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机械化领域专业硕士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研究

2013-08-11 11:13:22宋冬冬刘荣昌田树耀杨武林
关键词:专业学位学位硕士

宋冬冬,刘荣昌,田树耀,杨武林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河北 秦皇岛 066004)

从2010年开始,我国研究生教育的指导思想发生了战略性的转变,早先研究生多以培养传统的学术型学位为主流方向,随着社会对专业型、应用型人才的急需,研究生教育的工作方针要向专业学位转变,要让专业学位的教育理念逐渐的渗透公众视线。农业机械化领域农业推广硕士,在培养农业工程技术推广与应用领域专门人才和建设我国现代化农业方面,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

一、农业机械化领域专业硕士点现状

我国目前在硕士层次建设的专业学位领域有39种,基本上涵盖了社会各种行业类别,如金融分析师、药剂师、工程师、律师、会计师等行业。农业推广硕士作为以适应我国农业背景和农村发展的专业学位,与农业技术推广和农村发展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并与相应学科的农学硕士学位处于同一层次,进一步完善了我国农学门类硕士层次的学位类别。农业机械化领域作为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的15种领域之一,其设置的指导思想是为农业工程技术研究、应用、开发及推广,农村发展,农业教育,农村信息化等涉农企事业单位和管理部门培养高层次的专业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1]。

我国现有农业推广硕士招生单位数量类别如表1所示。在全部的103 所农业推广硕士招生单位中,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代表的综合类院校能够占到全部招生单位总数的36.89%,以中国农业大学为代表的农林类院校占35.92%,师范类、政法类等院校占到17.47%,中国科学研究院等科研单位占到9.71%。由此可见,农业推广硕士招生单位资格设置主要以农业资源领域为背景和依托,立足于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实现高层次的农业技术类应用型人才培养。从目前农业机械化领域发展的形势来看,存在以下几个突出的问题:

(一)招生形势不乐观

据粗略统计,每年参与报考农业推广硕士的人数很有限,平均到15个领域后,以农业机械化为代表的招生领域报考人数更少,致使对农机化领域原本人才缺乏的现状,无疑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二)生源种类差异大

报考农业机械化领域的考生从年龄、学缘背景等方面都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同样,该问题对于非全日制学员的招生更为严重。河北科技师范学院作为省属普通二批本科院校,近年来,主要靠调剂生源来完成国家下达的招生任务,在这样的大形势下,生源的差异性问题更是尤为显著。

(三)课程教学体系建设针对性不强。

学术型学位和专业学位的最本质区别就在于前者重研究、重理论;后者重实践、重应用。这应该是各学校在招生各类别研究生之前,必须要弄清的问题。但是当前很多培养单位,却用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课程教学模式去培养专业学位的学生,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相对而言动手能力较差,应用能力不强,创新能力也比较弱,进入社会后不能很快的完成实际工作部门的任务,势必违背了设置专业学位的初衷,没有很好的体现培养应用型和实践型人才的要求。

(四)学科建设步伐滞后

农机化研究生的培养工作,需要校内外双导师联合完成,需要必需的校内外实践实训基地,需要切实可行的政策文件制度作为依据,还需要充足的资金提供有力的保障。但是很多情况并不如此,例如有的单位校外导师制度还未建立、校外基地建设也未选址等等一系列现实的问题,学科建设的进程并没有与实际要求相匹配,无法满足当前农业机械化领域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的需求,最终的培养目标只是空谈。

(五)学位论文形式和内容需要创新

传统的硕士学位论文主要以理论研究为主,内容上需要有一定的创新。对强调以应用型为主的农机化领域学位论文,内容上应该侧重于如何解决好农业生产部门的实际问题,要具有一定创新性;形式上,可以为调研报告、工程设计等。从而区别于传统的以纯理论研究为主的学术型学位论文[2]。这样才能真正的体现服务于农业生产和农村发展,一切从解决生产部门的实际问题开始。

