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照复杂微妙的精神世界——茨威格几篇爱情类型小说浅析

2013-08-15 00:42徐少华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山西临汾041000
名作欣赏 2013年21期
关键词:茨威格少女年轻人

⊙徐少华[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山西 临汾 041000]

斯蒂芬·茨威格是奥地利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也是20世纪心理现实主义的文学大师。他的作品中最为人称道的是描写人物心理的一批中短篇小说,如《感觉的混乱》《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象棋的故事》《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等。这些作品擅长细致的性格刻画,以及对奇特命运下个人遭遇和心灵热情的描摹,在世界范围都有着经久不衰的魅力,因此茨威格被公认为世界上最杰出的中短篇小说家之一,被称为“打开了弗洛伊德危险闸门的心灵猎手”。下面笔者主要以茨威格的三篇代表作《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夏日小故事》《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为例,来对这些爱情类型的小说的深层意义进行分析,阐述笔者自己对茨威格小说的一些思考和看法。

一、事件过程透视

短篇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为茨威格的代表作之一。在这篇小说中,一位青年作家在四十一岁生日当天收到一封没有署名和地址的信。是一个临死的女人,在信中讲述了一个刻骨铭心的爱情故事,而故事的男主人公,也就是收信的这个男人对此一无所知。故事始自十八年前她初遇男人的刹那,当时她还是个孩子。之后经历了少女的痴迷、青春的激情,甚而流落风尘,但未曾改变对男人的爱,直至临死前才决定告白。在笔者看来,少女的爱是一种畸形的爱,源于孤独空虚之后的强烈的补偿心理。而这种爱之所以不能自拔,是因为这种刺激得来的感觉本就鲜明深刻,而且少女的虚荣心在之后得不到满足,距离永在便诱惑永在。多年来她一直希望作家能够认出她,真正喜欢她,但每次与作家“主动”邂逅,这种愿望都无一例外地落空,这只能让她沉溺于这种游戏不能自拔,越是得不到的越想要。如果作家早点认出她,或许她便不会再保持那样激情持续的爱。而那位男作家,也是典型的喜新厌旧、一味贪欢享乐之徒,周围围着一大群女人,以至于与这位“陌生女人”相会数次却从来没有认出对方,这不能不说是他的可恨和悲哀。这样的作家,恐怕也是碌碌之徒,不能够取得什么巨大的文学成就。

而在《夏日小故事》中,表面上老人只是想导演一场戏,匿名给少女写情信,但潜意识里的真实目的正如“我”揭示的那样,青春的少女在老人的心中掀起一阵微澜。老人对少女有一种微妙隐秘的爱,所以当“我”把这背后的心理揭示出来后,老人异常的激动,予以否决。这也可以解释老人为什么故地重游。老人当然无法去追求少女,所以他才导演这出戏,已达到占有欲、控制欲的满足。这篇小说明显是为了揭示老人的一种潜意识心理。茨威格写这篇小说时还不到三十岁,却能将老人的心理描摹得如此精确传神,不能不让人佩服其出色的文学表现力。

《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也是茨威格的名作之一,是明显受到弗洛伊德学说影响的作品。在这篇小说中,一个英国老太太到摩洛哥旅游,发现一个赌输了钱想自杀的年轻人,出于好心就救了他,她试图通过自己来拯救这位沉迷于赌博的年轻人,甚至动了放弃一切与他远走高飞的念头。但是最后还是失败了。年轻人为了赌博最终放弃了自己的生命。实际上,在整个过程中,C太太确实在很大程度上出于救人的目的(当然,不排除有类似于爱的潜意识的作用),只是在后来,事情并没有像她预料的那样发展,因为年轻人的沮丧、冲动,C太太的救人心切,C太太高尚地献出了自己的身体。C太太以为此后年轻人终于可以脱离险境,平安返家,却不料年轻人竟又返回了赌场,并最终死亡,酿成悲剧。如果不是年轻人的赌博激情使然,能够听从C太太的劝告,这恐怕确实是一个助人为乐的故事。所以在这件事上,我们并没有理由责备C太太,正像小说中“我”为昂里哀特太太辩护的那样:“对我个人来说,理解别人远比审判别人更为快乐。”①当然,年轻人最终走向毁灭,C太太还是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的。她明知年轻人好赌,但在给他路费和钱财时,却没能理解年轻人反应异常的原因,反而误以为是年轻人羞于接受别人的帮助所致,让他写一个借据。实际上,嗜赌如狂的年轻人已不能再看到钱,但凡手中有钱,他便一定会不由自主再去赌博。原本年轻人可能平安返家,但在最后关头,C太太无意中“诱惑”了他,使他终于走向毁灭。

