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永远读不完的心灵之书

2013-08-09 08:03:04
现代阅读 2013年8期
关键词:奥勒留罗马帝国马可

《沉思录》是温家宝总理百读不厌的一本书,他说这本书“我可能读了有100遍,天天都在读”。也许是这一缘故,《沉思录》逐渐开始在中国走红起来。

前一段时间我有机会到罗马,想到《沉思录》的作者正是古罗马皇帝,于是带上了这本书。在来去二十几个小时的飞机上,以及会议间隙和夜深人静的时候,我反复读了两遍,因为年代久远,又讲到很多抽象的东西,没完全明白,回来后再读,还是只能理解大意。有人说这本书不需要哲学基础就可以轻易读懂,其实不然。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何怀宏的译著被公认为权威之作,作为最深入阅读《沉思录》的人,在他的品读之中亦常常出现“可能是、很可能、也许是、会不会”的理解,这说明要真正读懂《沉思录》并非易事。

罗素说,马可·奥勒留是一个悲怆的人。马可·奥勒留是古罗马帝国皇帝,他在位20年,始终面临内忧外患。即使他夙兴夜寐地工作,也不能阻挡古罗马帝国走向没落。作为著名的“帝王哲学家”,马可·奥勒留在希腊文学、拉丁文学、修辞、哲学、法律、绘画等方面受到良好的教育,是晚期斯多亚学派代表人物之一。《沉思录》是马可·奥勒留在鞍马劳顿中所写,一般认为是留给自己反省用的,也有可能想作为遗产留给儿子。《沉思录》能流传至今应该说是个奇迹,因为当时只能靠手抄传播。《沉思录》篇幅不长,12卷485小节,里面多数都是深刻的人生感悟。

马可·奥勒留对人生进行了深刻的哲学思考,他认为生命的长短不是很重要,生命的质量才最重要,这质量不是用功名利禄来衡量,而是用德性来衡量。他推崇一切美好的德性:善良、谦虚、真诚、理智、镇定、豁达,强调“所以你要固守这几个名称,如果你能居于它们之中,那就仿佛你回到了某个幸福之岛居住。”他认为一个东西是否好,不是要看它是否对一个动物存在的人有用,而是要看它对一个作为理性存在的人是否有用,这样就没有什么比正义、真理、节制和坚韧更好的东西了。书中马可·奥勒留多次探讨了死亡、欲望、灵魂、幸福,提醒自己保持宁静、与人为善、把握现在、恪守职责。

“毕达哥拉斯嘱咐我们在清晨的时候抬头看天,这会提醒我们想起那些始终做同样的事情,以同样的方式去做它们的工作的物体,也会使我们想起它们的纯洁和坦露。因为在星球之上没有罪恶。”高远的星辰是一个象征,观察星辰也是一件崇高乃至神圣的事情,它使我们摆脱日常的功利和喧嚣,也使我们体会一种纯洁和无暇。难怪温家宝总理写出了《仰望星空》的诗作,也许那就是他的读后感吧。

这是一本真正的心灵之书。读这本书,你会在高雅思想和纯洁心灵中得到慰藉,每个人都有读它的需要,确实如此。

(摘自江苏人民出版社《有些话不得不说》 作者:方标军)

猜你喜欢
奥勒留罗马帝国马可
拉丁语在东罗马帝国消退缘于实际使用需求的减少
罗马帝国时期埃及地方审判管辖浅析
《沉思录》中的德性观及对当代人的启示
西部学刊(2019年12期)2019-11-01 01:58:06
麦恩是条多情的狗
满族文学(2019年5期)2019-10-08 06:46:23
马可 时光の味道
时空大转盘·罗马帝国
马可的音乐遗产
人民音乐(2018年8期)2018-08-21 06:32:56
《新罗马帝国衰亡史》
领导文萃(2017年11期)2017-06-12 18:46:48
马可·波罗来过中国吗?
侨园(2016年5期)2016-12-01 05:23:40
浅析奥勒留与老子关于处世之道的异同比较
青春岁月(2016年4期)2016-08-04 10:3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