感教学是指体育教师通过一定的教学手段,通过激发、调动和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促进教学活动积极化的过程。它是师生之间理性与情绪两方面动态的人际互动过程,也是师生之间情感力量和学习力量相互作用的动力过程。
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适时的进行情感教育,有利于改善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师生关系融洽,学生们在课堂上的学习兴趣自然也会有所提高。当学生在学习或训练过程中,由于情绪的波动或身体素质差等原因完成不了动作或频频出现失误时,教师就应该仔细观察,细心引导学生,指出失误的原因,还要耐心的向学生做出动作示范,鼓励学生完成所学动作。相反,如果教师因为学生较多、课程复杂等原因而取笑或者对此采取冷漠的态度,那势必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从而对体育课产生厌烦情绪。
成功的教学离不开良好的师生关系。大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都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和想法,产生的情感也不一样。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帮助教师顺利的开展教学活动。教师要平等的看待每一个学生,尊重爱护他们,引发情感共鸣,提高教学效率。因此,教师在面对学生的时候应该充满热情,主动关怀鼓励学生,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更能让学生体会到老师的真诚,可以激励学生,从而提高学习质量。同时,学生也可以从融洽的师生关系中学会如何处理跟老师和其他同学的关系,有利于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意志品质主要是指构成人意志的诸因素的总和。主要包括自觉性、独立性、果断性、自制性和坚韧性等几方面。它不是孤立存在的,与学生的认知、情感过程密切相关。意志薄弱的人容易被情感控制自己,从而产生或轻或重的心理问题,意志坚强的人则可以控制自己的情感,对事物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行动。大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的重要成长阶段,为了使学生能够全面发展,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不同的运动项目来培养和锻炼学生。在教学实践中结合运动项目的特点,设置一定困难,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的意志品质进行培养,也可以适时的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使学生获得精神上的鼓励和支持,从而能够轻松的应对这些运动项目。体育教师合理运用比赛也可以激发学生的斗志和学习热情,让学生通过努力不断挖掘自己的潜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增强身体素质。
人际交往主要是指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大学生在校内的人际关系主要是指与老师和同学之间的交往。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来说,人际交往的需求是人类的基本需求。人在社会中需要与他人沟通,得到他人的尊重和认同,如果这种需求得不到满足将会影响到人的心理。针对大学生而言,如果人际关系较差,很有可能会使学生自信受挫,产生自卑的心理,长此以往就会出现不健康的心理问题。因此,在体育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运用情感教学策略来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轻松愉快的学习运动技术,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这样,就可以使学生能够轻松的与老师和同学进行沟通,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教师个人的影响力是学生学习的潜在环境,教师的一言一行时刻影响着学生。因此,每一位教师要加强学习,提高道德修养,要重视业务进修,不断提高教学水平。要面带微笑进课堂,要时刻保持乐观、积极的情绪,去影响、熏陶学生,实现情感教育。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教师的情绪必然会对学生的情绪产生影响。为了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在上课时始终都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和饱满的精神状态,及时调整自己的情绪,不把坏情绪带到课堂中。另外,教师在运用语言方面也要提高注意,要用简洁干练的语言,确保学生都能情绪明确的理解。教师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运动技能,可以用标准的动作进行示范,还要保证动作的优美性。教师的示范动作是否优美会影响到学生的模仿欲望,优美的示范动作会刺激学生积极主动的模仿,也激发了学习兴趣。
因材施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认真观察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针对学生不同的身体素质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发挥学生的长处,弥补不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对待自身素质或基础较差的学生,要具体分析区别对待。这时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采取有效措施鼓励学生,使学生能在良好的状态下学习,让学生感觉到被重视、被尊重。相反,如果教师一味追求过高的动作技术,忽视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可能会引起这些学生的消极情绪,使他们对体育课产生反感或害怕心理。另外,教师要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风格来提供不同的教学方式,平等对待每个学生。有研究表明,当教师的教学风格与学生的学习风格相匹配时,有利于提高学习成绩。因此,教师要随时关注学生的状况,根据反馈意见来调整教学方式与风格。另外,体育教师也要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合理安排教学活动,让学生能够主动热情的投入到学习中,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感觉到幸福、快乐。每个学生的身体素质、训练水平以及接受能力都不一样,体育教师需要在课堂上进行分组教学。根据不同学生的素质特征分别设计活动课和训练项目,就会让素质较差的学生也有机会获得成功的喜悦,在体育课上注重因材施教也是非常必要的。
教师应该在“求大同存小异”的原则下因材施教,以调动全班学生或全队队员的学习积极性。训练内容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可以人与人之间略有差异,如基础好、起点高的,可以给他“开小灶”,增加训练内容或训练量,某项(如柔韧性)身体素质差的可适当增加这一方面的训练内容。在课堂提问时,一些比较简单、比较容易答得准确的问题可以让基础较差、接受能力也较差的学生回答;一些比较复杂、难度较大的问题,则让基础较好、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回答。当学生回答正确时,要予以肯定、赞许或表扬;当回答不合要求时,要肯定其中正确的部分并和属地指出其不足之处或谬误之处,给予适当的鼓励,切勿过多地指责和苛刻的批评。让学生出来演练动作也应如此,演练得好要予以肯定、赞许或表扬,同时又要引导学生不能自满,对演练不成功或动作不规范者,要和霭地指出什么地方不够规范,不成功的原因是什么,鼓励他们增强信心,加强针对性的训练,增强他们的信心。
教材是学生学习体育运动技术基础知识的基本对象,也有可能会成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因此体育教师要合理选用教材,或者认真钻研编写出适合本区域本校学生特点的教材,针对性更强,更容易引起学生共鸣,激发学习兴趣。人的心理是在主体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发生和发展的,课堂是课堂与教学活动的综合体,离不开具体的教学情境。体育教学环境主要包括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物理环境主要是指体育教学场所和设备等,包括不同功能的教室,体育场馆和体育场地,体育器材设备等。体育体育教学心理环境主要是指体育传统、风气、课堂气氛以及人际关系。在布置物理教学环境时,体育教师要把握不同的项目和内容,通过场地,器材的新颖别致,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融入到课堂当中。在心理环境方面,体育教师要积极创设融洽、温馨的课堂气氛。积极主动地课堂气氛和融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情感和信息的交流,可以最大限度的引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同时也为帮助学生树立了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情感教育的重点就是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和指导学生调控自己的消极情感。情感教学可以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坚强意志,促进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情感教学方法是否得当会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教师要发挥表率作用,为学生树立一个好榜样,同时还要注重因材施教,注意教材和教学环境的选择和布置。教师要充分运用教学资源,在体育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从而达到以情感促进教学的目的。
[1]范晓明.体育教学中情感策略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心理机制[J].科技教育创新,2012(12):224-225.
[2]谢连合.浅谈情感因素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13(S2):46.
[3]钱应华.刍议情感因素与和谐体育教学[J].柳州师专学报,2007,22(2):93-94.
[4]叶奕乾,祝蓓里.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18-230.
[5]马启伟.体育心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