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智应对生成打造深度课堂

2013-07-13 02:31张阳花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3年3期
关键词:计量单位个位两位数

张阳花

课堂教学有它预设性的一面,也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好课堂”是预设与生成的结合体,精心预设是有效教学的前提,动态生成成就精彩课堂。所以,课堂教学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的具体情境中,不断捕捉、判断、重组从学生那里涌现出来的各种意想不到的问题,并进行有效调控,合理转化为教学资源,推进课堂向纵深发展,焕发生命活力。

一、捕捉生成,促成精彩课堂

布鲁姆说过:“人们无法预料到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如果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课前教师即使把课备得天衣无缝,也无法预测到所有学生的所思所想,于是,教学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没有想到的“可能”。这些临时生成问题是学生自主参与、积极思考、思维活跃的必然结果,是学生内在深层次的发展需求,是点亮课堂的火种。所以,教学中教师必须认真倾听学生的想法,了解学生的认知矛盾,捕捉有价值的生成,进行有针对性的点拨,让动态生成成就精彩课堂。例如,在教学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练习环节,教师让学生计算下面的一组题:36×11;36×30;54×11;99×47。反馈交流时,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这组算式,想一想: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积有什么特点?大部分学生都认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积可能是三位数,也能是四位数,教师正为学生按预设回答而暗自高兴时,一位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发现两位数乘11的积还有另外的特点。”意识到学生可能有新的想法,便追问:“你觉得两位数乘11的积有什么特点呢?”该生紧接着说:“我发现36×11的积百位是3,个位是6,十位是3+6的和;54×11的积百位是5,个位是4,十位是5+4的和。这里面好像有规律啊!”学生这么一说让教师有些顿悟,于是,教师立马顺势让学生继续计算24×11,35×11,58×11,并观察积与第一个因数的关系,学生很快发现一个两位数与11相乘积的规律:积的百位与个位上的数分别是这个两位数的十位与个位上的数,积的十位是这个两位数十位与个位上的数的和,如果遇到两位数的十位与个位上的数相加满十时,积的百位应多1。接着再让学生按规律填空:16×11﹦1□,637×11﹦□□□□,723×11﹦( ),48×11﹦( )。回想这段教学过程,我想如果当时忽略了那只高举的小手,有效的生成资源也就擦肩而过。因为教师给了学生一个表达见解的机会,课堂生成问题成了学生认知的生长点,于是,理解并掌握两位数乘11的速算方法就成为这节课的一个亮点,课堂也因此更有灵气。

二、利用生成,诱发思维暴露

受年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的限制,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感悟有时难免存在肤浅现象,甚至出现偏差。如果教师能有效利用课堂生成看似“肤浅”、偏差问题,诱发学生暴露思维过程,把它作为新认知的起点和教学资源,再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观察、比较、分析、思考,教师做必要的点拨、指导,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会逐步走向深刻,在深化思考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三年级下册《平均数》的教学,学生在解答“王叔叔骑自行车去旅游,他第一天行了75千米,第二天上午行了25千米,下午行了35千米,第三天行81千米。王叔叔平均每天行多少千米?”时,出现了(75+25+35+81)÷3和(75+25+35+81)÷4两种答案。教师没有马上作正面评价,而是让两种不同答案的学生把各自的思考过程和理由分别进行阐述。解法一的学生认为75+25+35+81是三天所行的总路程,应该除以3天,算出的才是平均每天行的路程;解法二的学生认为75+25+35+81是4个数的和,应该除以4。学生充分暴露思维后,教师适时追问:75+25+35+81是表示4个数的和,可是它是几天行走的总路程?要求平均每天行多少千米,应该是总路程除以什么量?解法二的学生马上领悟过来,一位同学主动到黑板上把除数4改为3,教室里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这时教师继续跟进发问:“求平均数问题,分析数量关系时,要注意什么?”一位学生迅速站起来说:“求平均数问题,不能单纯地看有几个数的和就除以几,而应该找准总数量与份数的对应关系。”一语击中要害,一个原本没有预设的,生成性的偏差问题,在教师的诱发下,学生的思维暴露无遗,通过引导、辨析、比较,学生重新认识、理解了问题的本质,对平均数问题的数学模型由模糊、肤浅走向清晰、深刻。

