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原章, 邓丽君, 王俊晖
(1. 广东省地震局, 广东 广州 510070; 2. 中国地震局地震监测与减灾技术重点实验室, 广东 广州510070; 3. 广东省地震预警与重大工程安全诊断重点实验室(筹), 广东 广州 5100702;4.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土木工程拓展署土力工程处, 香港)
2005~2009年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土木工程拓展署土力工程处进行“香港活动断层与滑坡的研究”, 历时3年半。 研究小组的地质学者有丁原章、 Dr. Rod Sewell、 李进华、 邓丽君和王俊晖等。 工作期间以河沥背、 黄竹洋、 南山和贝澳等为重点(图1), 对香港地区活动断层与滑坡开展现场勘察和研究。 本文的实际资料属于该研究小组的集体劳动成果, 文中的分析认识和讨论则为著者的意见。
河沥背西北向断层研究工作区位于香港沙田火炭西北大约2 km[1]。 在河沥背村以北断层分成两条近于相互平行的断裂, 并且使其两侧的基岩(主要为侏罗纪火山岩)形成左旋水平错动。 在两条断裂之间形成梭型断块, 其最大宽度40 m(图2)。 河沥背西北向断层的分布恰位于现代的河谷内, 而且两者的走向基本一致, 两条断裂之间为梭型的台地凸起。
目前工作区发育密茂的灌木, 基岩和土层都被植被覆盖。 为了探明断裂与第四纪地层是否存在切割关系, 开展了钻探(编号D1-D5)、 槽探(T1)和浅井(T2-T5)(图3)。 对山地工程的结果进行年龄测定和综合分析得到图4 的综合剖面图。
图1 研究工作区的位置图, 地质底图据香港地质图[2]Fig.1 Location of the study areas shown on a Hong Kong geological map [2]
图2 河沥背地区地质简图[3]Fig.2 Geological map of the Ho Lek Pui area [3]
图3 山地工程分布图[3]Fig.3 Distribution map of ground investigation works[3]
图4 河沥背西北向断层的综合剖面图[3]Fig.4 Inteqrated profiles of the NW-trending fault in the Ho Lek Pui area[3]
河沥背村附近的河谷和台地的地面上都覆盖着表土(厚度小于0.25 m)和全新统粉岭组(厚度变化不大, 通常都小于1.5 m)。 前者为腐植质土和砂质粘土组成, 河谷区还夹有卵石和漂砾, 后者由橘黄色-红褐色砂质、 黏土质粉砂组成, 夹多层厚度仅数厘米的细砂层和粘土层, 粉岭组的中上部层理清晰, 分选良好, 属冲积物成分, 下部分选较差, 夹有较多砾石, 洪积物所占的分量稍大。 粉岭组上部碳14年龄(14C)为232±30~452±31年。 中、 下部的光释光年龄(OSL)分别为6.25±1.4 ~9.68±2.58 ka, 所以属于全新世产物, 相当粉岭组。本文碳14(14C)年龄的测定由新西兰Waikato 大学放射性年龄实验室进行, 光释光(Optically Stimulated Luminescence, OSL)年龄的测定由新西兰Victoria 大学释光年龄实验室进行, 宇宙射线同位素(Cosmogenic Nuclear Isotopes, CN)样本的采集和年龄鉴定由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进行。
