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葛军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袁灶初级中学 江苏南通 226300)
学校体育教学有着多重意义,它不仅造就了学生强健的体格、丰富了学生学习生活,而且也为学校学科体系的健全与发展提供了支撑。诚然,体育作为独立存在的课程有其内部发展规律,因此,我们除了必须正确认识体育教学的基本功能和作用之外,还应该反思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体育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体育课程地位愈加凸显,但是体育课程并没有完全摆脱文化课程附属的事实,人们对于体育课普遍存在着两种片面认识:第一,体育课是学生文化课休闲大餐。在许多学生眼中,体育课就是玩耍,更有甚者则产生了体育课可有可无的思想。事实上,某些教学弊端直接导致了学生对体育课的偏颇认识,包括课堂教学内容枯燥、方法老套,忽视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内在需求,从而无法培养起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松散的课堂教学目标、单一的教学模式使得体育教学很难真正反映学生真实学习情况,从而导致教学质量一直处于低位徘徊状态。第二,体育学习中过重的负担。学生对于体育课的感受可谓不堪负重,教师给予学生太大的运动量,高强度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敬而远之,加之学生缺乏必要的自由活动机会,他们在教师束缚和严格要求下,对体育课产生了消极认识,学生逃课现象屡见不鲜。诚然,体育课程是一门没有选项的必修课程,它和其它文化课程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一方面,新课程背景下体育教学从传统教学模式向新课程教学模式转变需要教师首先树立正确的课程观,包括实现体育教学价值从无足轻重到不可或缺的认识;包括从一味运动技能教学到学生学习热情激发的转变;包括从唯课堂教学论到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认识等,力争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喜欢体育而讨厌体育课的问题。教师只有树立了正确的体育课程观才能发挥体育教学在学校课程教学中应有的地位和作用;另一方面,体育课程生动诠释了体育教学的任务和目标,确定了体育教学的性质,丰富了体育教学的内涵。教师要从体育教学对学生身体素质重要性认识的角度出发,向学生宣讲体育课程的基本价值和体育活动所带来的愉悦,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体育和体育课程,并把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终身锻炼意识作为教学的首要指导思想。
文本对于各学科教学作用毋庸置疑,体育教学中文本的重要性也不例外。但是,体育教学实践表明,文本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功能、体现其应有的价值,文本边缘化趋势十分明显,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教师经验主义取代文本使用。反思体育教学现状,“经验沿袭式”教学方式充斥着体育课堂,教师对文本必要的研究与应有的思考明显不够,片面认为体育以身体练习为特征,从而产生了文本对于体育教学可有可无的错误认识,教师课堂更多的教育教学方式主要来自于过往的经验,体育教学缺乏层次感、系统性。其次,校本课程的开发与使用滞后。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利用在很多教师眼中微不足道,造成学校体育教学缺乏个性,尤其无法体现学校体育教学的特色。事实上,新课程背景下,文本所蕴涵的教学理念与过去相比有了很大的变化,教师经验主义教学方式不仅无法满足课程改革的需要,而且在某种意义上还阻碍了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诚然,体育教学不仅存在着新旧知识体系的差异,而且同一文本内容在相异课时中对于重复练习的难度和要求也不尽相同,所以树立新型文本观对于指导课堂教学、推动课程改革有着毋庸置疑的重要意义,因此,一方面,我们教师应该树立新型文本观,即体育教学中的诸多知识传授需要以文本为载体而进行,离开了它体育教学可谓无源之水;另一方面,我们要加强体育校本教材的开发与利用,突出学校办学特色,并秉持校本教材建设只有迎合学生需要、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才能发挥其在体育教学中应有指导作用的思想,同时,校本教材的建设还要从学生学习兴趣入手,防止其成为体育统编教材在教学内容上的重复,避免其成为学生学习的负担,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校本教材的可读性,从而吸引学生阅读兴趣。
