腮腺浅叶良性肿瘤行功能性腮腺切除术的临床观察

2013-07-31 16:28张永春马鹏飞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24期
关键词:浅叶耳垂腮腺

张永春,马鹏飞

(赤峰学院附属医院,内蒙古赤峰024000)

腮腺浅叶良性肿瘤行功能性腮腺切除术的临床观察

张永春,马鹏飞

(赤峰学院附属医院,内蒙古赤峰024000)

目的:分析腮腺浅叶良性肿瘤行功能性腮腺切除术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腮腺浅叶良性肿瘤病例128例,其中86例采用功能性腮腺切除术治疗,观察并发症的发生率及肿瘤复发情况.并与42例传统腮腺浅叶及肿瘤切除术相比较.结果:86例患者术后面部畸形较轻,腮腺功能良好.随访期间肿瘤无复发、无味觉出汗综合征,凹陷畸形不明显,其中9例出现暂时性面瘫,14例耳垂麻木.与传统腮腺切除术相比,肿瘤复发率比较无统计意义(P>0.05),两组术后暂时性面瘫、耳垂麻木和Frey.s综合征、凹陷畸形的发生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功能性腮腺切除术是腮腺浅叶良性肿瘤治疗的理想术式之一.

腮腺肿瘤;功能性切除术;复发;并发症

腮腺区良性肿瘤以手术切除为主要治疗手段.传统的腮腺肿物切除术是面神经解剖术+腮腺浅叶及肿瘤切除.面神经损伤、涎瘘、耳垂麻木、味觉出汗综合征和凹陷畸形是传统腮腺手术的常见术后并发症.功能性腮腺切除术只需要解剖部分面神经的分支,将肿瘤及腮腺的浅叶部分切除,保留腮腺导管及部分腮腺组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我们将2006年12月至2011年12月间收治腮腺浅叶良性肿物患者128例分为两组.术前行彩色超声或CT检查,除外边界不清肿物,选取的病例肿瘤直径均小于2.5cm.采用功能性腮腺切除术的病例86例,其中男性52例,女性34例;年龄18~68岁,平均52.3岁.对照组采用传统腮腺浅叶切除手术的病例42例.男26例,女性16例;年龄16~70岁,平均55.1岁.

1.2 方法

1.2.1 功能性腮腺切除术

手术切口为常规经耳屏前的S型或耳后的C型切口,视肿瘤所在部位具体情况决定.切开皮肤、皮下,保护耳大神经,于腮腺嚼肌筋膜深面翻瓣,保留腮腺嚼肌筋膜.仅解剖面神经的部分分支,将肿瘤与其周围的部分腺体组织切除,保留腮腺导管,术后放置负压引流,常规加压包扎2天,并口服阿托品片一日三次共五日.

1.2.2 传统腮腺浅叶切除术

切口采用传统腮腺手术的经耳屏前的S形切口,腮腺嚼肌筋膜浅面翻瓣后解剖面神经,于面神经浅面将腮腺浅叶及肿瘤完整切除,不保留腮腺导管.

2 结果

两组患者均随访1~5年,从面神经功能、耳垂麻木、味觉出汗综合征、凹陷畸形、肿物复发等方面进行比较.我们可以看出:采用腮腺功能性切除术的患者在面神经功能、耳垂麻木、味觉出汗综合征、凹陷畸形、肿物复发等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明显优于传统腮腺浅叶切除术,而肿瘤的复发率无明显差别.

表1 两种腮腺手术方式术后患者并发症比较

两组肿瘤复发率比较无统计意义(P>0.05),术后暂时性面瘫、耳垂麻木、味觉出汗综合征、凹陷畸形的发生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3.1 腮腺组织的肿瘤按年龄观察可发生于从新生儿到老年的任何年龄[1],但多见于40~60岁,高发病年龄为30~50岁.Skolnik报告435例涎腺肿瘤, 90%发生于腮腺,其中75%为多行性腺瘤.国内统计[2]4564例涎腺上皮肿瘤中,良性多行性腺瘤2463例,占涎腺上皮性肿瘤的53%,占全部良性肿瘤90%以上.