在夹于河谷之间的平面梭型的台地凸起区, 粉岭组不整合地覆盖在侏罗纪火山岩组成的基岩风化壳之上(图5)。 在河谷区, 粉岭组则平行不整合地覆盖在上更新统赤鱲角组之上, 其间有清晰的, 呈和缓波浪状起伏的沉积间断面, 再向下, 上更新统地层不整合地覆盖在基岩风化壳上。 上更新统赤鱲角组上部为红褐色、 黄褐色花斑状粉砂质粘土, 下部为粗砂夹大量砾石和漂砾, 底部为一层厚度超过0.5 m 的砾石层。 上部以冲积物为主, 底部为洪积物, 全部厚度约1.6~2 m 左右。 赤鱲角组的光释光年龄(OSL)为20.4±5.2 ka 至21.0±8.9 ka。 顶部层位有1个样本为71.6±19.2 ka, 取样或测定年龄可能存在偏差, 不过赤鱲角组属晚更新世无疑。
图5 河沥背地区T3 浅井地质素描展开图——显示第四纪沉积物与基岩之间的不整合面[3]Fig.5 Geological skecht of T3 in the Ho Lek Pui area- showing the interface between the Quaternary sediments and bedrock[3]
上更新统赤鱲角组的分布仅局限于河谷区, 即西北向断层的下降盘, 相反在台地凸起区, 即西北向断层的上升盘, 缺失赤鱲角组。 这组地层的不均匀分布表明, 在晚更新世时期台地凸起区与河谷区之间存在相对差异升降活动, 换言之, 沿台地凸起区两侧的西北向断层有新活动。 河沥背地区的地貌也显示西北向断层存在新活动, 台地凸起区两侧存在连续分布的地形陡坎不仅只见于西北向断层上升盘的边缘, 而且其延展与两条西北向断层完全吻合[3]。
西北向断层两侧全新世地层的岩性和厚度完全相同, 而且在探槽(T1)和浅井(T2-T5)中都没有发现晚更新世及全新世地层遭断层错动的现象, 表明断层的新活动已经停止。 河沥背西北向断层最新活动于晚更新世时期发生, 全新世时期已经停止。 故此, 目前保存的地貌(如河谷和地形陡坎)应该是晚更新世时期形成的。
河沥背地区西北向断层原本是水平方向的左旋走滑错动, 而晚更新世活动推测主要为垂直方向的倾滑错动。 这条断层的上升盘普遍存在2~3 m 高的陡坎, 相对抬升至少2~3 m;下降盘下降2 m(赤鱲角组的最大厚度2m 左右)。 两盘相对升降差异幅度大约4~5 m 。 按60 000年粗略地估计, 在晚更新世西北向断层的平均活动速率大约略小于10 mm/100年左右。 河沥背地区西北向断层是晚更新世活动断层, 其活动等级为中等或弱接近中等(按照日本学者松田时彦[4]和日本活断层研究会[5]的分类) 。
河沥背地区地面上的滚石不仅数量多, 分布广, 而且个体巨大, 最长超过6 m(照片1和2)。 河沥背滚石主要集中分布在西北向断层新活动段两侧的山坡上、 河谷内以及两条河谷之间的梭型台地凸起区(图6)。 这些巨型滚石均为侏罗纪火山岩, 它们的表面平整, 棱角新鲜清晰, 显然它们没有经历长距离的搬运, 属于附近山体的岩崩产物。
照片1 河沥背地区的滚石环境(照片据R. Sewell)
照片2 河沥背地区的滚石最大尺寸(照片据R. Sewell)
图6 河沥背大滚石和黄竹洋滑坡的分布位置Fig.6 Location of the mega boulders in the Ho Lek Pui area and landslides in the Wong Chuk Yeung area
在几十平方公里范围之内, 发生密集的巨型滚石纷纷坠落, 其体积由几立方米至十几立方米, 这种重力地质作用不是出现在高山峡谷的川滇地区[6], 而是分布在低山丘陵的香港地区; 虽然香港地区存在石壁陡崖, 但它们的规模通常都不大, 本区主要山顶的高程都在三百米以下, 除个别地点以外, 总体坡度不陡, 所以河沥背滚石具有特殊的地质意义。 更值得指出的是, 这些巨型滚石的岩石既不是易于形成喀斯特的石灰岩, 也不是节理或劈理发育的岩石, 而是块状的致密的火山岩。 故此认为, 滚石分布地区附近的山顶一定发生过严重的岩崩事件。
