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服务创新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效应分析

2013-08-11 10:01赵方莹肖伟强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13年5期
关键词:高新技术金融服务金融机构

赵方莹,肖伟强

(广东金融学院 西江流域经济研究所,广东 肇庆 526020)

一、引言与文献综述

随着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以人为本和新科技革命成为发展的趋势。目前,在世界经济的发展进程中,人类生存空间受冲击的问题不断恶化,转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迫在眉睫,经济发展要依托科技进步,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从而实现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目标。由于高新技术产业具有消耗原材料少、能耗低、少污染、高附加值等特点,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及其企业群已经成为各国经济的新增长极。从1998年开始,为了推动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我国开始实施火炬计划,各地积极地根据当地的经济环境和特点,创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但是相比于发达国家,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总体水平落后,呈现出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规模小和产业科技化水平低的特点。究其原因,重要的一点是没有建立起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相适应的金融服务体系,使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缺乏有效的金融服务支持。

对金融服务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关系展开研究的国内、国外文献主要有:Bagehot(1873)指出在英国工业革命进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环节是金融体系向大型的工业项目提供了融通的资本;Gerschenkron(1962)则从产业发展的角度认为,要支持发展中国家的产业扩张,依赖银行这种融资渠道更为有效;巴曙松[1]分析了美国高科技产业与风险投资之间的关系,提出发展多层次的融资体系来保障不同生命周期特征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闫灵均[2]认为金融机构的信贷投入应倾斜于高新技术项目;葛新权[3]在研究中以政府为主体进行金融扶持的角度切入分析,认为该种服务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非常重要;刘健钧[4]、周志丹[5]指出了风险投资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性;马晓霞[6]、蒋玉洁[7]等学者认为,通过构建一个发达的、健全的金融支持体系,可以弥补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资金投入不足的缺陷,从而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加速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综上所述,以往对金融服务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作用研究多侧重于国家层面,在区域上进行的相关研究比较匮乏。与传统产业相比,高新技术产业的优势在于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低,劣势又在于对资金的依赖程度高。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本文拟系统地探索金融服务创新支撑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方式、实现路径和保障措施,旨在为政府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支持。

二、金融服务创新的内涵

金融业服务于经济运行中的其他行业,主要是由金融机构通过运用货币的职能——交易手段,向金融活动的参与者和顾客融通有价物品,从而使他们获得满足和共同受益。金融服务创新存在着广义和狭义之分。很多学者从广义的角度定义了“金融服务创新”:Miller[8]认为金融服务创新内涵很丰富,创新活动由新生产函数的建立、新要素的结合、新市场机会的追求等构成;Drew(1995)认为金融服务创新包括金融业务、金融组织的变革,目的是使金融企业不但可以追求更多的赢利机会,同时还可以避免风险。从狭义的角度看,“金融服务创新”强调的是金融企业的一系列创新活动,包括金融工具、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流程等方面。

本文在 Barras(1986,1990)、Moel&Tufano(2002)等学者研究基础上,从狭义视角界定金融服务创新的内涵,即金融企业在新技术的应用和新思想的指导下,以顾客需求为基础,变革和改善现有的服务产品和服务流程,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创造新价值,形成金融企业具有竞争优势的系统活动。[9]

三、金融服务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机理分析

在现代经济的发展中,两大特征凸显,其一在技术层面上,高新技术发展迅猛,技术更新速度突飞猛进;其二在金融层面上,金融渗透到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金融加快了经济腾飞的速度。科技与金融构成了现代经济发展的支柱,两者的结合助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必要条件是建立一个有效的金融服务支撑体系。结合金融的功能,从金融服务规模、结构、效率三个方面,立体分析金融服务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传导机制,以期健全金融服务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制度。

