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未始,趣已生

2013-08-14 02:07顾丽芬
实践新课程 2013年7期
关键词:书本公开课谈话

顾丽芬

叶圣陶先生说:“文章的开头,犹如一幕戏剧开幕的一刹那情景,选择得恰当,足以奠定全剧的情调,笼罩全幕的气氛,使大家立刻把纷乱的杂念放下,专心致志看那下文的发展。”授课亦然。我们在公开课的场景中,听优秀教师们的课,总觉得是一种艺术欣赏。学生在他们的引领下仿佛被施了魔法般情不自禁地进入了知识的殿堂。在感叹名师智慧的同时,我们发现,无一例外的,上课前老师们都与学生有一段或精彩或诙谐的交流,或互动活动,为正式授课做了巧妙的铺垫,我们俗称为“课前预热”。

在新课程背景下,为进一步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及不断提高学生在参与课堂中的主观能动性,课前预热阶段越来越引起教师的重视。笔者拟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及观摩公开课的收获对课前预热的方法做一探讨。

一、“镇静剂”——安抚学生情绪,缓解学生紧张心理

现在不少公开课的地点大多安排在多媒体教室,有的甚至是会议展厅等,学生平时可能很少在这些地点上课,陌生的环境、肃穆的课堂气氛,人为地增加了学生的紧张感;而且学生之前也已经适应了原来老师的教学方式,初次与新教师接触,不熟悉他的教学风格、教学习惯等,再加上公开课时,总有很多教师前来听课……种种因素都会使学生精神压力过大,导致不敢回答问题或害怕答错问题。如果让学生带着这样的情绪匆匆上课,教学效果当然也就可想而知了。此时放松心情式的课前预热活动是安抚学生情绪,缓解学生紧张心理的一贴良药。

如笔者在开设初二信息技术《信息的输入与输出》一节公开课上,学生在课前五分钟就由班主任带队有秩序地来到了计算机房,找到位置后个个正襟危坐看着自己面前的电脑,也不敢打开任何的窗口,看得出来他们都有些许的紧张。如此沉闷的课前气氛也势必会影响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有什么好的办法可以让学生放松紧张的情绪呢?静静一琢磨不由计上心来,我今天的讲课内容不是由联系计算圆面积(输入圆的半径——计算圆面积——输出圆面积)逐步过渡到信息的输入与输出吗?那就和学生聊聊圆吧!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井盖为什么是圆的吗?(微软公司面试题)

生:便于滚动搬运。

生:可以节省材料。

生:可以盖得严实,不易掉落。

……

刚才还安静的课堂一下子像炸开了锅一样,学生们好奇心大发,发挥想象,争相抢答,之前的紧张情绪也已经荡然无存。接下来的课堂教学中,正如教师预料的那样,整节课课堂学习气氛浓厚,教学效果甚好。本案例中笔者设计的课前预热活动启发了学生的思维,排解了学生的紧张情绪,缩短了师生的心理距离和隔阂,营造了宽松的对话氛围,使学生在轻松、活泼、欢快的环境气氛中不知不觉进入了课堂情境。

二、“粘合剂”——融洽师生关系,拉近师生距离

师生关系是否融洽是衡量课堂教学是否成功的重要条件之一,也是课堂交流顺利进行的关键。英国教育思想家洛克曾经打过一个恰当的比喻:“你不可能在一个战栗的心理上面写上平正的文字,正同你不可能在一张震动的纸上写上文字是一样的,而只有当老师与学生相处思想上感觉到安舒与自由,只有当学生心里保持一种安闲况境时,他才能接受新知识,接受新印象。”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取得好的教学效果的关键。特别是外地借班上课,师生间彼此不熟悉,更谈不上了解,互相间的沟通与了解对增进师生情感尤为重要,这时候最需要的就是他们之间的情感互动。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沟通好关系,拉近距离,让学生喜欢上教师,让他们在短暂的时间里激起对课堂的热爱之情,比较有效的方法是设计有效的“课前预热 ”。众多名师精心设计的一个个课前交流精彩片断,即是我们广大教师竞相学习的典范。

如著名特级教师黄爱华老师执教《认识百分数》精彩的课前交流,寥寥几句看似随意的谈话,却由于教师的巧妙定位,一下子缩短了因为师生不熟悉而产生的心理距离和隔阂,融洽了师生之间的情感,激发了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达到了“未成曲调先有情”的境界。

我们来看一下黄老师是怎样进行“开场白”的。

课前,黄老师说:“同学们,你们认识我吗?你们愿意接受黄老师的挑战吗?”几句话引起陌生学生的注意。黄老师又说:“有个哑巴到商场买东西,他对着售货员做了一个洗脸的动作,顺利地买了一条毛巾;接着又做了一个铁锤做工的动作,又顺利地买了一个铁锤。那么,一个盲人想买一把剪刀,他对售货员做些什么才能顺利的买到剪刀呢?”同学们开动脑筋,纷纷说出自己的想法。有的同学说:“做一个剪刀剪东西的动作就可以了。”还有同学说:“直接说要一把剪刀。”黄老师追问为什么?那同学又说:“因为这是个盲人,不是哑巴,他是可以说话的。”黄老师发出赞叹的目光说:“你真聪明!这不是难题,这告诉同学们上课一定要专心听课,要多动脑筋,我们才能学好数学!”同学们听了黄老师的一席话,挺了挺腰坐得更好了,课堂也非常安静,生怕听错老师的每一个字。

三、“催化剂”——无痕铺垫,有效促进课堂教学

公开课中我们很多老师都把谈话点确定在活跃课堂气氛方面,以至较少关注课前谈话和教学内容的联系,把课前谈话与教学内容硬性地隔离开来,其实它们之间应该是一脉相承的。笔者认为,最好的课前预热应是不露痕迹地由谈话引入到新课学习中去,为后面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为学生的课堂学习做好知识、方法、情感等方面的准备,为顺利完成课堂教学任务起到“催化剂”的作用。

如笔者曾听取的一节综合实践活动公开课《书本那些事儿》,授课者钮老师巧妙设计的课前预热活动,就不露痕迹地把学生引进了预期的教学情境中,几乎分不清哪是谈话,哪是导入,让教学真正达到了 “踏雪无痕”的境界。

师: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先举行一个小小的游戏比赛。请同学们拿出身边所有的书本堆起来,老师做你们的裁判,看哪个小组的书堆得越高越好。

学生疑惑着愣了下,有点不明白老师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但随即都很兴奋地投入到了游戏比赛中。

……

比赛结束后,各小组分别总结了比赛的得失:

“小组的分工很重要,所有的组员不能一味地一起杂乱无章地往上堆书本……”

“要有方法,大的书本堆下面,小的堆上面,就不容易倒。”

“小组合作要注意团结,要互帮互助……”

……

师:同学们总结得真好,也概括出了学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能力意识——动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等,综合实践活动课即是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一门课程。今天我们就围绕着书本一起进入今天课程的学习——《书本那些事儿》。

总之,课前预热的方式还有很多,授课者应当根据课的内容决定取舍。事实上,各种方法并不相互排斥,有时几种方法的融合,还能使课前谈话更趋自然,使课前预热更有助于接下来的课堂教学。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铜罗中学)

责编/张晓东

猜你喜欢
书本公开课谈话
防止“一谈了之”,《干部监督室谈话工作规程》出炉
手来释卷
裸课,语文公开课的一次自发性嬗变
第一次公开课
公开课
公开课,希望不再是作秀
四书五经有哪些
教你如何发起谈话
蠢骡驮书
(1)阅读理解两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