河沥背地区的巨型滚石群位于晚更新世时期有过最新活动的河沥背西北向断层附近,而且滚石群与晚更新世形成的黄竹洋滑坡以及晚更新世石壁(见下节)紧密相邻(图6), 它们应该存在一定的联系。
形成这种规模岩崩事件的原因不可能是偶然的岩石坠落, 也不是单纯强降雨所能够造成, 其成因很可能与强烈的地面运动有关。 巨大滚石分布于两条河谷之间的梭型的台地凸起区表明, 重大的岩崩事件发生在河谷和梭型的台地凸起等地形形成同时或者以前, 所以造成岩崩事件的地面运动应该发生在晚更新世时期, 大致和西北向断层的最新活动时代相同, 并且存在成因联系。
黄竹洋滑坡群分布在河沥背西北向断层的西侧约1.4 km(图6), 这个滑坡群包括多次滑坡事件, 分成西区和东区[7]。 黄竹洋滑坡的源头, 西区有7个滑槽, 东区有10个滑槽。西区滑坡的中、 下部分则转为泥石流。
西区滑坡有7个滑槽, 崩积物逐步汇合, 然后顺着狭窄的河谷向下移动, 形成宽15~50 m, 长700 多米由岩屑和砾石组成的带状泥石流堆积体。 进入到开阔的河谷以后, 泥石流堆积体的末端形成扇形体。 其前缘最大宽度为350 m, 长200 m, 厚10~17 m。 在扇形体的外侧, 有一条走向近东西方向的河流。 受滑坡堆积物的阻挡, 河道呈向南凸出的弧形。滑坡的最高崩塌点的高程为520 m, 崩塌顶端接近山顶。 滑坡堆积物的尾端在黄竹洋村附近(高程210 m), 自山顶到河谷底, 崩积物和洪积物向下游滑移约900 m, 落差310 m。
为了判断第四纪沉积物的形成年龄, 在黄竹洋西区泥石流前端进行了3个钻孔, 并在漂砾间的粉砂土中, 取得10个年龄样本, 进行光释光年龄测定(图7)。 除去底层有一个年龄异常大和另一个偏小的年龄资料, 其余8个年龄数据用于计算沉积物的平均年龄。 相关性分析认为, 这8个样本属于相同事件的产物, 其平均光释光年龄(OSL)为49.2±3.9 ka,即泥石流的年龄应该为距今5 万年左右。 在堆积物前端取得一个比平均年龄稍老的样本(60.1±9.5 ka), 这个数据显示, 该样本可能属于比泥石流稍早的堆积物, 但亦可能是由于计算沉积物的年龄时不能够完全归零而导致异常大的年龄结果, 因此在计算泥石流沉积物平均年龄时没有考虑这个数据。 故此推断, 黄竹洋西区的滑坡和泥石流是一次重力地质作用的产物, 发生年代大约为5 万年左右, 即晚更新世后期。
黄竹洋东区的滑坡有10个滑槽, 滑槽上端紧邻基岩石壁, 崩积物向山坡下滑动, 并汇合或重迭。 东区的滑坡体由多次事件重迭而成。 为此采用宇宙射线同位素(CN)法测定基岩陡壁的裂开年龄和大滚石的形成年龄, 其结果是: 有1个石壁样本形成于晚更新世前期(79.2±5.3 ka), 其他大部分石壁的年龄为晚更新世后期(10.3±0.8~25.2±1.6 ka); 滑坡体的滚石年龄除有1个为115.9±7.6 ka, 其他也均为晚更新世后期(10.7±1.2 ka 至31.8±2.7 ka)。所以黄竹洋东区基岩陡壁的裂开年龄和大滚石的形成年龄都主要为晚更新世后期。
黄竹洋滑坡的研究表明, 晚更新世后期本区滑坡事件频繁发生, 经历约5 万、 3 万和1万多年等多次滑坡事件, 而且有原地重复的情况。 河沥背地区的西北向活动断层和大滚石也都很可能主要形成于这个时段, 它们属于相同地质事件的产物。 晚更新世后期是本地区的新构造活动相对比较活跃的阶段。
图7 黄竹洋地区西部测年样本的分布位置图[7]Fig.7 Distribution map of dating sampling locations in the western part of the Wong Chuk Yeung area[7]
南山滑坡和贝澳滑坡都位于大屿山山顶南侧, 分别包括多个小崩塌体, 然后汇合并且继续向下崩塌(图8)。 有学者称这些崩塌体为“滑坡”, 著者认为称“倒石堆”更贴切。
