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留学生普通音乐课程建构研究

2013-08-13 07:52王雪
继续教育研究 2013年5期
关键词:建构

王雪

摘要:高校留学生普通音乐教育课程的建构是以教师为主体的引导式课程——以学生为主体的顺应式课程——课程设置的主动构建过程。既要满足外国留学生的学习需求,又要传播中国优秀文化的精神,高校留学生普通音乐课程的建构包括课程总体设计分析,即该课程在专业教学中的定位,课程教学目标的设定,以及课程内容的选择、确定,能动的教学过程设计等。

关键词:高校留学生;普通音乐课程;建构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3)05-143-02

一、课程设置的自然生长状态

普通音乐教育:本文指非音乐专业的高校音乐教育。其课程设置,是指教学内容的构建和教学过程(程序)的设定。

(一)以教师为主体的引导式课程

高校留学生的音乐教育既不属于专业音乐教育,又区别于本土学生的音乐素质教育,是高校针对外国留学生开设的传播中国文化的艺术类课程。目前,这一课程尚无具体课程标准,大纲、教材等资料也一概全无。“中国歌曲”的课程建设只能处于自然生长状态,教学内容的选定与教学过程的安排完全由教师主宰。为介绍中国优秀的民族文化,本着民歌优先、流行为辅的原则,笔者精心选用了一些中国典型民歌作为课程主要内容,辅之以少部分当代流行歌曲。但实施结果却不尽如人意,因为留学生文化差异、年龄差距等因素,在个别歌曲教授中竟出现了学生不合作的现象,更由于外国学生天性自由、勇于表达的性格特点,课堂上一度表现出了与中国学生的沉闷、消极应付截然相反的喧嚣场面。

比如,教师精心选用最具中国元素的典型中国民歌《茉莉花》,教唱前先介绍歌曲的文化背景,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告知其代表了中国的形象等,先为这首歌的文化价值定位,以提高留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当播放著名歌唱家宋祖英的演出视频时,留学生们竞嬉笑吵闹,乱作一团。究其原因,竟然是他们无法接受中国的民族唱法,认为这种发声方法极为怪异,产生了心灵距离感。学生们勉强跟着哼唱,但显然效果欠佳。

(二)以学生为主体的顺应式课程

显然,抛开学生主体,“以师为本”的课程实施是违背教育规律的。经历了民歌教学的挫折后,教师决定采取民主方式,请留学生们说出自己喜爱的中国歌曲,经过整理后纳入课程。完全以生为本也存在很多问题。

1.歌曲的内容、思想良莠不齐。留学生们喜欢的大多为流行歌曲,但因为对中文的掌握不够纯熟,他们不能充分了解歌曲含义,结果有些歌曲思想性差,内涵浅薄庸俗,既不利于学生的思想成长,更不能展示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故不宜在课堂中组织教学。

2.学生选用各自喜欢的歌曲,众口难调。留学生因国别、族别、性别、兴趣等不同,喜欢的歌曲也千差万别。而相同之处在于,他们会很直接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意愿,纷纷提出听、学某个歌曲。教师无法厚此薄彼,结果往往是众口难调。

3.教学形式单一,仅仅为歌曲教唱。各国留学生由于语言差异,英语成为课堂上的主要交流工具,但师生双方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彼此仍不能做深层次的交流。一旦涉及音乐术语或作品的文化内涵时,便会感到力不从心。结果是师生间手势、中文、英文交织,情急下学生们又操起本国语言,乱成一团。最后“中国歌曲”课程仅仅是唱“中国歌曲”,只保留了课程的外壳,其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等教学目标都不能得以实现。

二、课程设置的主动建构过程

在经历了上述的课程自然生长状态后,笔者意识到“中国歌曲”课程的建构势在必行。一个优秀的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出色的“课程建构者”,教学生涯中应该一直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普通高校留学生的音乐教育课程构建正是大有用武之地。

(一)课程总体设计分析——课程在专业教学中的定位、课程教学目标

普通高校留学生的音乐教育属于选修课程,其教学目标可参照《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执行。也就是说,一是培养审美品位,提高人文素养;二是吸收优秀艺术成果,理解尊重多元文化;三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四是提高审美能力,促进全面和谐发展。

(二)课程内容的选择、确定

课程内容选择的依据,一为课程教学目标;二为教育接受者的特点、特质。其原则为:在“以生为本”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确定教学内容。

1.对学生的心理发展有益的流行音乐。流行歌曲以其通俗的曲风、浅显易懂的歌词,总是容易得到全世界青少年的广泛青睐,所以在课程内容选取上,利用受众的心理期待,因势利导,使课堂更加活跃、生动。比如,周华健的《朋友》,歌词内容励志,温馨感人,可安排在第一节课教授,借此表达来自不同国家的师生也会成为朋友的意愿;并且让留学生们感受到中国人的友好与温情,加之该曲旋律简洁流畅,音域适中,歌词精练,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效果极好,课堂上多次出现了留学生们争先恐后冲到台前举起麦克演唱的场面。再如,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歌曲《北京欢迎你》。该曲有着民谣式的曲风,轻快飘逸,朗朗上口,歌词内容信息量大,饱含中国式的问候与交流,在教唱时笔者利用NTV中不同明星轮番登场旋律多次反复的特点,始终让学生们抱以浓厚的兴趣,当时就有同学说“老师,我们可以唱‘新疆欢迎你吗?”,随即又有其他同学说“老师,‘新疆大学欢迎我!”欢快的声音、热烈的情绪充满了整个教室。

