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读图能力的指导

2013-08-02 01:02浙江省仙居县横溪中学317312丁国庆
地理教学 2013年15期
关键词:等值线图建成区等值线

浙江省仙居县横溪中学(317312) 丁国庆

通过对近几年地理高考中出现的地图进行分类,出现的图形主要有:区域图、示意图、太阳光照图、等值线图、地理数据统计图等等。虽然种类繁多、变化各异,但其本质都是反映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时间变化和地理事物之间的关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对图进行分类整理,抓住其共性,总结读图规律。下面是地理读图的一些技巧和指导读图要点的方法。

1. 读经纬线、看区域轮廓、辨特殊地理事物——区域空间定位三部曲

地理区域空间的确定主要有三种方法:

第一,通过经纬网准确定位。这是一种比较常用的定位方法,经纬度能够准确地确定地理位置。如2011年浙江卷36题(图1)根据其经纬度就能确定该区域是北美五大湖地区。

图1 2011年浙江卷36题图

第二,通过区域轮廓定位。因为有些区域的轮廓比较特殊,根据这些比较特殊的区域轮廓就能确定其地理位置。如2011年浙江卷36题也可以根据北美五大湖的轮廓确定其位置。

第三,根据特殊的地理事物定位。每一个区域都有其代表性的地理事物,学生只要记住这些代表性的地理事物,也能根据这些地理事物进行定位。如2011年浙江卷36题中河流的名称“圣劳伦斯河”也能确定,因为圣劳伦斯河是北美特有的地理事物。

为了使学生能准确定位,要求学生记住经纬网、一些主要区域的轮廓以及某些区域的一些特殊地理事物。

2. 看图名、读图例,理清地理事物的分布和发展变化——地理事物分布图读图技巧

图例、比例尺、注记是地图的三要素,是读图的关键。但是部分学生看图根本不看图例和比例尺,导致回答问题时出现许多笑话。要读懂地理事物分布图必须掌握以下四个步骤。

一看图名。图名是一幅地图的名字,它能告诉考生这幅图是什么图。一般地图的正下方都有图名,从图名中就可以知道是什么图。高考试卷中图名一般不在地图下侧,而在题目的材料中告诉考生。如2012年36题(图2)中有三幅图,图下面只告诉考生是36题的图1、图2、图3 ,没有告诉图名,而材料中告诉了地图的信息。这样学生也能根据材料获取信息。

2012年浙江卷36题题干材料:

澳大利亚是世界上主要的铁矿石生产国和出口国。图1为澳大利亚部分区域示意图,图2为该国铁矿石出口国家和地区的构成图,图3为图1中①—③三地的气候统计图。

图2 2012年浙江卷36题图

图3 2010年浙江卷37题图

二看图例。图例,也就是图中符号表示什么地理事物,学生只有读懂图例,才能看懂地图。图例有些是常用的图例,如河流、铁路、湖泊、国界、矿产等图例在不同地图上的符号基本上是一样的。但是有些图例比较特殊,只有在特定的地图上才有意义。如2011年浙江省文综卷36题的图(见图1)。

图中河流、水域、铁路、城市的图例是常用图例,一般考生都能看的出来。但是雪带、水面高程、谷物流动方向就不是常用图例,只有在这幅地图中才使用,这些就不是常用图例。在该题中学生如果能够看懂水面高程的图例,那就能回答出①、②河段水流速度的差异。因为①河段水面高程变化大,说明河流的落差大,那么水流速度比②河段快。

三看地理事物的分布情况。根据图例指出地理事物的分布特点、特征、规律是高考的高频考点。这就要求学生首先能看清地理事物的分布情况,才能准确地回答。如2012年36题铁矿石生产地和出口地的分布特点,从题中图1就可以看出铁矿石分布在西澳大利亚州的西侧,主要出口对象是中国、日本、中国台湾、韩国,西欧只占很少的一部分,这些国家和地区都集中在东亚,所以主要出口地区是东亚地区。

四寻找地理事物的相互关系。分析地理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找出其内在的原因,回答问题就容易了。如2011年36题第2问中关于雪带分布的原因,若学生能理解雪是怎么来的、怎么形成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雪是空气中的水汽在遇冷过程中凝结而成的,这里的水汽就是来自五大湖,根据雪带分布在五大湖的东侧和南侧,可见冬季盛行风是西风或西北风,当西风或西北风经过五大湖的时候,空气湿度增大,气温升高,到东侧或南侧与冷空气相遇水汽被抬升凝结形成降雪,这就是雪带为什么会这样分布的原因了。

3. 理变化规律,找内在原因——统计图表的阅读

现在有许多高考题以统计图表的形式出现,这些统计图表有不同的类型,有柱状统计图、曲线统计图、饼状统计图、点状统计图等。统计图表的阅读必须掌握地图数据的变化趋势、统计数据的分布情况。二维坐标的看横坐标和纵坐标的变化趋势,三维、四维坐标的也要看清不同坐标的变化趋势,分析不同地理事物的变化规律,理清其内在联系,找出其中原因,这样就能准确答题。

