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少鸥
(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经贸学院,杭州 31005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存在基础和展开状态,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深层的精神内核和主导思想,并通过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指导思想、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核心的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核心的道德标准表现出来。
党的十八大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明确提出了“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既顺应了中国改革开放时代的总体需要,又极大满足了广大人民对崇高价值的美好期盼。“三个层次”的理念之间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实现了政治理想、社会导向、行为准则的统一,实现了国家、集体、个人在价值目标上的统一,兼顾了国家、社会、个人三者的价值愿望和追求。
笔者对浙江省6所高职院校的学生进行了不记名问卷调查,总计发放问卷600份,回收有效问卷573份,有效回收率为95.5%。其中,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98份,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95份,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94份,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97份,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93份,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96份。在被调查的学生中,男生占总人数的31%,女生占69%;党员占总人数的1%,团员占98%;1990年之后出生的比例占100%(见表1.1)。因此,笔者认为,本次样本非常具有代表性。
1.“90后”高职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见表1)
表1 “90后”高职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N=573)
从以上调查结果可以看出,“90后”高职大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但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状况及内容体系方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状况的了解比较模糊,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容认识不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信仰也逐渐淡化。
第一,价值多元化的影响。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这些非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涌入让正处于青春期的“90后”大学生在政治信仰上有多种选择的可能,从而出现了政治信仰淡化或政治信仰迷茫。受价值的多元化影响,使他们对非主流思想表现出盲目的跟风和崇拜,崇尚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从而丧失了集体荣誉感,虽然具有较高的爱国主义思想,但行动却十分盲目。
第二,我国也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很多制度的不完善导致了腐败的滋生和蔓延。关于贫富差距、官员腐败等的社会舆论不断充斥着整个社会,深深影响了这一代大学生的价值观构架。认为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已经与自己的人生毫无联系,甚至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了怀疑,乃至丢弃。
1.“90后”高职大学生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认识(见表2)
表2 “90后”高职大学生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认识(N=573)
总体上讲,大部分学生的价值观积极、健康、向上,有部分学生存在一定程度的信仰危机,价值取向已偏离主流方向,这部分学生更加注重个人层面的实现,更加注重实用、实惠和物质享受的现实生活,他们将价值目标坐落于个人生活领域中的具体生活问题上,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以谋求个人的发展。
2.“90后”高职大学生产生价值困境的原因分析
第一,“90后”高职大学生个性鲜明,但容易以自我为中心。与70、80后这一代相比,他们大多是有着优越家庭背景的独生子女,他们崇尚个性,爱憎分明,但父母的溺爱让他们凡事以自我为中心,不太考虑他人的感受,在很多时候表现出双重标准,例如,面对道德滑坡现象,他们既表示愤慨和痛斥,又对解决这一问题没有信心,有时在涉及自身利益时也会加入其中,例如考试作弊,甚至出现违法行为等。
第二,“90后”高职大学生可塑性强,但容易受到诱惑。这一代的大学生本身思维活跃,接受新事物快,在现代信息媒体的推波助澜之下,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得到广泛传播,他们对这些外来的文化思潮感到新鲜和好奇,在接受主流思想的同时,也并不排斥其他思想的进入,这些新事物、新观念的不断产生以及价值观的不断碰撞使“90后”这一代价值取向多元化。
1.“90后”高职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见表3)
表3 “90后”高职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N=573)
从以上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大部分的“90后”高职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持积极肯定的态度,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较高,但也有相当部分的人对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教育的认同不够。同时,在一项爱国主义表现的调查中,只有三分之一不到的人表示通过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来表现爱国主义,可见在“90后”大学生中,还没有形成全体、全面、全方位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态势。
2.“90后”高职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性不高的原因分析
第一,“90后”高职大学生勇于尝试,但抗压能力弱。“90后”作为当前大学生的主体,在接受多才多艺教育的环境中长大,他们通常富于变化,兴趣广泛,喜欢尝试,是非观、善恶观淡化,加之他们正处于青春期,情感丰富,生理早熟,社会经验贫乏,往往容易做出不正确的判断,一旦遭遇挫折就容易一蹶不振,甚至采取极端的行为。
第二,“90后”高职大学生注重生活质量,但缺乏艰苦朴素作风。“90后”高职大学生是在众星捧月的环境中长大,父母的溺爱、优越的成长环境使得他们没有经历过那些艰苦的革命岁月,他们不知贫苦为何物,不把“勤俭节约”当美德,玩微博、炫富裕等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这些都使得部分“90后”高职大学生贪图享受,缺乏务实的实践锻炼,没有深刻意识到自己作为“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责任,从而丧失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
从以上分析可知,“90后”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总体上体现了时代特征,普遍呈现出良好的态势,思想道德主流是健康的,价值取向主流是积极向上的,政治态度主流是进步的,但有一部分大学生受不良社会风气、网上多种思潮和个人利益等的影响,在道德判断和行为方面存在着许多矛盾和困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仍未达到全方位、深层次的认识。
1.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德育课教学方式
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方式,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中心,可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转化为一则则案例或一个个故事,将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道德两难”问题引入课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自我教育能力,让高职大学生在“发现问题-讨论问题-给出对策”中领悟价值观的真谛,在无形当中增强马克思主义的说服力和感召力。
2.利用多种载体在其他专业课程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
“90后”高职大学生对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接受快、领悟深,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学生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课程,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行为方式起着主导作用,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充分考虑“90后”高职大学生的学习特点,结合时代特征,坚持与时俱进,在各种专业课程的渗透下,提高其把握主导价值目标、迎接挑战和认清形势的能力,为“90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辅导员整体素质
一方面,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师的专业技能和科研能力,提供多种培训和进修机会,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引导大学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另一方面,要提高高校辅导员的整体素质,高校辅导员既是学生的导师又是学生的朋友,与学生的接触最多,最有利于做学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因此,辅导员必须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以高尚的人格魅力教育感染学生,通过言传身教让学生更加关注社会的主流声音,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2.营造真善美的校园文化
首先,可以将价值观教育融入物质和精神文化之中,例如:图书馆、学生活动中心等建筑,校训校歌等,发挥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可以在学校网络建设中,积极扶持学生网络社团,建红色网络文化阵地,开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专栏,利用微博、博客等来传播和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可以举办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专题讲座、主题班会等,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和感染,从而摆脱价值困境,树立科学合理的个人价值观。
1.弱化网络影响,发挥榜样示范作用
让学生课余生活中要有健康的内容,才能改变当前普遍存在于大学生中的以网络为主的虚拟学习生活。应该弱化网络的影响,充分发挥班主任、辅导员及学生干部的作用,通过先进人物评选、“校园之星”、“优秀大学生”评选等活动,提高他们参加集体活动的兴趣,帮助他们从封闭的个人生活中走出来。
2.提供多样化的实践平台
充分发挥“第二课堂”及社会实践的实际效用,对大学生进行综合素质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例如,暑期三下乡、进社区志愿服务、社会调研等,使他们感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实践价值,从而将其转化为学生自觉的内在精神追求,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李浩.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迷失与培养[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1,(16):155-156.
[2]顾鑫伟.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现状与培养途径[J].湖州职业学院学报,2011,(3):52 -56.
[3]张亚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J].集宁师专学报,2011,(2):93-97.
[4]韩晓捷.高校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路径的探索[J].中国轻工教育,2011,(6):26-29.
[5]胡宏伟.高校如何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一些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11,(36):72 -73.
[6]季学凤.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方法创新[J].青春岁月,2012,(6):270-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