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金湖县实验中学 高 峰
中考是教学的指挥棒,中考的命题原则和命题方式对教学的引领与指挥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优秀的中考试题能折射出时代对数学教学的期望.正如课标中指出的:数学是“活动”、“过程”、“思想和方法”……可见,数学已经成为一种具有多维结构的人类活动.努力让数学展现出应有的面目,中考走在了前列!
三角形的相关知识占初中几何的半壁江山,内涵丰富,是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图形直观和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载体,是研究四边形、圆等其他几何图形的知识与方法的基础,挖掘三角形问题的教育教学的意义,对提高学生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有关三角形的探究性问题,更是中考的热点.通过对这些试题的分析、研究,将能有效地指导我们的课堂教学.
“类比推理”和“归纳推理”是合情推理的两种常见的形式,既是思考方法,又是研究、概括、拓展知识的重要策略和途径.类比中有联想,类比中有迁移,类比中有变化,类比中有发展.其中,联想和迁移是“类比”实现“从某一事物想到或运用到与之有一定联系的另一事物”的动力,纵横联想,善于迁移,能让学生自觉处理众多信息,开阔学生解题的思路;而类比的另一个重要的特征是在迁移中的“变化、调整与发展”,能锻炼学生思维的适应性和应变性.
例1(2012年河南)类比、转化、从特殊到一般等思想方法,在数学学习和研究中经常用到,如下是一个案例,请补充完整.
(1)尝试探究:
(2)类比延伸:
(3)拓展迁移:
图1
图2
图3
评注:学生解决本题时,首先要明白“尝试探究”中的前两个问题的用意,实质是引导学生积极对自己的解题思路进行自主反思,抓住问题的关键,即利用作平行线,构造相似三角形,通过对应边成比例,获得关键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类比延伸”只是将“比值是数字”改为“比值是字母”,目的是使结果由“特殊”过渡到“一般”,图形结构与条件变化不大,目的是使学生体会借助于字母,可以使结论更具有一般性.“拓展迁移”的图形结构与条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并不是没有关系,这就需要学生能自主通过类比,抓住题目内部结构上“类似”、“相关”、“因果”、“相近”等因素,运用前面的思路来解决问题,获得丰富的构造和利用相似三角形的知识解决问题的经验.
要让学生获得运用某种方法解决问题的经验,可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从简单的、特殊的问题入手,将问题向一般进行拓展、变式,引导学生先对简单的、特殊的问题进行分析获得灵感,然后应用解决一般的、变化的、拓展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充分体验“借助特殊解决一般”的思想,掌握运用“特殊与一般”关系的思维策略,其中还涉及,如何把一般与特殊进行类比,如何将一般向特殊转化,让学生充分感受类比、转化、从特殊到一般等思想方法的应用,获得丰富的运用某种方法解决问题的经验,形成对知识的概括、运用和迁移.
数学交流是学生有效进行数学学习的一种手段,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互相启迪,让思维进行碰撞.通过交流,学生可以产生彼此的信任,有利于良好学习氛围的形成.在这个过程中能增强学生的体验,展开方法、策略的探讨,生成丰富且生动的学习资源,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取向得到真实的释放.
例2(2012年山西)问题情境:将一副直角三角板(Rt△ABC和Rt△DEF)按图4所示的方式摆放,其中∠ACB=90°,CA=CB,∠FDE=90°,O是AB的中点,点D与点O重合,DF⊥AC于点M,DE⊥BC于点N,试判断线段OM与ON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探究展示:小宇同学展示出如下正确的解法:
解:OM=ON,证明如下.
连接CO,则CO是AB边上中线.
因为CA=CB,所以CO是∠ACB的角平分线.(依据1)
因为OM⊥AC,ON⊥BC,所以OM=ON.(依据2)
反思交流:
(1)上述证明过程中的“依据1”和“依据2”分别是指:
依据1:_____________________.
依据2: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有与小宇不同的思考方法吗?请写出你的证明过程.
拓展延伸:
(3)将图4中的Rt△DEF沿着射线BA的方向平移至如图5所示的位置,使点D落在BA的延长线上,FD的延长线与CA的延长线垂直相交于点M,BC的延长线与DE垂直相交于点N,连接OM、ON,试判断线段OM、ON的数量关系与位置关系,并写出证明过程.
图4
图5
解:(1)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或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
(2)方法不唯一,可通过寻找三角形全等来解决.因为CA=CB,所以∠A=∠B.因为O是AB的中点,所以OA=OB.因为DF⊥AC,DE⊥BC,所以∠AMO=∠BNO=90°,所以△OMA≌△ONB(AAS),所以OM=ON.
