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画石韵与童趣朴真

2013-07-31 06:49李英梅
中华儿女·书画名家 2013年6期
关键词:画像石美术课程

主持语:

在今天这个急剧变化的网络时代,一个人在少儿时代接受什么样的教育,很可能决定他一生的品质和方向。今天向读者介绍大马美术活动基地,就是一所开启孩子智力和审美教育的殿堂,可以说:这里的老师充分尊重孩子的天性,想尽一切办法满足孩子无数的奇思妙想。

本期刊登的一组儿童画,就是大马美术基地和江苏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师及几位研究生,共同做的一次非常有文化意味的写生与交流活动。当孩子面对两千多年前古人创作的画像石,做一次穿越时空“对话”的时候,老师已悄悄的将美好的文明种子播撒在孩子心田中。当孩子用手中所掌握的材料,对所见和未知的一切,洋溢着热情、充满着好奇,在想象中创造、在自由中发挥的时候……,我想他们将会从这里打开一扇通往更辽阔的文化之门。

采访地点:大马美术活动基地 汉画像石艺术馆

受访人:李国栋、顾慧慧(大马美术活动基地负责人)

采访人:李英梅 (江苏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 硕士导师

美术教育研究所副所长) 美术教育研究生

大马基地的工作台上整齐的码着一块块黄河泥,我们的对话也从这透着醇香的自然材质开始……

SHMJ:这些泥手感很好,有韧性又可塑形,是从市面上买的吗?

李国栋:这是黄河故道河底的泥,让做花盆的朋友专门加工的,比卖的紫砂泥成型更好,带着泥土的芳香,黄河泥用了还能美容呢,哈哈……

SHMJ:徐州本土汉文化丰厚博大,可以提取传统文化元素在课程中整合,课程的提升与孩子美感与心智的成长互为生发。可以开发一系列汉文化主题课程。

李国栋:是的,孩子感受徐州传统文化的机会太少,我们准备把徐州汉画像石——汉墓——汉桥——黄河故道——古民居这些课程深挖,做成一个徐州本土的美术课程。

SHMJ:可以以绘本故事的形式,对汉文化中的信息符合进行解读。

李国栋:对,学会讲述图像故事的能力,将汉画像石艺术中的信息符号、图画符号内化为学生自己的,再通过美术创作去影响其他人,进而拓展和延伸,对孩子以后的成长都终身有益,也从侧面体现了艺术教育的目的,取得一个比较完美的结果。

顾慧慧:我们基地组织过汉画像石的专题,每年会有一段时间组织各类活动:宣传海报、讲故事、T-shit设计、帽子等材料的选择性比较高,各类材料也可以相结合,例如将丝网版、即时贴、剪纸相结合,一家三口一起制作家庭T恤,让孩子们和家长们体验美术学习的乐趣。

SHMJ:嗯,是的。让学生手绘汉画像石艺术馆的宣传单、手绘日记、手绘地图。还有新媒体定格动画,针对不同年龄进一步拓展。传统与现代视角相结合,开拓虚拟空间。利用汉文化的元素进行绘制“手绘大马美术培训机构的手提包”等。

SHMJ:对,我觉得还要进一步注意课程的整体考量,多注重传统文化对课程的充实。

李国栋:我们现在正整理一份二十四节气的传统课程。有些是借助民间趣事,比如我们春分有的地方有个传统“竖蛋”,只有这一天鸡蛋可以树立在桌子上。借助这个有趣的现象,我们的课程让孩子在鸡蛋上画画或是直接让孩子剥鸡蛋吃掉鸡蛋,用剩下的蛋壳拼贴。初衷想让2-4岁的孩子对自然节气的现象感兴趣,至于为什么我们不希望老师告诉原因。留一个问号伴随孩子成长,也是让孩子的好奇心留久一些。

SHMJ:这样课程可以分四季、节气、时节,让孩子以绘画的形式体验自然界节律变化。这些作品材料选取很丰富,注意到绘画语言表达与材料选择,不跨年龄教授孩子不适合的课程。

李国栋:我们会根据孩子不同的阶段的行为、认知、语言等能力设置相关的课程以及艺术表现形式。根据主题设定课程的绘画语言,然后选择绘画行为和材料。木炭、木块、卡片、白胶、树叶、纸盒、羽毛、乒乓球、报纸、棉线、胶带、硬纸板、橡皮、回形针、印章等,都是我们这里再常见不过的了。孩子极具创意的作品通过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来体现,版画、油画、水墨、线描、剪贴、色粉、综合材料雕塑等,让每个孩子在孩童期就可以体验艺术家创作的条件和环境。