表1 我国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招生单位分布

二、农业机械化领域专业硕士点建设及质量保证体系构建

(一)从源头抓起,给予政策支持

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由于历史等原因,发展较传统的学术型学位稍晚,其在社会公众的影响力不高,所以很少被广大考生列入报名志愿范畴,即便有意向报考也是迫于落入调剂生队伍选择面不大的尴尬境地而被考虑。所以,每年报考农业推广硕士的第一志愿考生,数量很有限,即便是国内知名的农业类院校情况也是如此。各招生单位甚至从距离招生前半年的时间,就开始着手进行招生宣传,为此,各单位也是想尽了一切办法,耗费了大量的财力和物力。即便这样,招生效果也不是很明显[3]。为此,河北科技师范学院也研究并制定了相关的激励政策,来解决目前生源紧张的问题。经过校内外多方的调查后,发现多数考生的顾虑主要集中在毕业的去向和工资待遇等方面。招生人员利用校内的鼓励政策吸引更多的生源,从政策上给予了支持。鼓励本校本科毕业生在保证顺利毕业的前提下,可在第7学期提前进入农业推广硕士专业课程的学习,并参加相应的课程考试,成绩纳入研究生培养环节的总学分。这样不仅可以缩短学生的培养时间,也可以提高考生的学习热情;同时,学校也根据每个考生的入学考试成绩以及英语四、六级等资格考试成绩,给予不同等级的入学奖学金。面临2014年全国的硕士研究生实行全面的自费制度,该政策不失为一个鼓励学生报考的措施。

(二)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

农业机械化领域在开设培养课程时要兼顾多方面的因素,首先要以国家农业推广硕士农机化领域教育指导委员会的指导文件为蓝本,同时考虑地方区域优势,以及学校办学特色,凸显农业机械化领域研究生在农机技术推广等方面的优势。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办学定位是为广大的职业技术类院校培养师资人才,面对当前国内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大环境,众多位于各周边县、区的农业职技类学校需要大批以农业推广知识为学习背景的优秀毕业生从事农村教育事业。所以,需要在课程设置上,多多增加农业推广类的实际技术课程。使得学生们毕业后很快就能在农业机械、农业技术推广等领域发挥拳脚,找到用武之地。

农业机械化领域必修课程的设置主要以国家政策为依据,其中的公共课构建主要以理论性强,突出特色为目标,让学生们掌握国家在农业领域的政策和指导方针。例如“农业科技与‘三农’政策”、“农业传播技术与应用”等;领域主干课构建要突出当前农业机械行业的科学前沿、先进工程技术以及科学的管理方法,可以运用先进的生产和管理理念,指导实际的生产工作。例如“农机化新技术”、“现代高端企业管理”等课程。选修课的构建需要按照不同的研究方向,有针对性的进行设置。该环节的学习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和校外实践两部分共同完成,通过以案例讲授为主的课堂教学指导学生们在实践基地进行实际技能操作[4]。

另外,在进行课程的整体设置上,还需要事先考察农业推广工作部门的实际需求,例如农业机械推广站、农村合作社、农业技术类培训机构等单位,通过实地走访,了解当前该行业的最新政策和发展方向,有针对性将这些内容加入到课程设置中,实现学校和社会的良好衔接。

(三)学科建设步伐需加快,配套设施资源需完善

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具有其特定的培养模式,要求利用1年的时间完成理论课程学习,进入实践教学的环节。以农业机械化领域要求为例,需要从时间上,很好的衔接课堂教学和校外基地的实践活动,力求压缩课堂教学时间,拓宽实训环节。所以要求培养单位要大力发展校外的实践基地建设工作,例如与农业推广站,农业机械技术研究所等单位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并签订双方责任协议书,互相约定彼此的职责和义务。建立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将学生从校园的课堂教学环境引入到基地的实际工作氛围。切实地落实“顶岗制度”,实行一人一个岗,定期向各研究生工作站派送学生,将实际部门工作中遇到的技术问题作为课题进行研究,提高课题的研究意义和价值。在实践的过程中,学生们可以真正的参与到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会被大幅度提升。

