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瑞真,马晓冬
(江苏师范大学a.区域与城市研究中心;b.旅游研究所,江苏 徐州221009)
“业态”一词源于日本,最早出现于零售业,指零售店、专卖店等,指卖什么、卖给谁、如何卖的具体经营形式。近年来,“业态”一词不断被引入旅游业,主要是用来描述旅游产品形式、经营组织方式、旅游资源配置等方面。在国外,对旅游业态的研究主要是针对具体新兴(型)旅游业态的形式及其影响方面。在国内,受“任务带学科”的影响,旅游业态的理论探讨滞后于实证研究。近年来,在国家和地方的旅游业发展规划中,不断提出新兴(型)业态的重点发展类型和对策,尤其是在国家和地方的“十二五”旅游业规划中,更明确提出将重点推进旅游新业态的发展。例如,江苏省“十二五”旅游业规划中指出:旅游新业态的形成,是产业旺盛生命力的体现,更明确提出要重点发展旅游电子商务、高端休闲、旅游养老、创意体验、数字娱乐、旅游咨询服务等九大新兴旅游业态[1]。上海、河南、四川、广东、浙江等省市也都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实践呼唤理论创新,旅游新业态的研究也引起了学界的关注,成为旅游学科的热点课题。本文通过对我国旅游新业态的文献检索,综述了近年来旅游新业态的研究进展,并对业态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本文在2012年10月26日基于中国知网(CNKI),在检索项“主题”、“篇名”下,分别输入检索词“旅游新业态”,匹配为“精确”,对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剔除非研究类文献及其重复文献,整理筛选后,得到有效文献数量分别为70篇和37篇(图1)。
图1 文献数量统计
从文献发表的时间上可以看出:2008年之前,关于旅游新业态的研究很少,之后才得到专家学者的关注;但是,从文献发表的数量上来看,旅游新业态的研究总体成果较少。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方家论坛”栏目征文启事中,对旅游类的征文内容明确写出休闲旅游、旅游新业态等旅游理论研究和产业发展中的热点前沿问题就是最好的例证。可见,旅游新业态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旅游管理部门的引导以及学者的不断探讨,旅游新业态的研究将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课题之一。
以旅游新业态为主题的70篇文献涉及不同类型的期刊共54种,其中刊载3篇以上相关文献的期刊5种16篇,仅占文献总量的22.9%,其他文献则零星分布在48种期刊中;而且很大比例的文献是发表在报纸上。像旅游学科领域的旅游学刊、旅游论坛、旅游科学,地理学领域的人文地理、经济地理、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地理学报、地理研究等旅游学科的核心期刊群刊载的文章不足10篇,这表明旅游新业态这一新课题系统研究的不足。
为了更加准确地把握旅游新业态的研究进展及发展方向,笔者在检索文献的过程中,对其相关文献进行链接发现:研究具体旅游业态的文献数量达到2万余篇,这表明目前旅游新业态的研究很大一部分不在自身,而是对旅游的产业融合和具体旅游业态的探讨。
发展旅游新业态是实现旅游产业升级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新途径,也是一个新概念和新的研究领域。本文将从旅游新业态的概念、内涵、产生机制、发展模式等方面进行综述。
1.旅游新业态的概念
旅游业态是旅游行(企)业采取适当的经营方式,向消费者提供所需的旅游产品和服务[2]190,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创新的动态过程。