评注:本题中,由于特殊情形下解决问题的方法很多,但是不是所有方法都适合解决拓展延伸,能否找到适合的方法是解决拓展延伸的关键.在后面的问题解决中,既要类比借鉴,又要打破思维定势,既要思维聚敛,也要不断地发散,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灵活性,而这一切都可在互相交流中予以获得.
让学生尽情地展示自己的观点,学会分析、评价、理解、接受别人的观点,并对其进行反思,获得新的认识,最终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活动经验,并自觉运用来解决新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有自主的思考,有情感的交流;学会接受别人的意见,使获取知识的途径更为广泛,在借鉴别人经验的同时获得自身思维的发展和素质的提高.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些学生尝到了甜头,其思维得到老师的认可、同学的尊重,因而将积极的情意附加在这个问题上,使得今后在相似、相关的学习情景中,会首先想起今天的问题、今天的成功.这也正是奠定学生的终生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学生离开学校后,在学校里所学的课本知识,会渐渐遗忘,但是这些积聚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自信、成功的感悟以及由此生成的良好的个性品质,必将伴随学生的一生.
教学中,要注意设计不同性质的探究活动,让学生亲身经历、动手操作,乐在其中,既有独立的观察、实验、推理,也有和谐的交流合作,使思维和身心得到和谐的发展,能力得到全面的提升.
动手操作活动是指根据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与教师提供的定向指导,通过动手操作学具探究数学问题,获得数学结论,理解数学知识的一种活动.动手操作也是一种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是人类改造自然,变革社会的一种重要因素.借助合适的素材,让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是培养创新意识、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例3 (2012年浙江义乌)在锐角△ABC中,AB=4,BC=5,∠ACB=45°,将△ABC绕点B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得到△A1BC1.
(1)如图6,当点C1在线段CA的延长线上时,求∠CC1A1的度数;
(2)如图7,连接AA1、CC1,若△ABA1的面积为4,求△CBC1的面积;
(3)如图8,点E为线段AB中点,点P是线段AC上的动点,在△ABC绕点B按逆时针方向旋转过程中,点P的对应点是点P1,求线段EP1长度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图6
图7
图8
图9
解:(1)由旋转的性质可得∠A1C1B=∠ACB=45°,BC=BC1,所以∠CC1B=∠C1CB=45°,所以∠CC1A1=∠CC1B+∠A1C1B=45°+45°=90°.
②如图11,当P在AC上运动至点C,△ABC绕点B旋转,使点P的对应点P1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时,EP1最大,最大值为2+5=7.
图10
图11
评注:第(3)问的解决有两种途径:一是演绎推理.直接面对EP1长度有困难,可以借助其他线段,本题中,BP1、BE、EP1有联系,当BP1、BE、EP1在一条直线上,有BP1-BE=EP1或BP1+BE=EP1,当BP1、BE、EP1不在一条直线上,有BP1-BE<EP1<BP1+BE.其中BE的长度一定,只需确定BP1何时最大或最小即可.如果没有经过一定数量的类似题型的训练,积累一定的数学活动经验,是无法想到这种方法的.显然这种方法在平时的学习和练习中不是常见的.二是动手操作,直观猜想.做一个三角形进行直观操作,或利用圆规作一些情形,然后观察P1的位置,去发现规律,这种猜想包含直觉思维的成分.
动手操作可以说是几何学习中常用的方法.我们的教学中要充分关注学生的操作活动,并引导学生学会对操作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分析,获取问题解决的方法和数学结论,特别是对操作过程的关注,如操作的合理性、操作的意义等,才能积累丰富的动手操作活动经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直觉思维能力,最终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新课标》指出:“创新意识是现代数学教学的基本任务,应体现在数学教与学的过程之中.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基础;独立思考、学会思考是创新的核心;归纳概括得到猜想和规律,并加以验证,是创新的重要方法.”放手操作,对操作过程进行质疑、分析、抽象、概括获得猜想,是培养创新意识的重要过程.
掌握“阅读、观察、类比、猜想、探究、质疑、联想、推理与反思”等学习方法,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如思维的深刻性、概括性、应变性等)和学习能力(如认知能力、探究能力、迁移能力等).
例4(2012年浙江嘉兴)将△ABC绕点A按逆时针方向旋转θ度,并使各边长变为原来的n倍,得△AB′C′,如图12,我们将这种变换记为[θ,n].
(2) 如图13,△ABC中,∠BAC=30°,∠ACB=90°,对△ABC作变换[θ,n]得△AB′C′,使点B、C、C′在同一直线上,且四边形ABB′C′为矩形,求θ和n的值.
(3)如图14,在△ABC中,AB=AC,∠BAC=36°,BC=l,对△ABC作变换[θ,n]得△AB′C′,使点B、C、B′在同一直线上,且四边形ABB′C′为平行四边形,求θ和n的值.