长期以来,手术是腮腺各类肿瘤的主要治疗方法.80多年来,腮腺肿瘤切除的术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医师遵循肿瘤外科的基本原则—在根治肿瘤的前提下,尽可能保存器官的形态和功能.相对于传统的腮腺浅叶切除术,部分腮腺浅叶切除术的优点是:手术时间缩短,减少面神经损伤,预防味觉出汗综合征及保留部分腮腺的功能[3].

Touquet等[4]认为,腮腺浅叶切除术中只要不暴露肿瘤包膜并包膜不破裂,就是成功的手术.采用保留腮腺主导管的功能性切除术,由于肿瘤与面神经之间有一定的组织间隔,既切除了肿瘤同时有一定的周围正常腮腺组织安全边界,从而保留了部分腮腺功能,避免切除过多的腮腺组织.国内有学者[5]认为采用改良区域性切除术,对某些良性肿瘤来说,在一定程度也可以降低面瘫的发生.肿瘤位于面神经浅面时,面神经受损危险性较低;肿瘤位于面神经深面,体积较大,与面神经关系密切时,暂时性面瘫发生率较高.

3.2 功能性腮腺切除术是指包括腮腺肿瘤及其周围部分正常腮腺腺体而保留部分腮腺功能的区域性切除术.因其保留了腮腺主导管及大部分分支导管和部分腮腺浅叶组织,但其亦考虑到了肿瘤切除的安全范围,即在正常腮腺组织离肿瘤包膜周围约0.5~1.0cm范围区域将肿瘤及部分腺体一并切除.既保证了肿瘤的完整切除,从而去除了复发因素,又保留了部分腮腺功能.保留腮腺主导管,残留腺体的唾液能从主导管顺利排出,减少了腮腺涎腺瘘的发生.另外,俞光岩等[5]认为,区域性腮腺切除术后可保留腮腺接近正常的摄取功能及一半以上的分泌功能.口干的症状大大的减少.腮腺术后的面神经损伤是腮腺手术常见的并发症,手术对面神经暴露或牵拉少,发生面神经的损伤就小.功能性腮腺切除术仅需解剖部分面神经分支,无须解剖全部的面神经,故面瘫的发生率明显减少.Frey.s综合征是因外伤或手术切断分布于腮腺咬肌区的副交感神经纤维和交感神经纤维断端经过一段时间愈合后发生迷走或错位交叉再生联合,当受到味觉刺激并有咀嚼运动时,副交感神经兴奋,出现术区皮肤出汗潮红.因腮腺鞘浅面有特别致密坚厚的特点,我们,用它隔离残余腮腺与皮下组织间的创面,防止神经纤维错位愈合.

由此可见,功能性腮腺浅叶切除术可作为体积较小的腮腺浅叶良性肿瘤治疗的理想术式之一.

〔1〕ChangEZ,LeeWC.Surgical treatmentofpleomorphic adenoma ofthe parotid gland:report of 110 cases[J].JO ralMaxillofacSurg,1985,43 (9)B680-682

〔2〕北京医学院.口腔组织病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67.

〔3〕YuGY,MaDQ,LiuXB,ZhangMY,ZhangQ, LoealexeisionoftheParotidglandinthetreatmentof W arthin,5tumour.BirtJoralMaxillofaeSurg,1998,38 (3):186一189.

〔4〕TouquetR,M ackenzie IJ,Carruth JA.M anagementof the parotidpleomorphic adenoma,the problem ofexposing tumor tissue atop-eration. The logical pursuit of treatment policies[J].Br JO ralMaxillofac Surg,1990,28B404-408.

〔5〕俞光岩.腮腺区域性切除术在沃辛瘤治疗中的运用[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1996,31(6)B:372-374.

R739.8

A

1673-260X(2013)12-0065-02

猜你喜欢
浅叶耳垂腮腺
腮腺区域性切除术在腮腺良性肿瘤治疗中的临床价值
腮腺木村病的DWI和动态增强MR表现
耳垂有什么用
区域性切除术对腮腺浅叶良性肿瘤的治疗效果观察
耳垂有什么用
耳垂有什么用
超声检查对腮腺肿大的诊断价值
腮腺脂肪瘤: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一次性使用无菌冲洗器在腮腺造影中的应用
腮腺浅叶良性肿瘤60例手术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