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丽萍
四川省安岳县第三人民医院,四川安岳 642350
冠心病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器官病变的最常见类型,是中老年人中常见的严重心脏病之一。根据本病的临床表现,中医学一般将其归类于“胸痹”、“真心痛”、“厥心痛”范畴中。心绞痛是冠心病的一种类型,属“胸痹”、“真心痛”范畴[1]。近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我们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68例,取得较好疗效。先报道如下。
选择该院2011年1—12月收治的68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治疗组中男21例,女13例,年龄平均(55.2±3.7)岁,病程2~14年。稳定型心绞痛1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11例,梗死后心绞痛7例,合并高血压6例。对照组男20例,女14例,年龄平均(54.9±4.4)岁,病程3~16年,稳定型心绞痛1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10例,梗死后心绞痛7例,合并高血压7例。2组资料在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比可性。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诊断标准符合1992年国际心脏病学会和协会及世界卫生组织命名及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定的《中药新药治疗胸痹(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心血瘀阻证”制定[2]。
对照组给予常规口服消心痛,每日3~5次,每次5~10 mg,拜阿司匹林每日1次,每次0.1,倍他乐克每日2次,每次12.5~25 mg;心绞痛急性发作期给予硝酸甘油0.3~0.6 mg,舌下含服。变异型心绞痛含服硝苯地平10~20 mg或硝酸甘油10 mg加入10%葡萄糖250 mL静脉点滴,10滴/min。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银丹心脑通胶囊每次4粒,每日3次口服,益气养阴口服液10~20 mL/次,3次/d。2周为1个疗程,在用药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治疗前后观察两组的患者心绞痛和伴随症状改善的情况,心电图改变。
心绞痛症状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同等劳累程度不引起心绞痛或心绞痛次数减少80%或硝酸甘油消耗量减少80%以上。有效:心绞痛次数或硝酸甘油消耗量减少50%~80%。无效:心绞痛次数或硝酸甘油消耗量减少不到50%。加重:心绞痛次数或硝酸甘油消耗量增加。②心电图疗效标准:显效:恢复到正常或基本正常心电图;有效:ST段降低在治疗后回升0.05 mV以上,但是未能达到正常水平;在以R波为主导联倒置T波改变变浅达到25%或者T波由平坦变直,房室或者室内传导阻滞改变;无效:心电图基本和以前相同或ST段较治疗前降低0.05 mV,在以R波为主的导联倒置的T波加深到达25%以上,或直立T波变平坦,平坦波变倒置以及出现异位心律,房室传导阻滞或室内传导阻滞。
本研究采用SPSS 13.0版统计学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其中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P < 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组34例中显效25例,有效8例,总有效率为97.06%;对照组34例中显效13例,有效12例,总有效率为73.53%;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症状疗效比较
治疗组34例中显效18例,有效13例,总有效率为91.17%;对照组34例中显效11例,有效16例,总有效率为79.41%;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2。
表2 两组心电图疗效比较
两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无发生不良反应或毒副作用。
冠心病心绞痛是指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或者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所引起的临床表现;属中医“胸痹心痛”的范畴,其病位在于心,属本虚标实,多因气虚气滞、痰阳等导致气血瘀滞,心脉不通,所以气滞血淤是冠心病的病因机制之一[4]。因为气滞血淤,心气不足,不能推动血液在血管中运行,故气机雍塞,不通则痛,所以治疗应以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为主。
益气养阴口服液其成份中的人参能增加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增加心输出量和冠脉血流量,可以抗心肌缺血与心律失常,对心脏功能、心血管、血液都有一定的影响;黄芪补气,它具有保护心肌细胞的作用;麦冬具耐缺氧作用等和对心肌细胞起保护作用和抗心律失常作用。
本研究结果表明,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辩证治疗的治疗组的临床症状疗效总有效率为93.02%,心电图疗效的总有效率为93.02%和95.35%,而对照组的临床症状疗效总有效率为79.07%,心电图疗效的总有效率为81.39%,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总而言之,在西药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银丹心脑通及益气养阴口服液可以明显提高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而且在临床的应用治疗过程中未发现不良的反应和毒副作用,达到降低死亡率的目的,起到良好的治疗作用。通过临床观察我们认为中西医药的联合应用具有协同作用,对心绞痛的控制及其他症状的减轻和消除、心功能的改变都优于单纯的西药或者中药的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王吉耀.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57-298.
[2]国际心脏病学会及世界卫生组织临床命名标准化专题组.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诊断标准[J].中华内科杂志,1981,20(4):254.
[3]孙思宏,孙长成,孙美伦.心脉安治疗心绞痛型冠心病136例临床观察[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2):863.
[4]张雪梅.中医治疗冠心病经验浅谈[J].吉林中医药,2007,27(3):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