SHMJ:材料的丰富多彩为创意的实现提供了基础,把每个孩子的阶段性的学习过程记录进美术档案袋,从而能让家长和孩子都能看到自己的美术学习成长历程。还有开拓孩子的创造力,例如,思维导图、头脑风暴,激发孩子们的创意进行创作。

SHMJ:美术教育活动应随社会、艺术不断更新发展而完善,多为孩子准备一些美术材料、工具,多带领他们尝试不同的艺术创作的方式方法,满足他们越来越强烈的艺术学习和探索的需求。通过美术教育拓展孩子眼界,丰富文化视野,培养艺术审美能力和艺术表现力。

顾慧慧:大马美术既通过各种方法寻找、搜集、整理丰富多元的材料给孩子使用、尝试,激发孩子整合、创造的能力。也努力在传统艺术材料上挖掘新的使用方法和呈现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分析印刷图册、电子资料,设计欣赏等,组织孩子通过临摹、探究的方式了解汉画艺术。希望孩子们经过多年的艺术熏陶,成为乐观、豁达、有独特美感力、创造力的人,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4月21号中午,研究所师生和大马基地老师都没休息,吃完快餐在汉画像石馆厅里交谈起来,骤然降温天气很凉,但这里却暖意融融……

SHMJ:经过一天半的跟踪,大家都深有感触,通过画像石这个点进行拓展教学,强调孩子对文化的认识、对审美的认识。有了传统文化的根基,我们的课程会越来越深化。王晔,谈谈你的看法。

王晔:老师导览讲解的过程非常好,涉及了社会学、历史学、人文礼仪等多方面的背景知识,着重强调学的审美方面的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

SHMJ:我觉得汉画的题材还可以进行主题式深入性研究。

顾慧慧:对,拓展的门路还需要多一点,呈现的作品的样式还可以再丰富。将在以后的课时安排中进行以汉画像石艺术为主的主题式美术教学,并且注重使用材料的丰富性。例如这次黄河泥的尝试,是我们第一次教学实施,教师和学生都感觉效果很好,虽然由于季节原因比较冷,但孩子们还是很愉快的完成了任务。

SHMJ:不是说一个课程结束了就结束了。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开发这种有地域文化底蕴特色的课程资源、教材、校本课程,并争取在全国做出地方美术资源开发的典范。带有文化特色的美术作品会更好一点。

顾慧慧:是,有些课程需要进行深层次的整合。也想借助艺术活动将徐州本地的乡土文化渗透给孩子,让他们将传统的艺术图形、图式渗透进血液里在他们的脑海里打下深深的烙印,这样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才会有适合生长的种子和土壤。

SHMJ:我们根据这个题材进行深化研究,做出一定的成效来,可以在钱初熹教授的带领下,将我们的课程进行全国性的推广。对于汉画像石课程资源的开发我们应该是双方互动的,我们研究生可以制定课程教案,由大马基地的教师课堂实践,成果反馈,然后教案修改,这样反复的教案修改、课堂实践,整理出相关的材料。

李国栋:我们基地做过调查,50人中不超过10%的人知道徐州汉画像石艺术,5%以内对汉画像石艺术有所了解。汉化教育不受重视,当下家长支持这类学习的不到20%,我们的馆校结合不够完善,整个社会、教育者、文化部门等各个方面对徐州汉文化美术教育的关注程度都有待提高,发扬本土文化需要更多的人来努力,挖掘我们的汉文化之“根”。汉文化是抽象的,但将汉文化赋予在具体的汉画像石、汉画上却是具象的。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对汉画像石的研究来了解、关注、传播本民族的文化。

SHMJ:对,这方面需要重视。我们需要用我们自己的力量,来努力改善下这个环境,这方面可以挖掘的东西特别多。今天我们的团队力量越来越壮大,今年我们又招了七个研究生,将会有更多力量加入我们。我早上出来的时候,就跟他们说,有目的的、有意识的,或者说想做什么,跟踪的时候也要规划好,找一到两个孩子仔细的观察一下,包括孩子的情感反应,什么时间投入,什么时间走神。我让他们有意向的录音、拍照,包括对孩子的记录,等回去我们再整合一下,整理好以后,我们再给顾老师,其实,你们应该保留一些资料。

顾慧慧:我们还没有这么全方位的记录过,其实这也是帮助我们做的一些事情。在参加一些活动的时候做好准备,收获就会越多,如果只是抱着看一看的态度没有痕迹的就走了,因为来的时候就没有带着痕迹来。

SHMJ:今天早上,我们有五个同学跟着顾老师。袁埜,你上午主要跟的顾老师吗?

