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的困扰与对策研究①

2013-08-15 00:54林克明陈勃源谢美建
当代体育科技 2013年18期
关键词:锻炼者体育场地体育场馆

林克明 陈勃源 谢美建

(郑州大学体育系 河南郑州 450001)

大学的功能从最初单一的“人才培养”到现如今的“社会服务”,它的功能在不断的完善与发展。大学是社会进步的引领者又是社会发展的助推器,大学既要担当起为社会培养出合格优秀的人才,也要满足民众对于大学更深层次的各种需求。

伴随着社会的繁荣发展,体育健身已融入群众日常生活。XXX(2012年)研究指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达到4亿,这样一来,公共体育设施作为城乡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重要载体,在保障群众体育健身权益、满足群众体育健身需求方面日益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据不完全统计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0年底,我国体育场地已初步覆盖广大城乡,总量超过100万个。与2005年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相比,人均体育场地面积由1.03m2,上升至1.2m2,仍远低于日、韩等国家平均水平,不能满足群众快速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2]。据调查校园体育场地占全国体育场地总数的67.7%,但开放程度不高。历年来人们对于高校的关注仅限于教育事业的投资和人才的培养,认为高校就是学习知识的地方,往往忽视了对高校体育资源的有效利用。在科学统筹规划增加公共体育场地建设的同时,我们不难看到,短时间内迅速增加场地数量是不现实的,因此人们普遍将视线转向了高校的体育场馆设施。

1 开放高校体育场馆设施面临的主要困境

我国绝大多数居民的收入并不能达到每天到商业性、娱乐性或高档次的体育场馆进行消费的水平;商业性的健身俱乐部多以器械、跑步机等单项和个人类的锻炼方式为主,无法满足人们多样的、集体性项目的选择需求。

高校体育场馆作为社会体育的重要载体,能够较好的解决大多数公共体育场地设施不足的现状,但目前高校体育场馆设施开放存在一些困境,矛盾主要集中在“安全”、“管理”、“损耗”等方面。

1.1 安全方面

1.1.1 高校场馆对外开放,校园师生的人身安全无法得到保证

一旦高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大量的社会流动人员出入校园,会对学校的安全带来影响,尤其是目前校园伤害事故不断发生,使得校园安全问题上升到新的高度,对高校领导开放体育场馆的决策造成影响。同时,目前河南省高校在对外部车辆进入学校时,没有进行明确的审核及有关规定,虽然大学生与中小学相比,具有一较强的判断能力,但车辆穿梭于校园中,成为校园中的不定因素,一旦在校园内发生交通事故,都将造成无法挽回的局面。

1.1.2 在高校场馆运动过程中,锻炼者的意外伤害缺乏明确的责任划分

在参与健身的过程中,锻炼者由于缺乏必要的运动常识,面对突发状况缺乏应急处理的能力在激烈对抗运动时缺少自我保护的必要知识,对运动后的疲劳恢复重视不足等,造成锻炼者的运动损伤,甚至是骨折、心肌梗塞等情况。目前国家针对校外人员在校园内健身锻炼造成伤害缺少相关的责任界定及赔付标准,因此多数高校体育管理者为了避免麻烦、怕出现问题影响学校声誉,导致高校体育场馆对社会开放程度不高的不利现状。

1.2 管理方面

到目前为止,河南省尚未颁布有关高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有关的配套政策和实施策略。全国范围内也只有深圳市印发《深圳市学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管理规定》。高校管理部门由于在意识形态上存在差异,造成高校体育场馆对社会开放相对困难,管理相互推诿的局面。

参与体育运动的过程中带来场地器材的损耗,卫生保洁不到位等方面问题。场馆设施得不到及时维护,增加锻炼者在锻炼过程中人身伤害的可能性;据统计截止2011年我省累计培养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989人,人数远远不能满足对广大群众锻炼指导的需求,无法最大限度的监控参与者锻炼的全过程,对锻炼者进行合理有效的指导,减少锻炼者不必要的人身意外伤害。我省高校缺乏针对高校体育场馆开放时间、内容、人数等方面的统筹安排计划,未制定有关锻炼者在运动过程中的行为准则及规章制度,包括出入登记、活动记录、车辆停放的管理准则。

