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华彬 曹西文
(南京工业大学体育部 江苏南京 210009)
大学体育垒球教学中激励艺术的运用与研究①
杭华彬 曹西文
(南京工业大学体育部 江苏南京 210009)
垒球运动最早由西方传入中国,在中国已有100多年的发展历史,但由于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原因,发展较为缓慢,大部分高校虽开设垒球课程,但校园普及率以及学生的认可程度并不高。激励艺术在现代管理学中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高校体育垒球教学中急需建立激励机制,调动学生积极性,实现垒球运动在中国的普及和推广。
激励艺术 垒球教学 大学
“激励”一词,首先是在心理学中被提出的。一切内心要争取的条件、希望、愿望、动力都构成了对人的激励——它是人类活动的一种内心状态(Berelson,Steiner)。后来被逐渐引入管理领域和人力资源领域,在管理领域主要是指通过各种方式去激发员工的工作动机,也就是说,通过各种手段去提升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何更好的实现组织的目标;人力资源开发的最高层次目标是在工作上如何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激发全体员工的创造力。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激励艺术的运用的好也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特别是对于一些非奥运项目的教学尤其重要。
垒球运动最早起源于美国,兼具趣味性、游戏性、军事性、竞争性、智慧性等特点,是一项智力型的体育运动,在日本、美国以及加拿大的青少年以打棒垒球来展示自己良好的身体综合素质,书包中的手套和球棒饰物是他们引以自豪的标志。随着北京奥运会的巨大成功,中国已成功迈入体育大国的行列,体育项目与教育也基本与国际接轨,垒球项目从2008年以后就脱离了奥运大家庭,成为了非奥运会项目,虽然我国的女垒具有国际一流水平,但由于普及率低、少为人知等原因,出现了青黄不接、后继无人的困境,引起了体育界和教育界的重视。结合垒球运动对运动员在速度、力量、耐力、灵敏度以及柔韧度等方面的要求和最重要的智力性因素,所以应该依托高校丰富的资源和人才优势,努力在高校开展垒球运动是目前最为有效的方式和有效途径。
目前,高校的体育设备和基础设施较过去相比在数量、质量以及档次上均有大幅提高,但是教师受教学能力以及教学方法的限制,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引发学生学习动机方面仍存在着一定问题,因此我们在大学体育垒球教学中引入激励艺术,以期完善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让非奥运项目得到学生的认同和喜欢,所以在教学中适当的运用激励,也是非常值得大家期待的,也是希望在激励艺术的教学情况下,让越来越多的同学真正喜爱和参与到这个项目中来,也期待这个项目早日重返奥运的大家庭。
双因素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提出的,“个人在工作和学习的过程中感到满意和感到不满意的条件是不同的,前者叫作激励因素,主要是与工作或学习的内容本身联系在一起的,包括成就、责任以及个人成长等;而后者叫作保健因素,主要包括环境、条件、政策与待遇等”。激励效果要发生作用就必须有保健因素作为基础,真正其激励效果的是高层次的激励因素。激励因素在双因素理论里面占有很大的比重。
那么在学习垒球的技术过程中,每个学生在垒球动作学习过程中都力求获得成功、避免失败,希望自己尽量完美的完成动作,并且能够受到教师及同学的赞扬,垒球教学的成就激励模式就是充分运用这些因素进行垒球教学。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成绩变化根据以下三个方面加以解释,一是认识内驱力,在学习过程中这种内驱力多是对某些动作或者项目产生了兴趣,真正的去喜欢这个垒球项目,因而能很快地掌握,所以这种自我的认识内驱力在学习的过程中起到的作用也是非常明显的。二是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只有不断的提高垒球的技术动作,这样动作好了,技术提高了,也会得到大家的认可,所以在班里也能赢得地位。三是附属内驱力,认为把动作学好变可以得到老师的赏识。激励艺术运用的好,学生在上课过程中的课堂气氛也是非常活跃和主动的,上课过程中的也是乐于积极表现的,也能反馈给教师强有力的信心,这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在运用成就激励艺术时需要注意的问题有:第一,提供给每个学生创造成就的机会,无论是成绩较好的学生还是成绩略差的学生。使每个类型的学生都可以尝到实现成功时的喜悦,实现个体的自我满足。第二,成就激励艺术应该讲究公平原则。教师在评价和对待学生时应一视同仁、公平合理、奖罚分明。教师对于每个同学都应该是非常公平和公正的。第三,正确恰当的使用荣誉激励,倡导学生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以及进取心,这也是我们体育课程的目标,从而使学生不断的进步。
目标设定理论认为目标本身就具有激励作用,目标能把人的需要转变为动机,那么人有了需要就能使人们的行为朝着某个的方向努力,并将自己的行为结果与既定的目标相对照,及时不断的进行调整和修正,从而能实现自己的目标。据美国心理学家弗隆(V.H.Vr oom)的期望理论我们可知,人总是渴求一定的需要得到满足和一定的目标能够达到,这个目标对于激励一个人对我动机具有很大的影响,而目标价值(效价)和期望概率(期望值)的乘积决定这个激励力量的大小。所以可知,一个学生把某种教学目标的价值看的越大,那么能实现的几率也就越高,也就是说该目标的激发动机就越强烈,焕发的内部力量就越大。学生垒球课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本身的期望概率大的话,期望达到什么样的目的,期望自己在学习一年以后能变成什么样,这种内在条件能决定学生能学习到什么程度。能对学生产生激发力量的目标激励艺术,在大学体育垒球教学中有以下几种主要方式:一是素质目标激励,包括柔韧目标、力量目标、速度目标和灵敏目标等。每项素质目标应有具体内容、数量、考核标准。二是能力目标激励,包括运用专门术语讲解的能力目标、运用;教法能力目标、指挥;调动队伍能力目标、制定;编写文件能力目标、组织比赛与裁判工作能力目标。三是技术动作目标、单元动作目标,每个动作都有严格的规格要求,并有具体考核标准,这些目标对学生各方面会起整体激发作用。
