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翠云[暨南大学文学院, 广州 510632)]
作 者:庞翠云,暨南大学文学院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比较文学。
《10·1/2章世界史》(A History of the World in 101/2 Chapters)是英国当代作家朱利安·巴恩斯(Julian Barnes,1946—)的代表作品之一。这部作品从文本体裁类型定位到主旨表达等都存有争议,可以说是朱利安·巴恩斯被研究、被讨论得最多的作品。
朱利安·巴恩斯是英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曾入选“最佳英国青年小说家”,并于2011年凭借小说《终结的意义》(The Sense of an Ending)获得布克奖,评委盖比·伍德评价说:“受困于日常生活的悲剧如此感人、如此敏锐,人们只能几乎盲目地、以片断的形式面对,而这正是真正大师级小说的标志。”①
巴恩斯的创作以对历史、真实、真理和爱情的思考著称,这在《10·1/2章世界史》中表现得尤为明显。《10·1/2章世界史》共有十章故事和一章“插曲”(即所谓的“1/2章”),全书以文学的方式重述“历史”,从史书以外的“小人物”视角描绘正统史书之外的“历史”,是一部寓言式的“史书”。全书时序混乱、体例不一、风格各异,没有连贯的情节,每一章都可独立成篇,都有相对独立的主旨意蕴,所以整本书看起来更像是一部文集或一组拼贴画。
“情节统一性”是西方文学中一个比较有名的叙事概念,主要强调文学作品中所描述的情节或动作“要有完整性(complete)、整体性(whole)、统一性(unity)、一致性(one)”②。整一性表现为有一个完整的开头、中段、结尾,有一以贯之的情节。没有统一的故事情节的小说并不能否定其情节的整一性,所谓的“情节整一性”并非是要求文学作品只有一个情节,一般只是强调作品要有一个主要情节,其他次要情节为主要情节服务。
那么,小说《10·1/2章世界史》中是怎样保持情节整一性的呢?
《10·1/2章世界史》有一个贯穿全书的意象(或者称为“意象群”更为合适),即诺亚方舟及其变体。这一意象群就像一根绳子,将零散的文本串联起来,从而保持情节的整一性。
第一章里面的“诺亚方舟”是诺亚及其家人逃生的工具,也是“偷渡客”木蠹得以避难的乘具。到了第二章诺亚方舟就变成了坐满各国游客、最后遭恐怖分子劫持的游船。第三章里,因木蠹寄生渐渐坍塌的主教宝座,则是方舟的又一变体。第四章,方舟则变身为受到核污染、载着敏感而善良的女性漂泊汪洋的小船。到了第五章,法国护卫舰梅杜萨号以及后来籍里柯先生油画里的梅杜萨之筏,则是方舟的又一次变体。第六章,弗格森小姐克服种种困难去阿勒山朝拜,目的就是为了寻找所谓的方舟残骸。第七章的三个故事,分别出现了方舟以及作为方舟变体的鲸鱼、游轮圣路易斯号。第八章则出现了演员拍戏时乘坐的木筏等。第九章,不仅出现了方舟外形的教堂,宇航员斯派克还发起了宗教朝圣式的寻找诺亚方舟遗迹的活动。第十章,作者为我们营造了一个要什么就有什么的“完美天堂”,也可以认为是方舟的化身。
“方舟”在西方文学中一直是带有救赎意蕴的意象。方舟及其变体像是串珠子的线一样,将小说文本串联起来,在整合文本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方舟”“与人类的命运密切关联,它与死亡、灾难、救赎、爱情、精神追求等人类的问题构成一幅幅高度概括性的历史图景,正是整部世界史迄今为止最基本的展开方式”③。
前面已经提到,《10·1/2章世界史》中的每一章节都有相对独立性,但是巴恩斯将互文性巧妙地用于文本之中,使得整本小说前有预设、后有呼应,从而建构小说情节的整一性。