袁埜:上课形式很好,学生的兴趣点不同,有的喜欢绘画,彩色透明胶带透明度太强,在黑色卡纸上效果不明显。有的喜欢手工制作。但要注意学生的座次安排,将学生的学习资源分配好。

顾慧慧:对,这方面我也考虑过,我们需要将汉画像石基本元素描绘出来,将会做更好的延伸。因为今天是户外活动,材料有限,为了使孩子们可以手工制作选择了这种透明度相对低的彩色胶带,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尽量完善材料,完善教学。我们将会对现有的课程进行整理,将其由点状的连成线状的以后构建网状的课程。

袁埜:教师的引导很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值得一提的是,与学生生活有着紧密联系的作品在学生中产生了极大的共鸣,“牛耕图”展现了一幅农民牵着健硕的耕牛在犁地的场景,耕牛夸张的造型吸引了学生的注意。与此成为鲜明对比的是老师在讲解关于“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兽的时候学生似乎并不太感兴趣,可能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的兴趣点与之不契合。

SHMJ:前期的导入和情境设置需要更充分一些,例如有些小故事等等,渲染一幅汉代生活的历史画面。申茹,来谈谈你的想法。

申茹:汉画像石资源应形成一系列的课程,例如,写生前的欣赏课,写生后的学生作品欣赏课。写生课结束后也应进行简单现场教学评价、并进行一节欣赏课教学。课堂教学中应关注到每一位学生。写生活动前给孩子们培训参观场馆的相关知识,而且需要与家长沟通。

顾慧慧:孩子们对于汉画像石的理解会需要一段时间的沉淀,小龄孩子的理解是需要反复的过程,是需要一个知识建构的过程。师大的学生对教学的理论知识更系统一些,大马的老师对孩子的了解更多一些,多观察老师与孩子的互动。

SHMJ:这次活动后,研究生回去创作作品。将研究生的作品与儿童的作品进行比较。

SHMJ:有个个子高的男孩,观察仔细,认真的去做了,刚开始他老是跟旁边的女孩说话。

顾慧慧:这个小孩有时候兴趣点非常多,有小女孩说说话就容易吸引到他。

SHMJ:前边的几个小女孩特别听话,照着老师说的去做,后面能很完整的做完,能看出性格。下午那个色粉是李老师带的吗?

李国栋:色粉是大一点的孩子,他们来过多次,会对他们做一些简单的要求,现在偏大一点的孩子,因为来的次数多,熟悉了,基本上有时候是讲知识,让他们自己去找,今天下午是一些大孩子,他自己具备了一定的能力,即使老师给他们安排一种形式,他们也自己说要画成另外一种形式,一般情况就是让学生按自己想的去画,以后在画室里,就像水墨画,他们的自主性就更大了,他们也愿意尝试。

李国栋:那边光线不是很好,回头带他们转一圈,重点还是放在两个偏厅,然后去找一找色粉的感觉,小的孩子,我们都会给3种,让他们自己去选,今天我们画的那个凤鸟,是正面。4-5岁的小孩特别好画的就是那个房子,基本上所有的小孩都能表现出来,房子的形象比较简单,5-6岁的小孩,画的都是房子。

SHMJ:还有房子里的人物。

李国栋:这个孩子我看他表现房子里的人物更强一些。

SHMJ:所以,我们都可以比对,比如说上午跟下午的画,绘画特征有哪些不同。李洁,你有什么收获吗?

李洁:我第一次接触,我以前学设计,平常没有和这些小孩子接触,我觉得还挺好,因为我小时候经常拿一些墨水、蜡烛、蜡笔什么的乱涂乱画,这些小孩的创作挺好的,以后争取多了解一些吧。

SHMJ:张成,你说说你有什么想法?

李国栋:这是小老乡。我跟李老师说了,张成是泰安人,我的祖籍也是泰安的。

张成:第一次参加,就觉着这种多样的教学形式比较接近生活,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就觉着这样的活动很好。教师应挖掘学生身边的资源,让看得见、摸得着、体会深、形象化的资源走进课堂,让美术教学贴近自然、贴近生活,当学生的美术学习真正的与生活结合时,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度真的会大大提高。

李国栋:你觉着哪个最好玩啊?