三、引发生成,深化知识理解

马克思说:“真理是由争论确立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如果能正确地运用争论,有利于引发动态生成,推进教学深度发展,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辨析判断能力。因此,教学中碰到学生对问题有异议时,教师不能简单一语带过,或过早地作出肯定或否定评价,可根据教学推进的需要适时地引发学生解释争辩、各抒己见,让学生带着问题主动思考、交流,通过表达和举证,让他人接受自己的意见。学生的思维在交往互动中得到激发,问题在争辩中获得解决,教学在生成中焕发精彩。例如,六年级上册《倒数的认识》教学,当学生理解倒数的含义,会求真分数、假分数以及整数的倒数后,有位学生发问:“老师,1和0有没有倒数?”学生的问题正是接着要认识的倒数的特例,于是,教师把问题抛还学生:“你们认为呢?先独立思考或小组讨论,然后把你的想法向他人说清楚,让其他人能接受你的观点。”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思考讨论后,形成了两种意见,一种认为0和1有倒数;另一种认为1有倒数,0没有倒数。面对争论,教师没有直接介入,而是引导他们互相说说各自的理由。通过交流,大家达成共识:因为1乘1得1,0与任何数相乘都得0,不可能得到1,所以,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就这样,学生在疑问、争论、思考、交流中加深了对倒数的认识,完善了已有的认知结构。

四、善待生成,灵智调整教学

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共同活动,教师的教必须服务于学生的学,服务于学生未来生活和终身发展。教学中,面对意料之外的问题,教师如果能发挥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智慧,迅速判断瞬间生成材料的教学价值,当生成材料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时,要突破原先教学预设的框框,根据生成资源创设新的教学方案,往往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教学《千克的认识》时,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1千克=1000克”后,正准备按预设进入体验环节,突然,有位男生发问:“既然千克是质量单位,可生活中为什么很少用到千克呢?我平常总听奶奶说买了几斤蔬菜或水果,斤就是千克吗?”这位学生的问题触及到生活习惯与国际标准计量的关系,是我们要面对的数学与生活问题,有利于密切数学与生活的关系,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于是,教师及时调整教学方案,说:“你提的问题很有价值,谁知道人们为什么常用‘斤做计量单位?1斤有多重?”教室里马上议论开了,不一会儿,一位女生举手回答:“斤是我国传统的计量单位,生活中人们已经用惯了,因此,平常我们很少听到千克这个计量单位。”“既然习惯用斤做计量单位,那为什么又要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呢?”班长迫不及待地追问道。这时,教师不失时机地启发讲解并提出新问题:“斤是我国传统的计量单位,千克是国际上通用的质量计量单位,为了与国际接轨,有利于国际间的合作交流,国家规定在正规场所要使用千克作为质量计量单位。谁知道1斤物体有多重?千克和斤有什么关系?”学生凭借丰富的生活经验,用身边许多物品数量描述了1斤的实际质量,再根据1斤=500克,自然地把千克和斤联系起来,这样感知、体验、建立1千克的质量观念就不再觉得抽象了。“宽容另类”并非迁就放纵,而是围绕教学目标,利用生成资源,尊重学生生活经验,设计更加有效可行的教学策略。

总之,动态生成的课堂是真实、丰富多彩、充满智慧和挑战的课堂,它不可能完全按照预定的轨道行进。只要教师善于驾驭教材,把握教学目标,心中装着学生,增强教学机智,学会随机调整教学策略,就能得心应手地将生成问题变成新的教学资源,让动态生成在教师的有效调控下成为课堂的亮点、出彩点,课堂将因此而焕发生命活力。

(责任编辑:陈志华)

猜你喜欢
计量单位个位两位数
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部级优课)
《疯狂的计量单位》
《疯狂的计量单位》
牢记方法大量练习
宇宙的尺度
暑假训练营·两位数乘两位数和小数的初步认识
个位与十位的故事
个位与十位的故事
个位与十位的故事
两位数