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旻 陈冬
(重庆文理学院体育学院 重庆 永川 402160)
《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中规定:“国家鼓励支持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的发掘、整理和提高。”民族传统体育进学校对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的传承发掘和整理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民族传统体育进校必将引起高校体育学科的变化,而这些变化又必然反映到课程、教材、师资及配套的硬件设施等方面,这些方面是否符合民族传统体育的专业要求就从根本上制约着其在高校的实施。因此,我们有必要研究当前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根源,寻求完善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发展的途径和方法。
随着科学技术时代的到来以及西方文化的传播,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对于传统文化、风俗习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的观念逐渐淡薄。2004年中国正式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并出台一系列法规,对武术、功夫、抖空竹等多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行保护。然而一种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传承人的存在必不可少。就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而言,他们不仅可以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承接起来不致失传,而且可以在一代一代人的薪火相传中规范活动形式,使该项目能够不改变其原始状态传承下去。民族传统体育进高校,正是以高校教育的形式培养一代传承新人,使他们具有专门的知识与高超的技能,这是保护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举措。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闲暇时间的增多,以及工作身心压力的增大,健身便成了人们追求身体康健的重要途径。国务院颁布《全民健身条例》,并两次印发关于《全民健身计划》的通知,《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明确规定要“挖掘和整理我国传统体育医疗、保健、康复等方面的宝贵遗产,发展民族、民间传统体育,并在民族地区广泛开展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为主的体育健身活动。切实加强青少年体育,定期组织举办大中学生运动会,民祝传统体育运会”等。民族传统体育进高校,可以与高校形成优势互补,为高校周边居民健身锻炼提供专用场地;可以培养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员,开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下乡活动,指导居民的健身锻炼;可以推动大学生身体健康教育并激发参加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兴趣和热情,是执行《全民健身计划》的必然要求。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具备源于生产生活,与少数民族地区的民风息息相关,不同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闪现着不同的教育之光。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一种融竞技、娱乐、健身于一体的优秀传统体育资源,在人民欢歌活动中发挥着道德教育、审美教育和智育等的功能。比如朝鲜族传统体育项目教育大学生“以孝为本”的儒家道德观念以及互助、互爱、互敬的传统美德;[1]黔西北苗族传统项目“上刀梯”培养和强化大学生的勇攀高峰,无畏艰难的精神;妈祖文化传递的和平友爱精神;板鞋竞速项目传递的团队合作精神等。将这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引进高校课程不仅有利于培养相关方面的体育人才,更能对大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道德教育和审美教育等。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指出,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对外文化交流,广泛参与世界文明对话,促进文化相互借鉴,增强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感召力和影响力。[2]在全球化发展的进程中,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和发展应该以全球化为视野,借全球化的契机,保持开放的态势,将我国传统体育文化朴实和特有的品性与西方体育文化精华相结合,传统性与现代性相结合,全方位多角度的审视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拓展其传承空间和现代发展。民族传统体育进高校,可以逐步唤醒民众的文化自主意识和文化尊严,维系中华民族传统的优秀文化,使大学受到全球化和城市化冲击的文化空间得以恢复,实现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从“田间地头”到国际舞台的跨越。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基础,课程设置是否合理规范,直接关系着具体学科的发展前途和受欢迎程度。目前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设置不够规范:全国十几所开设以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为主的体育课程的高校,其课程设置专业课的居多,开设公选课的较少,几所开设公选课的学校,其公选课项目较少,学生可选择性狭窄。教材方面,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教材却偏重竞技性和知识性,忽略传统性和民族性体育教材。究其原因,大致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建于高校为升本建院盲目增加专业之际,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未进行很好的规划;第二,2008年奥运会北京召开,金牌效应使高校更注重竞技体育训练;第三,民族传统体育教育教材相对匮乏,没有对口合适的教材可选。上述原因导致的民族传统体育进高校的课程教材问题,将进一步影响学生对本专业的兴趣不高课程教学评价较低的现象。