(一)扩大金融服务规模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在金融领域,资本形成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增长的基础,包括资本的积累和投资追加。因为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在投资回报中发挥作用,所以必须追加更多的资金投资才能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实现同样规模的产出增加。高新技术产业资本形成的重要前提是金融规模的扩大。而要评价金融资源的形成状况,则需分析资本形成途径和金融剩余动员方式。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资本形成不足,只有通过集中金融剩余、增加储蓄的方式,才能使中介机构在金融资源规模扩大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有效配置,最终促成生产投资在高新技术产业中的增加。

(二)优化金融服务结构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金融服务结构的优化能提高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效率。在高新技术产业生命周期的最初创建成长阶段,资金来源主要依靠风险资本的外源性融资,能否获得银行贷款以及通过证券市场融资的便利程度,成为高新技术产业获得资金支持的前提条件。其中金融机构业务结构的优化,可以拓宽高新技术产业的融资渠道,从而影响社会资金的筹集规模和流动方向。金融体系结构合理,金融工具和金融机构就具有多样性的特征,结合高级化、开放性的金融市场结构,可以引导资金从经济效率低的部门流向经济效率高的部门,彻底冲破资本流动在部门、数量和区域分布方面的壁垒。资本的流动还会带动其他社会资源向经济效率高的部门转移,从而提升资本向高新技术产业聚集的动力。

(三)提高金融服务效率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金融动员方式与途径的差异必然带来金融服务效率的差异,进而影响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社会金融资源动员方式主要有两种途径:市场性的金融动员和管制性的金融动员。市场性金融动员是指由银行等金融机构向居民或企业支付利息,然后把这些金融剩余集聚起来,转换成为银行储蓄,进而通过储蓄—投资机制转换为社会可支配投资资金。管制性的金融动员更加强调依靠政府的行政力量,通过运用强制性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吸收和集聚社会的金融剩余,进而将其转换为政府可支配的金融资源。根据金融资源动员途径的差异,配合政府经济发展的初衷和宏观金融环境的完善程度,选择性采用相应的金融动员方式,扩大高新技术产业部门的资本形成规模,使高新技术产业部门的经营规模得以不断地扩张,大幅度提高企业的生产能力。

四、金融服务对高新技术产业科技经费支持现状研究

科技成果的转化直接影响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科技成果转化率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科技经费的投入状况,而科技经费的规模大小取决于资金来源,因此,对资金来源分析能够看出科技经费规模形成的原因。

(一)我国金融服务对高新技术产业科技经费支持的整体现状

根据表1整理的数据,我国企业通过自身积累形成的资金在高新技术产业的科技研发经费中占比最大。以2008年为例,全国企业自身积累资金的比例达到87%,即超过80%的科研经费来源于企业自身的积累资金,而来源于政府的资金占比为8.4%,来自金融机构的贷款仅仅是3.2%。另外,基于资金规模较小的原因,一些小额借款暂时不在列表之内。2002~2008年,金融机构资金在高新技术产业的科技经费构成中占比最高是2003年,为10%。2008年因为遭受到世界金融危机的冲击,在外围环境影响下,高新技术产业风险增大,金融机构对科技经费的支持力度最小,仅为3.2%。总的来讲,高新技术产业的经营风险相对较大,金融机构基于安全性原则回避对高新技术产业发放贷款,从而限制了该产业的快速发展。

(二)金融服务对高新技术产业科技经费支持的区域现状对比

我国经济在发展中呈现明显的区域差异,高新技术产业在发展中同样如此。2008年,东部地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在全国占比达到87.7%,而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仅为7.3%和4.9%,三个区域的产业运行结果悬殊。从高新技术产业科技经费来源结构上看,主要由政府、企业自身和金融机构三部分构成。根据表1整理的数据,2002~2008年,在政府投入方面,东部地区的资金占比整体偏低,而中部和西部地区的政府支撑力度相对较大,而且经济发展越落后的区域政府投入越大。以2008年为例,东部政府资金投入占比为5.4%,中部为22.3%,西部地区达27.7%。在企业自身积累资金方面,三个地区的资金占比都相对最大,占有绝对优势,其中西部地区的资金占比增长较为明显,2008年比2002年增长21.3%。在金融机构资金方面,除了中部地区占比运行相对平稳外,东部和西部地区的资金占比最终趋势向下,而且呈大幅度萎缩态势,其中东部和西部地区分别从2002年的10.3%、6.2%下降到2008年的2.9%、1%。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全国不同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在发展中过多依赖政府支持和企业自身优势来运营,金融机构所提供的资金作用极其有限,而且当金融机构提供的资金大幅削减时,政府和企业补充资金的能力有限,此将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瓶颈。