在国内研究方面,邹再进从经营角度分析,认为旅游业态是对旅游行(企)业组织经营方式的描述和旅游产业的发展阶段、趋势以及业种范围的界定[3]。许豫宏从消费需求角度分析,认为旅游新业态是旅游行业根据游客需求,创造出能够满足游客心理、情感、审美享受的新产品[4]。杨玲玲、魏小安从一个产(行)业的发展过程分析,认为旅游新业态是相对于旅游主体有新发展,在其发展中融入新的思路和内容,形成比较稳定发展态势的业态[5]。张文建从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进行界定,认为狭义的旅游业态专指旅游企业或集团的经营形态;广义的旅游业态除此之外,还包括旅游业的结构类型和组织形态,表现在产业层面就是众多业种和业状[6]。汪燕、李东和认为旅游新业态是为了满足消费者的新需求,实现旅游业和其他产业的融合,不断创新出具有特色的旅游产品[7]。
综合学者们的观点,本文认为:旅游新业态是旅游行(企)业及其相关行(产)业部门依据旅游消费者多元化需求,在组织管理方式、产品形态、经营形态等方面实现旅游产业的新的发展和突破,是对旅游产业的产品结构(业种)、旅游业当前发展阶段(业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业势)的一种综合性描述。
2.旅游新业态与新业态旅游
近年来,在旅游新业态的发展研究下,新业态旅游的概念也逐渐被提出来,可将其理解为:一些非旅游功能的行业为了深化发展,实现行业的业态创新,为其添加旅游功能,使其不断向旅游业渗透的一种旅游产品业态形式。目前,新业态旅游已经受到游客们不断关注,它与旅游新业态存在的相互区别、相互交织、不可分割的辩证关系,也将随着两者的发展,不断地被认知。
从发展模式上,旅游新业态是利用新技术和方法,在旅游产业内外进行不断融合、革新、更新、创新,来实现旅游业的新发展;新业态旅游特指旅游新业态的创新部分,但却是旅游新业态最具挑战的那一部分。因为创新不仅需要全新的科技、方法、工艺,开发新的消费市场,还需投入大量资金,它的产品特征、结构内容、功能效应、经营方式都不同于以往的任何旅游业态,是一种全新的旅游发展模式,其开发难度较大,风险度也较高,如豪华邮轮旅游、低空观光旅游、科技旅游、太空旅游的发展等。从发展趋势来讲,新业态旅游使本原行业产生旅游功能,为旅游业提供一种新的可能,丰富旅游业的发展,结果将逐渐演化成一种新的旅游产品或方式,不断丰富旅游新业态的内容。而旅游新业态将在发展的过程中无限扩大其产业边界,使更多行业渗透进来,两者之间进一步相互交织。从产业层面上讲,旅游新业态是旅游业发展状况的综合描述,包括业种、业状、业势。而从新业态旅游逐渐向旅游业过度的情况来看,首先应将其界定为旅游产业的业种,然后才是在特定业种的情况下研究业态问题;从这个方面讲,前者的范围界定广于后者。
虽然对旅游新业态进行了概念的界定,但是对新兴(型)旅游业态的理解绝不能仅限于此,我们可以在与传统业态的对比中,进一步理解旅游新业态的内涵(见表1)。
表1 传统旅游业态与旅游新业态的比较
旅游业态的形成过程,也是旅游产业的创新。总结学者们关于这方面的研究,笔者认为主要有两种动力促使新兴(型)旅游业态的产生、发展。一是内驱力:旅游行业领袖创新精神、旅游行业投资收益、旅游行业创新文化驱动[2]191;二是外驱力:市场需求变化、市场竞争、科技进步、产业链的延伸和相关产业的渗透、虚拟化经济的发展等[2,4,6-8](图2)。
内驱力可归纳为企业追求投资收益的创意。冯学刚、于秋阳认为创意俗称“主意”,是科学、思维和艺术的完美结合。旅游业中加入创意元素,会进一步增强旅游产品的体验性和参与性[9]。杨琳、王小凡以北京798地区为例,从创意产业与工业类建筑遗存的结合形成的一种旅游新业态[10];高柳珍、崔文娟以实景演艺《印象·刘三姐》为例,分析了文化产业、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的业态创新[11]。在外驱力方面,首先是市场需求变化方面,刘丽娜在分析探险旅游的参与性、新奇性、探险性等特征中,结合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探险旅游的产生是体验和认知、审美、自我满足和自我实现的需要[12]。潘顺安认为工业化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单一乏味的城市生活,造成人们渴望追求新奇刺激、消除身心疲劳、回归大自然的心理诉求,促使人们产生乡村旅游的欲望[13]。在市场竞争方面,汪燕、李东和认为旅游产品的同质化竞争显著,企业为了在竞争中取胜,产品开发者和经营者必然要在掌握市场需求特点的基础上,无论是从形式还是从内容上,都要对原有产品进行更新、改造[7]11。在科技进步方面,主要是源自于信息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特别是3G技术的使用[14]116。