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以后的国共谈判

2013-08-09 08:03:04
现代阅读 2013年8期
关键词:曹聚仁蒋氏蒋经国

1956年,在周恩来的具体安排下,1949年参加过“北平和谈”的南京政府代表团代表章士钊带着中共给蒋介石的信,身负重任来到香港,会见了国民党驻香港负责文宣工作、主持《香港时报》的许孝炎先生。许孝炎曾亲自从香港飞往台北,亲手将中共的信交给蒋介石,并将他与章士钊的会谈情况向蒋介石做了详尽报告。蒋介石听后,再展开中共的信件,反复看了几遍,长时间沉默无语,没有做任何表示。经过一年的考虑,蒋介石于1957年初突然召许孝炎回台北,在“总统府”与他进行了长时间的密谈。最后,蒋介石反复权衡后,选中了国民党高级将领宋希濂的胞弟宋宜山。

1957年4月,宋宜山以探亲的名义从香港入境抵北京。周恩来在北京有名的东兴楼饭店会见了宋宜山,与他进行了亲切的谈话。随后,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李维汉出面与宋宜山商谈,就第三次国共合作、祖国统一的一些具体问题进行协商。李维汉提出中共关于合作的4条基本条件:

(一)两党可以通过对等谈判,实现和平统一。

(二)台湾可以作为中央政府管辖下的自治区,享有高度自治。

(三)台湾地区的政权仍旧归蒋介石领导,中共不派人参与,而国民党可派人到北京参加中央政权的领导。

(四)美国军事力量撤离台湾海峡。

宋宜山回到香港后,蒋介石并没让他回台湾当面汇报,而是让他先写一书面报告。宋宜山即写了一篇1.5万字的报告,交许孝炎转蒋介石。由于宋宜山的报告对共产党和大陆的成就赞扬过多,蒋介石看后大为不悦,认为宋宜山被赤化了;再加上大陆此时已开始了“反右斗争”,使蒋介石认为国共谈判的时机并不成熟,从而中止了国共间进一步的接触。

1956年7月,当章士钊受中共委托,才能够从北京到香港为国共和谈穿针引线的时候,另一个神秘人物也风尘仆仆地负着同样使命从香港来到北京。

这个神秘人物就是曹聚仁。

曹聚仁是蒋经国在赣南时的亲信,1948年蒋经国在上海“打虎”时,他是其手下大将之一。

曹聚仁回到大陆,即受到中共方面的热情接待。7月16日下午,周恩来在颐和园宴请曹聚仁,陈毅、邵力子、张治中出席作陪。3个月后,即10月3日,毛泽东在中南海接见了曹聚仁。

毛泽东一见曹聚仁便说:“你这次回来,可以多看看,到处走走,看我们这里还存在什么问题,不要有顾虑,给我们指出来。”在谈到国共合作,谈到蒋介石的时候,毛泽东肯定了蒋介石在某些历史时期的作用,并表示了他准备再次与蒋介石握手的想法。

与毛泽东的谈话,使曹聚仁对国共和谈的前景充满了希望。回到香港后,他立即将他在大陆和中共领导人接触的详细情况转告了台湾方面,并静等台湾的消息。

不久,台湾传来指令,让曹聚仁再去大陆一趟,主要任务是到浙江奉化,看看蒋氏祖坟是否完好。1957年5月,曹聚仁第二次返回大陆。在奉化溪口,他住进了当年蒋介石回溪口时常住的妙高台,游览了武岭、雪窦寺,并在蒋介石寓居过的丰镐房和蒋经国住过的文昌阁仔细看了很久;同时,还代表蒋氏父子到蒋母的墓园扫墓、进香烧纸,行民族传统的孝仪。所到之处,曹聚仁都一一拍摄了照片。