最为明显的一处是小说第六章虚构了基督教虔诚信徒弗格森小姐于1840年前往阿勒山朝拜、寻找方舟遗址以及最后殉身的故事。第九章则讲述了宇航员斯派克在登陆月球之后活动时听到了所谓的“神谕”:“有一个声音对他说:‘去找诺亚的方舟。’”于是他在1977年前往阿勒山,有意思的是他费尽心力在山洞里找到的所谓的“诺亚遗骨”经检验是一名女性所有,并且读者几乎可以断定这副骸骨的主人就是当年殉道于此的弗格森小姐。这样,作者就把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毫无关系的两章联系起来,并且会让读者在阅读、联想中有一种“参透”文本的成就感。
此外,第一章的讲述人——“木蠹”,在第三章中又以被告者的身份出现于文本中。
互文在小说中不仅将章与章联系起来,更重要的是它是作者巴恩斯将历史时空串联起来的工具。历史的过去与现在、彼处与此处都存在着重合之处,真正存活下来并主宰历史的往往并不是那些善良、品行高洁的人,而掌控话语权之后的虚伪卑鄙者们往往会对自身进行粉饰与“镀金”。
《10·1/2章世界史》有贯穿全书的矛盾冲突:“遇难”与“救难”。“方舟”在西方文明中代表“救赎”的含义,在《10·1/2章世界史》中,方舟及其变体在文本中普遍存在,“遇难”与“救难”的冲突也随之贯穿其中。
第一章中大洪水之后的诺亚方舟本该是逃生的天堂,但因为方舟主人们贪婪、残暴而又愚蠢,船上大部分的生物都欲逃之而后快。第二章中,种族之间的冲突与杀戮让游船上的游客陷于危险,人类不同群体之间的仇恨与报复波及到无辜者身上。第四章中善良而敏感的女性为躲避核辐射而独自乘船远行,但小船却不能靠岸,并将她带入了无边的混沌与梦魇之中。第五章中,梅杜萨之号遇难,梅杜萨之筏成了他们救命的“稻草”,这些海难幸存者们为求生甚至出现残害同类的行为,丧失了做人的尊严。第六章里,在传说中方舟停泊的圣山地区,将修道院变成养殖场、有渎神行为的阿古里村村民们最终全部在地震中丧生。
所以说,整部小说就是在“遇难”与“救难”的张力中展开叙述的,只不过在西方文学中一向扮演“救赎者”的“方舟”在《10·1/2章世界史》中没有一次能够完成“救难”的使命。希望与现实往往形成极大的反讽,使读者感受到一种人类既不能被拯救又无法自救的深深的悲哀,进而引发读者更深层次的思考。
小说既设置了统一全文的伏线——方舟及其变体,又运用章与章之间的互文将文本巧妙地串联起来;同时,小说还拥有延续全书的矛盾冲突——“遇难”与“救难”,在看似荒诞的叙述中引发读者的思考。
巴恩斯在《10·1/2章世界史》中进行了超前的语言和技巧实验,因而受到很多争议,许多人认为巴恩斯对技巧的实验和后现代创作手法的兴趣远远多于对人类生活的兴趣。本文从《10·1/2章世界史》的文本分析出发,分析了相对于情节统一性、主题统一性才是保持小说统一性的更为深层次的东西。《10·1/2章世界史》所采用的艺术技巧,既保持了小说的情节整一性,还造成了强烈的反讽效果,同时传达了作者独特的历史观,引发读者思考。
① 仁立:《朱利安·巴恩斯:获布克奖只当中彩票》,《黑龙江晨报》2011年10月31日,第20页。
② 张世君:《中西叙事概念“一线穿”与“整一性”辨析》,《江西社会科学》2008年第2期。
③ [英]巴恩斯:《10·1/2章世界史》,林本椿、宋东升译,译林出版社2010年版。
[1]Julian Barnes.AHistoryoftheWorldin10·1/2 Chapters[M].Vitage,1990(11).
[2][捷克]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M].董强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1).
[3][英]乔·艾略特.小说的艺术[M].张玲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1).
[4][法]萨莫瓦约.互文性研究[M].邵炜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