南山的山顶有大面积火山岩出露, 崩塌事件起始于基岩陡壁附近。 火山岩岩屑混杂了大量不同尺寸的岩石碎块(滚石长边可以达到数米)共同沿着山坡表面向下滑落数十米, 并且止于山坡的坡度变缓处。 在基岩石壁和倒石堆顶部的大滚石分别取得6个和5个宇宙射线同位素(CN)样本, 在倒石堆的前端打了4个钻孔, 取得7个光释光(OSL)测年样本。年龄测定结果表明, 南山有一部分石壁形成于中更新世后期(95.7±6.1~174.7±13.7 ka), 其他形成于晚更新世后期(39.7±2.7~48.7±3.5 ka)。 南山的倒石堆也主要形成于晚更新世后期(49.9±3.6~60.4±4.1 ka), 只有一个样本为中更新世后期(104.7±6.7 ka)。 光释光测年数据亦显示崩积物的年龄属于晚更新世后期(34.8±5.1~57.9±8.4 ka)。 从宇宙射线同位素(CN)和光释光(OSL)年龄数据可以看出, 倒石堆和大部分基岩石壁的形成年代基本一致, 都主要形成于晚更新世后期。
在贝澳的基岩陡壁也取得了7个宇宙射线同位素(CN)样本, 在倒石堆的前端打了1个钻孔, 取得2个光释光(OSL)样本。 宇宙射线同位素(CN)和光释光(OSL)年龄资料显示, 一部分基岩陡壁形成于中更新世(87.2±5.6~194.6±11.7 ka), 有一部分基岩石壁形成于晚更新世(22.6±1.5~66.4±4.4 ka), 贝澳的崩积物则形成于晚更新世后期, 即51.3±7.4 ~53.3±9.6 ka(OSL)。
图8 南山和贝澳的滑坡分布图Fig.8 Locations of landslides in the Nam Shan and Pui O areas
总之, 大屿山山顶南侧有面积非常可观的中更新世时期形成的基岩石壁, 石壁之下的滑坡和倒石堆等崩积物(南山与贝澳)的形成时代大致相同, 都主要形成于晚更新世后期。香港土木工程拓展署的资料[8]还表明, 晚更新世后期在香港地区还有其他地点也曾经发生成群的崩塌事件, 尤其以5 万、 3 万和1 万多等三个年龄段最常见, 显示可能与构造活动变化的周期有关。 虽然全新世以后香港的崩塌事件依然很多, 但是它们的规模比较小, 而且其成因都仅仅与降雨密切相关, 和构造活动无联系。
滑坡、 泥石流、 倒石堆和山崩滚石等崩塌事件都属于地质灾害, 恶劣的气候和强烈的地震都是触发这类事件的因素[9、10]。 晚更新世时期香港地区有多处崩塌事件, 包括规模巨大和连续分布的古滑坡、 古泥石流, 古倒石堆以及多处巨型滚石密集分布区。 这些形成时间相对集中(晚更新世晚期), 分布位置连续而且规模巨大的滑坡、 泥石流(如黄竹洋)、 倒石堆(如南山、 贝澳)以及数量多而且体积巨大的滚石(如河沥背附近)等重力崩塌地质事件不可能仅仅归因于降雨所致, 更可能是强降雨和强烈地面运动的耦合效应。
统计归纳近一百年以来, 我国一百个5 级以上地震造成的地面地质破坏现象[11~14], 得出震级与地面地质破坏相互关系(表1)。 从中国地震震害得知, 在地震烈度XI-IX 度区, 受到强烈的地面运动的冲击, 山区[15、16]、 黄土高原地区[17]和其他陡坡、 高坡、 河岸等等不同地貌和地理环境都可以形成规模巨大、 数量极多、 连续分布的滑坡和各种各样的其他类型的重力崩塌地质事件, 而且可以形成深滑坡。 由于滑坡规模巨大, 滑坡体常常导致河道改变,甚至堵塞河道, 形成堰塞湖[6、18]。 在VIII 度区, 虽然有时仍然可以出现滑坡和其他类型的崩塌事件, 可是通常都为中-小规模, 而且它们的分布不连续或者只有零星出现, 至于地震滚石则很多见, 也可以出现个体巨大的滚石。 在VII 度区, 在地质和地貌条件合适的情况下,偶尔可见岩屑崩落和滑坡, 但是规模比较小, 不过有时地震滚石仍然可以比较严重。 在V度和VI 度区, 不大可能发生地震滑坡, 通常只有陡崖滚石。
