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在朱自清身上的体现

2013-08-06 09:27高洁
商品与质量·消费研究 2013年6期
关键词:气节修养朱自清

高洁

【摘要】朱自清一生深受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传统思想在其思想体系中占据着主导地位。他总是以传统思想为基点和标准来衡量和吸取外来文化以为己所用。本文主要从伦理道德、修养民族气节等方面方面,分析传统文化在其身上的体现。

【关键词】传统文化;修养;气节;朱自清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3)06 -0122-01

绪论

朱自清出生在江苏省东海县一个较为典型的文人士大夫家庭。自幼就接受传统文化教育,四岁时在邵伯镇先从父发蒙,后入私塾读书。六岁时全家迁扬州后,他“仍然上私塾,读经籍,古文,诗词。”[1]后才入初等小学。在这样的环境成长,为其传统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他在《我是扬州人》一文中回忆道:“我的国文是跟他老人家(戴子秋)学着做通了的,那是辛亥革命之后在他家夜塾里的时候。”古文研究的成就方面在他后来的文学生涯里有很明显的体现,《经典常谈》,《诗言志辩》等作品证明了这一点。他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显然怀有浓厚的兴趣,而且有相当深的研究。从他的作品中,时不时就可以看到他追溯中国历史文化的影子。他是“好古”的,这是无可争辩的事实。

一、遵循伦理本位

儒家思想中有一个理想人格的标准尺度,那就是提倡“温、良、恭、俭、让”与“和为贵”,修养途径是穷独兼达,正己正人,既要积极进取,又要洁身自好。它要求人们做到:“一是遵循伦理本位,也即是“三纲五常”,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以及仁、义、礼、智、信。”[2]朱自清不违背父母的意愿,娶了武钟谦,显然是接受了“父为子纲”的思想。而后来他与武钟谦相处融洽,也正是其传统观念的体现。从《给亡妇》一文中我们可以看出,武钟谦是一个儒家思想中标准的贤妻良母的典型。他体贴丈夫,爱护儿女,孝敬父母,这样的品质,实在是中国传统好女人的标准,这也是中国传统文人择妻的标准模特吧?

二、怀抱经世之志

儒家思想理想人格的标准尺度要求人们要做的第二点就是:怀抱经世之志[3]。知识分子要以天下、国家为己任,有深沉的爱国激情和浓厚的社会忧患意识。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注重立德、立功和立言,这个思想深深影响了朱自清。从朱自清一生的历程来看,自结婚以来,他的负担越来越重,他为了一家人的生活而不断奔波、劳累,他的身体又不好,可以说他过着贫病交加的日子。但是他一直努力着,奋斗着,从不懈怠。 他“绝不自甘落后。”“是以每况愈下的病弱之躯来参加这场特殊的学术竞争的;但是,在精神上,在根本上,他却不是病者、弱者,而是奋斗不息的强者!日记表明,他对自己提出了极严格的要求:制定了一个又一个读书计划,阅读、摘记了大量古代和现代、中文和外文书籍,而且同高效率地授课、研究、出成果紧密结合。从抗战到逝世,是他身体最坏的时期,但却是他无论在教学上、学术研究上,还是在文学创作上,出成果最多的时期。”[4]他的座右铭“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体现的就是他积极向上乐观生活的态度。

三、注重道德修养

儒家思想理想人格的标准尺度要求人们要做的第三点就是注意道德修养[5]。朱自清堪称君子模范,他对待朋友,最讲“诚意”二字。他在《论诚意》一文中解释道:“诚实,诚笃,至诚,都是君子之德;不诚便是诈伪的小人。”其中“君子”,“小人”,其评判标准不也是儒家的经典理论吗?他认为,“说一个人是诚实的君子或诈伪的小人,是就他的行迹总算帐。”也许正因为朱自清以此为准则,他对朋友,对亲人,真的是一颗赤子之心,他也因此得到了朋友们的热爱和赞扬。李广田在为悼念朱自清逝世而写的《最完整的人格》一文中写道:“佩弦先生是一个有至情的人。佩弦先生对人处事,无时无地不见出他那坦白而诚挚的天性,对一般人如是,对朋友如是,对晚辈,对青年人,尤其如此。凡是和朱先生相识,发生过较深关系的,没有不为他的至情所感的。你越同他交情深,你就越感到他的毫无保留的诚挚与坦白。”又道:“正是由于他这样的至情,才产生了他的至文。假如他不是至情人,他就写不出《毁灭》那样的长诗。假如他不是至情人,他更写不出《背影》那样的散文。”因此,无论是做人还是著文章,“诚意”都是朱自清有意无意中遵守的原则和标准。他的很多文章都被人们称为“至情至性”的作品,那是因为他作品中有真实的感情,毫不虚伪,毫不夸张。他的名作《背影》一文中表现的那种父子之情,给人以巨大的心灵震撼。其中每一句都是作者的心里话,都是掏心窝子说出来的,读者似乎在和一位平易近人,值得信赖的朋友进行毫不隐讳的谈心,无所顾忌,无所不谈。仿佛作者在想什么,读者都一清二楚。摆在读者眼前的已经不只是文字,而是作家那颗朗朗的,跳动的心。

四、崇高的民族气节

朱自清一生谨慎,处处以君子模范来要求自己。他虽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但并不顽固腐化,在中西文化相融合的大潮中,他在文化冲突的界线上牢牢的抓住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不放,因此崇高的民族气节在他身上得以传承,甚至在后来使他闪闪发亮。1947年,他为北平当局任意捕人发表抗议书,又在反饥饿反内战的宣言上签名。1948年6月,他抗议美国的扶日政策,在拒绝领取美援面粉宣言上签名,后因胃病复发,医治无效,终在贫病中死去。死前,还嘱咐家人不要购买美援面粉。“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这是千百年来一直流传的古训,朱自清显然是以此来时时提醒自己的。“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这才是大丈夫所为,这才是崇高民族气节的体现。朱自清一生贫病交加,但他却能以节为先,这是多么难能可贵的民族气节!毛泽东对朱自清宁肯饿死不领美国“救济粉”的精神,给予称赞,赞扬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6]

参考文献:

[1]姜建 吴为公.朱自清年谱[M]. 合肥: 安徽教育出版社, 1996.第19页.

[2][3][5]金元浦.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第285页.

[4]郭良夫.《完美人格》序[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6]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66.第1432页

猜你喜欢
气节修养朱自清
竹外疏花
朱自清的较真
守护中华民族气节
以士之道升修养
以自身经验分析儿童舞蹈教育工作者的必备能力与对策
论新形势下政工干部的修养
企业政工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朱自清的蝉声
朱自清自轻不失重
那一抹诱人的绿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