2.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民歌。中国民歌是中国音乐艺术的精粹,在“中国歌曲”课程中不可或缺。要让留学生乐学、学好中国民歌,关键是教师的引导。教学中应认识到,高校留学生普通音乐课程的实施,不仅仅是音乐传播,更是文化传播。教授时应介绍歌曲背景、描绘歌曲意境、引导鉴赏歌词等,多管齐下,多维度立体化地传播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比如,同样是《茉莉花》的教学,笔者在第一次教学受挫后,反复揣摩留学生心理并查找了更多的影像资料,如含有茉莉花图像、能体现江南风情的视频等,以此来解读中国人的审美意境与精神内涵;还采用了美国著名的合唱团用美声加通俗唱法演绎的《茉莉花》,以及歌剧《图兰朵》中包含《茉莉花》旋律的片段,告知留学生们选用此歌不是中国人一厢情愿式的灌输教育,而是因为它的确具有深厚的文化魅力。为方便理解歌词内容及意境,教师还专门配注汉语拼音,注释英文翻译,并再次播放宋祖英在维也纳金色大厅的演唱实况。由于每个青年都有崇尚高雅艺术的内心欲求,教师利用这一普遍心理追求,在几个层次的逐层深入引导下,再引导学生用通俗方式演唱,结果学生们欣然接受,笔者终于取得教学上的成功。

3.留学生引以为豪的本土音乐。每个人都有对本民族、本国文化艺术的自豪感。教师可利用这种情感激发留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介绍传播本民族的音乐,充实课程内容。比如,笔者与来自哈萨克斯坦的学生交流,引导他们说出本国的经典歌曲,同时告知其在中国也有哈萨克族的优秀歌曲传唱,如《可爱的一朵玫瑰花》等,并播放著名歌唱家戴玉强的演唱,以及文化部晚会上大型舞蹈的演出,由此引起他们的情感共鸣。事实证明,留学生们因此建立了新的国与国之间的交流平台,更加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互动中来。

(三)能动的教学过程设计

此过程包括教学程序设计、教学方法与手段确定等。在教学过程设计中,要以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思想为理念设计教学程序,改变以往单一的教师教唱形式。可让学生走向讲台成为教者(如不同国度留学生对本土音乐的介绍);另外,还要和舞蹈、戏剧、播音主持、舞美等专业融合,变传统的师一生的单向、单一性学习为师—生、生一生、生一师之间的多向、多元互动性学习。

1.模拟舞台。笔者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在多媒体教室授课,在课程设置时增加“卡拉OK”环节,用事先准备好的伴奏音乐吸引学生走上讲台,并进行录音、摄像,再与学生们共同欣赏评价,极大地提高了学生们学唱的兴趣与积极性。

2.实地观摩。新疆是歌舞之乡。笔者在进行维吾尔族歌曲教学时,随时普及基础音乐知识,如维吾尔族特有的游移音及切分节奏等,再要求留学生们多观摩、多参与,更深层次地体会当地音乐文化的魅力,留学生们就显得更加积极主动,也对于自己学习生活的土地由衷地产生了喜爱之情。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不同国度、不同语言、不同年级层次的学生对音乐的不同诉求都可以在综合音乐活动中得到统一。

三、结语

在“中国歌曲”课程的建构过程中,笔者认识到,课程建构的确是一个动态生成过程。有课程意识的、机智的教者在教学过程中不应是机械的执行者,而是一个不断观察、捕捉、充实课程内容的能动者与反思者。“中国歌曲”课程构建如是,留学生普通音乐教学的其他课程也如是。

笔者认为,首先,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是构建、施行高校留学生普通音乐教育课程的基础性条件。正如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教授王升所说“教师要从外在的权威转化为内在的权威;建立一种资源分享的伙伴性师生关系;要诚心诚意地信任和鼓励学生”。其次,在课程的建构与实施中,既要“以生为本”,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但同时必须弘扬教育者的主体性。最后,评价要体现多元性、发展性,使不同国家、不同层次的学生均能体验到参与的快乐和成功的欣慰。

猜你喜欢
建构
建构模型 探求最值
多元建构,让研究深度发生
合理投放辅助材料,鹰架幼儿建构游戏
让幼儿在主题建构中获得快乐
文学奖与文学史秩序建构(评论)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基于微观公平的现代中小学校内部制度与文化建构
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功能及课程建构
祖辈学堂:幼儿园隔代开展家庭教育的实践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