关于香港古滑坡、 泥石流和巨型滚石的成因的基本认识是:
(1)按照香港地区崩塌事件的分布范围、 规模和数量等指针综合分析, 晚更新世后期香港地区的崩塌事件可能源于强降雨和强烈地震的耦合效应, 强震的最大烈度可能达到IX-X 度, 而且在晚更新世后期的数万年之内曾经多次原地重复。
(2)晚更新世后期强烈的构造活动性, 既不同于中更新世或更早, 也有别于晚更新世前期。 晚更新世的构造活动性应该区分前期和后期, 它们之间有重要差别。
(3)全新世以来构造活动性明显低于晚更新世后期。 目前香港大部分地区的地震危险性(按50年超越概率10%计算)应该定为地震烈度VII 度[19~21], 南部边缘海域接近VIII 度[22], 均比晚更新世后期的地震危险性显著降低。
表1 不同地震烈度的地面破坏情况表Table 1 Ground damage effects under different earthquake intensities
河沥背西北向断层、 河沥背地区的滚石、 黄竹洋滑坡、 南山滑坡和贝澳滑坡(倒石堆)都大致形成于晚更新世后期。 目前已知香港地区的其他古滑坡事件也似乎集中在这个时期[8、24]。结合区域地质的综合分析, 可以得出以下认识。
从早更新世直到晚更新世前期, 香港及其邻区经历长期的地块整体的, 持续的和稳定的上升隆起运动过程, 全区呈现广泛的准平原化, 地表平坦, 基岩裸露, 形成大面积的风化壳[25],个别山顶(如大屿山、 黄竹洋)有中更新世或晚更新世前期的基岩山顶突出于准平原之上。 因为稳定的上升隆起过程持续时间很久, 以致基岩风化壳(尤其花岗岩)的风化程度相当深, 风化层的厚度相当大, 风化基岩的分布相当广, 另一方面还造成全区地形的起伏非常平缓, 沉积作用微弱, 大多数地区基本缺失晚更新世前期及更老的地层。 晚更新世前期仍然继承中更新世的发展, 此时期地块尚未解体, 基本保持整体升降活动(以隆升为主) 。珠江三角洲和香港地区都具有上述特征, 此时期这两个地区的地理环境应该没有显著区别。
由于早更新世到晚更新世前期, 本区处于地块整体升降活动阶段, 按照热释光测年方法[26], 有的文献[27~29]认为这个时期存在某些断层的新活动, 这样的认识是否可信还值得进一步论证。
晚更新世后期构造运动增强, 尤其以二万年以前的构造运动最强, 二万年以后渐弱。本区的构造活动性比较活跃的特征是断块差异升降运动明显。 此时期珠江三角洲[30、31]和香港的地形轮廓基本形成, 珠江三角洲地区以沉降为主, 香港地区隆升区的范围比较大。 在河谷低地发育以冲积物和洪积物为主的地层沉积, 在香港称赤鱲角组, 在珠江三角洲为石排组、 西南组、 三角组[32]。 第四纪地层的总厚度: 河沥背地区2~4.5 m, 元朗地区最大厚度超过10 m, 珠江三角洲达到40 m, 伶仃洋海域厚60 m 以上。
晚更新世后期构造运动增强表现在部分断层有中-弱程度的新活动, 活动断层的活动方式为倾滑型, 尤其以高角度正断层最重要, 不论原来的基岩断层属于何种性质, 其新活动都主要为倾滑正断层。 此时期香港山区崩塌事件频繁, 似乎尤其以3~5 万年前最重要, 1万年以来滑坡的规模渐小。 晚更新世后期崩塌事件的时空分布可能显示, 香港地区不仅经历过频繁的强降雨过程, 或者还曾经多次遭受强烈地震的影响, 共同造成大量山崩、 滑坡和泥石流, 地面运动的最大强度估计可能达到地震烈度IX-X 度。 晚更新世末期, 构造运动减弱, 地震活动降低, 地面运动的最大强度相应减小[22]。
全新世时期香港和珠江三角洲都继承晚更新世晚期的构造发展, 仍然以断块差异升降运动为主[22、30], 不过构造运动的强度则比更新世末期进一步减弱, 断层的新活动性也更弱或者新活动性甚不明显。 此时期的沉积地层有坑口组、 粉岭组(香港)、 横栏组、 万顷沙组、灯笼沙组(珠江三角洲)。 全新世以来香港地区的崩塌事件仅与降水关系密切, 而与构造运动的影响不甚密切或者无关。