陆晓清以网络游戏业与旅游业的产业融合为例,认为它们融合的动力主要源自科技创新、市场需求和经济管制[15]。朱镇、赵晶在对旅行社和旅游在线服务商的电子商务竞争优势来源比较中指出,旅游在线服务商是以提供旅游产品预定和服务为主营业务的高新技术企业,借助网络营销推广产品,将形成强大的技术壁垒和新兴竞争优势[16]。在产业链的延伸和相关产业的渗透方面,李雪丽等在分析旅游创新战略时提出,链条型集团化经营是旅游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并以旅行社为例,认为旅游组织形式可通过一系列跨行业并购和战略联盟,最终向大型集团化、中型专业化、小型网络化的格局发展[14]117。任宣羽在以攀钢为例的工业旅游资源开发中,认为工业旅游以工业企业及工业历史遗迹等为载体,在工业的基础上开发出来的新兴旅游产品[17]。在虚拟化经济方面,主要是基于信息化技术的提高和电子商务的发展,从旅游企业的经营运作、管理、企业价值链等方面入手,阐述旅游企业虚拟化经营等方面的问题[18-20]。
图2 旅游新业态的产生机制
旅游新业态的发展模式是从旅游业态创新、旅游产业发展战略等方面阐述的。庞海峰、王欣从发展战略方面总结了5种发展战略模式:政府主导型模式、市场需求型模式、经济新增长点模式、资源主导型模式、可持续发展模式[21]。王慧敏从产业集成角度和旅游产业的新发展观总结了5C模式,即创意、融合、链条、协同、集群模式,并认为这是现代旅游业的创新发展观[22]。张文建认为应该从旅游企业自身来研究业态的创新机制问题,并从不同的视角总结出资源整合式、组织创新式、技术推动式、专业分化式、服务外包式、业务融合式、区域集中式以及俱乐部式等8种旅游业态的创新模式,并进一步指出它们的侧重点和适用对象[6]95。高丽敏从产业融合、渗透的角度概述了旅游新业态的产生模式,并指出模式的产生主要与旅游行业要素、产业内其他行业及第一、二产业的重新组合相关[2]193。另外,自2000年以来,很多学者也从产业融合的角度研究了旅游与其他产业结合的新兴(型)业态的发展模式[23-37]。
新的旅游业态就是对于自身的发展要有新突破,在纯粹观光模式的基础上,在产品、组织经营方面实现多元化发展。旅游业态的未来发展方向将更加满足旅游者的个性需求,很可能在以下几个方面实现重大突破:
在“买方市场”的条件下,供需双方在不断追逐发展下,单一观光旅游产品的垄断格局被打破,新兴(型)旅游产品(业种)不断涌现。例如创意体验、智慧旅游、数字娱乐、节事旅游、特色景观村镇游、大遗址文物游、温泉养生,旅游房地产、旅游电子商务、旅游装备业与制造业、旅游咨询服务,分时度假、产权酒店、经济型酒店等新产品和行业的出现和专业化发展。
我国的出入境及国内旅游三大旅游市场呈同步增长状态,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夕阳红旅游市场、红色旅游市场、医疗养生旅游市场、自驾游旅游市场等多层次旅游市场,高端与远程旅游的市场份额也在不断扩大。这些发展与人们的消费水平、多样化的旅游产品、专业化的旅游服务有着必然的联系。
1.旅游电子商务发展迅速
由于信息化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旅游电子商务火速发展。在2011年,我国在线旅游市场交易额达到1 672.9亿元,较2010年的1 037.4亿元增长了61.3%;携程网与万豪国际酒店集团打造了酒店预订平台,艺龙与洲际酒店集团大中华全部酒店实现系统对接[38];如此迅速发展的线上旅游业务,为旅游者的自由行提供了便利的信息渠道[39]。
2.旅游服务外包化
据工信部预计,到2015年末,中国服务外包产业规模将突破万亿元大关。旅游相关企业正是在服务外包的大环境下,将不具有比较优势的项目外包出去,用以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高核心竞争力、实现资源最优配置和战略合作[40]。服务外包作为一种新型的经营方式,将成为旅游业获取竞争优势和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抉择之一。
3.新兴(型)业态专业化和多元化发展并存
综合化与专业化循环理论中提出:业态是具有主要经营特点的循环现象,一方面向专业化发展,再由专业化向多样化发展,并且专业化和多元化并存。专业化的分工及其市场的细分进一步满足了旅游者的个性化需求。例如酒店分为商务型、经济型、度假型等多种专业化酒店,满足消费者的多层次需要。多元化主要体现在产品的丰富性和旅游企业的多样化投资经营方式上。