张成:我觉着泥塑挺好玩的。

李国栋:那你玩了吗?

张成:没有,我一直在跟踪孩子。哈……

李国栋:那你下午玩一会,哈……

顾慧慧:有些课呢,是你觉着好玩了,做了,然后用来给孩子做,孩子也能玩,有时候是有这个初衷计划的,把材料准备的更完整一些相对成形的,就像爬坡一样,到了一个台阶,你给他再垫一个台子,让孩子上去,让他自己也能完成,因为有时候,现在很多艺术家,他的作品往往也是出于好玩,去做了,咱们给孩子也是这样,我们做这个也不单纯是老师了,有时候我们做一些部分作品,然后把部分作品拼在一起,成为一个大作品,其实也是在做另一个作品吧。

SHMJ:美术创作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能协调孩子的身心、情智、美感和态度。

李国栋:在活动的过程中,比如说汉画像石,孩子在画的过程中,对汉画像石有一个认识,也是对孩子的耐心、专注度的培养和提高,在这个过程中,很自然的都实现了,我说美术是很好的一种途径,一件事情,可以实现多种孩子成长的方式和方法,所以,新的美术教育的研究,后面可能会大有所为。

SHMJ:今天上午有个叫孙一可的女孩,她的妈妈认识到美术对孩子生活的帮助和影响。

李国栋:这个小女孩,也是很小的时候来的,4岁左右,她特别投入。其实她的妈妈也喜欢设计,她自己除了工作以外,也做一些设计,她对这一块的理解就更深入一些,每天晚上上完班以后还会帮朋友发一些照片,按照照片的颜色、整体做出一些像素的模版,加工出来,还为小孩做一些成长的资料,挺好的。

SHMJ:包括这种自然的素材,孩子喜欢了以后,包括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自信心、自己探索的能力其实都能实现。

李国栋:这种自然界的东西多了,想象的空间就更大了,电子产品接触的越多,空间就会越狭窄,那天我跟一个学生的家长讲,他说:“我们离死不远了。”我说:“这话怎么说啊?”家长说:“你现在看看这种科技的发展已经渗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了,当这种东西都被用起来的时候,我们就离死不远了。”

SHMJ:所以说,我们古代人很多拥有的,我们现在已经没有了。以汉画像石为题材,现代人与古人的生活有共鸣,通过孩子们的眼睛观察并创作绘画作品,还原古人的生活。

李国栋:还有就是什么,古代没有电视,古代人就可能有时间去做一些事情,干扰人的东西更少,其实有时候,我觉着我们研究生,其实不要关注的太多,关注美术教育就行了,或者某一阶段,能够做进去就相当好了,我们现在社会干扰太多,周边环境,比如说我今天没事干了,我可以去看电影、上网,也可以玩会游戏,甚至和朋友打个电话,电话打不通,我可以用微信就能联系上,我们有太多能打发时间的时候,所以说当没有打发时间的时候,时间都是零碎的,很少能有一个整的时间去做一件事情。

SHMJ:看古人,古代的艺人,他们所做的事情,其实我们想是不是和孩子的这种状态,也有这种不谋而合的交融。

李国栋:嗯,小孩见一个人的时候,他们是能看到你的内心的,你哪怕笑的再灿烂,但是你心里有事,孩子就能知道,所以在孩子面前,你要是真的难过,你就跟孩子说一下,也不需要去掩饰这个,所以说小孩对艺术这一块,也是让我们感觉比较特殊的,以前对这些东西不太信,后来跟孩子慢慢接触的多了,虽然说像玄学一样,能表达一些不能用科学来解释的东西。

SHMJ:对,孩子对古人的阐释,包括在图上去画一些人物喝茶,我觉着肯定和我们成人去看是不一样的,我们已经固定格式去看了,孩子能穿越时间空间,和古人进行对话。

李国栋:今天我们讲的那个二层楼的那个,有个人出来,我有时候就开玩笑说上面的人正在看你们,小孩就特别高兴,小孩能够跟古人进行互动,估计如果跟他们大学生这么讲的话,他们肯定会说:“真幼稚!”孩子们就是在某个情境中进去。小孩呢,有时候他们的爸爸妈妈来,孩子会和父母说:“你们看有个人,看到没有?那个人出来瞧我呢。”在我们看来,小孩子很可爱或者说想象力很丰富,其实他们的链接更紧密一些,我们跟孩子的链接是有距离的。