二、行为原因分析

对于《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从文本中进行钩沉分析,笔者认为造成少女“爱”上作家的可能原因有四个:(一)少女周围没有人关心她,她的内心世界是封闭的,而在她的视线中忽然出现了一个英俊有为的青年作家,自然会深深吸引她,因为她得不到作家的认同和爱恋,这种“暗恋”更加痴迷和不能自拔。(二)少女早年丧父,缺少一种父爱,所以造成她的一种“恋父情结”,对年长她好多岁的作家产生一种特殊亲切的感情。(三)少女当时正处于春心萌动的青春期,情窦初开,并无法清楚地辨别这是不是爱情,而盲目认定这就是爱情。(四)这种“爱”可能是出于误解。因为文中明确提到,少女误以为作家的笑只是针对她一个人的。“我以为,你的柔情蜜意只针对我,是给我一个人的。就在这一瞬间,我这个还没有成年的姑娘一下子就成长为一个女人,而这个女人从此永远属于你了。”②直到后来,少女才知道,作家对所有女人都投以那样迷人的笑,而那时,少女早已沉浸在这段爱情中无法自拔,故事的悲剧结局便不可避免了。

《夏日小故事》比较简单,无论是小说中“我”的解释,还是笔者上面所述,都能明显看出,逐渐平静成熟的老人在见到那位活泼少女后,潜意识里爱的冲动被唤醒,而同样因为意识对潜意识的抑制,以及意识里道德的作用,老人并没有做出过分荒谬的举动,而是通过写匿名信来实现自己欲望的一种满足。

《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C太太之所以会与年轻人形成某种微妙的关系,第一个主要原因是,C太太丈夫去世,儿子也已经长大,无所劳心,内心无聊,所以需要找点事做,来打发时光,来确认自己的力量与存在,就像《沉重的翅膀》里叶知秋在莫征长大后的心理一样。所以她才会去赌场看赌徒赌博,才会注意到那位年轻人并去帮助年轻人。第二个原因是,C太太出身于富有家庭,受到良好的教育,内心善良,所以才能感觉到那个青年发自内心的绝望,才会极力想去挽救那个青年,并尽力去做到,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诚如她自己所言:“助人心切热心过头”。第三个原因,“恋子”情结。C太太的儿子已经长大,不用她再去照顾,而在看到那个年轻人之后,她身上母性的光芒重新复苏,她渴望给自己的“孩子”以关怀。C太太在旅馆早上起来看年轻人的睡貌一节尤能体现这一点。实际上,年轻人在后来也可以说是以“母亲”来看待C太太的。第四个原因,大概便是某些前辈论者指出的那样,整个过程是C太太意识与潜意识的冲突过程。在开始,C太太确实迸发了某种情感的激情和冲动,只是到最后意识还是占了上风。而年轻人在赌博激情的驱使下,以及C太太无意的诱惑,最终踏上了不归路。

三、归纳和总结

通过上面的分析,不难发现这三篇都与爱情有关的小说存在着一些共通之处。

第一,这三篇故事的主人公都不是同一年龄段的人。大概正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彼此存在隔代的隔膜,也存在着交流和了解的欲望,并因此演绎出一段段曲折的故事。这可能是这些故事得以产生的重要原因。

第二,故事的主动行为者都是因为长久耽于某种环境,单调无聊,内心空虚,所以当生活偶然间闯入某种新奇,便深深抓住了他们的心。这可能也是原因之一。而且,这些原因得以为故事的发生充当客观依据,看似偏执怪异的行为实际上是有其源泉和必然性的。这也体现了茨威格的高妙之处。他深切入微的心理描写并非是空中楼阁,而是有现实基础的。作家在写作时充分注意到了这一点,将这些现实基础融入其中,予以揭示或留待让读者思考,显示了独特的匠心。

这两点,是笔者对于这三篇小说的一个总结,这个总结大概也适合于茨威格这一类型的关于爱情的心理小说。在这些小说中,茨威格以其独到的观察力和表现力,详细描写了某些人物在特定境遇下的心理,将人类复杂微妙的精神世界的一大部分揭示出来。无怪乎罗曼罗兰称之为“灵魂的猎者”,更有人赞叹道,茨威格“让读者瞥见人物灵魂深处最幽微最隐秘的角落,感觉到灵魂最精微的震颤”③。这恐怕不仅是他对于文学的重大贡献,也是对于整个人类在认识自身和世界的道路上所做的重大贡献。

①《永不安宁的心——茨威格中短篇小说集》,张玉书等译,华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352页,第11页。

②③ 张玉书:《茨威格评传》,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2页,第2页。

[1] 亢西民,李家宝主编.二十世纪西方文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茨威格少女年轻人
作家的办法
作家的办法
作家的办法
为什么年轻人一团建就想离职?
当代年轻人有多惜命
一击即中
承认吧,这就是暑假在家的你
当这届90后老了
年轻人如何理财
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