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俊玉 东山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福建东山 363401
氯霉素又称氯胺苯醇,是一种抗菌和抗立克次体药,氯霉素对人体的危害主要表现在抑制骨髓的造血机能和使体内菌株产生耐药性。2002年1月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对我国产的虾类产品发出预警机制;欧盟随即以海捕产品中含氯霉素为由将我国产冻虾纳入食品预警机制,荷兰、英国、法国扣留了我国大批集装箱。欧盟、美国等国家规定动物源性食品中氯霉素的残留限量标准为“零容许量”,即不得检出。我国从2002年起禁止使用氯霉素。
2010年我国因为氯霉素的问题被国外通报就达10 批,其中日本2 批、美国7 批、加拿大1 批。水产品就占9 批,高达90%;福建8 批,而且大部分是海捕产品(数据来源于中国技术性贸易措施网)。出口的水产品中频频检出氯霉素,严重影响了我国对外贸易和产品的国际形象。可能造成水产品氯霉素污染的原因除了生态环境的污染以外,只能是生产加工时受到药物污染。也就是接触水产品的外来物质:如生产用水、冰、洗涤用品、化妆品(护手霜、面霜、袪豆除螨类化妆品)、用于止痒的氯霉素眼药膏、消毒水、酒精、食品添加剂等等,这些有可能就是造成水产品污染的源头。由于这些年来对食品监管力度加强,大型企业的养殖用户思想意识得到提高,人为地使用氯霉素药物来防治水产品病虫害的情况很少发生,而且这些检出氯霉素药残问题水产品原料基本是海捕产品,排查结果也表明:涉及到氯霉素药残检出的所有原料进行药残排查,结果基本上都为合格。所以,氯霉素残留问题应该就是出在生产、加工、运输、送检等环节。由于没有相关检测方法与报道,洗涤用品、酒精中是否人为添加一些抗生素不得而知。但是据有关媒体报道:国家卫生部连续2年(2004-2005年)对祛痘类化妆品进行抽检显示,有两成多化妆品含有氯霉素,但其在广告中都宣称自己是由纯中药或植物成分制成。泉州恒泉化妆品“迪豆痘速消”产品氯霉素的含量为5.8×103mg/kg,“美白冠军”的含量为50 mg/kg,海万兴生物科学化妆品“依丝泉净痘调理霜”的含量也达7.0×103mg/kg。在水产品加工过程中有可能被洗涤用品、化妆品中携带的氯霉素污染了、添加了,可能就是水产品中被频频检出氯霉素的原因。本研究的目的就是要查找到造成水产品氯霉素污染的源头,建立有利于水产品氯霉素药物残留管理控制的方法,指导帮助企业正确规范使用生产过程的接触物,规避氯霉素残留的风险,促进水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2.1 国外通报我国产品氯霉素检出情况 近四年来国外通报食品中氯霉素残留检出共有24 批次,其中水产品11 批,所占比例高达46%。水产品被检出氯霉素残留所占比例很高,氯霉素残留是水产品出口高风险项目。近年来水产品中氯霉素残留问题得到有效管控,氯霉素残留在国外检出逐步下降,见表1。
表1 国外通报氯霉素检出情况
2.2 国内水产品中氯霉素质量安全问题 四年来对辖区内水产品进行检测,共检出96 份样品残留氯霉素,养殖类占14%,海捕类占86%。甲壳类所占比例高达80%,主要产品是蟹类或虾类产品,被检出产品中主要是海捕类产品,见表2。
在出口货值逐年上升的状况下,辖区内氯霉素残留检出反而呈下降的趋势,2年内辖区内水产品中氯霉素残留得到有效管理控制,见表3。
表2 辖区内水产品氯霉素残留情况分析
表3 出口货值与水产品氯霉素残留检出动态
从水产品养殖(捕捞)、生产加工、存储、运输直到送样检测,其中任何环节出现差错都可能引发氯霉素残留问题。
3.1 水产品源头氯霉素残留风险的分析 近四年来国外通报的食品中氯霉素残留检出中,海捕类占64%,辖区内监测海捕类占86%。由于近年来对食品监管力度加强,大型企业的养殖用户思想意识得到提高,人为使用氯霉素来防治水产品病虫害很少发生。但存在某些药物的成分未标识清楚,养殖用户误用了含有禁用成分的药物;生活污水的排放也可能污染了近海海域,造成水产品氯霉素残留风险。
3.2 水产品生产加工过程添加物质可能带来氯霉素残留风险 对生产过程中水产品必需接触到的外来物质进行监测,调查被检出96 批次残留氯霉素产品的生产全过程中所有接触到的外来物质:生产用水、冰、食品添加剂、清洁用的洗剂用品,应用优化后的检测方法测定其氯霉素残留含量,结果发现有1 种物质含有氯霉素药留,是2 种散装品牌的洗洁精中被检出含有氯霉素残留物质。