SHMJ:以后做活动的时候,都可以回问一下孩子,孩子做某个事情,他画的是什么?或者说当时是怎么想象的,其实孩子非常清晰,比如说房子,这间房子做什么,另一件房子做什么。画二层楼的有个男孩说,那个女孩被人欺负了,正向她爸爸说,下边仆人正在煮茶水。

李国栋:对,当孩子画了汉画像石以后,孩子自己的生活经验就会更多一些,以前也带过四五岁的小孩,他们来画汉画像的时候,房子也会按照上面的去画,而画的人穿的衣服就是现代的服装,旁边还放了一辆宝马的车、很现代的交通工具,我说:“为什么?”孩子会说:“他们要出门,马车多慢啊,我给在旁边放个宝马车,他们开着就能走了。”孩子就有这种穿越性的链接,有时候在跟他们沟通的时候,就觉着蛮好的。那边有个小孩在画鸟的时候,他就会想:“我得给他们弄点吃的。”你就发现,2-3年级的孩子有时候也会做这种事情。

SHMJ:这些孩子以质朴的内心赋予线条以灵动,是天生的艺术家,就像我们成人用线,很多都在描了,他们就好像内心感受到了。

李国栋:有时候我们会让老师讲东西的时候讲完主题,然后具体画法就不讲了,之后就是让老师去观察孩子,就是不去讲绘画的造型,也不去讲创作的方法,只讲主题,把主题的各个方面讲透了,然后坐在那,只要孩子不是水桶洒水了或者需要换水,老师就不要动,3次课下来以后,老师就会发现,原来孩子画画的这个情境会比我们想象的要优秀。那天有个老师跟我讲,有个小男孩,画的全是黑的、非常好看的黑条花纹,一个老师情不自禁的问了一下:“这是什么东西?”孩子回答:“斑马。”那个小孩画的花纹是所有孩子中画得最细致的一个。

SHMJ:他知道自己处理的过程。有时候孩子的脑中已经有一个完整的图像,只是我们不知道。

李国栋:韩国人拍的那个视频,就发现一个小男孩一直在把纸涂黑,先是老师发现的,发现以后,老师找他爸爸谈话,他们把孩子放到研究室里,一群人看着这个孩子说:“这个孩子完了。”因为给他一张纸,他就涂黑,一直在涂,突然有一个人发现了,说:“等等。”他发现孩子在涂黑的时候,每张纸会留出不同的空白,比如边缘等地方,研究人员把涂过的纸排列起来,发现是一条巨大的金鱼。这就说明,有时候,孩子可能看到的一个视角的东西,他可能不能通过语言来表现,孩子不像大人,孩子往往会通过其他的方式表达,我们要用足够的耐心去让孩子把这个事情讲完,孩子可能一天讲完,甚至一个月才能把事情讲完,在座的同学以后在学校里、或者在家里,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不能用我们理解一个事物的速度的标准来衡量孩子理解事物的速度,有时候,孩子可能慢的超乎你的想象,有时候会快的超乎你的想象,需要我们更有耐心的去等待孩子。

顾慧慧:我们跟孩子接触多了,就会感觉这个孩子是时代的产物,我们就是80年代的产物,他们90后的人就是90后未来世界的,别看这个小孩今天做的不好,不能着急,孩子现在不会做这个事情,是他现在不具备这样的功能,你就会发现这个年代需要孩子具备这样的功能,他会按照这个年代需要的去学。

SHMJ:就像汉画像石,其实我们上学的时候,对它也不是特别的了解,要给孩子讲授这方面的知识的时候,就去找更多的资料,做研究,去关注,听更多的人去讲这方面的知识,慢慢的也就记住了。

李国栋:在进行汉画像石教学设计时,发现汉画像石中的形象可归纳为几类。人物、动物、器物,其中器物中建筑居多。在汉画像石中以厅堂、楼阙为多,其中阙又是汉代建筑中最有代表性的标志之一。汉桥上汉阙造型能深化学生对汉画像石中汉代建筑的理解和认识,也可有效将徐州乡土美术中汉文化与故黄河文化这两条线串联起来,为下一阶段黄河故道写生系列做一个很好的引入。我们接下来的泥塑课是汉阙,更易使孩子从平面图示的认知,迁移到立体造型的理解上,从而加深对汉阙这一造型的图式记忆。

SHMJ:两点半了,我们准备准备上课吧。

猜你喜欢
画像石美术课程
论汉画像石中吉祥纹饰的意象之美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徐州汉画像石历史文化研究探微
美术篇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汉风新韵
汉代画像石艺术在现代动画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自行车的发明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