1.产业集成塑造无边界旅游产业
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集成发展,筛选优等集成单元之后,将形成新的产业集成体,实现旅游产业边界的无限延长。产业集成能够再创旅游产业价值链,塑造无边界旅游产业的持续竞争优势,成为旅游产业发展的新路径[22]。
2.产业融合突破三次产业边界
工业旅游、教育旅游、创意旅游、高端休闲、数字娱乐,集咨询、人力管理、展览策划于一身的新型旅行社、旅游企业集团等新产品和业态形式不断出现,表明旅游业正与其他服务业,以及第一、二产业进行融合。其结果将使旅游业突破三次产业边界,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3.产业链延伸形成一体化集群发展
产业链延伸主要是指产业横向、纵向、混合一体化的发展趋势。采取横向一体化经营主要是推行连锁经营和行业并购等形式,提高旅游产品的市场占有率;纵向一体化经营是使旅游行业六大要素“食、住、行、游、购、娱”全方位发展,分散经营风险;混合一体化就是指横向、纵向的交叉发展。
21世纪以来,旅游业态不断创新,并取得了上述研究成果。相对于实践的蓬勃发展,旅游新业态的理论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成果较少。其相关研究还需在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深化和完善:
当前我国旅游业态的研究中,有一些学者对业态类型进行了划分,但由于缺乏统一的分类标准,导致业态类型划分混乱。随着旅游业态的发展逐渐完善,制定统一的分类标准有着重要的意义。它不仅可以对所有的新兴(型)业态类型进行归纳,还可以利用细分的类型进行同质化和区别研究,为市场的细分、产业发展方向的确定、引导业态向多样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营造旅游业态发展环境等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旅游业不再是单一的产业,而是满足人们休闲、养生、求知、探险等多种需求的多产业组合而成的现代服务业。它不仅包括餐饮、住宿、交通、景区、旅行社等产业,还涵盖了与之相关的娱乐业、装备制造业、信息服务业、金融保险业、咨询业等。要想活跃旅游市场、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必须重视旅游产业融合的发展与创新。
目前旅游营销学的研究内容基本上是围绕产品、价格、促销、流通策略等方面开展研究的。但是旅游业态已经有了新的发展方式,必须有针对性的营销学进行系统的研究。例如,对旅游者心理和实际需求进行分析,划分高、中、低档市场,引导高端休闲;针对新兴(型)旅游业态,引导市场消费,发展“市场主导型”旅游经济;大力发展网络营销和事件营销等。
发展旅游业,要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三者的统一,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旅游新业态的发展要产生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也要让旅游者享受大自然的鲜、奇、特、异,体验现代文明的风采,并最终将其落实到效益分析方面。我们可以通过选择一些适用的方法、建立一系列指标、然后进行实证分析。例如,运用逻辑类推法、会计行为法、系统分析法、偏离-份额分析法对一些旅游投资项目、最新产业结构的效益进行分析预测;建立相应的指标体系,分析一些节事活动、文化创意产业、数字娱乐、旅游房地产、高端休闲、景区建设、特种旅游、业种发展、产业融合等新兴业态的产出效益。
[1]自动识别网.《江苏省“十二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出台[EB/OL].(2012-05-17)[2012-11-29].http://www.autoid-china.com.cn/2012/0517/25134.html.
[2]高丽敏,程伟,史彦军.旅游新业态驱动力和产生模式研究[A].高丽敏.旅游新业态的产生发展规律研究[C].北京:中国旅游研究院出版社,2012:190-195.
