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朋 ,王蔚宇 ,贾金才,安 涛
(1.河北农业大学 现代科技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1;2.河北农业大学 组织部,河北 保定 071001;3.河北农业大学 学生处,河北 保定 071001)
耻感是人在外界事物刺激下内心产生的羞耻感受。中国古人将这种心理感受加以发掘、升华,形成耻感文化,用以影响和制约人们的行为。中国传统耻感文化具有深刻而丰富的道德和伦理价值,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社会实践,带有鲜明的中国特色[1]。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在这种形势下,面对社会思想观念日益多样多元多变,社会群体共同道德标准差异日趋显著的情况,在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深刻认识和弘扬中国传统耻感文化的积极因素,以传统的耻感文化帮助大学生培养正确的荣辱观,建立高尚的道德观,对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方法论意义。
笔者通过调查问卷形式,对大学生耻感现状进行了调查。问卷主要由4个部分构成:(1)寒暄文;(2)基本属性问题(共包括8个问题);(3)主项问题(共包括了15 个问题);(4)是非问题(共10 个问题)。主项问题选项采用里克特五级量表方式,0为完全不感到羞耻,1为有点羞耻,2为比较羞耻,3为很羞耻,4为非常羞耻,要求被调查者从中选择最符合自己对该问题想法的一项。调查共发出问卷400份,回收400 份,有效标本数为382 份,有效率为95.5%。使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19对问卷调查的结果进行了可信度和有效度评价分析,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由表1可见,当代大学生群体的道德状况不容乐观,在部分大学生中存在耻感淡化,道德缺失的现象,道德的原则和标准正在变得模糊不清,甚至出现了不以荣为荣、不以耻为耻、反以耻为荣的个别现象。在大学生的价值观和道德体系中,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的价值取向切实存在,部分大学生存在耻感缺失的现象,进而导致了荣辱观的错位。
表1 大学生耻感现状调查部分数据 单位:%
从整体来看,大学生能够接受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指引,是社会中较有理想、有积极进取精神的群体,他们绝大多数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能够自觉遵守公共秩序、礼貌待人、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爱护公共财物、尊重师长[2]。但由于我国社会处于问题多发和矛盾凸显期,社会中各种思潮交集汇合,人们的需求呈现多样多元化的特点,社会群体道德标准差异日趋显著,在新的价值观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的情况下,出现了道德标准的混乱和共同道德底线的缺失。近年不断有涉及道德领域的社会现象出现,并通过网络等途径迅速成为民众争论的热点,从超女诞生到选秀流行,从“宁在宝马里哭不在自行车上笑”的另类到佛山女童被车碾压18 路人的漠视……道德信仰缺失已经到了一个前所未有且迫切需要救赎的低谷。而在现实生活中,一些不遵守道德的人,非但没有受到社会的谴责与唾弃,反而还能从中受益;那些遵守道德规范的人,却又变成了受害者或者被部分人耻笑的对象。社会道德呈现在大学生面前的是一幅变动着的、带有各种矛盾现象的图景。而大学生所具有的耻感认识多是来自社会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大都没有经过社会实践经验的反馈,基础十分脆弱,在面对各种现实的冲击和多元道德环境的时候,容易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和冲击,出现多重的道德压力和心理暗示,使其错误地认为社会正在逐渐滑向一个低信任度和缺德的深渊,加剧了大学生社会道德评价的消极情绪。
长期以来,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偏重于灌输式教育。这种教育形式,在很大程度上禁锢了大学生的思想,窒息了大学生在面对道德选择时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导致作为教育主体的大学生缺乏自主认知耻感的欲求和切身体会。作为受教育者的大学生,不是带着积极的、自觉的态度去理解、选择、追求道德规范,而是消极地接受和被动地服从,缺乏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去审视、分析、评价道德现象;再者,大学生理想人格教育多以道德最高要求的“理想人格”教育为起点,在学生中塑造的一般多是高、大、全的“模范”、“英雄”形象,强调正面“荣感”教育,而忽视负面“耻感”教育,造成了道德教育耻感环节的缺失。同时,单纯的理想教育并不能够解决大学生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全部问题,加之网络这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领域中,其在发挥传播媒体、通信工具、信息社交平台作用的同时,并不总能以正能量示人,负面新闻、不良情绪、网络暴力混杂其中,影响了道德教育的实际效果,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大学生的道德迷茫,最终导致一些大学生耻感意识偏离、错位,缺乏羞耻感,负罪感和内疚感淡漠,价值观出现扭曲。
