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学忠 韩帆 庞慧燕 史进军
胃镜和X 线作为目前老年人胃疾病的主要诊断手段已为人们所共识。胃的超声检查因受肠气干扰,除特殊病例外,从体表探测一般无法得到满意的声像图[1]。但是近年来随着高性能超声仪的推出,超声助显剂的研制与临床应用,以及检查方法的改进,应用超声研究正常胃壁及其微细结构和胃壁常见病变的声像图变得可能。本文分析了我院2009 年5 月至2012 年12 月期间,经过胃镜活检、手术病理证实的40 例胃疾病的声像图,探讨胃充盈超声造影检查对老年人胃疾病的诊断价值。
1.1 研究对象 本组病例共40 例,其中男29 例,女11 例,年龄60 ~95 岁,平均(70.32 ±8.88)岁,主要症状为上腹部饱胀不适、消瘦、进食梗阻等。
1.2 仪器与方法
1.2.1 胃充盈声学造影剂:湖州东亚医药用品有限公司生产,1 袋/次(50 g),用沸水调制成500 ~600 ml 糊状,口服。
1.2.2 仪器:使用Philips IU22 、Sequoia 512 彩超诊断仪。均配备低频凸阵与高频线阵探头,交替使用以观察胃壁的整体与局部。
1.2.3 检查方法:患者空腹8 h,以减少气体干扰,先取平卧位,观察胃的各个部位及腹腔实性脏器,后吞服胃超声造影剂,取坐位动态扫查食管末段、贲门、胃底、胃体、胃窦、幽门及十二指肠球部,观察胃壁形态:轮廓有无变形;断面有无狭窄、扩张;腔内有无局部积液、积气;胃壁的层次结构与厚度有无增厚、破坏;胃功能的动态观察:蠕动频率的改变、消失和内容物排空状态,有无逆蠕动,反流;胃壁肿块特征:肿块的部位、范围、回声性质;表面有无溃疡;侵犯深度;局部有无形成环行狭窄;病变部位血管分布情况;与周围邻近脏器的关系:有无牵拉、粘连,浸润破坏,癌肿有无远处转移等征象。对40 例患者病变处采取低频探头局部放大或换高频探头加压,观察病变部位的胃壁层次结构和蠕动情况。
2.1 胃充盈超声造影与病理学检查结果的符合情况胃疾病的胃充盈超声造影与胃镜活检、手术病理结果对比,40 例病例中,胃间质瘤、胃溃疡超声诊断符合率为100%;胃癌超声诊断符合率为81.8%;胃淋巴瘤超声诊断符合率为75%。见表1。以上病例均经过胃镜活检、手术病理证实。
2.2 胃疾病的超声声学特征及其相应的胃镜特点
2.2.1 胃间质瘤:8 例胃间质瘤均表现为胃壁黏膜下肿物,呈圆球状或分叶状;黏膜层被抬起,本组肿瘤最大直径3.2 cm,内部呈较均匀的低回声,其中2 例表现为腔内型,肿物向胃腔内生长,5 例表现为壁间型(图1),胃腔内黏膜稍见隆起。1 例表现为腔外型。
表1 胃超声造影与病理学检查诊断结果(n=40)
图1 胃间质瘤声像图
2.2.2 胃癌:均表现为胃壁不规则增厚,局部回声减弱。因病理形态不同而表现声像各异:溃疡型胃癌,除胃壁增厚外,其黏膜面凹凸不平;巨块型肿块明显向胃腔内突出;弥漫型胃癌,胃壁呈弥漫性增厚,僵硬,胃蠕动减弱或消失;部分幽门部癌肿并发幽门梗阻,引起胃潴留(图2)。晚期胃癌有胃外转移灶而出现淋巴结肿大、肝脏转移灶、腹水等。
2.2.3 胃溃疡:病灶声像图表现为胃壁黏膜面出现中断、凹陷,表面少许强回声斑粘附,边缘清晰,底部光滑呈“火山口”征,较大溃疡凹陷可突出,周边胃壁局限性增厚且层次模糊、回声减低,胃壁蠕动减慢,一般胃壁厚度<1 cm(图3)。
2.2.4 胃淋巴瘤:4 例均表现为弥漫浸润型。其中1例超声误诊为胃癌(图4)。
胃超声造影检查是指通过充盈胃腔,消除胃腔内气体及内容物的干扰,产生类似于实性组织均匀分布的强回声界面以衬托胃壁的显示[2],作为一种无创性检查手段在老年人胃疾病诊断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超声观察基于形态学的改变,因无法观察黏膜的色泽、血管纹理等,因此对慢性胃炎的诊断意义不大。
胃超声造影诊断胃间质瘤具有较高的临床参考价值,尤其对肿物向腔外生长具有独到之处,胃镜检查一般不易发现,弥补了胃镜的不足。且能根据肿瘤的轮廓,形态,生长部位,内部回声特征及瘤体大小来分析其良恶性可能,有助于肿瘤的定位和定性诊断,可作为胃黏膜下隆起性病变的首选检查方法,本组病例数较少,尚需进一步积累经验。
