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学的跟贴批评

2013-08-15 00:54○贾
文艺论坛 2013年22期
关键词:文学评论阅读者写作者

○贾 柯

随着新媒体出现和消费时代的来临,网络文学成为新兴的文学样式,并且带动文学批评的新样式,其中,大众批评越来越成为一种具有影响力的批评样式。同样是基于作品阅读而产生的文学批评,目前网络文学批评话语的生成方式、内容组成、产生影响与长期文学史的批评话语有着迥异之处,正是这些异处,可以看出传媒技术、大众文化合流给文学本体及文学批评话语建构带来了一些新态势新气象。

其中,跟贴批评,是网络文学最常见的一种评论存在方式。

所谓跟贴评论,就是阅读者在一篇网络文学作品的页面之下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言论。跟贴言论也存在多种内容,正宗的跟贴评论是发表对所阅读网络作品的阅读评论,同时,也有一些与文章并无关联的其他内容也会处于跟贴的位置,在这里,所选取的跟贴是专指前者那种阅读评论。这种附着于网络文学作品之后的跟贴,目前,已经成为网络文学甚至网络文化当中相当丰富的一部分,它的自由、随性、即兴等等网络化特征使得它成为“一种独特的批评文体,虽然它没有获得学科建制和理论话语的支持,但是却显现出了巨大的话语力量和批评效果”。①

网络文学的跟贴评论,因为传媒提供的评论平台,参与阅读的受众群体等等因素,使得这种跟贴化的文学阅读评论明显地带有了一些网络文化的特征,这些特征有的与当前主流批评话语相异,有的又暗合了中国传统的批评方式,这也使得跟贴评论成为特别耐人寻味的一种文化现象。

一、即兴式的评论

阅后即评,这样的功能设置使得网络文学的阅读者往往愿意在阅读之后有的甚至不能阅读全文就开始立即留下自己的评论。这样的评论,或者离那种专业性的评论有所相距,但它的特点在于最大限度地保留了阅读者对文学作品的第一感受,这种感受是极其新鲜的,有着现场的体温与热度,也可以说近于对一篇文章一部作品的第一印象。也许,它在严密性逻辑性等专业批评所需具备的素养上有所缺乏,因此不能与专业化的文学评论完全并提,但是这种即兴式的留言评论,自有其生动敏锐,甚至不乏对作品一言概之的总体把握,或者别有趣味的风味评说。网络文学的读者评论读多了之后,自会深深感到那种网络体的鲜活味道。

由于阅读评论的设置没有任何文字门槛,除了网络管理规定不能涉及一些敏感的政治、暴力、色情等字眼之外,其他一概可以,少到一字不觉少,多过千言不为多,或者一字不发,在评论表情中选择一个或多个自己看中的表情作为评论也可以,再者,不留文字,仅留标点符号也算一个评论。因此,网络文学的读者评论部分会呈现出文字与式样的多样性,这与目前专业性的文学评论在范式体例语言表述上有着明显的区别,正是这些相异之处,可以见出网络评论之所以叫作网络评论的自身特征。

最简洁的一类网络评论如下:“好”“顶”“差”……

用最简单的一个‘好’字就可以构成了一次跟贴批评,但是它如果由众多的阅读者发出同样的喝彩声,就能给网络文学作者强有力的影响和支持。并且,网络评论与网络文学一样,都有着普遍的自发性与自由度,基本上都是五湖四海的人在网络背后表达着自已真实的看法,几乎消除了功利性,反而呈现出一种纯粹的品质。因此,尽管这样的评论简净到很难称之为文学评论,而它一二字背后的真实程度却是不必去置疑的。作者与广大读者之间往往就是最简单的阅读与被阅读的关系,大多数简明评论的阅读者也就是直接表达自己对文章的看法而已,除此再无别的心意。正是基于这种阅读的纯粹,而产生了评论的纯粹。由此,网络写作者对那些也许连真名都不知道的阅读者留下的好与不好的评说,往往格外入心在意。网络写作者痞子蔡、当年明月等等都曾表示自己对读者评论所感受到的冲击与鼓舞,甚至改变了自己最早文学创作的自娱自乐的态度与认识,将那些跟贴评论的读者视为了再创作的原动力。在这当中,不乏就是那些只留一个“好”字的阅读者给写作者的强有力支持。

