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安 冯清平
摘要:对创业能力的内涵、特征与体系构建的分析,对现有高校继续教育教学模式在内涵、要素与构建原则方面进行探究,并对相关教学模式进行分类总结。在此基础上,从教学模式变革入手,对继续教育人才培养对象的创业能力建设做了有益探索,以期对相关理论与实践建设提供支撑。
关键词:教育;教学;继续教育;创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3)05—089—03
随着全球化趋势加深,个体或群体参与继续教育的学习动机、价值取向、专业偏好、评价标准等面对动荡复杂的世界经济金融局面,在职业发展愿景、职业技能储备、系统理论完善、人格心理塑造、自我意识与精神培养等方面,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焦虑感。这既是个体或群体面对不可控环境所做出的正常应激反应,同时也给高校继续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提供了难得研究与实践机遇。因为金融危机的出现,将使更多个体与群体进行跨行业、转岗位、求创新、谋创业的准备,这势必推进高校继续教育自身各子系统的资源优势整合。
相比普通高教,继续教育的人才培养对象具有身份构成复杂、受教育起点参差不齐、学习习惯千差万别、职业背景复杂多样、价值取向多元多变、工学矛盾相对突出等特点。在世界经济大动荡、强调整、弱平衡时期,个体或群体通过继续教育途径,实现行业或岗位的跨转或强化,进而在创新理念指引下,提升创业能力,就成了在我国经济增长减速、就业压力增大背景下保证就业率与人才合理流动,培养受教对象创新精神、创造能力的可行之路,更是社会经济调整时期对人力资源可持续发展需求变化的核心要求。因此,如何结合继续教育人才培养对象特点,着力进行教育教学模式变革,提升继续教育各层次、各级别人才培养对象创业能力,打造不断创新的继续教育品牌,成就个体或群体职业梦想,就成为促进高校继续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工作之一。
一、创业能力初解
(一)内涵
《辞海》中对创业的解释是“创立基业”,其广义是指个体或群体创业者的各项创业实践活动,目标指向的是成就国家、民族或集体利益的大业;狭义是指创建个体或群体的家庭或家族小业。众所周知,正是在创新理念与创造能力基础上的创业,促进了人才、资金、技术、信息等诸多要素的优化重组,实现了新行业、新专业的诞生,以及与旧的行业、专业平台的整合互动,进而推动着社会经济在矛盾化解中实现螺旋式上升。基于此,创业能力就是在创造意识支配下,个体或群体所拥有的,对原有事物原理、规律、程序等方面知识的再利用更新,在知识技能、人格发展、价值取向、心理调适等综合素养的集合,它是个体或群体将创造、创新之物应用于体制、机制、技术、人力等,并获得经济与社会效益的外在物化最重要的表现形式之一。
(二)特性
1.导引性
创业能力是个体或群体拓展生存生活空间的一种素养集合,它必须在时空维度上,从问题、实施、结果、反馈等方面具备明确的导向,进而使创业面对的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战场,是个体或群体改变生存生活状态的主流需求,是行业、专业、企事业部门所急需的物质、精神或软性服务产品。
2.开拓性
创业能力是个体或群体实现开辟新专业,探索新行业,整合并发掘新的资源重组路径目标的最重要素质之一,因此,它必须对原有知识、技能、心理等进行批判性传承,通过自身规划施行,进而开发出新的行业、产品,或者是赋予新的特色亮点的传统再现,以此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3.风险性
风险是指愿望与目标在实现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是对不确定性、不可预见性、不可调控性的描述。创业能力的风险体现在对环境判断是否科学,对自我素养认知是否准确,对时空选择是否恰当,对可能出现后果在归因上是否客观等方面。因此,如何公正评价自身综合素质,遴选恰当时间与空间,选取合适方法路径就成为减少或避免创业能力风险发生几率的关键。
