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群
音乐的七彩音符包罗了人世间的千万种情感,是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的有效途径之一,它有着道德所不能替代的独特功能。因此,音乐课中的情感教学不容忽视。那么,如何加强音乐课中的情感教学呢?
一、言语渗透、动之以“情”
俗话说“言为心声,音为心语”。语言在音乐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优美生动的语言能增添艺术的魅力,教师对音乐充满浓厚情趣的语言神态,能让学生情不自禁地参与到教学中,达到以语激情,以情动情,以情感人。让学生在情感激发、和谐自然的氛围中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如欣赏《保卫黄河》一课,笔者曾经创设了一个教学环节:教师边播放录像,边声情并茂的讲述洗星海创作《黄河大合唱》的经过。教师充满激情的言语加之音乐录像的渲染,为学生营造了一个波澜壮阔惊心动魄的场面,学生个个凝神倾听,不知不觉地进入情境中,充分调动他们音乐学习积极性,加深了情感体验,真实情感油然而生。
二、情境创设、入境入“情”
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不同的情境会产生不同的情感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学的需要,创设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把学生带入情境之中。比如在教授第六册《我是小音乐家》时,我尝试运用“参观学习”的主线来贯穿整堂课。组织学生来到乐器店,先听乐器店的人给我们介绍;再简单了解有关乐器的知识,然后听音乐家与乐器的故事等。整个过程中,学生始终都处在了“参观学习”的情境当中。通过乐器店参观学习,学生不仅学会了歌曲《我是小音乐家》,还懂得了一些乐器的演奏方法,而且还知道了如何保护乐器等知识。在第二次上音乐课时,我告诉学生说今天音乐课改为音乐会,请了几个会乐器的小朋友和大家一起来表演节目,这下子教室里可热闹了。我先请几个小朋友来演奏他们拿手的乐器,然后以小组合作、自己编导节目为主要手段,组织学生开展《我是小音乐家》的音乐会。没想到效果出乎意外相当好。“参观学习”是先听、看、然后再学,加上“音乐会”创编,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潜能。
三、教师范唱、以声传“情”
情感具有较强的感染性,要产生情感共鸣,便需要情感的刺激者与感受者的内心产生相同的情感体验,这便是情感共鸣。教师的范唱将是学生对新歌的内容、思想感情、以及音乐风格等有初步的印象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教师准确、清晰,深情并茂的演唱能引起学生对音乐的热情,产生情感的共鸣。比如在教授第五册《妈妈的心》,教师饱含深情地的演唱,情牵声,声传情,声情交融,深深地吸引住了学生。学歌时他们充满激情,那一张张稚嫩而又淳朴的小脸上都洋溢着母爱的幸福,看来他们是真的沉浸在爱的情感海洋里了。
四、实践参与、陶冶“情”操
在教学中选择恰当的多媒体营造气氛,能加深学生对音乐的感受与了解。例如欣赏《保卫黄河》一课时,播放《保卫黄河》视频。音乐画面中穿插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帝国主义制造无数惨案的录像视频,让学生说感受。在反复聆听中,懂得了洗星海以黄河为背景创作的大合唱为抗日发出了怒吼,为民众谱出了呼声。理解了中国人民为什么会像波涛汹涌的黄河一浪高过一浪地前赴后继地奔向抗日战场,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全中国。利用多媒体这一手段,让学生对歌曲有深刻的情感体验,并为之感染、动情。
音乐新课标明确要求“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宽容理解,互相尊重,共同合作的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使学生在真、善、美的音乐世界里受到高尚情操的陶冶”。只有让学生亲身去体验、实践,才能把音乐中的情感转化为个人的个性品质需要,使自己成为一个富有情感,情操高善的人。1、积极开展多姿多彩的课外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互相感染,形成情感的共鸣。多姿多彩的合唱、合奏这样的艺术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组织性和纪律性,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增强集体荣誉感和凝聚力。2、利用资源与有利条件,家校互动,让家长也参与到音乐活动之中来,让学生把在学校学到的本领展示在家长面前。如学了歌曲《妈妈的心》、《小乌鸦爱妈妈》等,回家唱给家人听,或者是回家后转变一下角色,自己去体验一下当妈妈的辛苦与伟大。如学了《摘草莓》这首歌,歌词积极向上,拥军尊老,通过学唱使学生懂得在生活中要热爱劳动、拥军尊老。又如欣赏《千万个雷锋接班来》,引导学生懂得学习雷锋要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处处做到先人后已的高尚品德。
音乐艺术是情感艺术,音乐教育是情感教育。音乐教育过程更是情感的发展和变化的过程,它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发挥着独特的育人功能。作为一名音乐老师在教学中有责任深入透彻地分析作品中的情感态度,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才能得心应手的实施课堂教学。所以我们只有利用音乐作品美好的形象,通过有效的手段与方法,激发学生的真情,才能让学生对音乐动情,对音乐课动情,对美好的人生动情。
(责任编辑:闽〓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