实施目标激励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目标对学生是可望而又可及的。比如在考核目标中垒球掷远这个项目中,可模底测验一下,在我们制定及格或者优秀的标准时,得考虑大多数的学生,如果目标定的过高,经过努力也达到不了,就会使学生产生挫折感、失去信心,如果目标定的太低,无需耗费多少力量也能达到,则难以调动学生奋发的激情,不能起到推动和鞭策的作用。第二,目标激励要具有一定的层次性,比如将垒球传球技术动作目标分成几个步骤,每个步骤分成几个技术动作,每个动作分解成几个部分,小步子简单易行,能够提高学生的期望概率,在实行小步子的过程中,不断的鼓励和表扬也有利于动作的固定,同时小目标也便于通过信息反馈,检查落实,从而客观有效的定向控制,逐步将学生导向既定的总目标。第三,目标激励应具有充分的调适性,有的学生对某种目标的期望估计过高,结果出现伤害事故,而有的学生对某个动作目标的期望值估计过低,甚至怀疑自己是否能够完成这个动作,由于信心不足而产生畏惧情绪。在垒球测试中全垒跑的过程中,我们按照男女性别的不同定了不同的标准,因此,教师应对不同学生完成动作的要求有所不同。当然,教师也应注意不要让学生轻易地调整目标,频繁的变化,应相对稳定地维护目标的严肃性与公正性。
情感激励艺术是指教师用自己的信任、支持、尊重、关怀的情感和态度对学生进行激励的艺术。下面针对几个方面探讨一下大学体育垒球教学中的情感激励艺术:一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创造活跃的课堂氛围,促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使学生之间产生良好的情感并尊重学生,尽管他们在学习动作过程中有好坏之别,但是每个学生都有自尊,希望教师能够一视同仁的尊重他们,尤其是技术比较差的那些学生,如果他们的自尊得不到教师的保护,极有可能致使他们产生自暴自弃的状态,教师要把每一个学生看成自己的小孩,对于技术较差的学生,就是有一点小的进步,都要鼓励表扬,这样才能让他们学习的更快、更好。对于技术较好的学生,有了一定的进步以后,教师在表扬的同时,还应该让他们朝更高的目标去努力,这样兼顾了班级里面的两个极端,让每个人都有目标,每个人都会去努力的。二是教师的示范要具有感染性。在垒球教学中,学生直接感知的对象是教师,教师的情绪、心理品质及讲解、示范对学生情绪有极大的暗示性和感染力,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如教授一些较难的动作时,学生会产生恐惧心理,这时教师的示范动作如果很轻松优美、干净利落,可以消除学生紧张心理,激发学生跃跃欲试的积极情趣,使学生在知觉和意向中产生一种心理反射:欣赏—羡慕—向往—实践。情绪总是会传染的,当有好的情绪在学生中间的时候,那么成功离学生就会很近了。三是充当角色的激励。体育课应尽可能地应用竞赛和游戏的方式,在比赛中让每个同学体现自己的角色,发挥其团体精神,促进其情感的发泄和寄托,因此,参与者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获得最大的胜利,这种感觉不是任何课上能感觉得到的,所以角色的扮演能增加学生的责任感和活跃课堂的气氛。四是结合教材内容,采用适宜的教法,激发学生的情感。教师要紧密结合教材内容经常对学生施以增强学习动作兴趣的种种影响,以改变他们的情感特性。
(1)激励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在运用激励时,对每一个学生不要持有偏见,做到公正公平,只对事不对人,不管他是优秀的学生还是普通的学生,另外还要注意激励的时机和次数也要尽量的去调控,尽量的去考虑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2)激励要有具体的形式和目的。为什么要表扬,为什么要表扬这几个学生,这都是有目的的,这都是激励学生进步的有效手段。例如表扬学生在击球打棒练习时,就要明确指出学生哪些方面做得好,如挥棒的动作以及发力的顺序是否正确时。如果只是用“好”、“真棒”等来表扬学生,被表扬的学生和其他同学都不明白究竟好在哪里,应该指出被表扬同学哪个动作“好”,“棒”在哪个方面,让动作不好的同学能通过老师的讲解真正的能知道自己不好动作和优秀同学动作的差距在什么地方,去模仿和改正,这样才能在上课的教学过程中起到很好的作用。
除上述两种激励艺术外,还有其他众多激励艺术,这些激励艺术,常常是交叉运用的,由于每个学生的情况不同,教师应选择比较合理的激励艺术,并在垒球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掌握一定的体育运动知识与技术并形成相应的技能,实现战术训练与心理训练的相辅相成,促进垒球运动在我国的发展,让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和从事这项运动。
[1]刘绍岚.激励理论在高校图书馆管理中的运用[J].科技文献信息管理,2012(4).
[2]庞中.我国高校开展棒垒球运动的思考[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2(5).
[3]林国华.垒球运动员的心理训练[J].辽宁体育科技,2008.
[4]任运国.“多元切入”教学法在垒球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体育教育学,2012.
[5]田荣和.谈几种激励艺术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渤海大学学报,2005(4).
G848.2
A
2095-2813(2013)11(b)-0054-02
杭华彬(1978,1—),男,江苏溧阳人,南京工业大学体育部,讲师,大学本科,主要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