如2010年浙江卷37题,图中(图3)反映的是生存、发展、智力、社会、环境支持系统和可持续发展能力1995~2007年的变化趋势。从图中可以看出这段时间可持续发展能力呈上升趋势,发展、智力和社会三个支持系统的变化趋势比可持续发展能力快,所以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变化依靠这三个支持系统来驱动。生存支持系统从图中可以看出:2003年前徘徊波动,2003年较快上升,2004年后平稳发展。再结合材料可知生存支持系统与生存资源禀赋(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等)、农业投入水平、资源转化效率等有关。从而得出生存支持系统的变化与我国农业投入增加、资源转化效率提高、农业政策调控取得成效等因素有关。而环境支持系统的变化特点从图中曲线的变化也可以看出变化缓慢,近几年有所下降,但尚未持续恶化,因为曲线没有快速下降。变化缓慢是因为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环境冲击使环境恶化,但由于环境治理和节能减排取得一定成效使环境没有持续恶化。看清了图中曲线的变化,结合材料和自己掌握的知识,回答这样的题目不是很难,关键是看懂曲线的变化。

4. 看变化趋势、掌握读图规律——等值线图的读图技巧

等值线图是高考的高频考点,有各种各样的等值线图,如等高线地形图、等深线、等温线、等压线、等降水量线、等盐度线、等太阳高度线等等。无论哪种等值线图,都有共同的变化规律和变化趋势:①相邻两条等值线之间的数值要么相等、要么相差一个等值距,等值距就是相邻两根不相等的等值线之差。如等高线地形图中,等值距就是等高距;②等值线越密,变化量越大;等值线越疏,变化量越小。如等温线越密表示温度变化越大,等降水量线越密表示降水量变化越大。③等值线向数值大的方向突出就是“谷”或“槽”,如山谷、低压槽等。向数值小的方向突出就是“脊”,如“山脊”“高压脊”等。掌握了等值线的一般规律,读等值线图就容易多了。在等值线图中,等高线图是出现最多的考点。

如2012年福建卷5~6题

气候生产潜力是指一个地区光、热、水等要素的数量及其配合协调程度。下图(图4)示意中国东北地区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的空间分布。读图完成5~6题

图4 2012年福建卷5~6题图

5. 影响甲处等值线向北凸出的主要因素是

A. 纬度位置 B. 大气环流

C. 地形因素 D. 海陆分布

6. 在中国东北地区,与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空间变化规律基本一致的指标是

A. ≥10℃积温 B. 日照时数

C. 太阳辐射量 D. 年降水量

这是一道标准的等值线图,这里是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等值线,甲处等值线向北突出,说明甲处比两侧的生产潜力大,再结合该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可以得出原因是地势平坦。第5题的答案就是C。第6题结合等积温线、等日照时数线、等太阳辐射线、等降水量线的影响因素,在这里只有等积温线与气候生产潜力变化规律一致,其它三个都不一致。这里只要掌握了等值线的一般规律再结合相关的地理知识就能解决问题。

5. 寻根归源——太阳光照图的解题技巧

地球运动也是地理高考的高频考点,几乎年年都考,分值高,难度大,有的年份有关地球运动的分值占了12分,如2005年、2006的全国卷1。不过,近几年地球运动的考试频率有所降低,有的省份甚至出现不考或者分值所占的比例比较小。如2012年新课标全国卷、广东卷、重庆卷等就没有考到地球运动的内容。其他几个省份考到地球运动的内容,分值所占的比重也比较小:4分或8分。2012年浙江卷、北京卷等只有4分。同时,考试难度也大大降低了。如浙江省近年高考卷:2012、2010、2009年考太阳高度,2011年考晨昏线。不管是晨昏线还是太阳高度,都应该回归到太阳光照图中来。只要学生理解从不同角度观察太阳光照图,高考题就变得容易多了。如2011年浙江卷9~10题。

右图(图5)中,M为赤道与某一经线L1的交点,北半球任一纬线L2上两点Q1、Q2分别位于经线L1的东西两侧。完成9~10题。

图5 2011年浙江卷9~10题图

9. 若某日晨线和昏线分别经过M、Q1和M、Q2之间经度差达到最大值,则

A. Q1、Q2间地球表面上的最短路线经过北极点

B. M、Q1之间连线与地轴相交

C. M、Q1之点位于同一经线圈上

D. Q1、M、Q2之两点的直立物日影分别朝西、朝东

10.若两个不同日期的晨线分别经过M、Q1和M、Q2,且Q1、Q2与L1之间地方时差不等,则Q1、Q2

A. 可能同是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

B. 可能都位于东半球

C. 不可能在同一时区

D. 不可能出现在1至6月间

本题的图非常简单,主要考查光照图中晨昏线的判读与应用。根据材料中的信息可以画出如下图所示的简化图(图6)。

图6 2011年浙江卷9~11题图解1

上图第一幅是MQ1为晨线时的光照图,第二幅是MQ2为昏线是的光照图。当把两幅图重叠在一起的时候就是第三幅所示。

图中的Q1、Q2为动点,它们可以在L2上移动,若Q1、Q2之间经度差达到最大值,这个最大值就是180度,这时Q1、Q2间地球表面上的最短路线经过北极点,这样Q1、Q2之间的最短距离就经过了北极点。显然第9题的答案就是A。