五、金融服务创新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实现路径

(一)建设有特色的地方金融组织体系

通过对各类型金融机构的改革,构建有特色的地方金融组织体系,带动金融机构的服务创新,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充分的支持。

1.优化银行类金融机构。一方面深化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改革,以增强资本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为目的,稳妥推进跨区经营,注重产品和服务异质化,条件成熟时积极扶持地方法人银行改制上市,拓宽融资渠道;另一方面深化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积极推动条件成熟的农村信用社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促进地方银行体系的发展。

表1 高新技术产业科技经费来源结构表(2002~2008)(单位:%)

2.建设多元的非银行金融机构。支持成立金融控股公司,尤其是在资产总量较大、法人金融机构数量较多的地级以上的城市,这样可以把金融控股公司的优势发挥出来,通过整合资源、资本管理,带动其他金融机构的创新建设;支持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创新,包括对业务、产品、管理模式、组织结构、服务方式等进行创新,扩大市场份额;支持信托机构的业务创新,积极发挥其综合主导能力;支持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对促进其发展的相关扶持政策和监管制度要完善和落实;提高相关融资性担保机构的担保能力,鼓励其与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强合作;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鼓励有条件的市、县(市、区)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和创业投资公司;积极发展地方保险机构。另外,还可以鼓励一些大型企业集团或者国内外的金融机构成立新型金融机构,如金融租赁公司、资产管理公司、企业集团财务公司、消费金融公司等。

(二)构建多层次的金融市场体系

金融市场是一个资金融通的市场,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和商品市场共同构成了多层次的金融市场体系,通过拓宽资金融通渠道助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1.构建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在股权融资方面,大力支持发展中小板、创业板,加快推进高新技术产业上市梯度培育工程;积极推动场外股权交易市场的发展,积极扩容代办股份转让系统试点的范围,把国家级高新技术园区作为准入重点对象培育,同时逐步探索发展非上市股份公司股权交易市场,加强监管,提高场外交易市场的运作效率。在债券融资方面,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利用短期融资券、企业债券、中期票据等债务融资工具,在银行间市场上进行资金融通;支持上市公司通过发行公司债的方式进行资金融通。

2.构建多层次的商品市场。在产权融资方面,推进统一规范的产权交易市场的建设,探索一系列包括会员制、成员制、股份制等在内的市场化手段。在期货融资方面,加快期货交易所的建设,同时加强期货交易市场主体的培育,引导企业利用期货市场实现风险规避和套期保值。在金融要素市场上规范建设大宗商品交易中心,提供交易、管理、融资等一站式服务,推进大宗商品在远期交易市场的发展。另外,还要探索建立金融市场创新交易平台,包括票据交易所、信贷资产交易市场等。

(三)建立政金企三方协调发展的长效机制

政府、金融机构和高新技术企业三方相辅相成,协调发展,通过财政政策、金融政策和产业政策的协调合作,可以优化金融资源的配置,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

1.促进政府与金融机构协调发展。综合运用财政贴息等政策,采取“建设-经营-转让”、资产收益权或土地开发权质押等方式,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高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信贷支持;通过市场化的方式,组建一批资信评级高的现代投融资平台公司以增强政府投融资能力;争取设立科技发展银行,支持各商业银行设立科技支行;通过财政出资和社会资金投入结合的途径,建立多层次担保体系,健全政策性融资再担保机制。

