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文婧
据《无锡商报》报道:山东某高校,早就赶回来预备考研的学生们为了占座各出奇招,用“占座锁”“毒标语”标记各自“地盘”。虽然“毒标语”并不必然变成实际行为,但折射的思维方式,反映的修为人格,却与大学生的身份大相径庭。
近年来,几乎每一所大学都在强调以生为本,但为何连一个学生考研自习的常规需求都满足不了?几乎每一所大学都在强调管理升级,为何连一个自习室的秩序都管不好呢?几乎每一所大学都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何连“火拼”的暴力用语都避免不了呢?几乎每一所大学都会总结说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了,为何占座行为不断升级呢?
当然,人们更期待能有实际举措化解这样的难题。
权利落地,方能秩序井然。由于学习资源有限,大学出现占座现象,并不值得大惊小怪,不仅国内大学有,国外大学也有占座现象。但为何国外的大学没有出现我国这样“雷人”的景观?这与国外大学的管理教育是分不开的:实施分流考试制度,减少学生占座复习的压力;管理员认真负责,如果离开座位半小时,管理员就会帮助收拾物品,让资源重新投入使用;确实需要长时间使用座位的,需先经过网络预约申请;从小实施法治秩序教育,即使占座,也不会使用如此失德的“创意”。
大学的一切都是大学生生活的场域,大学的一切都在潜移默化地发挥育人作用。大学“毒语”占座的发生和壮大,偶然之中有必然的影子:大学的教育没有从自身做起,大学的德育没有回归生活,大学的管理依然粗放没有精细。大学生真的愿意“毒语”占座吗?未必,恐怕只是面对教育管理的缺位,不得已而为之,习惯性而为之。“毒语”占座的大学生该批评教育,学校自身则更应该深刻反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