这样的评论方式也不是在网络文学出现后才存在,只是专业性的评论话语注重逻辑体系式的论证,尤其西方理论进入到中国文学理论视野中更是如此,三段论式的批评方式似乎成为理论话语的范式与标准。回顾中国文学尤其小说出现之后,中国古典批评话语也是有着自身思维特征的,在明清小说的评点当中,李贽、金圣叹在对《水浒》的评点之中,最扼要之处,“有的是以一两个字来提示其思想意义或艺术特征,如‘画’‘妙’‘真’‘趣’‘如画’‘传神’‘奇文’‘活写’等等”②这样的字眼批在文旁,在评点作品所得的感悟之余,尽显阅读者一时激越的真性情,也构成了中国式评点的精彩与真趣。

网络评论这种表示支持欣赏或反对拍砖的声音一旦从数量上越滚越多的时候,就会营造出相当规模的阅读声势,以至如风暴袭卷,给一篇文章带来数量惊人的点击率,从而引发一篇文章一部小说有越来越多的阅读者进来阅读、关注、跟贴、收藏、转发。这些年网络文学中脱颖而出最终又进一步在主流出版物中获得肯定的一些网络作品,如《第一次亲密接触》《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 《明朝那些事儿》等等网络小说之所以引起了巨大的文学反响,读者评论之声功不可没。《第一次亲密接触》作者痞子蔡自己就曾说:“写这篇故事的过程中,曾经因为太累,没时间,而有中断的想法,但想到有越来越多的人期待这篇文章的继续,为了不让读者失望,只有硬着头皮写下去。”③他这种表述在那些有大量阅读者追随的畅销作品中很有代表性,其中,这种简单叫好的支持声音,和网络文章的顶起、转发、收藏姿势贡献出了很大的自发性宣传与传播的力量。

网络写作者与主流文学平台的写作者在对待阅读与评论的心态上也会有相应的区别,尽管几乎所有的写作者都在意读者的接受与反应,但主流文学的写作者往往更在意专业评论者的阅读声音。因为,如果自己的文学作品在专业评论家那里获得有说服力的评论,似乎更能证明自己的文学创作在文坛领域内的价值。读者的数量虽然可以反映出作品是否在受众中受青睐,但读者毕竟层次不一,对文学本体的认识也难成体系。在主流文学的平台上,一部作品问世之后相应刊登出来的文学评论,几乎完全是来自文学评论家们的声音,也就是所谓专业的文学评论。事实上,广大读者的声音,被排斥在文学评论框架之外,星星点点地散在原先阅读的场域,或者以信件等等个人的方式传递给写作者。评论家的文字声音,一向是一部作品批评史上的正道,甚至唯一具有话语权威性的文学评论,这种专业的声音在体制内的文学领域,对写作者,对文学价值的评定,对其他阅读的导向都一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种现象到了以网络传媒为平台的网络文学时代,开始遭遇到了话语权的撼动与颠覆。

与传统文学的阅读评论不同的是,网络文学阅读数量引发的点击率与阅读者简明的立场态度在一篇文章一部作品的生成、发展、传播的命运上开始起到了越来越大的作用。也就是说,当曾经身处文学评论边缘状态的阅读者人数众、声音大的情况下,这种边缘状态开始发生了从量变到质变的革命性反拨。大众文化的时代背景下,这种散而多的读者声音决定了一个写作者一部作品的前途命运,而专业性的评论因之显得小众化了,反而被新的文化从中心位置给无形中调整了位置,成为名义上的权威,事实上的边缘者了。

网络文学以至网络文化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化存在,有着一些相对于过去的传统而言令人耳目一新的地方,就即兴式的简洁评论而言,如果说一两个字是简极之语,那么,网络表情的使用,则充分彰显了网络文学作为一席大众文化运生之地的标识与特征。

网络表情,则是指一些简单的动漫风格的小图片,每一个小图片也配有一定的表情文字,代表着阅读者阅读文章后的心情与态度。总体而言,林林总总的表情图片或简美,或幽默,或可爱,大致可分为三类情绪:赞美,中性,反对。