2.促进政府与高新技术企业协调发展。积极推动科技型、创新型企业上市,推动广东省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企业利用代办股份转让系统试点的方式实现快速发展;大力发展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企业,通过以政府为主体设立的创业引导基金,引导社会资本投入自主创新领域;完善知识产权价值评估体系,大力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试点。

(四)建设现代金融服务创新后援服务平台

现代金融后援服务平台的建设不仅可以健全现代金融体系,而且可以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转型升级。以产业集聚模式为基础,高标准地建设有特色的金融后援服务平台——金融高新技术服务区。通过政府主导,加大政策的扶持和招商的力度,吸引一大批金融企业后援服务机构进入金融高新技术服务区开设机构,包括数据处理中心、金融创新研发中心、银行卡中心、保险资产管理中心、备灾中心、培训中心等。[10]这些金融后援服务机构不仅能为金融前台业务提供完善的配套服务,而且为高新技术的落户提供必要的金融支撑,同时也完善了金融高新技术服务区的功能。通过运用现代的信息技术和先进的科技理念,结合金融服务创新,积极拓展园区功能,努力把园区打造成一个集金融产品研发、技术开发、信息备份和管理人才培训为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开创更加丰富的高新技术产业的盈利模式。

(五)打造全新的金融服务合作开放格局

依托地理位置上的优势,按区域部署相应的金融服务,通过金融服务创新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谋求更多的资金支持。以广东为例,广东和港澳台、东盟的金融合作交流密切,金融服务合作内容非常丰富。针对港澳地区,只要是符合条件的港澳金融机构都鼓励在广东设立法人机构、分支机构和后台服务机构;广东省积极为粤港澳三地金融机构的合作穿针引线,争取一些综合的金融服务,如银团贷款、保险等,助力跨境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广东省大力推动企业和金融机构赴香港上市,凡符合条件的企业均大力支持其在深圳、香港两地的创业板市场跨境上市;加强粤港澳租赁融资、创业投资和产业投资基金等合作。针对台湾地区,以东莞、汕头市为重点地区开展粤台金融合作先行先试,争取中央批准在广东省建立海峡两岸金融合作试验区。针对东盟地区,探索成立广东东盟投资基金,支持广东金融机构把金融服务链条延伸到东盟地区,为广东与东盟地区的经贸往来提供便利的金融服务,形成广东-东盟常态化的金融合作机制。

六、金融服务创新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保障措施

通过金融监管体系、信用保障机制以及金融人力资源体系的建设,降低金融服务创新的风险,强化金融服务创新的功能,从而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一)建立完善的金融监管体系

金融监管是金融服务创新中不可或缺的保障。金融监管能够制止各种欺诈活动和不恰当风险转嫁的发生,从而维护金融业的健康运行,提高社会的经济福利。完善金融监管体系的建设要从两个机制切入,一是协调机制,二是创新机制。

1.加强金融监管体系的协调机制。一是要建立金融风险预警系统。具有监管职能的部门包括人民银行、证券监管部门、保险的监管部门和各大金融机构,它们共同构成金融风险的预警系统。部门之间要提高风险信息和对策措施传递的效率,缩短时滞,使省内各级政府部门和各金融机构能够及时回避风险或降低风险的危害性。二是要健全金融法规建设。首先,根据金融服务创新,设立适用的金融法规及实施细则;其次,清理原有的法规和制度,及时修订或者废除与金融服务创新不适应的条款;再次,立法环境如果尚不成熟,可以采取缓冲手段,制定一个过渡性的暂行规定。

2.完善省金融监管体系的创新机制。创新机制的完善强调信息的传递,要求信息传递的渠道畅通、数量充分,且质量能够保证。借助现代信息和科学技术,加大监督信息网络化在金融机构内部、监管部门、监管当局之间的建设力度,改善信息在它们之间传递的方式和速度,增强信息的准确性和透明度,以实现金融监管中的信息共享。