1.3 经费方面

高校体育场馆作为国家投资兴建的高校基础设施,国家财政对高校体育场馆的建设提供了专项的经费,但国家对场馆后续的维护、日常管理等方面的投入较少。高校室外体育场馆(如篮球场)维护和经营成本相对较低,而网球场、游泳池和部分天然草皮足球场作为相对较为缺乏的资源,需求比较旺盛,一旦对外开放,维护和经营成本较高。同时,高校各项经费是有计划预算的,有固定的投放渠道和支出比例,渴望通过高校的教育收入来弥补体育场馆维护成本是不现实的。因此高校体育场馆成为国家财政与高校经费支出之间的“真空地带”。体育场馆专项管理经费没有保障,体育设施的更新、维修、管理等费用便缺少资金来源,因此缺少专项经费成为制约高校体育场馆开放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

2 对策

2.1 把高校体育场馆的开放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用制度维护学校正常秩序

高校体育场馆的开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需要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多部门共同参与。高校各有关部门应转变思想,将高校体育场馆逐步向社会开放,满足群众的不断增长的锻炼需求。并通过立法完善制度,规范责任实施情况,保障高校体育场馆有序稳定的向社会开放。

2.2 高校体育场馆的开放要以保证学校正常秩序为前提

鼓励民间体育社团的产生,通过民间体育协会来对体育锻炼参与者进行身份审核,统一发放有效记录卡,督促参与者遵章守纪。通过民间体育协会与高校体育场馆长期签订场馆使用协议,在保证正常教学秩序的前提下,协商确定各个协会社团活动的时间及内容,保证体育场馆的高效资源配置。同时在高校园区规划上,尽可能设计出教学区、学生寝室与体育场馆的相对分离,最大程度上保证师生的安全;在外来车辆的使用与停放方面,应当合理统筹科学规划,限定汽车在校园内的最高时速、车辆指定的停放区域等,避免意外冲突的发生。

2.3 培养社区体育指导志愿者减少意外运动伤害,政府设立专项资金为高校分担风险

省(市)体育局牵头开设社区体育指导员培训班,委托高校体育院(系)开设体育专业学生社区体育指导技能培训班,增加社区体育指导员数量。各高校体育院(系)定期选派优秀体育指导志愿者到省(市)体育局接受当前最先进的理论知识及实践技能,优秀体育指导志愿者再将接受到的先进经验分享给其他优秀志愿者,不断提高社区指导志愿者队伍的业务技能。在群众参与体育锻炼时,社区体育志愿者提供必要的运动健身指导,宣讲科学健身知识,减少不必要的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此外高校所在辖区的政府职能部门应设立专项资金,加上民间社团向协会成员收取的少量会费一起向保险公司投保并签订相关的合同,为高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时的参与者提供专项保单,一旦参与者在高校场馆锻炼期间发生意外伤害事故,根据特定情况,结合既定的合同要求划分责任范围,由保险公司支付相应比例的赔偿,在一定程度上为学校分担责任风险。

2.4 采取多元化融资手段,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

在现行制度下,各级地方政府、体育局仍是体育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主体,因此职能部门应切实履行基本职能,加大资金投入确保供给,并在税收、水电等方面提供政策优惠。每年省市体育局将归留的体育彩票公益金,向高校体育场馆作出相应的经济补贴,保证群众健身需求得到满足。一些器材老化较快的体育场馆设施,政府可以为开放的高校免费添置和补给一些相应的体育器材,或向有关部门批准,依据《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等相关规定适当收取服务费用。同时,鼓励社会民间机构对高校提供赞助或公益金,多渠道保证高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的正常进行。

此外,各高校也可以在保障体育设施运行所需经费的同时,应当建立严格、有效的监督管理制度,每年定期由政府相关审计部门对高校体育经费进行审计,确保专款专用,保证有经费为设施的改善提供资金保障,在“开源”的同时做到必要的“节流”。

[1]王菁.发达国家学校体育场地设施管理现状及对我国的启示[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2,29(1):43-46.

[2]王德喜,杨磊,张凤丽.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开放学校体育场馆的困惑与思考[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35(10):82-84.

[3]杨振,李艳翎.我国高校体育场馆对社会开放的困境与优化策略[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36(1):91-96.

猜你喜欢
锻炼者体育场地体育场馆
高校体育场馆管理模式研究
政府购买体育场馆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与化解策略
关于赛艇训练中的有氧训练探究
2020年《体育教学》“场地器材”栏目选题
太极拳运动对提升锻炼者静态平衡能力的研究
健身俱乐部开展健身操课的影响因素分析
——以平顶山市健身俱乐部为例
每天慢跑可延缓细胞衰老
体育场地投资结构、运营模式的特征及影响因素
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推进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
体育场馆经营现状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