体育器材是体育教学不可或缺的物质形态,它兼具着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教具及工具双重属性。如果说学校现有体育器材结构设计瑕疵是学校和教师无力改变的事实,那么师生对所购置的体育器材如何使用和保养则是一个值得深刻思考的问题。目前,学校体育器材使用现状可作如下概括:一方面,学校体育器材短缺的瓶颈依然存在,这对于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但是学校现有露天器材缺乏应有保养问题仍然突出,小到体育器材由于无人管理而长年雨淋风化,表面涂层不断剥落;大到体育器材由于零部件掉落、松垮,造成学生使用时安全隐患问题比比皆是;另一方面,随着学校整合而带来布局调整的实际,学校必然会经历体育器材短缺及运动场地制约的阵痛,正常的体育教学和学生活动都将因此受到影响。在办学经费短缺的实际情况下,学校难以拿出充足的资金购买教学器材,已有器材维修费用也势必捉襟见肘。虽然体育器材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对体育教学产生着负面影响,但是,广大教师必须对现有体育器材做到“物尽其用”。诚然,体育器材是教师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资源,教师要自觉抵制器材借用麻烦,索性不用的思想,而要结合课堂教学实际,实现体育教学与器材辅助同步跟进的教学理念,尤其要善于通过体育器材设计形象生动的体育教学形式,调动学生参与热情;教师还要配合学校做好体育器材定期检查和登记工作,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处理,保证不因体育器材问题导致教学的耽搁;教师也要结合平时体育教学对学生进行爱护体育器材和设施的教育,学生所借用体育器材只能在校园范围内使用,不得外带,同时教师要跟踪外借器材的使用情况,做到及时收发,对于任何损害情形要运用赔偿机制,从而帮助学生树立爱护器材的思想。
科学教学评价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还可以激发学生积极学习情感,拉近师生距离。体育教学评价是体育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有效评价,教师不但可以及时了解学生体育学习情况,还能够发现体育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有针对性提出改进方案。现阶段而言,体育教学存在的评价问题可以进行如下概括,第一,教师往往重视学习结果评价,忽视对学生平时学习状态、学习方法等方面的关注,即只重视结果评价,忽视过程评价,这种偏颇式评价方式容易使平时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学生缺少必要的心理满足感,从而打击他们的学习热情;教师对于虽然经过努力,而学习成绩缓慢进步学生的忽视同样容易使他们再次丧失学习信心。第二,体育教学中,只有教师评价,鲜有学生自我评价及学生相互评价情形比比皆是。我们知道,教师单独评价有时难免出现“一叶遮目不见泰山”情形,这种情况下教师往往以自己个人喜好或者个人表面认知方式对学生进行不完全切合实际的评价,容易导致师生关系对立。第三,竞技体育思想对教师评价的干扰客观存在,这种情形下,教师更多重视对学生运动能力的评价,忽视了体育教学其它方面的重要职能,诸如学生行为习惯及体育修养、体育态度、合作精神等几个方面。毋庸置疑,终结性评价是体育教学的重要手段,扮演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其片面性及局限性毋庸置疑,因此,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基本思想,即既重视终结性评价,又重视过程性评价,尤其要发挥过程评价的监督、激励作用,规范学生学习行为、挖掘学生学习潜能。同时,教师还需要积极探索多元评价机制,发挥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教师要明确平时体育教学与竞技体育的区别,避免过高评价目标打击学生学习热情,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评价体系客观、真实反映学生学习情况。
总之,基础教育体育新课程改革基于关注与尊重中学生身心需求提出了体育教学以人为本新理念,因此,体育教师应通过教学反思活动,自觉纠正不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教学行为,并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体育参与热情,加深学生课堂学习体验,真正将体育教学建立在学生兴趣基础之上,从而实现体育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1]涂丽娥.体育教学中的情感调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
[2]任芳,王宏革.多元智力理论对学生体育课学习评价的启示[J].科学大众,2006.
[3]韩洋.浅谈如何上好新课改下的体育课[J].硅谷,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