(二)建设完备的信用保障机制

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在市场经济体制中,建设社会信用体系是重要的制度安排。在完备的信用保障机制约束下,通过为个人、企业等经济主体提供各种类型的信用服务,可以化解和防范金融风险,使货币资金运作起来更加安全和顺畅。信用保障机制的建设主要体现在搭建公共平台和丰富参与主体上。

1.搭建信用体系公共平台。建立一套适合的信用标准化体系,加强金融部门之间的合作和协调,逐步建立统一征信平台,促进金融信息的整合和共享;建立信用违规违法惩治机制;严厉打击寻租行为,对经营活动中违反市场规则和商业道德的行为防微杜渐,推进廉政建设,创建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2.丰富信用体系参与主体。首先,信用体系包括个人信用、企事业单位信用和政府信用,其中个人信用是基础,企业、事业单位的信用是重点,而政府信用则是关键。通过建设信用服务体系、文化体系、政策法规体系、监管与奖惩体系以及区域联动体系,共同为三大信用主体的培育服务。[11]其次,建设联合征信数据库,把保险业、证券业和外汇管理等信用系统信息进行对接共享,提高信用评估的效率。再次,逐步把个体工商户和重点人群纳入征信范围,通过公用事业单位、行业协会和政府行政部门等有效途径,掌握他们的个人信用信息,补充建设征信数据库。

(三)建立立体的金融人力资源培养体系

金融从业者素质的提高有助于防范金融风险,强化金融功能。金融人力资源培养是金融服务创新的重要支持力量,在培养上除了要转变理念,还要注意形成梯度。

1.转变金融人力资源培养理念。一是加强金融人力资源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金融员工的素质及创新能力。二是加强金融人力资源的营销能力培养,积极通过金融营销内容和方式的创新,克服金融产品同质化竞争的局限。三是加强金融人力资源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在金融体系日趋复杂,金融产品日益丰富的环境下发挥团队精神,在分工合作的过程中大胆尝试,形成新的创意。

2.形成金融人力资源梯度培养。对金融高端人力资源,主要培养其成为金融学识丰厚、拥有卓越的金融创新能力和金融管理能力的顶尖人力资本;对一般金融管理人力资源,通过一定的职业培训,拓宽其国际视野,提高其金融综合素质,培养其成为金融企业中的中层领导和部门主管;对一线业务人力资源,以操作熟练的应用型金融人力资本为目标,加强专项技能的培训,培养其成为金融企业的一线业务骨干。

[1]巴曙松.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的金融支持[J].城市金融论坛,2000,(1):15-21.

[2]闫灵均.论金融与科技结合[J].科技成果纵横,2000,(4):19-20.

[3]葛新权.我国科技进步对就业的影响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5,(10):14-16.

[4]刘健钧.构建创业投资体系促进高技术产业发展[J].宏观经济管理,2002,(1):22-24.

[5]周志丹.高新技术企业成长性评价的实证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07,(11):38-41.

[6]马晓霞.高新技术产业金融支持体系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9):88-90.

[7]蒋玉洁.自主创新型企业的金融支持体系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07,(11):145-149.

[8]Miller M.Financial Innovation:The Last Twenty Years and the Next[J].Journal of Financial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1986,(21):19-23.

[9]陈柳钦.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资本支持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113-114.

[10]广东省金融改革发展“十二五”规划[R].2011.12-13.

[11]周建松.浙江金融服务体系研究[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207-214.

猜你喜欢
高新技术金融服务金融机构
新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三农”和普惠金融服务再上新台阶
让金融服务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新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协力推进金融服务乡村振兴
发展前景广阔的淮安高新技术开发区
前海自贸区:金融服务实体
金融机构共商共建“一带一路”
我国金融机构股价和主要财务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资金结算中心:集团公司的金融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