4.综合创新性
创业能力是一种集职业获得与实施、学术研究与探讨、实践论证与操作等多种知识技能的综合体现,它瞄准的是行业、专业、企事业或融合、或细化的结合点与分歧点,在强烈进取心驱动下,抓住时机,实现创业能力雷霆一击的创新进发,因此,“毕其功于一役”是其最好的注脚。
(三)体系构建
创业能力是个体或群体实现创业的基本保障,是创业教育与创业培养的核心要素,其相关体系的建构是实现由就业教育向创业教育转变的关键。根据创业能力内涵及特点,其相关体系主要由创业理念、创业素养与创业精神等三个子系统在创造、创新的统筹下建构而成。具体要素为:创业理念主要包括价值取向、竞争合作、成就动机、风险管控;创业素养主要包括基本技能、基本知识、人格发展、情感体验;创业精神主要包括敏锐果敢、自立承载、开拓进取、诚实守信。
二、当今高校继续教育教学模式探究
(一)内涵、原则与要素
高校继续教育教学模式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思想指导下,针对各层次级别继续教育人才培养对象,为完成特定教学与人才培养任务目标而围绕某一项目主题形成的,具有相对稳定性、可复制性、程式化的,借助于相关辅助仪器设备、信息资源等的简明教学组织、实施、考核、评估的结构理论模型,以及具体可操控的实验实践活动方式方法的总称。
高校继续教育教学模式的构成包括教育理论思想的渗透,人才培养对象特点分析,教学的方法手段、组织实施与反馈评估,相关仪器设备、信息资源的整合利用,实施场地、时间空间的环境考量等。各要素子系统受社会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特点、趋势的影响而呈现进退变化有别,且又相互包容补充的态势。
高校继续教育教学模式的构成是一个动态、连续过程,其应遵循先进性、开放包容性、灵活多样性、可复制性、相对简单稳定性的原则。
(二)类型
l_基于师生关系——教师主导、学生被动型教学
这是一种系统化、直接式教学模式,教师起着决定性组织、管理和调节作用,学生按照既定课程内容与结构,以符合身心特点与认知规律进行学习。特点是按照要点讲解——内容复习——考试反馈的主线进行教学,它对于学生短时间掌握高度结构化与逻辑顺序的知识信息有很好效果,但因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与管理职能,忽略了学生主体性发挥,特别是参加继续教育的学生,本身创造意识与激情相比普通高校学生更加缺乏,因此,对个体能动性与创新精神,乃至创业能力培养更具阻碍。
2.基于课程内容——传统“普高”课程主导型教学
高校继续教育依托于本科与研究生教育,在课程设置、教学计划编排、考试评估等教学模式的主体内容方面严重同质于普高,表现为课程内容主要以传统理论知识为主,实践实验以验证重复为主、少综合创新性,以考试评价量化为主、少客观评价。但参加继续教育的受教对象在人格发展、成就需求、兴趣爱好等已发生较大变化,完全套用普高课程教授内容与方式,将无助于其创新自身知识结构,提高抗职业风险能力与创业能力,特别是实践过程中的创新创造,需要的是与自身现今从事行业、专业的有机结合,高度程序化、程式化的教学模式无法体现当今资源整合的灵活需求。
3.基于授业教师——随意组合型教学
理念上的偏差,使从事继续教育的教师在年龄、学历、职称、专业素养、个人知识更新机遇等方面与校本部存在较大差距。为此,管理部门只能采取“拉郎配”方式对教师资源做“游击”组合,例如:聘请校外兼职人员游走式教学,使用本部研究生应急式教学,返聘退休人员的挖掘式教学,使用高低职称的混搭教学,以老带新的组合教学等。其特点为,教师资源不固定,便于支付教学费用,但教师责任心严重不足,教学计划随意性大,课堂准备不充分,对学生原有知识结构了解少,学生管理涣散,更无从谈起启发式创新性教学,这对受教对象的学习兴趣与理念起了一种极不严谨的示范作用,进而降低了他们的学习动机,阻碍自身创造意识的萌发。
4.基于实践基地——单一、封闭型教学