3.3 员工涂抹物质可能带来氯霉素残留风险 对水产生产企业员工平时可能使用的化妆品、用于包扎伤口的创可贴及因为接触水产品过敏引起发痒的抗过敏药膏进行调查,发现这3 类物质均存在带来氯霉素残留的高风险,在部分员工使用的祛痘类化妆品中检出高浓度的氯霉素。在创可贴和抗过敏药膏中也有氯霉素检出。在2012年进出境食用水生动物安全风险监控中检出氯霉素超标,经反复排查,鲍鱼样品监控项目氯霉素检出的原因是:养殖作业中,工人的手部在去除杂质时被划伤,涂抹了含氯霉素成分的药水,涂抹药水的手部反复与工具、器具、海水等接触,引起一些周转桶、捕捞工具、养殖池水及鲍鱼等受到污染,导致抽样送检的鲍鱼样品氯霉素检出。2011年通报核查结果显示,1 批冷冻蟹肉被美国通报检出氯霉素残留,原因是个别员工接触蟹、虾等高致敏源物质而引起皮肤发痒,便使用含有氯霉素的皮肤止痒药,使沾有氯霉素药膏或水剂的手指、手套或加工台面直接接触蟹、虾产品导致加工过程与产品发生交叉污染(据福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2011年进出口食品化妆品质量分析报告)。
3.4 水产品养殖(捕捞)、生产加工、存储中的消毒剂可能带来氯霉素残留风险 对水产品生产加工、运输过程所使用的消毒剂进行调查,也发现部分企业选择从广东买来的桶装的消毒剂可能存在氯霉素药残。
3.5 送样检测环节可能带来氯霉素残留风险 对送样检测环节可能接触到的外来物质也均进行氯霉素残留风险调查,在一批检出氯霉素残留样品的溯源全过程排查中发现,在送样环节可能接触到外来物质中的酒精存在氯霉素药残风险。
4.1 加强对原料的源头管理 近年来,食品药物残留问题突出,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必须抓住原料安全这个关健,特别应该高度关注养殖源头用药问题,含有禁用药物的兽药不用,药物成分不明的兽药应该慎用或不用。可以通过推进水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督促生产企业加强原料供应商评估与监督,提高原料质量安全控制水平。有条件的水产生产加工企业应建立自己的养殖基地,建立“公司+养殖基地”的模式,实施规模化养殖以确保原料的安全。
4.2 落实企业质量主体责任,督促企业加强生产加工过程氯霉素药残控制 对养殖、生产、加工过程所有外来物质进行严格检查,特别是洗涤用品、消毒剂、酒精、员工使用的化妆品,用于抗过敏、包扎伤口药物等物质均存在氯霉素残留的高风险,应引起高度重视,要求企业严格按有关管理规定组织生产,规范合理地使用食品添加剂,保障产品质量安全。
4.3 增加企业保障食品安全的社会责任感 从企业的发展经验可以看出,没有良好的社会责任和职业道德的企业其发展是不会长久的,因此,企业应加强食品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以及相应政策的学习,强化自律和自我监督。企业的管理者和全体生产人员都要提高质量意识,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自觉遵守法律法规,依照操作规范的质量标准组织生产的操作,已建立HACCP 质量控制体系的企业要把各项制度真正落到实处,没有建立HACCP 质量体系的企业要尽快建立起监控体系。
4.4 加强生产加工企业自检自控能力 通过充分发挥企业在产品质量上的主体作用,继续采用培训帮扶、指导等措施,提升企业自控水平,在日常监管与监督检查规范水产生产加工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加强对检测、管理人员培训,检查水产企业实验室建设,对发现不符合项的工厂加强督促与整改。通过加强企业实验室检测人员内部和外部培训,多开展比对试验,提高企业检测的准确度,在不断提升企业人员自身质量安全意识同时,提升企业实验室检测能力。确保水产品在出厂上市前的质量安全。
4.5 加大企业诚信教育和惩戒违规力度 通过开展水产品安全宣传月活动,重点加强对水产企业的诚信教育,同时加大对违规企业的惩戒力度,对违规违法企业严肃查处,并将案例通报进口方政府和行业协会,以起到警示作用,杜绝企业恶意违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