导师整体素质的提升也是学科建设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对于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而言,切实有效的实行“双导师制度”,可以为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提供智力上的保证。校内导师作为主导师,对研究生在读期间的全部学习、科研、生活等工作负主要监护责任;校外导师作为副导师,负责研究生在校外基地实践期间的各项工作。内外指导教师之间的良性配合,成为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有力保证。在选聘校外导师的原则上,要向实际的工程技术领域倾斜,选聘那些具有社会实际工作部门从业经历的高职称人员。这样可以用侧重于动手能力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很好地掌握实践操作技能,有利于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四)严把出口关,探索学位论文新形式

依据国家农业机械化领域教育指导委员会制定的培养方案要求,规定全日制农业机械化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在校学习年限为2年,非全日制学习年限为3年。对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而言,要在短短2年的时间里,掌握一定深度的学术理论和工程实践技能,只能从时间上,依靠各个培养环节的紧密设置,以及充足的实践教学环节,才能得以实现。另外,学位论文的质量也不能因为学习年限短而降低,相反,要更加的注重研究的广度和深度。选题必须反映本领域涉及的关键性问题和实际性问题,并且是经过校内外指导教师调研、论证后确定的题目,最好来自农业机械化领域生产第一线。鼓励专业学位研究生在论文形式上有所创新,打破传统的纯理论研究类论文形式,要注重实际应用和创新,例如采用应用研究类、工程设计类、产品调研报告类等形式,以区别于学术型硕士学位论文[5]。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历届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专业学位毕业论文全部采用双盲审制度,配合使用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以及预答辩等环节,最大限度的保证了每篇学位论文的质量。

(五)专业学位质量评价体系亟待构建

农业推广硕士培养单位经过几轮的培养工作,已经逐步的摸索出一套适合于本单位的工作经验,随着各项规章制度的相继建立,各项常规的管理工作日趋成熟。但由于地域和规模的差别,不同单位之间在某些环节的发展上还不尽相同。这需要一套科学的质量评价体系,对不同的招生单位进行监控,通过对各个指标进行科学的计算,能够发现自身发展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这样构成一个良性的循环激励措施,鼓励培养单位积极探索、发现农业推广硕士授权点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推进我国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的不断发展[6]。

三、结论

伴随工业化、城镇化的深入推进,我国的农业和农村发展正在进入新的阶段,农业推广技术在整个的农村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全面实现农业机械现代化,将先进的工程技术引入到农业生产领域,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力,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农业大国的必要条件。农业推广硕士培养单位要根据各自学校实际情况出发,积极探索如何构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的道路,努力推动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全面发展。

[1]杨波,祝湘陵.农业机械化专业领域农业推广硕士培养质量保证体系构建[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2):263-265.

[2]袁巧霞,张终,谭鹤群.农业推广硕士农业机械化领域课程体系的探索与思考——以华中农业大学农业推广硕士农业机械化领域为例[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10):59-61.

[3]谢好.中国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生源及保障初探[J].课程教育研究,2012(7):21-22.

[4]周艳荣,张玉莲,范细秋.农业机械化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2(4):85-87.

[5]王方艳.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探析[J].继续教育研究,2013(1):114-116.

[6]武晓维,李勇.把握专业学位特点,提高农业推广硕士培养质量[J].中国农业教育,2004(3):21-22.

猜你喜欢
专业学位学位硕士
昆明理工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简介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医患沟通的认知及培养需求研究
『博士后』是一种学位吗?
文苑(2018年21期)2018-11-15 11:52:20
如何写好硕士博士学位论文
猪业科学(2018年5期)2018-07-17 05:56:22
俄罗斯儿童教育:超80%入园率与供不应求的学位
幼儿100(2016年4期)2016-11-30 03:19:55
土木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现状与对策——以广大为例
职业技术(2015年8期)2016-01-05 12:16:44
国内ERP研究现状——基于学位论文的统计分析
中外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比较与启示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索
“工士学位”不只是一纸文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