回到香港后,曹聚仁立即向蒋经国和台湾方面通报了他大陆之行的情况,并寄去了他在溪口拍摄的照片。

在另一封信中,他还谈了自己对国共两党重开谈判、再次合作的看法。

但是,台湾方面对国共再次谈判采取了一种既不让曹聚仁撒手,又不具体表态的态度,一拖就是几年。

1965年夏,当国民党二号人物李宗仁回到大陆受到北京方面热烈欢迎的时候,蒋介石父子也展开行动。

经常来往于香港和台北负责联络工作的王君通知曹聚仁,蒋经国在近期将亲临香港,接他到台湾商量要事。

曹聚仁听到消息喜出望外,急忙飞往北京,与中共领导人商讨了谈判的大纲要目,然后匆匆返回香港,等候蒋经国的到来。

一天,曹聚仁正在寓所午睡,突然听到门铃急响。他急忙开门,只见王君气喘吁吁的进来说:“经国来了,不方便上岸,在海上等你。”曹聚仁急忙随王君出来,一辆小车将他们送到码头,然后登上小快艇,一直驶到一艘大轮船边。

蒋经国和曹聚仁寒暄叙旧后,便斥退左右随从,关起舱门密谈。蒋经国告诉曹聚仁,台湾想和北京方面谈判,但不知北京的具体意向,希望曹聚仁多介绍北京的情况。曹聚仁详细谈了中共关于谈判的条件,蒋经国仔细听后,也谈了蒋介石关于国共谈判的一些想法。他希望曹聚仁将双方情况吃透,以便曹聚仁与蒋介石见面谈话时做到时间短,效率高,也可使曹聚仁秘密赴台不走露消息,被外界察觉。随后,轮船驶回台湾,秘密停泊在一个偏僻小港。曹聚仁和蒋经国立即上岸登机,飞往台中蒋介石官邸。

第三天,蒋介石在自己的官邸,由蒋经国陪同接见了曹聚仁,并在极秘密的状态下开始谈话。整个谈话自始至终只有他们3个人。开始由曹聚仁介绍中共方面的条件,然后逐条讨论、商谈,蒋氏父子也不断提出自己的意见,经过几次讨论,很快达成6项条件:

(一)蒋介石携旧部回到大陆,可以定居在浙江省以外的任何一个省区,仍任国民党总裁。建议北京拨出江西庐山地区为蒋介石居住与办公的沐邑。

(二)蒋经国任台湾省省长。台湾除交出外交与军事外,北京只坚持农业方面必须耕者有其田,其他政务,完全由台湾省政府全权处理,以20年为期,期满再行洽商。

(三)台湾不接受美国任何军事与经济援助。财政上有困难,由北京按美国支援数额照拨补助。

(四)台湾海、空军并入北京控制。陆军缩编为4个师,其中一个师驻厦门和金门地区,三个师驻台湾。

(五)厦门和金门合并为一个自由市,作为北京与台北之间的缓冲与联络地区。该市市长由驻军师长兼任。此师长由台北征求北京同意后任命,其资格应为陆军中将,政治上为北京所接受。

(六)台湾现任文武百官官阶和待遇照旧不变。人们生活保证只可提高,不准降低。

曹聚仁与蒋氏父子谈妥了这6项条件后,立即返回香港,将谈判情况及6项条件报告给了中共。

然而,当此事正在进行之际,1966年,大陆发生了“文化大革命”,这一运动的风浪也波及到台湾,蒋介石对国共重开谈判产生了疑虑,从而改变了主意。这样,国共两党重开谈判之事又一次搁了浅。

(摘自中央编译出版社《蒋氏父子》 作者:陈冠任)

猜你喜欢
曹聚仁蒋氏蒋经国
曹聚仁家风“我为祖国效命”
交友如听钟
交 友 如 听 钟
中外文摘(2018年18期)2018-11-21 18:26:54
清女诗人庄盘珠外家蒋氏家族考
交友如听钟
蒋经国不用日货
文存阅刊(2016年1期)2016-03-17 04:06:52
蒋经国曾贫困潦倒舀地沟油做饭
中外文摘(2015年19期)2015-11-23 07:48:16
是“蒋氏日历”,还是《蒋氏日历》?〔*〕——读两《唐书·蒋传》拾零
学术界(2015年4期)2015-02-25 07:05:28
《捕蛇者说》中的“异”字辨析
肥瘦
意林(2009年22期)2009-02-11 11: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