当代大学生多是“90 后”的独生子女,家长的呵护和成长环境的相对封闭,使他们缺少逆境的磨砺,心理脆弱,容易受外界负面影响,在当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他们的理想观念趋于现实化,经济意识和功利性增强,更加讲求实效与实现自我,片面的认为大学期间只要有良好的个人发展,就可以在未来社会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对自己道德品质的修养则缺乏足够的重视。一些学生家长在自己的孩子到高校就读后,由于教育模式、生活方式的转变,有一种“我把孩子交给学校了”的认识,平时对孩子的关注点多集中在学习成绩、班团干部等学业、就业的硬件条件上,忽视了孩子道德品质的培养,造成大学生在思想道德中表现出放任自流的倾向。而在大学生群体中,由于大学教育的学分制打破了传统的以班级为主要载体的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框架,淡化了“班”的概念,学生的集体观念趋弱,学生容易以个人为中心、我行我素,纪律意识淡薄,道德行为缺乏有效的外部监督。
知耻是道德教化的前提,宋朝朱熹说:“人有耻能有所不为”。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涵盖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整个内容,它汲取了中国传统荣辱观的精髓,具有很强的民族性、时代性和实践性。它同中国优秀传统耻感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树立了社会风尚的道德标杆,是真正看得见,摸得着的行为规范和准则。新时期的大学德育应在对传统道德文化重新进行审视和解读的基础上,将“八荣八耻”内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道德信仰。通过开设传统文化课堂、增加形式多样的传统文化教育主题活动,加强大学生耻感文化教育,提高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兴趣,增强大学生作为中华文化传承者的认同感和责任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发展路向,提醒大学生要明荣知耻,懂得什么是高尚的,什么是卑贱的;应当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从而面对社会纷繁复杂的现象时,能够心明眼亮,分得清是非、善恶、美丑,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社会价值、认定标准和价值尺度,能够自觉地维护道德正义,抵制精神污染,使自己心中有一个明确的“道德标准”,真正做到“羞耻之心不可无,耻辱之事不可为”。
羞耻之心是人的一种内心体验,是人通过与外界的互动而促成内心的变化,进而形成的一种注重内省、反求诸己的思维模式,以此制约人的正己、修身过程。这一点构成了中国传统耻感文化的核心内容[3]。人有了耻感,才能自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大学生主体在与自身相关联的道德关系和道德行为中的主导性和能动性,引导大学生主动进行对外评断、对内自省的内心双重体验,提高大学生的自觉能力、认知能力、反省能力,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知耻观念,遵守道德原则和规范的道德实践,建立为善驱恶的行为自觉,成为自由自觉的道德主体。在此基础上,培养大学生“慎独”的思维行为习惯,使大学生体验美好、体验崇高、体验成功,将内在的道德认知转化成外在的道德行为的心理机制,实现荣辱观上的知行合一,进而指导他们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使道德约束建立在内心自律和外部他律的轨道之上,使大学生沿着对国家和个人发展有利的方向发展。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校园里应该充满鲜明的,有道德的气氛。而这种气氛使人相信,高尚的道德情操会成为主流,在有许多鲜明的道德行为的地方善才会成为消灭恶的力量[4]。耻感文化的心理基础在于人们对自己的行为具有一种责任感,社会基础在于人们对社会行为规范能达成共识。大学校园作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要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导向,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优化、美化校园物质文化环境为重点,以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为载体,推动形成良好的校园环境。通过物质文化建设,对学生进行耳濡目染的文化审美浸润。重视校旗校徽、标语等标示性物质文化建设,发挥其感染陶冶作用,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价值引导;重视图书馆、学校网络、校刊校报、宣传橱窗等信息性物质文化建设,不失时机地拓展学生的知识和思维视野,进而提升学校的人文品味,彰显独特的学校精神品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重视精神文化的引导作用,坚持用先进典型来示范,引导和带动人们见贤思齐、创先争优、奋发向上。把树立宣传道德模范和发现身边的好人结合起来,如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树立教师和学生典型,使大学生既能从道德模范的高尚品格中感受到强烈的精神震撼,又能从身边的凡人小事上体会到不平凡的精神内涵。同时,也应该抓住机会寻找反面典型,引导大学生反思自己,从而引以为戒,正己修身。充分尊重和彰显大学生在大学文化中的主体地位,通过开放的多元互动的教育过程,充分调动他们的能动性和创造性,鼓励他们通过亲身体验去感知耻感文化,将大学文化内化为大学生心中的一种道德的力量,促使大学生自觉地按照某种共同的准则调节和规范自身的言行,并逐步转化为大学生内在的道德品质。
[1]胡凡.中国传统耻感文化的内涵与意义[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0(8):62.
[2]郭聪惠.知耻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路径[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8(8):162-165.
[3]张典兵.现代大学文化建设的理性审思[J].现代教育科学,2011(2):47-49.
[4]苏霍姆林斯基.怎样培养真正的人[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