图12
图13
图14
(3)因为四边形ABB′C′是平行四边形,所以AC′∥BB′.又因为∠BAC=36°,所以θ=∠CAC′=∠ACB=72°.所以∠C′AB′=∠BAC=36°.而∠B=∠B,所以△ABC∽△B′BA,所以AB∶BB′=CB∶AB,所以AB2=CB·BB′=CB(BC+CB′),而CB′=AC=AB=B′C′,BC=1,所以AB2=1×(1+AB).
评注:本题设计了一种新的变换,既具有旋转的某些特征,也有相似的某些特征,是一种取材于初中概念命制新概念阅读理解型问题.此题融合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旋转的性质、矩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以及数形结合思想与方程思想的应用.
本题既考查了新概念,也考查了老概念,重点关注的是学生的即时学习能力和数学素养,突出对学习过程的评价.对于这个全新的概念和问题链,学生能否解答,完全不在平时做了多少题,常规题型会多少,关键在于会不会解读概念、理解概念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
本题为命题者提供了一个信息,不要把《课标》删除的内容和高中的内容作为素材进行命题,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同时提醒广大教师,教学中应加强概念的教学,让学生亲身经历概念的形成与概括的过程中理解概念的本质,掌握学习的方法,摒弃“数学教学=解题教学=题海训练”等错误做法,为学生积累充分的数学活动经验,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课堂教学中,应引导学生经历数学概念、公式、定理、法则的提出过程,数学结论的形成过程,数学思想方法的探索及概括总结过程,以及用数学的过程,并有意引导学生将前面学习的过程的步骤、方法等迁移运用到下一个内容的学习上,达到提升学生的思考探究能力,运用已学知识开拓新领域的能力,灵活迁移应用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例5(2012年江苏淮安)阅读理解:
如图15,沿△ABC的∠BAC的平分线AB1折叠,把重叠部分剪掉,再沿△A1B1C的∠B1AC的平分线A1B2折叠,把重叠部分剪掉,…,沿△AnBnC的∠BnAnC的平分线AnBn+1折叠,点Bn能与点C重合.无论折叠多少次,只要最后一次能与点C重合,我们就称∠BAC是△ABC的好角.
小丽展示了∠BAC是△ABC中的好角的两种情形.情形一:如图16(1),沿等腰三角形ABC的顶角∠BAC的平分线AB1折叠,点B与点C重合;情形二:如图16(2),沿△ABC的∠BAC的平分线AB1折叠,剪掉重叠部分,将余下的沿∠B1A1C的平分线A1B2折叠,此时点B1与点C重合.
图15
图16
探究发现:
(1)在△ABC中,∠B=2∠C,经过两次折叠,∠BAC是不是△ABC的好角?______(填“是”或“不是”).
(2)小丽经过三次折叠发现了∠BAC是△ABC的好角,请探究∠B和∠C(不妨设∠B>∠C)之间的数量关系.
根据以上内容猜想:若经过n次折叠∠BAC是△ABC的好角,则∠B和∠C(不妨设∠B>∠C)之间的数量关系为______.
应用提升:
小丽找到一个三角形,三个角分别为15°,60°,105°,发现60°和105°的两个角都是此三角形的好角.
请你完成,如果一个三角形的最小角是4°,试求出三角形另外两个角的度数,使该三角形的三个角均为此三角形的好角.
解:探究发现:(1)是.(2)∠B=3∠C.(3)∠B=n∠C.
应用提升:
根据题意设另两个角分别为4x度、4y度,(x、y均为正整数),则4x+4y+4=180,即x+y=44.因为4x、4y之间是整除关系,不妨设4x=4ny(n为正整数),即x=ny,所以(n+1)y=44,则可得:
images/BZ_145_1314_1413_2313_1840.png
评注:本题与课堂中学习一个图形的概念、性质、判定及其应用的教学过程是高度吻合的.首先提出什么是“好角”这个概念,又通过举例帮助学生理解这个概念,接着引导学生从特殊情形入手,逐步探究归纳出与“好角”有关的性质规律,最后引导学生应用概念和性质规律解决问题.着重考查学生归纳、概括和发现的能力,利用规律解决问题,即知识应用能力,解题时对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与敏捷性要求很高.
题目通过展示一个浓缩化的仿真课堂学习过程,重现了课堂上的学习过程、方法和情境,脱离了教师的引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迁移思考能力到底如何,通过这样的问题可以显现出来.学生能否把课堂中研究问题的方式、方法、策略和能力迁移到这里,是解题的关键.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充分经历几何探究的过程,掌握探究的步骤:下定义—研性质—探判定—学应用;学会探究的方法:观察(看图、测量、实验)、归纳猜想、验证(证明).试题是不能覆盖的,但是数学核心知识和思想方法以及数学认知活动是可以覆盖的,教师要做的是用核心知识、思想方法和认知活动覆盖考试,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