所以, 晚更新世以来香港及其邻区的地质构造发展可以分成三个阶段:即第一阶段——晚更新世前期(大约六万年以前) ——地块整体升降活动阶段, 第二阶段——晚更新世后期(六万年以后) ——断块差异升降活动阶段, 第三阶段——全新世的构造发展——断块差异升降活动继续发展并且不断减弱阶段, 目前仍然处于这个发展阶段。
致谢: 在现场勘察和搜集资料阶段和文章编写过程中, 得到汪学宁先生、 潘伟强先生、吴国材博士和何萍小姐的支持和协助, 谨致谢忱。
[1] Sewell, R.J,Campbell, S. D. G.Geomorphological Evidence for Potentially Active Faulting in the Tai Po Kau -Ho Lek Pui Area, Hong Kong[R]. Hong Kong: Department of the Earth Sciences,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2005.
[2]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Office (GEO) . Geological Map of Hong Kong, Hong Kong Geological Survey Series HGM100, Scale 1:100 000, First Edition [R]. Hong Kong: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Office, Civil Engineering and Development Department, Government of HKSAR, 2000.
[3] Tang, D.L.K., Ding, Y.Z., Lee, etal. Study of the Potential Evidence for Neotectonic Fault Movement and Correlation with Natural Terrain Landslides in Hong Kong (Part 1: Ho Lek Pui Area) [R]. Hong Kong: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Office, Civil Engineering and Development Department, Government of HKSAR,2009.
[4] 松田时彦. 活断层かふ发生すゐ地震の规模と周期にらぃ[M] //地震II. 东京: 东京大学出版社, 1975.
[5] 活断层研究会.日本の活断层图[M].东京: 东京大学出版社, 1982.
[6] 黄润秋, 许强. 中国典型灾难性滑坡[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8
[7] Wong, J.F.C., Ding, Y.Z. Study of the Potential Evidence for Neotectonic Fault Movement and Correlation with Natural Terrain Landslides in Hong Kong (Part 2: Wong Chuk Yeung Area) [R]. Hong Kong: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Office, Civil Engineering and Development Department, Government of HKSAR, 2010.