这种干脆没有文字,仅插入一个或多个表情的读者评论,在网络文学身后所附着的各类评论当中也是相当显眼的一种,它的无字化表情可以说是风行于网络文化的一道标签。总之,阅读者用表情图片时,会根据自己阅读的内心情绪和相应态度来作出选择,每一种表情也是用形象生动的方式表达出了阅读者的喜恶爱憎,虽不着一字,但图画直观的方式也可尽得评论的风流。

二、散点式的印象评论

网络文学的读者评论当中,另一种给人留下鲜明印象的方式是一些三句两句式的妙评,这种评论表现为直觉的体悟,第一观感的沉淀,有的是对文章的某一段某一句甚至某一字词引发了共鸣。因此,牵引出自己的一点两点火花式的文字所悟,有若雪泥鸿爪;有的是在通览了全篇之后,一时之间涌上的总体感受,类似于中国思维的整体观照。好的印象式批评,让人读之会感到锦上生花,在网络原作的基础上再生发出了别样的绚丽,简要,而不失精当,甚至还会充满智趣,不是对作者亦步亦趋的点头或摇头,而更似一种高山流水似的知音鸣响,或是对文本高屋建瓴的囊括与注解。

——历史早就应该这样说,太有趣了。感觉朱元璋跟身边的兄弟似的,特别能理解他。

——“读,是一种信仰,我读,是一种习惯。”所以,我选择,我读。

——想起一句话:一个人的心灵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深以为然。

——一个诗人只能引起一部分人的悲喜,一个思想者,能引导全社会的思维。

以上这些是一些网络文学的印象式评论,从中可见富有个性风格的印象式评论众多,以感性体悟为主,往往并不是阅读之后凝神的深思熟虑,再费以时日苦心垂炼出的意旨明要、层次分明、论述严密的研究性质的文学评论,而是有感而发脱口而出的第一阅读反应。性急的阅读者有时甚至不待读完全篇,只拈出一个题目,当中的一个句子,或是文章结尾来复制进评论位置,再辅以三两句自己由此而形成的心得,就象对联的上联出来,对出下联一样,就完成了一次对文章的评论。这种点线式的简评类似于中国传统小说的那种字里行间的眉批,体现阅读者走字文中,所到之处,若经过引发自己感触之处,就歇一下脚,在其旁注下自己的零星见解。这种散点式的批注,或许,并不关文章全局,难以作到整体统摄,但对文章的精彩之处却是做到了及时的捕捉与把握,在思维上呈现出阅读稍纵即逝的灵光。这种边走边评式的瞬间闪点式的感悟,在明清小说的体悟式评论当中早有范本,金圣叹在阅读《水浒》,袁无涯刻本《出像评点忠义水浒全传》卷首《发凡》中有言:“今于一部之旨趣,一回之警策,一句一字之精神,无不拈出,使人知此为稗家史笔,有关世道,有益于文章。”也是类似的评点方式,即读到一处,一时一地悟出文章的笔力、人物、情节、内容的特色与风格,就一言概之在旁,如同拾下一颗珠子,而一路所记所拾,联成一片,加以首尾涵盖,也就是整体的作品评论了。这种由点及线,由线化面的的体悟式批评,倒是中国文学尤其中国古典小说一直以来最重要的批评方式,这与中国思维的重体悟、直感,而轻逻辑、实证的传统有直接的关联。

网络文学的评论,主要由层次各异的网络阅读者完成,这些阅读者的评论呈现出了自己直接的观感与印象,在范式体例上极为随意自由,信笔而提,信笔而落,跟当前主流文学的研究式评论形成了很大的反差,其中最大的在于重直觉体悟而轻逻辑论证,这在无形当中暗合了中国传统小说的点评方式。