若两个不同日期的晨线分别经过M、Q1和M、Q2,且Q1、Q2与L1之间地方时差不等。从图7两幅图解中可以看出,Q1、Q2两点不可以同时在晨昏线的切点上,可以同时在东半球,可以在同一时区,也可以同时出现在1-6月间。所以答案就是B。

图7 2011年浙江卷9~11题图解2

对于地球运动的相关地图,不同光照图,读图的关键是把图形转换为整体图形。这样题目就会迎刃而解了。

6. 究本质、探规律——地理景观图、示意图的解读

近几年高考中出现了一种新的图形——地理景观图。如2010年北京卷第1题八达岭的景观图、2011年北京卷海南省著名旅游景观“南天一柱”照片、2011年江苏卷格陵兰冰原面积图片等等,展示的是某一地理景观,再根据地理景观进行设问。解决这类问题的核心是要求考生抓住地理景观的本质,只有抓住了地理景观的本质才能回答问题,一般来说这类题目比较简单。如2012年四川省高考卷1~2题:

下图(图8)是我国亚热带某旅游名山景观照片。该山山顶海拔3099米,属山地针叶林带。读图回答1~2题。

1. 形成图中结构地貌的地质作用是

A. 断裂上升 B. 褶皱弯曲

C. 冰川堆积 D. 风力侵蚀

2. 该山山顶能够出现可供游客欣赏的景观是

A.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B. 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

C. 层层梯田叠交错,犹如海上泛碧波

D. 春蚕作茧桑园绿,睡起日斜闻竹鸡

示意图在高考中也经常出现,示意图的读图关键是让学生弄清示意图所揭示的是哪种地理原理或地理规律。地理教材中有很多示意图,如水循环示意图、热力环流示意图等等,只有考生在读懂示意图告诉我们的信息后才能回答。如2012年广东卷10~11题。

读高速公路与城市建成区空间关系示意图(图9),完成10~11题。

图9 2012年广东卷10~11题图

10. 分析两种模式的高速公路对城市建成区的影响,可知

A. 甲模式不占用城市建成区用地

B. 乙模式需要占用城市建成区用地

C. 甲模式对城市建成区景观与环境的影响比乙模式大

D. 乙模式对城市建成区内部交通联系影响比甲模式大

11. 从高速公路与城市建成区关系的动态变化看,可推断

A. 城市化初期,高速公路遇到城市时一般会采用甲模式

B. 随着城市建成区不断扩展,乙模式有向甲模式演变的趋势

C. 在城市化快速推进时期,甲模式会消失

D. 大城市发展到成熟期,不会同时存在甲模式和乙模式

这是两种高速公路与城市建成区空间位置关系图。甲模式是穿越式,也就是高速公路穿过城区;乙模式是绕行式,即高速公路绕过城区。这里要求学生判断哪种模式出现比较早以及两种不同模式对城市的影响。其实学生对高速公路都不陌生,高速公路只允许车辆通行而不允许行人穿行,学生只要知道这一本质就能推断出在城市化初期是不可能采用穿越式的,因为这样会影响市民的生活。但是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包围了高速公路而出现了穿越式,而且穿越式对城市景观、市民生活影响比较大,这样就不难发现答案了。

提高学生考试成绩是教师、学生、家长共同的目标,提高学生地理成绩是我们地理教师的责任,读图能力培养是提高地理成绩的重要环节,对文科学生进行读图能力培养非常重要。读图能力的培养需要读图方法的培养,但读图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要靠日积月累,我们要求学生做到多见多看、多画多练、多思考、多总结,学会自己掌握读图规律。

[1] 李玲. 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读图能力训练研究[D]. 东北师范大学, 2007.

[2] 尹艳钧. 高考地理试卷中区域地图的设计特点[J].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11(4): 53-55.

[3] 卞海燕. 从2010年江苏高考题谈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J].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5): 62-64.

猜你喜欢
等值线图建成区等值线
近30年南宁市建成区时空扩张特征分析
POI和植被修正的夜间灯光城市指数提取建成区的研究
2013—2018年金普新区建成区空间形态扩张规律
基于规则预计格网的开采沉陷等值线生成算法*
长沙市望城区建成区公园绿地现状结构分析与评价
如何来解决等值线问题
等值线“惯性”变化规律的提出及应用
利用DEM的分层设色与明暗等值线组合立体方法研究
等值线分析系统实际应用之等值线填充
Surfer软件在气象资料自动成图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