[3]邹再进.旅游业态发展趋势探讨[J].商业研究,2007(12):156-160.
[4]许豫宏.旅游新业态的行业创新思考(上)[N].中国旅游报,2009-02-27(010).
[5]杨玲玲,魏小安.旅游新业态的“新”意探析[J].资源与产业,2009(6):135-138.
[6]张文建.当代旅游业态理论及创新问题探析[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0(4):91-96.
[7]汪燕,李东和.旅游新业态的类型及其形成机制研究[J].科技和产业,2011,11(06):9-12.
[8]李太光,张文建.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中的业态创新[N].中国旅游报,2008-6-25(011).
[9]冯学钢,于秋阳.论旅游创意产业的发展前景与对策[J].旅游学刊,2006,21(12):13-16.
[10]杨琳,王小凡.创意产业与工业类建筑遗存的结合[J].北京规划建设,2007,(02):46-49.
[11]高柳珍,崔文娟.“印象·刘三姐”旅游产业融合模式的发展研究[J].中国商贸,2011,(31):231-232.
[12]刘丽娜.探险旅游及其在云南发展的初步研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01.
[13]潘顺安.中国乡村旅游驱动机制与开发模式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7.
[14]李雪丽,陶婷芳,张振国.新业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J].江苏商论,2011(12):115-118.
[15]陆晓清.论网络游戏业与旅游业的产业融合[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1(1):42-45.
[16]朱镇,赵晶.旅行社和旅游在线服务商的电子商务竞争优势来源比较研究[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2):114-119.
[17]任宣羽.工业旅游资源开发潜力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07.
[18]王赛芳.深圳旅游企业虚拟经营和管理问题研究[J].消费导刊,2009(19):14-15.
[19]陈雪钧.电子商务环境中的旅游企业虚拟价值链研究[J].价格月刊,2009(6):71-73.
[20]农朝幸.中小型旅游企业的虚拟经营运作[J].广西经济,2004(7):38-39.
[21]庞海峰,王欣.现代旅游业的发展战略[J].生态经济,2002(6):28-29.
[22]王慧敏.旅游产业的新发展观:5C模式[J].中国工业经济,2007(6):13-20.
[23]谢桂敏.我国低碳旅游发展模式及运行体系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1.
[24]陈烨.内生式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研究[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2010.
[25]郭舒.城市旅游发展模式的研究框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4):16-19.
[26]黄亮,陆林,丁雨莲.少数民族村寨的旅游发展模式研究[J].旅游学刊,2006,21(5):53-56.
[27]孙琨.城市周边休闲旅游发展模式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6.
[28]苗想想,殷举英,罗言云.历史城镇的文化商业旅游发展模式[J].城市问题,2008(10):54-58.
[29]刘德云.高尔夫旅游发展模式研究[J].旅游学刊,2007,22(12):23-27.
[30]邹统钎.中国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研究:成都农家乐与北京民俗村的比较与对策分析[J].旅游学刊,2005,20(3):63-68.
[31]王保伦.会展旅游发展模式之探讨[J].旅游学刊,2003,18(1):35-39.
[32]董观志.深圳华侨城旅游经营模式创新研究[J].旅游学刊,1999,14(3):36-78.
[33]胡浩,汪宇明.中国旅游目的地房地产开发模式研究[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5(4):5-9.
[34]王华,吴立瀚.广东省温泉旅游开发模式分析[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5,21(2):109-112.
[35]朱竑,李鹏,戴光全.科技与旅游结合模式探悉[J].广东科技,2004(4):24-26.
[36]汪清蓉.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整合创新模式研究-以佛山市文化与旅游产业为例[J].广东商学院学报,2005(1):68-72.
[37]胡江路.工业企业主导的工业旅游开发模式[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5(11):31-32.
[38]张广瑞,刘德谦,宋瑞.2011中国旅游发展分析与预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13-14.
[39]李玲.中国在线旅游业加速成长[N].中国旅游报,2012-03-07(013).
[40]范蓓,田彩云.旅游服务外包的理论建构研究[J].旅游科学,2012,26(2):2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