这种散点式的评论,因为受众多,传播速度快与面积广,对那种专业性研究评论存在构成了补充,甚至形成了冲击,使得网络读者式的评论与专业性评论两者之间呈现出了某种失衡,如同网络文学受到主流文学的关注一样,也开始受到一些专业评论者的关注。新批评理论的创立者之一瑞恰兹就曾对批评过度理论化有过明确的质疑与警惕,他表示对“没完没了莫名其妙的言论,不计其数的教条框框,无所不有的偏见和奇思怪论,滔滔不绝的悬虚之谈”怀有忠告,而视与之相对的“些许名副其实的思辩,一鳞半爪的灵感,启发人意的点拨和浮光掠影的管见,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诸如此类的东西构成了现有的批评”。④瑞恰兹作为专业的文学评论家对文学理论界出现的一些术语泛滥、长篇空谈、缺乏实感等弊端把了脉号了诊,他所指引的那种“现有的批评”具有的特点,如那些灵光一闪的真实评点,是更富有生命力,更与文本相得益彰的一种新批评的方向所在。

三、简短的整体性评论

除了闪点式的一时一地的评论,简短的整体批评也是当前网络文学的一种面貌。有的读者在阅读了全篇或整部作品之后,形成了对文章的整体认识,最后化为三言两语,从文体风格、文章内容、精神向度、审美价值等方面给予简明扼要又是全方位的阅后评说,往往对作品画出点睛之笔,有以一概全的评论功效。以下的一些网络评论,就有整体观照的风貌与气象:

——简洁却不失力度,一言以概之:字字珠矶!我想,看文看得多的人,都有些审美疲劳,何况对我们这些行走生活忙于生计的人来说,心灵麻木,面孔僵硬,要感动一下实在很难……唯一能让我们不经意动容的,是凡尘俗世中尚不能泯灭的一点童真,是庸庸碌碌中尚不能放弃的一丝执着,……就喜欢这种直指人心,不罗嗦,不废话的一针见血,多爽快!

这种精当的点评是网络文学评论当中一道鲜明而亮丽的风景线,像通透的光照,把整篇或整部作品的要义点拨得透明显要,甚至有可能成为一篇文章一部作品之上再创出的精神核心。就像出版社给书籍所作的简要书封一样,一句两句恰当的评语会有神奇的力量,成为很多读者购买阅读一本书籍的最初动因,是作者、作品、其他读者求之不得的导航之声。

林林总总的网络评论众多,构成了与网络文学并存的新文学景观。“这些语言片断虽然不成体系,无法入评论家的法眼,但是却显得真挚和诚实,我们无法把这样的‘跟贴’话语排除在文学批评话语的范围之外。我们不能把文学批评只同评论家的语言划等号,就如同我们不能使文学创作的权力专属作家一样。”⑤平视它,不妨视之为新传媒下新文学的文学评论的延展与建构,这种网络评论话语的建构中,有对传统评点思维方式的延伸,也有当下大众文化的新批评话语建构,不同的批评话语并存、互补、对话,当是主流批评与网络评论之间良性的体认、注解和对视。

网络文学问世以来,一些专业作家与专业评论家作为有所触网的阅读者,也纷纷发表了自己的阅读感言,有持开明立场的,有保持谨慎观望的,当然,也不乏激烈反对的声音。因此,是否需要重新建立新的衡量标准,是文学评论接下来应当做的工作。专业作家与评论家们在谈及对网络文学的价值标准重构问题时,其实已经在自发地隐含了文学评论需要与时俱进。随着新的文学现象引发的新的文学时代的来临,而相应地对传统的主流文学评论体系作出调整,甚至因新文学而重建新批评。这些来自专业内部的声音可以视为对网络文学和网络评论以至整个网络文化的一种前瞻性的呼应,可以在当下不断演进的网络文学现象当中,得到不断地应证。

注释:

①⑤于洋、汤爱丽、李俊:《文学网景——网络文学的自由境界》,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第175页、第172页。

②张少康、刘三富:《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史(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27页。

③青年作家·网络文学杂志,2001年第4期。

④ [英]A·瑞恰兹:《文学文学批评原理》,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1页。

猜你喜欢
文学评论阅读者写作者
白马
给初学写作者的意见
为什么有些人能成为终身阅读者
阅读者
新文学评论
新文学评论
镜头中的阅读者
写作
浅谈日语文学的创作背景对当今阅读者的影响
Mother—Daughter Relation in the Joy Luck Clu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