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生活相连的艺术方式——“妙悟”的解读

2013-07-15 04:30李泽雨新疆师范大学新疆乌鲁木齐830000
大众文艺 2013年22期
关键词:结体笔法行距

李泽雨 (新疆师范大学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牛顿看到苹果掉在地上,从而领悟到地心引力,进而创造了万有引力这一定律。在我国古代,在学问上也往往讲求妙悟,在绘画上也是这样的。所谓“妙悟”就是说通过某一事情得到启发的恰当的理解,其实也就是迁想妙得的意思。其实艺术的学习的过程,经常是一个竹节式的。我们解决了一个阶段的问题,从而就进了一步;遇到新的问题再进行解决,就这样一步步深入下去,到了一个不能理解的阶段时,学问就停顿了。其实有坚强毅力的人,就会经常考虑这个阻碍其进步的问题,有甚至废寝忘食地加以求突破。在《红楼梦》描写香菱学诗中,专心致志的梦中诵吟,别人叫她休息闲闲吧,她却说“闲”字错了韵,这个故事,是发人深思的。

在古代的画论史上我们提到“道归善悟”,我们仔细分析研究历代的书法家的“妙悟”的故事,可以看到他们的悟的理解方面既不相同,在理解的程度上也是不尽一致的。“蛇斗”说的是一个古代的书法家看见蛇斗的场景而有所悟,他的书法本身已达到较高的境界,也许他正在研究草书的结体、笔法、和气势,因此蛇的互斗才给这一研究有所启发。互斗的蛇在凝视对方时紧张地昂起了头,而互斗时则卷着身体甩动尾巴,相互的缠绕在一起,但是蛇的躯干线条不能折断,富有弹力并盘转着。这好比书法中线条很乱但又有条理,所以能给他在研究书法中某一停滞阶段带来“启示”,使之运用的草书上。也许我们对于蛇斗的猜想还有很多出入,但对这个富有艺术感染力的环节,能给书法家在字体、笔法、气势方面得到联想和启发,是大致不会错的。因此我们可以推想到可以给人以“妙悟”启示的事物,是无处不在的,无时不有的,但是能理解这些启示而达到“妙悟”的人却不是很多的。”担夫争道”和让道的意思,在书法中没什么两样,一争一让是一进一退之意。两个挑着担子的人走在一条小路上,大家都要通过,争即是让,让即是争,如果横着挑担,阔度不够,不能通过,只有将担子依前后方向直起来挑,将人的重心相互靠近,适应小路才可通过。在时间的进行和空间的配合上结合。这种“妙悟”,我猜想一定是与书法的结体和行距字距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如行距之间,右行已具有书法的疏密长短粗细等艺术表现,则左行一如另一担夫,见右行疏则以密调节,见左行长则配以短,如右行大而粗则配以细而小。不但行距间如此,字距之间和字的本身结体点、划之间,也是这样,只要有进行着的两条线的相互对比,都会产生这样要求。当然书法的过程是微妙的,也是变化多端的,为了说明问题,在举例中往往强调的很机械很死板一些。

传说怀素秃笔成冢,喜欢书蕉叶,这也是刻苦学习和功力的体现。而他的夏云随风顿悟笔法的舒卷自如,则是对整片气韵和具体笔势的启发和借鉴。狂草书圣张旭,观看公孙大娘舞西河剑器而理解到书法进行中的快慢松紧、抑扬顿挫的结合。正是这种刚柔、强弱、张弛和快慢等在进行中对比的舞姿,给以书法家一种总的灿烂辉煌、抑扬顿挫、奔放奋发的鼓舞。书法上已有很高的造诣的张旭,从公孙氏难度较大的舞姿中得到的妙悟,使自己书法艺术上的气势和气韵,达到了酣畅淋漓的境界,是一种深入的高级的境界。蔡君谟和鲜于枢的“妙悟”则是另一部分的艺术规律,也就是笔法。蔡君谟如逆急流而行舟,是冲破阻力前进之意,在书法的表现上则是左则右之,右则左之,无往不复,无垂不缩,即是此理。书法的用笔最忌妄发笔力,应用内在力,这就是用“逆力”的证明。蔡君谟不一定用这些方法,但是在逆急流时借用船冲破水的阻力前进而恰当的理解到用笔的方法,是所表现的法书有辩证的内在力,用笔不直率而富于含蓄,这是“妙悟”的功用。他的“妙悟”则是一种笔法。鲜于枢在楼上看到木轮车在烂泥地上行走,留下深深地轨迹,由于车轮直径大,转弯的弧度也比较大。他将车轮的弧度结合到书法用笔的弯度上,因为弧度的转弯是物理学的力学造成的,在形式上美学和力学是一致的,符合力学的美才是真正的形式美。

综上所说的不同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由“妙悟”而得到的对艺术规律的某种理解,并以这种理解付诸艺术实践,一步步不松懈的使“妙悟”升华,达到艺术的独运,成为公认的艺术规律,这种“妙悟”,才能成为对艺术有所贡献吧。

书法是形式艺术,它只要求研究字的结构、结体、点划、气势等。书法的内容和形式都来自传统,艺术上的独创和新鲜感都来自于传统基础上的不断地汲取新的营养的结果,因为生活和自然的丰富多彩,给传统带来了不尽的艺术原料。凡是前人没有用过的规律,应该恰当的应用,至于这种独创是否合乎美感和为广大人民所喜爱和承认,这就是更深入的问题了。

清代文人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的学术的三个阶段,实际上是他对“妙悟”的妙悟。他以第一种境界为“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西楼,望尽天涯路”。第二种境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种境界则是“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瓓珊处”。这三种境界,就是我们所说的“妙悟”的境界了。古代艺术家给我们的启示是我们要多思考,多思考使我们平凡的生活中悟出不平凡的妙理来。并将运用到学习研究中去。

[1]王国维,《人间四月》[M]苏州; 古吴轩出版社有限公司,2012.

猜你喜欢
结体笔法行距
种花生的合理行距和株距
2020年度夏玉米行距密度试验研究报告
品读
如何修改Word的默认字体和行距
几多笔法写思情
书法线条在字体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张旭《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
用笔之“易”与“不易”
渭北旱塬东部小麦不同播种方式试验
篆书条幅《游金山寺》创作说明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