超声造影诊断溃疡主要依据局部胃壁增厚的凹陷性缺损,对胃溃疡而言,胃超声造影检查对小溃疡灶的检出不如胃镜[3],较小的溃疡及胃癌容易漏诊,尤其位于胃底部的小病灶,需要在探查的技术上以及扫查的径路选择上多下功夫。
胃溃疡良恶性在超声下的鉴别,主要从以下几点综合考虑:(1)溃疡(超声上表现为黏膜局限性中断出现凹陷呈“火山口”征)的大小、深度;(2)“火山口”的边缘是否清晰,底部是否光滑;(3)“火山口”周围胃壁改变的声学特征;(4)低回声的堤有无侵犯浆膜以及胃周淋巴结肿大等恶性征象出现。
超声造影在溃疡的定性上确实很难,发现恶性多为晚期。因此在高度怀疑溃疡恶变时,行胃镜检查及活检才是首选和确诊方法。
由于超声造影能比较清楚直接显示胃壁结构,因此可以确定胃壁是否增厚,但是对局限于黏膜层不引起胃壁厚度和层次结构改变的早期胃癌,超声造影几乎无能为力[4]。而超声造影对进展期的胃癌诊断灵敏度和特异性较高,尽管黏膜面病灶范围不大,但是超声可以精确测量胃壁侵犯的范围、浸润深度,瘤体本身血供是否丰富及有无远处转移,在术前可以更准确地进行分期。尤其高频探头可显示病灶的浸润深度,明显提高了胃疾病诊断的准确性,有利于对疾病的整体认识与评价。
胃淋巴瘤因其病情隐匿,无明显症状,临床工作中胃镜检查无明显阳性结果很容易忽略。本组4 例淋巴瘤患者,胃镜仅有1 例高度怀疑,余3 例漏诊,而超声造影均表现为胃壁弥漫性增厚,可见胃超声造影对胃淋巴瘤的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对上腹疼痛的老年患者无明显胃镜发现时,若超声造影主要表现为胃壁增厚时,应高度怀疑胃淋巴瘤可能,并可通过胃超声造影检查和活检来进行鉴别诊断。
超声造影检查尽管对于胃壁增厚性改变、胃肿瘤以及管腔充盈异常的形态学变化显示效果好,但是超声造影诊断老年人胃疾病仍有许多不足之处:早期胃恶性肿瘤超声难以发现,易漏诊,所以声像图阴性不能排除胃恶性肿瘤的存在。引起胃壁增厚的某些良性病变,易误认为肿瘤。对于过度肥胖、大量腹水患者检查效果差。
超声造影技术使胃壁断层的活体实时显示成为了现实,为胃疾病的诊断多打开了一扇窗,尤其黏膜下病变的诊断可以弥补内窥镜和放射检查的不足,且满足了部分不宜或不愿接受胃镜、钡餐检查者的需求[5]。科学看待胃超声造影,充分发挥胃超声造影在临床上的作用,让其和胃镜、X 线钡餐等检查互相合作,对于胃肠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有着积极意义。
[1] 张缙熙. 张缙熙教授论超声诊断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刊,1999,34(2):8.
[2] 王肖琴,樊家玉,倪婉珍,等.口服造影剂强回声型在胃壁肿块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超声诊断杂志,2005,6(7):506-508.
[3] 端云虎.胃超声造影检查在普查中的应用[J].上海医学影像杂志,1999,8(2):76-77.
[4] Yao K,Anagnostopoulos GK,Ragunath K. Magnifying endoscopy for diagnosing and delineating early gastric cancer[J]. Endoscopy,2009,41(5):462-467.
[5] 史月秋,卢长庆,黄发基,等.胃充盈超声造影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J].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2,23 (8):1212-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