[8] Sewell, R.J., Tang, D.L.K., Wong, J.C.F., Synthesis Report on the Study of the Potential Evidence for Neotectonic Fault Movement and Correlation with Natural Terrain Landslides in Hong Kong [R]. Hong Kong: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Office, Civil Engineering and Development Department, Government of HKSAR,2011.
[9] N.Ambraseys, M.Svbulov. Earthquake Induced Displacements of Slopes[J]. Soil Dynamics and Earthquake Engineering, 1995, 14 (1): 59-71.
[10] Keefer, D. K. Investigating Landslides Caused by Earthquakes - a Historical Review [J]. Surveys in Geophysics, 2002, 23(6): 473-510.
[11] 谢毓寿, 蔡美彪. 中国地震历史资料汇编[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85.
[12] 闵子群主编. 中国历史强震目录[M]. 北京: 地震出版社, 1995.
[13] 钱 纲. 二十世纪中国重灾百录[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9.
14] 陈颙, 史培军. 自然灾害[M].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15] Cheng, J.D., Chen, B.K., Su, R.R., etal. Landslides Induced by the Disastrous Earthquake on September 21,1999 in Central Taiwan (Geophysical Research Abstracts)[R]. France: European Geophysical Society 25th General Assembly, Nice, , 2000
[16] Lin, J. C., Jen, C. H., Jou, T. C., Earthquake Landslide Hazard; Case Study of Chi-Chi Earthquake, Taiwan[R]. Tokyo: Paper Presented a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Geomorphology, 2001.
[17] 国家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宁夏回族自治区地震队. 1920年海原大地震[M]. 北京: 科学出版社,1980.
[18] 谢洪. 泥石流灾害及防治[J]. 科学, 2006, 58(5): 28-31,
[19] Pun, W. K., Ambraseys N. N., Earthquake Data Review and Seismic Hazard Analysis for the Hong Kong Region [J]. 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Structural Dynamics. 1992, 21, (5): 35-45.
[20] Lee, C. F., Ding, Y.Z., Huang, R. H,etal. Seismic hazard analysis of the Hong Kong Region [R]. Hong Kong: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Office, 1998.
[21]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Office (GEO), Earthquake Risk in Hong Kong. Information Note 05/2007 [R].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Office, Civil Engineering and Development Department, Government of HKSAR,2007
[22] 丁原章. 广东和香港地震风险概论[M]. 香港: 商务印书馆, 2004.
[23] Gutenberg B, Richter C F. Seismicity of the Earth and Associated Phenomenon (2nd Ed) [R].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54.
[24] Sewell, R.J., Barrows, T. T., Campbell, etal. Exposure Dating (10Be,26Al) of Natural Terrain Landslides in Hong Kong [R].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2006
[25] 黄镇国. 中国南方红色风化壳[M]. 北京: 海洋出版社, 1996.
[26] 计凤桔, 马胜利, 刘明达, 等. 断层物质测年的热释光研究[J]. 地震地质, 1994, 16(2): 167-175 ,
[27] 丁原章, 黎权伟. 香港地区活动断裂的初步研究[J]. 华南地震, 1998, 18(1): 84-90.
[28] 马浩明, 陈庞龙. 深圳市观谰断层第四纪活动性研究[J]. 华南地震, 2009, 29(3): 17-24.
[29] Ding Y.Z,Lai K.W.Neotectonic Fault Activity in Hong Kong ; evidence from seismic events and thermo luminescence dating of fault gouge[J]. Journal of the Geological Society, 1997,154:1001-1007.
[30] 陈国能, 张 珂, 陈华富, 等. 珠江三角洲断裂构造最新活动性研究[J]. 华南地震, 1995, 15(3): 16-21.
[31] 张 珂, 陈国能, 庄文明, 等. 珠江三角洲北部晚第四纪构造运动的新证据[J]. 华南地震, 2009, 29(S1): 25-29.
[32] 黄镇国. 珠江三角洲形成发育演化[M]. 广州: 普及出版社广州分社, 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