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决策制度建设 规范领导决策行为

2013-08-13 13:44陈春生
治理现代化研究 2013年11期
关键词:科学决策民情决策

文/陈春生

作者:中共河北省委党校科文部主任、教授

提高领导决策能力,加强制度和机制建设是重要保证。只有把决策纳入制度化、法制化轨道,严格按制度、按程序依法决策,才能规范领导决策的行为,有效克服决策的随意性,保证决策正常作出和实施。

一、科学规范决策过程

科学决策既是一个有序化过程,也是一项系统工程。作为有序系统,必须把决策对象、内容和过程当作有机联系的整体看待,从系统与要素、系统与结构、系统与功能、系统与环境等内在关系入手,对决策活动的各方面、各环节加以系统性规范。这样才能不断作出科学的优化决策。

一是要科学划分决策事项。由于决策对象和内容的不同,决策事项和类型也不相同。对于不同的决策事项,应采取不同形式的征求意见制度。二是要正确规范决策内容。对应由集体讨论决定的重大事项,要通过一定制度,明确规定其范围和内容,严格按照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的程序进行。既要避免少数人越权处理重大问题,搞少数人说了算,又要避免事无巨细都推给集体讨论,搞形式上集体领导,实际上无人负责;特别要避免以一般问题冲淡重大问题,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该集体讨论的,要严格按程序、按原则集体表决;该分工负责的,要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不搞“胡子眉毛一把抓”。三是要规范决策权限,严格决策程序。决策权限和决策程序的合法性,是决策内容合理性的重要保证,也为科学决策起着“保驾护航”的作用。只有在法定权限内决策,才能真正克服那种“天马行空”式的越权决策现象,保证决策在科学化、民主化轨道上正确作出和实施;只有决策程序的各个环节都有相应法律规定并依法进行,才能有效克服凭个人意志和经验的主观主义决策,避免“眉头一皱,计上心来”的拍脑门儿专断决策,保证决策在法制化轨道上有序运行。

二、健全科学决策体制

科学决策体制通常由信息支持系统、参谋咨询系统、领导决断系统、决策执行系统、决策反馈系统、决策监督系统六部分组成。它们是决策活动的专门实体,也是实现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的组织保证。

信息支持系统担负着为决策提供情况资料的任务,包括情报信息的收集、相关数据的统计、信息的处理与加工等,从而为决策提供依据。决策的每个步骤和环节都离不开信息的支持,从这个意义上说,整个决策过程就是信息的输入、转换和输出过程。对信息支持系统的要求是:信息客观真实、处理准确可靠、传送渠道畅通。

参谋咨询系统也称智囊团,主要由具有各种知识结构的专业人员组成,可分为内部咨询、外部咨询和弹性咨询机构等,是协助决策中心进行决策分析、论证和选择的组织形式。

领导决断系统是整个决策活动的中枢机构,其职能是在参谋咨询系统提出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确认决策问题和目标,对方案进行选优,对整个决策过程进行协调和控制,最后的拍板决断是其最重要职责。作为决策者必须目光敏锐、富有主见、坚定果敢,这样才能保证决策的正确及时作出和迅速贯彻落实。

决策执行系统是决策实施的组织机构,其根本任务是准确无误地贯彻决策中心的指令。决策目标和方案能否实现,要靠执行系统的具体组织来完成;决策正确与否和效果如何,也要通过执行系统的具体实施来检验。执行系统必须责任明确、严谨细致、雷厉风行、坚决有力,才能把决策真正落实到位。

决策反馈系统是检查决策实施与执行正确与否的机构,其任务是根据执行结果收集原始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及时提出修正决策的正确意见,供决策中心调整决策时选择。一般说,决策本身是比较抽象的,它只是把握了客观现实本质的、普遍的方面,而客观现实是不断变化的,一旦某一因素发生变化,必然影响决策正常实施。因此,必须注重收集反馈信息,灵敏准确、快速及时地了解决策实施情况,以保证决策在正确轨道上运行。

决策监督系统是实现决策控制的重要手段,主要任务是对决策制定和执行过程进行监察督导,发现和纠正各种偏差和失误,保证决策目标顺利实现。决策监督包括事前、事中、事后监督,也包括经常监督和定期监督等。要保证决策监督的有效性,必须有完善的规范化、公开化的监督制度,包括决策效果评价制度、决策实施举报制度、决策失误责任制度和决策纠错改正制度等。通过健全有效、公开公正的监督,从制度和法律上对决策行为加以规范和制约。

三、完善决策民主机制

实现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应体现在决策的全过程中,关键是建立一套民主的、科学的决策机制。这也是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以人为本,从制度层面保证决策更好地“接地气”的重要途径。

深入了解民情——科学决策的必要前提。所谓民情,是指人民群众的生产活动、风俗习惯、行为方式以及心理状态等基本情况,既包括人们的物质生产和生活状况,也包括人们的精神和文化生活状况。

民情不可虚。在决策之前,能否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最大限度地了解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状况和需求,既关系到决策思想、决策意图的来源是否可靠,也关系到决策的群众基础是否牢固。不仅要通过周密系统的调查研究,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了解民情,全面、准确地把握民情的存在状况、本质和走向,而且要在调查研究基础上,通过综合比较和分析,透过现象看本质,力求对民情有深入透彻的了解,作出正确判断。

充分反映民意——科学决策的根本体现。所谓民意,是指人民的意愿和意志,即人民群众共同的利益要求。

民意不可违。决策目标和方案能不能充分反映民意,不仅关系到决策的价值取向,而且是衡量决策有效性的根本标尺。为此,必须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决策的出发点、依据和标准。不仅要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群众的意愿、要求在共同利益基础上沟通起来,在“上”与“下”的结合部上科学体现民意,而且要把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与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具体利益有机统一起来,在共性和个性的结点上正确反映民意。既要坚持大局为重,自觉地将本地区、本部门的局部和眼前利益置于全国的大局利益和长远利益之中,又要把尊重规律与顺从民意结合起来,使决策建立在既“有理”又“有利”的基础上。

广泛集中民智——科学决策的基本保证。所谓民智,是指人民群众的正确意见和建议,也是人民所具有的文化知识和智慧的结晶。

民智不可欺。人民群众中蕴藏着巨大的智慧和丰富的经验,是决策活动的力量源泉和实践主体,也是科学决策的基础和依据。只有认真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决策原则,充分听取和采纳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在广泛民主的基础上正确集中,才能保证决策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只有认真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决策路线和方法,尊重群众、依靠群众,在民主的氛围中引导群众献计献策,在平等交换意见的基础上博采众议,才能保证决策的公正性和可靠性;只有充分发挥各类专家和研究咨询机构在决策中的作用,借助“外脑”对决策进行科学论证和考量,提出多种可供选择的方案,才能提高决策的科学性,保证决策的可行性。

猜你喜欢
科学决策民情决策
为可持续决策提供依据
用好“民情诊所”解民忧
一颗滚烫心 满腔为民情
决策为什么失误了
八年暖心路 丝丝为民情
开发利用安全信息系统 规范煤矿安全管理
决策:领导工作的起点
科学决策 英勇善战 全力支前——莱芜战役胜利成因探源
农村基层民主定事六步工作法
汇聚民情 畅达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