当代知识的“高新尖”特征,以及功利化倾向导致的“短平快”趋势,促使继续教育理论知识的传授是高强度、大容量的,这就更需要在实践基地中进行全要素、多元化、模块式实践体验,从而为自身创造创新意识萌芽提供直接体验,进而为创业能力提升激发灵感。但是现今的实践基地功能单一,场地狭小,仪器设备老化,实验人员不足,大量开展的是单学科重复验证实验,创新性、综合性实验只能简单演示或由教师口述,与行业、区域单位未形成交互平台式互动,因此,体现出封闭、单一特点,极大地阻碍了个人创业能力提升。
三、推进多元化、开放式教学,提升人才培养对象创业能力
(一)协作互助式教学
继续教育对象是各层次、各级别的在职或非在职人员,因此,师生关系上应是合作商量、彼此协调。教师应在教学理论、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发挥主导作用,学生应在学习兴趣、手段、动机上发挥主体性。课堂组织可选择小组式、团队式,通过不同生活、职业经验的人相互间交流协作,发挥集体优势,从而带动个体进步,使个体或小群体领会创造意识、创新理念萌发的关键——每个人都可能成为专家,每个人的思想火花都有可能成为自己创业梦想得以实现的催化剂。
(二)个性化的教学课程设置
继续教育不是过去所学内容与少量当代最新知识技术的简单重合与再现,因为受教对象目前对自身职业生存与发展,幸福感与成就感体现与提高,主客观归因顺畅与否等已成为其最重要诉求。当今社会信息资源的数量、种类呈几何级裂变,价值取向上的物化与时间上的相对缺失、固定,更加深了受教人群对自身机会成本增加的忧虑。因此,继续教育必须将原有课程从内容结构、实施手段、师资配备、考核评价、实践实验等方面进行模块化重组,以保证不同行业、专业受教人群不同需求,特别是应针对部分通识课程形成开放式教学。既提高继续教育品牌效应,同时减少受教对象在时空上的机会成本,进而增加个体创业成功的几率。
(三)强化结构调整的深度教学
每门学科都有自身独特结构,进而需采取各具特色的教授与学习方法,而不同层次、级别与学科背景的人在方法与理解上更是不同。因此,面对继续教育的不同受教对象,首先,应强调不同专业、行业的知识结构调整,从结构内涵上把握知识联系;其次,受教对象的广泛性注定了寻找到适合所有专业、行业学科结构的教学模式并不现实,“有教无类”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人人都应有适合自身的教学模式的注解,故代之以项目或项目群确定教学模式较为科学;再次,大力发掘受教对象过往知识经验,创造创新也是基于先前知识的积累与理解,创业更是需要对原有知识的唤起,进而衍生出新的知识结构,并同时对创业能力提升带来实际支撑。
(四)多元化、模块式的实践教学
实践体验是继续教育发挥创新创业功能的关键之一。受教对象的特殊性使继续教育实践教学必须打破单一、封闭、以学科专业为唯一单位的教学状态,应按开放多元、动态模块、相对简单原则,与行业、企事业单位加强对接,探索集技能训练、知识传授、模拟仿真再现、平台考核通联、创新创业体验等多功能、多评估于一体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其实践教学模式也应按上述功能与原则进行主动配套适应,将教室与实践基地、教材内容与实验内容、教学手段与仪器设备等进行一体化融合,进而在个体或群体创业能力提升中发挥“一锤定音”式的作用。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经济与科技发展,特别是高校继续教育面临的人才培养对象的实际特点与需求,注定了其教育教学模式必然应以适应、促进人才培养对象在创造意识、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提升为前提。思想决定行动,模式决定行动成败,细节决定行动成败的几率,高校继续教育从业人员理应抓住学习型社会建立与终身学习理念深入人心的有利时机,以课程结构调整、内容重构、师资力量重组、评估要素重建等为切入点,大力开展多元化、开放式的继续教育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探索,为树立继续教育品牌形象,满足全民受教需求,提升个体与群体的创业能力,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