教师是学校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教师的知识结构、技能水平及人格品质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起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教师大都是其他专业转型过来的教师,并非“科班”出身,专业教师资源相对短缺。同时,部分非科班出身教师队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了解不够深入,对其项目训练针对性不强,专业素养教学水平参差不齐。原因在于,民族传统体育学科本身就属于一门新兴学科,其硕士、博士点较少,培养方式不够完善,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生综合素质较低,[3]且毕业生由于就业问题或长期发展困境,真正长期从事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的人数甚少,民族传统体育教师资源流失严重,师资短缺。另外,优秀艺人是民族传统体育传承的活的载体,但由于现代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改变,在老一辈优秀民族传统体育传承者相继退休或去世的同时,新一代的文化传承者并未跟进,这对于培养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教师及提高教师专业水平有巨大的制约作用。
根据全国第五次体育场地普查规定,体育场地指专门用于体育训练、比赛和健身活动,有专人管理和一定投资的公益性和经营性体育建筑设施,是进行体育锻炼、体育教学、运动训练、体育竞赛和开展社会体育文化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4]但是用于民族传统体育的场所却少之又少,而且,多数高校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器材设施建设力度不够,已渐渐形成不足态势,这种场地设施条件的限制大大影响了民族传统体育的正常开展。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有二,一是高校增加专业,扩招学生,体育专业人数大幅激增,使人均占有面积大大降低,教学训练场地空前紧张:二是由于民族传统体育的地域性和民族性,其使用器械及实施使用率低于篮球足球等工具,投资大,利用率低则学校购置数量少,造成器材设施相对不足。
现有的民族传统体育类教材除各民族项目规则及介绍外,能投入高校体育教学中使用的寥寥无几。针对课程设置不规范,教材选择欠合理的情况,高校应该结合本省、市、校的具体情况,自主开发校本课程,编写适合本地区的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教材。在课程设置上,除了必要的专业课课程外,应充分考虑学生的现有基础和兴趣,注重公共选修课程的学习。在教材的编写上,体育理论专家应联合广泛涉及诸多学术领域专家联合编写,如传统哲学、医学、美学、兵学、养生学,以及历史学、文化学、民俗学、社会学等,按照统一的教育目标和教学计划,将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规范化整理。教材的选编要体现时代性与民族性、健康性与娱乐性、科学性与实用性。教学内容应是易于大部分学生掌握的民族传统体育的知识、技术和技能,以及课外体育活动便于参加的项目。同时应考虑到课程内容开设的条件是否符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师资力量,以及区域经济、环境条件等等。通过对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的行研究和总结,使民族传统体育教学更加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从而进一步推动高校民族传统体育运动的发展。[5]
高校体育教师既是教育教学的执行者,同时也是体制规范化、系统化、理论化的学者。高校应该对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放低门槛,给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传习者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有意识地完善现有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内涵,培养掌握多种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知识、技术、技能的专门人才。高校体育教师则应不断加强专业知识、专业技术、专业技能的学习,同时,也要重视教育思想和理论的更新,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学校应加强师资队伍的管理,坚持做好体育教师的在岗培训和短期进修工作,提高教师对民族传统体育的认识,改进民族传统体育的教学方法。按照专业发展和课程设置要求,开展多渠道、多形式的在岗学习和培训,重视民族体育科研方面的工作,举办各种民族体育活动与研讨会,进行广泛的学术交流,丰富体育教师的民族体育知识,不断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实现数量和质量的协调发展和提高。[6]
场地器材设施是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及活动的硬件基础,场地器材的多少及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的发展。高校应该考虑学校体育教育规律,青少年学生年龄、体力、素质、健身的时间需要的基础上,自力更生,灵活改制器械的规格,研制出便于搬运、易于制作、一材多用的专门教学器具,同时积极争取国家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保护和传承发展的扶持与倾斜政策,增加学校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资金的数额,建立和添置一批经济实用的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活动的场地和器材设施,以满足高校民族传统体育的教学、训练与竞赛。
只有足够的场地,合适的器材设施做硬件保障,才能更好的理论联系实际,将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相结合,促进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与发展。
民族传统体育是我国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传统体育进高校,通过高校教育的形式,将地域特点与本民族体育项目相结合开发校本课程,经教师培训、在岗学习等提高师资专业水平,经费支持保障场地设施建设,不仅能够为民族传统体育培养优秀活体继承人,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还能增强人民的体质,丰富校园文化,从而促进民族传统体育的健康正态发展。
[1]陈立华.朝鲜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人类学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1,2:131.
[2]苏红燕.在国际文化交流中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J].理论学习,2012.
[3]闫玉峰.提升文化软实力视域下民族传统体育产业的发展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8:43.
[4]闫学荣.重庆市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现状研究[D].西南大学,2007.
[5]方程.论陕西省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1,26:139.
[6]郑大明.东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开发和应用[J].教育探索,2011,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